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止
而看到淳于越那愤怒的目光,李斯也是再次故作震惊,仿佛想明白了什么道:
“嘶,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淳于博士不回答,该不会真的是因为你们儒家从头到尾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吧?”
说到这里,李斯也是摇头叹气道:
“难怪你们儒家孔子昔日率领一众门人弟子周游列国,却无一个诸侯国愿意采纳你们儒家的治国思想之言,也无一个诸侯国愿意恢复并遵守你们儒家所推行的周礼。”
“原来你们儒家真的没有想过在道德教化不成,贤人引导、勉励失败,25最后就连教令、刑罚也无法落实,又要如何才能够继续推行得了周礼这个问题啊!”
“同样也难怪你们儒家从孔子开始,一直至今都恢复、推广周礼失败。”
“因为你们儒家正是遇到了太子扶苏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并且也一直都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才会一直都恢复、推广周礼失啊!”
过往儒家推广周礼主要就三步,又或者说四步。
第一步是,道德教化。
第二步是,道德教化不成,那就派遣贤人引导、勉励。
第三步是,贤人引导、勉励不成,那就罢黜无用之人,重新选派贤人去引导、勉励黔首百姓。
第四步是,如果仍然失败,那就使用教令的威势使得黔首百姓忌惮,使用刑罚来处置不遵守周礼之人。
如果是在昔日鼎盛的周王朝的话,那么使用这套方法来推广周礼倒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毕竟在周王朝鼎盛时期,在周天子权威并未破灭之前。
周王朝与周天子是有能力使用教令的威势使得四方诸侯与黔首百姓忌惮,使用刑罚来处置不遵守周礼之人的。
但是,在混乱的春秋战国期间,诸侯列国彼此伐争频频,周王朝名存实亡,周天子权威不复。
在这样的情况下,周王朝与周天子即便是想要再像以往那般,为周礼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惩戒那些胆敢违反周礼的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没有了周王朝与周天子的强力支持,那么即便各个诸侯国违反了周礼,也无人可以再惩戒各个诸侯国。
换句话说,就是儒家推广周礼的最后一步,通过使用教令的威势来使得黔首百姓忌惮,使用刑罚来处置不遵守周礼之人也行不通了。
又或者儒家推广周礼的最后一步,无法得到落实贯彻下去。
而这一步行不通之后,儒家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案、方法才能够重新将周礼继续推行下去,使得四方诸侯与黔首百姓人人都能够继续遵守周礼。
又或者说,在周王朝势微与周天子权威不复的情况下,甚至是在周王朝已经崩塌、覆灭,周天子已然不存在的情况下。
又要如何才能够使得儒家推广周礼的最后一步,也就是通过使用教令的威势来使得黔首百姓忌惮,使用刑罚来处置不遵守周礼之人,依然可以得到得到强而有力的落实贯彻执行。
但是很可惜,这个问题,儒家孔子并没有给出答案,孟子也同样没有给出答案。
所以从儒家孔子率领一众门人子弟周游列国,恢复、推广周礼至今,周礼都无法得到真正的恢复与推广。
因为不管是昔日的周王朝与周天子,还是儒家孔子、孟子以及其他儒家门人子弟。
全都无法再为遵守周礼提供最强而有力的支持,也没有能力再去惩戒任何胆敢违反周礼的诸侯国与黔首百姓。
所以儒家孔子、孟子以及其他儒家门人子弟在恢复、推广周礼时的主要办法就是,道德教化,以及贤人引导与勉励。
但是很可惜,如果仅仅只是通过道德教化,以及贤人引导、勉励,便真的可以使得天下太平,四方诸侯与黔首百姓人人都遵守周礼而不逾举的话。
那么天下早在昔日儒家孔子在世之时,就已经平息了战乱,恢复了和平与安宁。
更加不会有今日始皇帝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机会了。
听到李斯的话语,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也是齐齐如遭雷击一般,双目失神,嘴里淡淡的呢喃着:
“恢复、推行周礼,恢复、推行周礼,恢复、推行周礼。。。。。。的方法是。。。。。。”
“需要先以道德教化,道德教化如果不成,再以贤人引导、勉励,如果贤人引导、勉励不成;1起玐似泣捂六[,再选拔新的贤人引导、勉励,如若仍不成,再施以教令刑罚。”
“可是如果教令刑罚再不成的话,那么更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又要如何才能够继续推广得了周礼呢?”
“又要如何才可以保证使用教令的威势来使得黔首百姓忌惮,使用刑罚来处置不遵守周礼之人,依然可以得到得到相应的落实、贯彻、执行呢?”
看着失魂落魄的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李斯鄙夷地摇了摇头道:
“就连推广周礼最后一步失败之后,又应当如何才能够继续推广周礼都没有想好,也妄想成为一国的治国思想之主流,简直是笑话!”
而四周的其他诸子百家博士见此,一方面也是同样对于儒家无法回答得了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与天幕下的李斯所提出的同一个问题,而多了几分鄙视。
另一方面,也是对于李斯的小心眼更多了一分认识,那是真的逮住机会就去贬低儒家呀!
而此刻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皆是顾不得嘲讽、贬低他们的李斯。
在自我思索无法得到一个能够令他们自己满意的回答,陷入到了推广周礼最后一步失败的死循环之后。
一个个皆是抬头看向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希望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能够给予他们答案。
【看到淳于越面对太子扶苏的询问,难以回答,并且在推广周礼最后一步失败的死循环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之后。】
【坐在他旁边的叔孙通,也是及时接过话题,恭谨地看向太子扶苏询问道:“敢问殿下,如果衙役、士卒以及天子六师都镇压、惩戒不了不遵周礼之人的话。”】(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那么,儒家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
【面对叔孙通的询问,太子扶苏语气平静道:“衙役、士卒,以及天子六师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叔孙通闻言一愣,微微思索半响之后,有些不太确定的回答道:“从诸侯、天子处而来?”】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回答道:“是从国家中而来。”】
“不管是衙役、士卒,还是天子六师,皆是从一个国家中而来。”】
“这个国家越是强盛的话,那么这个国家中的衙役、士卒、六师的力量也就越强大。”】
“如果说这个国家是天下最为强盛的一个国家的话,那么这个国家中的衙役、士卒、六师便也应当是全天下最为强大的衙役、士卒、六师。”】
“而如果这个国家的衙役、士卒、六师是全天下最为强大的衙役、士卒、六师的话,那么由它们来负责推广周礼,并且由它们来要求四方诸侯、黔首百姓遵从周礼。”】
“那么,又还会有诸侯与黔首百姓胆敢不遵从它们所推广,并且要求遵守的周礼吗?”】
【叔孙通也摇了摇头,若是这个国家当真是全天下最为强盛的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衙役、士卒、六师也当真是全天下最为强大的衙役、士卒、六师的话。】
【那么其他诸侯与黔首百姓除非是活腻了,否则绝对不敢违反由它们所推广的周礼制度。】
【毕竟一旦“六师移之”的话,那是真的可以将违反周礼的诸侯与黔首百姓给全部夷灭的!】
【太子扶苏接着说道:“恢复、推广周礼的最后一步,是使用教令的威势来使得黔首百姓感到忌惮,以及使用刑罚来处置那些不遵守周礼之人。”】
“而衙役、士卒,以及六师便是确保那些不愿意遵守周礼,甚至是违反周礼的诸侯与黔首百姓能够得到相应惩罚的最后保障、手段、或措施。”】
“而如果想要衙役、士卒,以及六师能够真正使得那些不愿意遵守周礼,甚至是违反周礼的诸侯与黔首百姓受到相应的惩罚的话。”】.
“那么这些衙役、士卒,以及六师就必须要出自当世最为鼎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
“因为只有当世最为鼎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才能够贯彻落实自己的意志。”】
“也才能够通过那些衙役、士卒,以及六师使得四方诸侯与黔首百姓都听从它的话语,遵守它所规定、推广的周礼。”】
“换句话说,只有当世最为强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才能够支撑起周礼,并且确保周礼得到贯彻与落实。”】
“再换句话说,是昔日最为强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支撑着周礼的存在!”】
“而非是周礼维系着周王朝的存在!”】
“但是,君以此兴,亦以此亡。”】
“当周王朝不复昔日的鼎盛,军事实力也不复昔日的强大之后。”】
“那么原本以最为强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作为支撑的周礼,自然便难以继续维系下去。”】
“而当昔日最为强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渐渐衰落,甚至是覆灭之后。”】
“那么原本与之一同伴生的周礼自然也会随之渐渐衰落,乃至于是彻底的覆灭、消失。”】
“除非昔日最为强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能够再度复现,又或者是能够有下一个王朝取代昔日的周王朝,成为新的
周王朝。”】
“否则,周礼在如今这个周王朝已经覆灭,天下诸侯各国彼此伐争频频的时代,注定是不合时宜的存在!”】
“同样,儒家也注定无法在这个时代,真正恢复990、推广得了周礼!”】
【像昔日周王朝的周礼,为什么能够推行天下数百年,而四方诸侯与黔首百姓莫敢违背?】
【真的是因为周礼这个制度很好吗?】
【这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却绝对不是最为根本重要的原因。】
【最为根本重要的原因,是确立周礼这个制度的周王朝,乃是当时天下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
【当时的周王朝与周天子,不仅手握天子六师也就是宗周六师,还有成周八师!】
【换句话说,周王朝与周天子的军队规模一共达到十四师之多!】
【而依照彼时的军事编制来算,一师的兵力大约为两千五百人左右。】
【十四师全部加起来,那就是高达三万五千人之众!】
【而反观其他诸侯国的军力配置,则是另一番景象。】
【当时所谓的大国,也不过是勉强拼凑起三师罢了,也就是七壬五百人。】
【而中等规模的诸侯国,则是两师在手,也就是五千人马聊以自慰而已。】
【至于那些小国,更是捉襟见肘,仅有一师二千五百人勉强撑门面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诸侯国如果敢违背周王朝所制定、推广的周礼的话,那么其他诸侯国立刻便会遭到来自于周王朝宗周六师与成周八师的灭国打击!】
【甚至都不需要周王朝与周天子亲自出手,其他想要讨好周王朝与周天子的诸侯便能够联起手来,去讨伐那个不遵守周礼的诸侯国。】
【可以说,正是得益于昔日最为强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的支撑,周礼才能够那么顺利地推广天下,使得四方诸侯与黔首百姓人人皆遵守周礼。】
【但是现在周王朝早就已经覆灭了,儒家想要再恢复、推广周礼,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当然,也并不是说儒家就完全没有机会恢复、推广周礼了。】
【如果说儒家能够拿得出来一百四十个师的兵力,也就是拉出一支三十五万人的军队的话,那么倒也有资格、有能力可以在一个诸侯国的范围之内恢复、推广周礼。】
【但是如果想要在全天下各国诸侯国中都恢复、推广周礼的话,那么就算给儒家二百八十个师的兵力,也难以在全天下各国诸侯国中都恢复、推广周礼。】
【毕竟二百八十个师的兵力,也不过是七十万人的军队罢了。】
【其他诸侯国如何不太好说,但是秦国如果全力爆兵的话,也不是拿不出来。】
【儒家单凭二百八十个师的兵力,还拿不下秦国,更加无法强行让秦国低头遵守儒家恢复、推广的周礼!】
【想要强行让秦国低头遵守儒家所恢复、推广的周礼,儒家先拿出个四百二十个师,也就是上百万人的军队来威慑一番再说吧。】。
第411章想要化生于秦国的儒家周礼【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皆是一脸茫然地 迩鸠 弃酒异衤三芭六月漪*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
他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周礼是维系着周王朝存在的秩序、规则、大道,正是因为有着周礼的存在。
所以周王朝这个国家、社会才有规则、有秩序,所以周天子、诸侯、卿大夫与黔首百姓才会有大道可循,也才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各守其位,不僭越,不逾矩。
所以在礼崩乐坏之后,周王朝这个国家、社会便失去了规则,失去了秩序,周天子、诸侯、卿大夫与黔首百姓也都失去了可以指自言行举止大!
所以才有了春秋战国数百年间,君不君,臣不臣,乾坤颠倒;父不父,子不子,伦常大乱等种种不符合周礼的事情发生!
所以他们才会一心想要恢复、推广周礼,因为只要恢复、推广了周礼,那么国家、社会、天子、诸侯、卿大夫与黔首百姓便重新有了规则、秩序和大道可循。
如此一来,天子、诸侯、卿大夫与黔首百姓人人便可各司其职,各守其位,不僭越,不逾矩,国家、社会自然也就能够重新恢复到周王朝时期的太平、和谐状态。
但是,现在太子扶苏告诉他们!
错了!
他们一直以来的想法都错了!
不是周礼所制定的种种规则、秩序维系着周王朝的存在,而是昔日最为强盛、当时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支撑着周礼大道的存在!
是先有了周王朝,才有了后来通行天下四方诸侯、万民黔首无不遵从的周礼!
而不是有了周礼,才有了昔日最为强盛、当时军事实力也最为强大的周王朝!
所以如果他们儒家真的想要恢复、推行周礼的话,那么除非他们儒家能够让昔日那个最为强盛、当时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重新复苏归来。
否则,他们儒家也是不可能真正在这个时代恢复、推广得了周礼的。
但是,复苏昔日那个最为强盛、当时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这一点又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毕竟周王朝早就已经覆灭于过去了,就连昔日周天子的血脉后裔现在也不知道流落何方了。
现在说复苏昔日的周王朝,不亚于是痴人说梦话。
而且说句不太好听的,即便昔日那个最为强盛、当时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能够重新复苏归来,也难以在这个时代真正恢复、推广得了周礼。
毕竟昔日最为强盛、当时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鼎盛之时也不过是手握宗周六师与成周八师罢了。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红楼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