作者:顾止
【听完李牧所说的第三个问题之后,太子扶苏也是当即让内侍去请农部畜牧司的农家子弟前来工部外广场。】
【毕竟与战马损耗,或者说饲养、治疗相关的问题,还是农部畜牧司的农家子弟更为精通一些。】
【很快,农部畜牧司的部分农家子弟便被请到了工部外广场上。】
【然后太子扶苏再将之前李牧说过的话语复述一遍,而农部畜牧司的农家子弟听完之后,也是眉头紧皱道:“回殿下,马损耗率最主要原是:蹄甲开裂或感染。”】
【说罢,几名农家子弟一边安抚广场上的战马,一边抬起一匹战马的马蹄展示给太子扶苏看,同时口中说道:“殿下请看,战马皆有蹄甲!”】
“这层蹄甲便如我等所穿之鞋,保护着战马的马蹄。”】
“但是,这层蹄甲也并不是坚不可摧的。”】
“如果战马长时间在坚硬的地面上奔跑,比如说戈壁、岩石、官道等道路,那么蹄甲便会因长时间地摩擦而逐渐变薄、开裂,甚至剥落。”】
“而一旦蹄甲变薄、开裂,甚至剥落,那么战马便会如人失去了足鞋那般,直接赤脚踩在路面上。”】
“这个时候如果路面上稍微有点碎石,又或者说其他尖锐之物的话,那么便会很容易刺伤马蹄。”】
“而马蹄一旦受伤,那么战马自然便无法再继续奔跑疾驰。”】
“除此之外,如果战马的蹄甲长时间浸泡在泥泞、沼泽等湿软腐烂地面环境中的话,那么这层蹄甲便会逐渐变软。”】
“而这层蹄甲一旦变软,那么防御能力便会大大减弱。”】
“不仅更容易变薄、开裂,甚至剥落,同时也更加容易腐烂受伤,从而使得战马无法再继续奔跑疾驰。”】
“而对于这两种情况,目前我们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因为蹄甲的生长速度,大概为半年到一印留疑氵尔韭亻尔年左右。”】
“而战马因为骑兵等负重的原因,从而导致蹄甲磨损的速度,会远远大于蹄甲生长的速度,最(二)霖洱贰艺叁霖罢终导致蹄甲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开裂的情况。”】
“而蹄甲一旦出现开裂,或者感染的现象,那么当下我们便只能通过一些草药来尝试治疗,但是目前治疗的效果并不算好。”】
“若是蹄甲严重开裂,或者感染的话,那么便基本只有宰杀战马这么一个结果。”】
【听完农部畜牧司的农家子弟的讲述,太子扶苏也是看着战马的蹄甲,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道:“也就是说,只要能够解决得了战马的蹄甲开裂或者感染的问题。”】
“那么便可以解决得了战马的高损耗率问题?”】
【几个农部畜牧司的农家子弟,听到太子扶苏的话语,彼此对视一眼,而后点了点头,表示是这个道理。】
【之后,太子扶苏围绕着战马转悠了几圈,目光时而落到战马的马蹄上面,又时而落到自己的鞋子上面。】
【四周,其他一众工部墨家子弟闻言,也是齐齐进行苦思冥想,思索着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约莫数刻过去之后,太子扶苏心中也是有了一个粗浅的想法。】(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而后,太子扶苏抬头看向众人道:“蹄甲是战马的鞋子,既然蹄甲这双鞋子容易开裂的话。”】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这双鞋子外面,再给它穿上一双鞋子,用以保护蹄甲,从而使得它避免开裂或者感染呢?”】
“比如说,以麻布,或者牛皮、羊皮之类的作为鞋子,包裹住马蹄呢?”】
【太子扶苏这话一出,众人也是眼前一亮,当即纷纷开口道:“殿下所言有理!”】
“布呢,布呢?”】
“羊皮!羊皮!”】
“不,不,自然要用牛皮,牛皮更加坚韧耐磨耐用!”】
“布屐哪里比得上木屐,依我看,木头才是最适合的!”】
“全部都做一遍,不就知道哪个更好用了吗?”】
【伴随着众人话语的落下,一众动手能力极强的工部墨家子弟,当即便不知道从哪里取出一大堆麻布、羊皮、牛皮、木头等原材料。】
【然后一个个抱起一匹匹战马的马蹄,测量它们的尺寸,然后给它们制作各种各样的“布鞋子”、羊皮鞋子、牛皮鞋子
,甚至木头鞋子等。】
【不过小半天时间,一众工部墨家子弟便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马蹄“鞋子”。】
【然后便进行各种各样的骑行测试,然而一连测试了数天,测试结果却并不理想。】
【像以麻布制作包裹的马蹄“鞋子”,不过半天时间便会被磨破。】
【而以牛皮、羊皮等皮革制作包裹的马蹄“鞋子”,质量稍好一点,但是也不过一、两天,又或者两、三天的时间便会被磨破。】.
【其次,麻布、皮革制作成的马蹄“鞋子”在湿软环境中会吸水后变重,加速蹄甲的软化腐烂。】
【并且,战马在奔跑时绑定的皮革容易松动,需要频繁停军,然后重新绑缚,这在骑兵冲锋时,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行的。】
【最后,便是经济成本高,一匹马长途行军的话,每日需要更换一套到两套皮革“鞋子”,万骑军团的话,那更是需要消耗一万套到两万套皮革“鞋子”。】
【纵然是秦国国力底蕴充沛,但也耐不住骑兵军团这样子消耗呀。】
【所以以麻布、皮革制作成的马蹄“鞋子”的方案,即便是不可取的。】
【而用硬木雕刻成蹄形,然后用铁钉固定的话,也容易碎裂并且伤到马蹄,所以这个方案也并不可取。】
【看着各种磨烂、碎裂的马蹄“鞋子”,太子扶苏与一众工部墨家子弟皆是眉头紧皱。】
【太子扶苏喃喃自语道:“给容易开裂或者感染的马蹄,制作一个鞋子保护,使得它不那么容易开裂或者感染的思路,应当是对的。”】
“不对的,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能够用来制作成马蹄鞋子的材料!”】
“既然麻布、皮革容易磨烂,木镹VI一扒b陆头容易碎裂的话,那么该用铁来制作会不会好一点呢?”】
【这样的想法一出来,太子扶苏也是当即便命工部墨家子弟去实践。】
【反正即便失败了,那也不过是损耗一些战1七遛鸸 疚侕马罢了。】
【秦国家大业大,还不至于连一些战马都损失不起。】
【在太子扶苏提出想法之后,动手能力极强的工部墨家子弟,当即便找来各种铁条或者铁板,然后尝试制作所谓的马蹄“铁鞋子”。】
【在因为失误等各种原因,损耗了几十匹战马之后,工部墨家子弟终于实验出了最适合的马蹄“铁鞋子”。】
【那就是将一根铁条,打造成符合马蹄底部的自然轮廓的U或者形。】
【然后每侧再用三到五枚铁钉,从蹄铁钉孔斜向外钉入,使钉子从蹄壁侧面穿出。】
【接着露出蹄壁的钉尖被剪断,剩余部分折弯固定。】
【然后再锉平钉尾,避免尖锐处刮伤马腿或者骑手。】
【最后轻敲马蹄铁,确认无松动即可。】
【在马蹄的“铁鞋子”正式制作出来之后,紧接着便让李牧,以及其他骑兵,骑着战马肆意奔驰数百里,甚至上千里。】
【然后,一众工部墨家子弟再检查马蹄铁的损耗情况,以及战马的蹄甲情况。】
【看着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马蹄铁,以及并没有开裂的战马蹄甲。】
【顿时,在场的众人皆欢呼起来:“成功了!”】
“给战马穿上铁鞋子是可行的!”】
“有了这个马蹄铁之后,不说彻底解决战马蹄甲开裂或者感染问题,但是至少也可以大大延缓战马蹄甲开裂或者感染的时间!”】
“让战马从此以后,不再是一、两场战场的消耗品,而是战场上的耐用品!”】
“至此之后,战马的损耗率起码可以从原来的百分之七、八十,降低至百分之二、三十!”】
“换句话说,一匹有蹄铁的骑兵效能,至少相当于过去三匹没有蹄铁的骑兵!”】
“有了马蹄铁之后,战马与骑兵的损耗比,便能够从原来的三比一到十比一,降低到二比一到一比一。”】
【看着欢呼的众人,太子扶苏也是心情大好。】
【毕竟他也是通晓兵事,亲身上过战场的人。】
【自然知道高鞍、马镫,以及现在这个马蹄铁的出现,对于骑兵到底有多大的作用,以及会给战场带来多大的变化。】
【可以说,有了高鞍、马镫,以及马蹄铁之后,骑兵往后真正拥有了决定战场胜负走向的能力!】
【而这一切,离不开工部墨家子弟与农部畜牧司农家子弟的群策群力,所以太子扶苏也是满脸笑意道:“诸卿研制高鞍、马镫与马蹄铁,功劳甚大!”】
“孤必当禀报父皇,为诸卿请功赏赐、晋爵!”】
【随着太子扶苏话语的落下,在场工部墨家子弟与农部畜牧司农家子弟的欢呼声,顿时更加热烈三分。】
【毕竟谁不喜欢获得赏赐与晋爵呢!】。
第573章惊愕的众臣,激动的武将【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看到天幕上的“左丞相隗状”与“右丞相王绾”提出的制定《大秦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用以把控大秦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逐步推进具体的事宜时,秦皇嬴政也是陷入了沉思。
半响之后,秦皇嬴政方才抬头转看向身后的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吩咐道:
“制定《大秦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个想法很好,如今大秦因为天幕的缘故,诸事纷杂。”
“现在正好借助制定这个《大秦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所有事务重新梳理一遍,以便进一步把控大秦发展的方向,以及逐步推进此前安排的各项事宜。”
“此事,便仍由左右丞相负责牵头安排,其他文武百官为之配合。”
这话一出,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当即拱手低头应道:
“老臣,遵旨!”
其他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也是齐齐躬身应道:
“臣等,遵旨!”
在安排完制定《大秦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事宜之后,紧接着一众文武百官便看到天幕上的“始皇帝”与太子扶苏父子二人共同批阅奏疏的场景-。
然后,他们便忽然听到天幕上的“始皇帝”对于太子扶苏,有关于郡县制度对错的询问。
这时,他们方才惊愕的发现,原来在他们心目中如同神祇一般的始皇帝,居然也会有不确定、不自信的时候!
这样的事情,简直堪称匪夷所思。
毕竟在他们这些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的印象中,不管是天幕上的“始皇帝”,还是天幕下的始皇帝都端肃理智如同庙堂里的神祇,让人望而生畏。
而现在,天幕上的“始皇帝”偶尔展露出来的这种不确定、不自信,反而让其多了几分人气,不像高高在上的天帝那般,不食人间烟火,不与凡人相通。
同时,也让部分依然对分封制度心存野望的文武百官、贵族公卿与儒家博士,再度泛起了些许的小心思。
毕竟,既然天幕上的“始皇帝”都无法确定对于大秦未来而言,选择郡县制度是否真的会好过分封制度的话。
那么,他们如果再大力坚持、鼓吹分封制度好过郡县制度的话,又是否可以使得他们这个世界的始皇帝回心转意,继而重新废郡县,复分封呢?
毕竟比起郡县制度,还是分封制度对他们这些官员更好一些呀!
在郡县制度下,即便是他们也只能够当一个流官,自家子孙后代更是没有世袭的权力与待遇。
但是在分封制度下,他们与自家的子孙后代却是可以世世代代在某个郡县当一个土皇帝、小诸侯。
两者之间的地位与待遇,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然而就当他们如此想着的时候,却是看到站在最前面的始皇帝却是忽然回头扫视了在场众臣一眼,那冰冷淡漠的目光,显然表露着他与天幕上的“始皇帝”并非真正的同一个人。
至少,在对于到底选择郡县制度,还是选择分封制度这件事上,他不会像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那般有任何的不确定、不自信!
所以,如果谁敢继续坚持鼓吹分封制度,并且反对郡县制度的话,那么也必然会迎来他最冷酷的镇压!
见此,原本生出想要再度坚持、鼓吹分封制度的部分文武百官、贵族公卿与儒家博士,也是纷纷低下头,生怕招惹来始皇帝的雷霆之怒。
在再度镇压下部分文武百官、贵族公卿与儒家博士不该有的心思之后,秦皇嬴政也是抬头看向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眼中闪过一抹不愉之色。
作为皇帝,无论何时都不可以显露自己的“软弱”、“犹豫”,必须要在臣属面前永远保持沉稳自信的状态。
如此才可以使得臣属有所依靠,不会慌张失措,同时也可以使得臣属不敢升起某些不该有的心思。
而刚刚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短暂显露出来的“软弱”、“犹豫”,很显然被一众文武百官看在了眼里。
从而导致他们差点再度升起某些不该有的心思,进而给自己凭空增加了某些麻烦。
不过好在自己威望甚隆,及时镇压了下去。
否则后面,指不定还要再掀起一场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届时,又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这也是秦皇嬴政之所以看着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露出不愉之色的主要原因。
而后,秦皇嬴政便听到了太子扶苏对于郡县制度对错的回答。
尤其在听到太子扶苏说“郡县制度错就错了呗”的时候,秦皇嬴政更是剑眉一挑。
毕竟在秦皇嬴政看来,郡县制度可以说是关系到大秦未来的千秋万代之事,哪能如此儿戏且不负责任。
不过,太子扶苏接下来的回答,则是让秦皇嬴政陷入了沉思。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红楼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