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69章

作者:顾止

  是呀,郡县制度就算未来真的错了,那又怎么样呢?

  如果郡县制度是错在当代,并在他执政之时便显露出来的话,那么他再凭借自身的威望去调整过来就是了。

  他既然有魄力废分封而行郡县,那么他就有魄力再废郡县而改行它制!

  如果郡县制度是错在未来的话,那么未来的秦王也不再是他,而他又能怎么办呢?

  最多只能寄希望于后世的秦王,希望后世的秦王是一位像太子扶苏那般有能力的明君雄主,可以将错在未来的郡县制度重新修改过来。

  否则,如果后世的秦王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的话,那么他也没有办法。

  除非他真的可以长生不老,一直都是秦国的皇帝!

  然而,这一点从目前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希望。

  同时,秦皇嬴政也是发现了太子扶苏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太子扶苏有时候目光并不仅仅局限于当下,甚至也不局限于大秦。

  反而是放在了超脱于当下的未来,甚至是放在了超脱于大秦的诸夏!

  就像郡县制度未来万一真的有什么弊端,从而使得大秦亡国了的话。

  太子扶苏虽然也会为大秦的亡国而感到难过,但是在感到难过之余,他也会乐观地想着大秦也算是为后世子孙排除了一个错误的制度选择。

  这样的胸襟与气魄,反而是他所没有的。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太子扶苏的格局甚至比他更大一些。

  这让自认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的秦皇嬴政,也是有些心情复杂。

  不过总体而言,还是欣慰的心情更多一些。

  毕竟作为父亲,谁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在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与“始皇帝嬴政”夜谈过后,紧接着大秦一众文武百官便看到了太子扶苏收到的外商司传回来的情报。

  而相较于他们目前掌握的四方蛮夷情报而言,很显然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收集到的情报要更加详细一些。

  至少像以前,他们虽然也知道在大秦的西北方,盘踞着月氏等蛮夷。

  但是却并不知道月氏内部之间又分为大月氏和小月氏,更加不知道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

  想到这里,一众出身于纵横家的博士心中也是蠢蠢欲动。

  自从始皇帝与大秦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这天下便失去了他们纵横家的生存余地。

  因为只有当天下分裂成众多诸侯国的时候,他们这些纵横家之士方才可以在这些诸侯国之间,左右逢源、摇唇鼓舌、合纵连横、尽施手段。

  进而突显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诸侯国君的赏赐与重用。

  但是,当天下大一统,抬眼望去只剩下一个国家的时候。

  他们这些纵横家之士,也就随之失去了左右逢源、摇唇鼓舌、合纵连横、尽施手段的环境与机会,只能郁郁不得志,难以舒展自身一生所学。

  然而,天幕的出现,却是告诉他们,即便秦国扫平了六国,统一了中原,但是这个天下却依然不仅仅只有大秦这么一个国家。

  在大秦之外,依然还有月氏等其他国家。

  换句话说,他们纵横家之士左右逢源、摇唇鼓舌、合纵连横、尽施手段的环境与机会,又回来了!

  当然,他们作为诸夏苗裔并不打算做出坑害大秦,投靠月氏之类的行为。

  但是,如果他们能够为大秦挑动大月氏和小月氏之间的内斗,甚至自相残杀,进而使得大秦从中获益的话。

  那么他们总该能够从始皇帝的手中,得到丰厚的赏赐与重用吧!

  所以一众纵横家博士便心中暗自盘算着什么时候远赴月氏,又或者是其他蛮夷国家一趟。

  看看能否为大秦,以及为自己谋取些许利益。(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而大秦除了西北方盘踞着月氏之外,东北方还盘踞着东胡,北方盘踞着匈奴,南方盘踞着百越。

  以上这四方蛮夷势力,用太子扶苏的话语来说就是:

  “东胡强而月氏盛,百越山林半野人,匈奴单于曰头曼!”

  其中东胡虽然疆域广盛,但是却较为松散,属于多个部落酋长联合统治,对于大秦的威胁并不算大。

  至少面对东胡,大秦是有碾压性的优势与实力的。

  而月氏虽然强盛,但是因为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原因,所以南下入侵大秦的兴趣不大,侵略性暂时不强,或许可以和大秦结为盟。

  至于百越现在还在山林里面当半野人,除非大秦主动去入侵他们,否则凭借它们的实力,对于大秦的威胁也并不大,可以暂时忽略,无需太过于防备。

  真正对大秦具有潜在强大威胁的蛮夷,便是北疆的匈奴!

  尤其是在听到北疆的匈奴人首领头曼,效仿他们中原国家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类似“天子”、“皇帝”那样的“单于”称谓之后。

  大秦一众君臣对于北疆匈奴的警惕性,也是提到了最高。

  毕竟是作为自夏、商、周三代走过来的中原王朝,他们很清楚匈奴人首领头曼这个举动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北疆的匈奴人正在从一个个松散的原始部落,逐渐走向一个类似昔日夏、商、周三代的王国,又或者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

  而一旦让北疆的匈奴人彻底转型成功的话,那么匈奴人所能够爆发出来的战争潜力与威胁力,将会大大提高!

  届时,即便是秦国面对那样的匈奴王国也不得不慎重。.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一场场大胜,彻底打断北疆匈奴人的转型,碾碎匈奴人的政权雏形!

  将匈奴人由一个逐渐成型的雏形国家,重新踢回到一个个松散的原始部落状态。

  然而,这种事情想很容易,但是真正想要施行起来却很难。

  因为北疆的匈奴都是骑兵,他们即便打不过秦国,也可以跑回到北疆草原深处。

  而以秦国当下的骑兵,想要追上,甚至打败、剿灭那些北疆匈奴胡人,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

  毕竟,即便是昔日被称之为“赵之长城”的赵国“武安君李牧”,在面对匈奴胡人时也依然有三大问题难以解决。

  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在天幕上的“李牧”看来也十分头疼的“地形不熟悉”、“骑兵训练”、“战马损耗”问题,居然在太子扶苏手中一一得到了解决!

  尤其是太子扶苏与天幕上的一众“工部墨家子弟”、“农部农家子弟”共同研究、发明出来的“高鞍”、“马镫”、“马蹄铁”这三样骑兵神器,更是让他们忍不住惊叹。

  其中,作为当世兵家第一人的武成侯王翦,在看到“高鞍”、“马镫”、“马蹄铁”这三样神器展现出来的巨大作用之后,更是第一时间朝着始皇帝激动请令道:

  “陛下,高鞍、马镫与马蹄铁,此三样物件,足以改变大秦骑兵的未来!”

  “若是能够给大秦所有骑兵全部装备上高鞍、马镫与马蹄铁的话,那么大秦骑兵面对匈奴骑兵的劣势,当即便能够抹去七七八八!”

  “甚至凭借高鞍、马镫与马蹄铁,大秦骑兵他日直接反歼匈奴骑兵也不是不可能!”

  “是以,臣请陛下给大秦所有骑兵制定、装备高鞍、马镫与马蹄铁,用以提高大秦骑兵之战力!”

  而秦皇嬴政也不是眼瞎,自然看出了高鞍、马镫与马蹄铁这三样物件对于骑兵的巨大作用。

  所以秦皇嬴政也是转头看向另一旁的右丞相王绾吩咐道:

  “天幕过后,让大秦军工部优先生产制作天幕展示的高鞍、马镫与马蹄铁,并且尽快给大秦骑兵装备上!”

  右丞相王绾闻言,当即点头应道:

  “臣,遵旨个!”。

第574章大秦吏部、户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求订阅,求全订】

  【当太子扶苏与一众工部墨家子弟、农部农家子弟等人,群策群力解决了李牧提出的三大问题之后,时间也是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一个月。】

  【而一个月前,始皇帝下令由左右丞相府牵头,六部尚书主议,六大都督参议,三台卿旁议,共同拟就的《大秦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草案也是初步完成。】

  【大朝殿上,作为当今朝堂六部尚书之吏部尚书的蒙毅,也是率先起身,朝着端坐帝座之上的始皇帝躬身施了一礼,而后开口道:“回陛下,经过一个月的商议。”】

  “如今吏部诸司,亦是初步拟定了一份有关于《大秦吏部的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还请陛下审阅。”】

  【坐在九重白玉阶之上的始皇帝嬴政,亦是微微颔首,语气平静道:“述之!”】

  【蒙毅再次躬身施礼,而后打开自己手上的奏疏道:“吏部诸司以明考课、严铨选、清吏治、育良才作为宗旨总纲,拟定了如下《吏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其中,总体目标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建立系统化官吏管理体系。”】

  “第二个方面,完善的官吏选拔培养机制。”】

  “第三个方面,强化官员的监察整肃力度等。”】

  “围绕以上三个目标,吏部诸司拟定了逐年的推进、落实计划。”】

  “第一年,考功司颁布《上计考核实施细则》,铨选司拟定《军功授官品秩对照表》,培政司编制《政事八略》培训教材。”】

  “以及监察司设立对大秦治下三十六郡县官员的监察网络,档案司启动《百官谱牒》编“七八七”纂项目,勋爵司修订爵位授田标准。”】

  “第一年结束,要求完成上下官吏考核标准制定,建立完善的大秦各个郡县官员基础信息档案,培养第一批三十六郡县的监察官吏。”】

  “第二年,推行分级考核制度,实施四等考绩法,对第一年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评等。”】

  “强化监察威慑,在各郡县府衙右侧设立吏部监察司署,并在司署门口对外设立举报铜匣与大鼓,黔首百姓如认为当地郡县官吏有违秦律,执法不公。”】

  “那么可将不公之事,暗自写下并且投入举报铜匣,或者直接敲响大鼓,然后亲自向吏部监察司署官员当面举报。”】

  “当然,如果有人恶意诬告,那么恶意诬告者,亦当加倍惩之!”】

  “同时,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开设县、郡、中央三级官员政务深化培训课程,对中央、郡、县官员进行定期深化培训。”】

  “并且启动人才储备池计划,按照不同的专业分类,进蹴"轳罒鹨爸侕行储备不同的人才,以供朝廷所需。”】

  “第二年结束,要求各郡县官员考核误差率降低至百分之五,建立起吏部地方监察司署。”】

  “并且对于中央朝廷官员完成政务深化培训,以及储备的各类人才总数达到三千人以上。”】

  “第三年,在进一步推进前两年规划的基础上,实施郡县官员旁观习政制度。”】

  “即新委任官员在到地方郡县任职之前,先安排到临近地方郡县进行三个月的旁听观政学习。”】

  “同时,实施避籍任职原则,所有官员一律不得到原籍贯地方郡县任职。”】

  “并且,根据中央、地方郡、地方县的区别,进一步建立三色官员档案管理制度,以便朝廷能够更快速调阅官员履历档案。”】

  “第三年结束,要求对所有郡级官员完成政务深化培训,并且所有新委任官员皆完成为期三个月的旁听观政学习,以及建立起更加细致的官员履历档案制度。”】

  “第四年,在进一步推进前三年规划的基础上,优化监察网络,定期随机对地方郡县官员进行过往三年政绩考核复查,以防地方郡县官员弄虚作假。”】

  “第四年结束,要求对所有县级官员完成政务深化培训,并且随机对三分之一地方郡县的官员完成政绩考核复查。”】

  “第五年,形成制度闭环,颁布《大秦考功律》、完善《科举武举并举条例》。”】

  “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军功爵终身追查制,以及推行档案终身负责制。”】

  “总结推广经验,编制《监察案例集》一百例,出版《吏治精要》培训手册。”】

  “第五年结束,要求建立起完善的从科举、武举考核通过的人才选拔,到学习《政事八略》,旁听观政三个月的准官吏,最后避籍任职的官吏选拔培养机制。”】

  “以及要求建立起系统化的官吏信息档案管理体系,完善官吏的具体考核标准,并且落实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复查等。”】

  “最终,吏部六司协同推进,形成对于官吏的选拔、培养、考核、监督的闭环管理体系,使得大秦官吏由上至下皆如臂使指,帝国政令皆畅通无阻!”】

  “为了保障以上的《吏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能够得到有力地落实与推进,尚书每个月皆会召开吏部六司联席会议。”】

  “一方面督促六司进度,另一方面协调处理六司推进《吏部五年中长期负责规划》过程中,各司司长所遇到的,自身难以处理,或者需要其他部门诸司协助之事。”】

  “而各司司长,在每旬亦会在各司内部召开下属会议。”】

  “同样督促各属下进度,以及协调各属下在推进《吏部五年中长期负责规划》过程中,自身难以处理,或者需要其他部门诸司协助之事。”】

  【听完蒙毅讲述的始皇帝嬴政,短暂闭眸思索片刻,而后道:“《吏部五年中长期负责规划》便暂定如此,如有意外,后续再行添加。”】

  【蒙毅亦是再度躬身应道:“是,陛下!”】

  【在蒙毅说完之后,原治粟内史即现在的户部尚书也是站起来汇报道:“户部诸司以固本强基、调控有序、利国惠民作为宗旨总纲,拟定了如下《户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其中,包统货、户齐民与土地清丈、国营店铺网络建设、常平仓体系建设、先进农业推广、财政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

  “比如说,统一货币,目标是在五年之内完成新秦币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

  “具体推进步骤,第一年:在内史郡咸阳城,设立第一所新秦币铸造厂。”】

  “并且对秦国本土八郡,即内史郡、陇西郡、北地郡、上郡、巴郡、蜀郡、汉中郡、南郡,完成新秦币与旧秦币的兑换与推广。”】

  “第二年:在三川郡雒阳城,设立第二所新秦币铸造厂。”】

  “并且对韩魏故地七郡,即三川郡、颍川郡、南阳郡、河东郡、东郡、砀郡、河内郡,完成新秦币与旧六国货币的兑换与推广。”】

  “第三年:在邯郸郡邯郸城,设立第三所新秦币铸造厂。”】

  “并且对赵地八郡,即太原郡、上党郡、云中郡、邯郸郡、巨鹿郡、代郡、雁门郡、常山郡,完成新秦币与旧六国货币的兑换与推广。”】

  “第四年:在南阳郡宛城与南郡江陵城,分别建立第四所欲第五所新秦币铸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