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88章

作者:顾止

  “所以,禁止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等贪污受贿,更加有利于国家的治理,也更加符合国君的利益。”】

  “而在这样不同的意志诉求之中,必然是要优先满足国君的意志需求,其次才是满足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等的意志需求。”】

  “所以制定的律法,首先肯定要以国君的利益为主,其次才是以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等的利益为辅。”】

  “而国君最重要的利益,便是国家的存续。”】

  “所以有可能使得治下百姓民怨沸腾,动摇国家社稷的律法,是肯定不能制定的。”】

  “像刚刚提到过的贪污受贿无罪这一点,便是不能制定成律法的。”】

  “反而要制定律法,严惩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等的贪污受贿!”】

  “其次,在不影响国君利益的前提下,才可以制定一些有利于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等的律法。”】

  “比如说,如果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等犯罪了的话,那么是否可以让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等以其他方式来抵罪,而不是直接受罚呢?”】

  “这一点,是可以酌情考虑的。”】

  “比如说,以爵抵罪。”】

  “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等大多都是有爵位在身的,所以如果他们违法犯罪了的话,那么便可以使用自身的爵位抵罪。”】

  “。但是,如果所犯之罪过重、过大,甚至影响到了国君与国家的利益的话,那么便不在抵免的范围。”】

  “这其中的分寸、范围,便需要右部丞卿与众臣细细衡量、考虑、把握。”】

  “而律法除了是以国君为主,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等为辅的集体意志的体现之外,其次是国君、文武百官以及贵族公卿等治理天下的一种工具。”】

  “一种将天下万民、国家社会塑造成国君、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等所希望变成的模样的工具。”】

  “举个例子,像商君变法之前,官员任免靠血缘世代相传,无能者居高位,地方黔首百姓也是勇于私斗,怯于公战。”】

  “而这并不是秦王所希望看到的秦国,于是便通过商君变法,废除过往的世卿世禄制度,改施行军功授爵制度,严令禁止地方百姓私斗,鼓励公战等。”】

  “于是从此之后,秦国大大小小的官员便由国君直接任命,贵族公卿也是再无世袭特权。”】

  “地方上的黔首百姓也是怯于私斗,勇于公战,闻战而喜,成为了六国皆惧的虎狼之师。”】

  “所以要制定何种律法,便要确定国君、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等所希望看到的天下万民、国家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再通过制定的律法,引导天下万民、国家社会往所希望看到的模样过渡、发展。”】

  “再次,律法还是构建国家社会秩序、分配国家社会资源、化解国家社会冲突的基石。”】

  “比如说,构建国家社会秩序:通过明确规则,消除国家社会的不确定性。”】

  “像盗采桑叶,赀徭三旬;盗一钱,黥为城旦;斩首一级,赐爵一级,见贼不捕,与贼同罪等。”】

  “又比如说,分配国家社会资源:通过律法决定谁能得到什么。”】

  “像(了赵的)《商君书定分》便提出名分定,则民不争,通过律法明确各自土地、爵位的归属,避免无序的争夺等。”】

  “再比如说,化解国家社会冲突:民间纠纷必须报官,禁止百姓私自复仇,通过律法判罚,取代民间百姓的私相报复。”】

  “像《商君书垦令》便提出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通过律法明确参与私斗者,按照情节轻重之不同,判处处黥刑(刺面)、劓刑(割鼻)或者死刑等。”】

  “可以说,律法不是简单的禁令,它更是黔首百姓行为的引导。”】

  “律法不仅要告诫黔首百姓不能做什么,更应该隐含告诉黔首百姓应当做什么,使得黔首百姓变成国君、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等所希望看到的模样。”立】

  “最后,律法更是国家社会运行的最低行为标准。”】(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如果说道德是理想化的行为准则,引导人向上的话。”】

  “那么律法则是强制性的行为底线,防止人堕落。”】

  “通过律法规定出天下万民不可逾越的红线,从而使得只要天下万民不触犯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那么整个国家社会最基本的秩序,便不会被破坏。”】

  “如此一来,国家社会便可以继续保持一个稳定的,相对和谐的社会秩序,继续运转下去,而不是骤然间崩溃、混乱。”】

  “同时,当人们知道他人也会因违法受罚时,也更容易建立合作。”】

  “进而通过律法,塑造起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社会信任,确保每个人在律法之下安全共存。”】

  “这便是律法的意义、本质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