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32章

作者:顾止

  【因为按照他以往对太子扶苏的了解,必然还有下文。】

  【果然,没让张苍、淳于越、叔孙通高兴太久,太子扶苏紧接着摇了摇头道:“但是,儒家孔子之礼,已经是旧的秩序,旧的规则,旧的大道,不再适用当今之世!”】

  “在周王朝崩塌、覆灭之后,儒家孔子所推崇、追寻的周礼,也已随之消亡了。”】

  【听到太子扶苏的话语,刚刚还一脸欣喜的淳于越也是当即忍不住反驳道:“周礼又怎么会是旧的秩序,旧的规则,旧的大道呢?”】

  “又怎么会不适冥yi弃似五揪四玖VIII1用当今之世呢?”】

  “周王朝虽已覆灭,但是我等儒家仍然传承着周礼,又怎么可以说周礼已经消亡了呢?”】

  “如今天下之所以混乱、动荡不休,诸侯各国战争频频,正是因为天下人不再遵从周礼的缘故。”】

  “只要再度恢复周礼,那么天下自然便会从现在这个混乱、动荡、战争频频的状态,重新回到以往周礼治下太平、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之中!”】.

  【面对淳于越的反驳,太子扶苏神色平静地反问道:“淳于博士认为,到底是周礼维系着周王朝的存在?”】

  “还是周王朝支撑着周礼的存在?”】

  【面对太子扶苏的反问,淳于越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自然是周礼维系着周王朝的存在!”】

  “正如殿下方才所说那般,周礼是秩序、是规则、是大道!”】

  “正是因为有了周礼,所以国家、社会才有规则、有秩序,所以天子、诸侯、卿大夫与黔首百姓才会有大道可循,才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各守其位,不僭越,不逾矩。”】

  “但是自从礼崩乐坏之后,国家、社会便失去了规则,失去了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与黔首百姓也失去了可以指导自己言行举止的大道!”】

  “所以才有了春秋战国数百年间,种种不合乎周礼的事情发生!”】

  “所以孔子与我们儒家才会一直致力于,追寻周礼、恢复周礼、重新推广周礼!”】

  【在孔子看来,礼崩是导致当今天下持续数百年混乱、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

  PS:正在补后续一千字,可以明天早上九、十点再看更新,喜欢的读者帅哥美女们,可以看看作者的老书《大明:开局给皇子讲授屠龙技》、《诸天:开局上传先天五太大罗法》上。。

第409章推广周礼的死循环,无法自拔的淳于越【求订阅,求全订】

  【面对淳于越的回答,太子扶苏并没有第一时间反驳,而是神色平静地继续说道:“那么假如此刻周礼尚存,周王朝尚存,周天子尚存。”】

  “但是如果万民百姓不愿意遵守周王朝、周天子所规定的周礼,甚至于是多次违反周礼的话,那么又该如何处置呢?”】

  【对于这个问题,淳于越同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先以道德教化的方法推行民间,同时自己身体力行去遵守周礼。”】

  “如若不可行,那么再以尊崇贤人的方法,去勉励、引导黔首百姓遵守周礼。”】

  “若是再不可行,那么就废黜无能之辈,重新选拔贤人继续去教化、引导黔首百姓遵守周礼。”】

  “如果还不可行,仍有奸邪之徒施行教化而不能改变,加以引导还不听从,损害道义,败坏风俗的话。”】

  “那么就要用教令的威势使得黔首百姓忌惮,使用刑罚来处置这种人。”】

  “如此施行三年,那么天下万民百姓便自然而然地会遵守周礼!”】

  【听完淳于越的回答,太子扶苏继续进一步询问道:“那么由谁来对不愿意遵守周礼,甚至是多次违反周礼的黔首百姓,施行刑罚呢?”】

  “以及又如何确保可以使得不愿意遵守周礼,违反周礼的黔首百姓受到相应的惩罚呢?”】

  【淳于越脸上闪过一抹思索之色,没太想明白太子扶苏这么询问的目“二七七”的是什么。】

  【不过,淳于越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道:“自然是由负责教化、引导、掌管教令与刑罚的官吏,对不愿意遵守周礼,甚至是多次违反周礼的黔首百姓施行刑罚。”】

  “掌管教令与刑罚的官吏可以通过调动衙役,甚至于是士卒,将那些不愿意遵守周礼,违反周礼的黔首百姓抓捕入狱。”】

  “从而确保可以使得那些不愿意遵守周礼,违反周礼的黔首百姓受到相应的惩罚。”】

  【听到这里,太子扶苏的脸上方才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而后太子扶苏再次向淳于越确认道:“也就是说,衙役、士卒是确保那些不愿意遵守周礼,甚至是违反周礼的黔首百姓得到相应惩罚的最后保障、手段、或措施,是吧?”】

  【听到太子扶苏的话语,淳于越隐隐感觉到哪里有些不妥,但是按照太子扶苏所说又好像没什么问题。】

  【毕竟如果教化、引导都无用的话,那么最后的确只能够依赖那些衙役、士卒对那些不愿意遵守周礼,甚至是违反周礼的黔首百姓进行惩戒处罚。】

  【所以最终,淳于越还是皱着眉头,微微点了点头。】

  【太子扶苏接着问道:“那么那些衙役、士卒又是隶属于谁?听令于谁呢?”】

  【淳于越微微思索,而后回答道:“应当是隶属于诸侯,听令于诸侯。”】

  【太子扶苏继续说道:“那么如果是天下四方诸侯不愿意遵守周王朝与周天子所规定的周礼,甚至是多次违反周礼。”】

  “比如说,不按照周礼的规定朝见周天子的话,那么又该当如何处置呢?”】

  【对于这个问题,昔日孟子早就给出过答案,而作为孟氏之儒出身的淳于越自然很清楚标准的答案是什么。】

  【所以淳于越也是没有任何思虑、犹豫,直接回答道:“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太子扶苏继续面带微笑的进一步和淳于越确认道:“也就是说,天子六师是确保那些不愿意遵守周礼、朝见周天子的四方诸侯,得到相应惩罚的最后保障、手段、或措施,是吗?”】

  【再次听到太子扶苏提出与之前类似的确认询问,淳于越心中更加感到不安,但是却也还是没有从太子扶苏的话语中,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毕竟如果连贬爵、削地都无用的话,那么最后的确只能够通过天子六师去征讨那些不愿意遵守周礼,甚至是违反周礼的诸侯,从而达到相关的惩戒、处罚的目的。】

  【所以在慎重思虑了片刻之后,淳于越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太子扶苏继续问道:“那么六师又是隶属于谁?听令于谁呢?”】

  【淳于越没有犹豫,直接回答道:“自然是隶属于周天子,听令于周天子。”】

  【太子扶苏脸上笑意之色更甚,看着淳于越最后问道:“如果说衙役、士卒是确保那些不愿意遵守周礼,甚至是违反周礼的黔首百姓得到相应惩罚的最后保障、手段、或措施。”】

  “但是如果连衙役、士卒都镇压不了那些违反周礼的黔首百姓,也惩戒不了违反周礼的黔首百姓的话。”】

  “那么周礼又该如何才能够继续推行下去呢?”】

  “又该如何才能够使得黔首百姓人人皆遵守周礼呢?”】

  “同样,如果说天子六师是确保那些不愿意遵守周礼、朝见周天子的四方诸侯,得到相应惩罚的最后保障、手段、或措施。”】

  “但是如果连天子六师都镇压不了那些违反周礼的四方诸侯,也惩戒不了那些不愿意朝见周天子的四方诸侯的话。”】

  “那么周礼又该如何才能够继续推行下去呢?”】

  “又该如何才能够使得四方诸侯人人皆遵守周礼、朝见周天子呢?”】

  【淳于越双眸圆睁,一时语塞,过了好半响,方才辩解道:“黔首百姓与衙役、士卒力量悬殊,衙役、士卒又如何镇压、惩戒不了那些不尊周礼之人呢?”】

  “同样,四方诸侯与天子六师,更是有着云泥之别,天子六师又如何镇压、惩戒不了那些不朝周天子的四方诸侯呢?”】

  【在淳于越看来,如果衙役、士卒镇压、惩戒不了不遵周礼的黔首百姓,天子六师镇压、惩戒不了不朝周天子的四方诸侯的话。】

  【那么周礼的确好像便推行不下去了。】

  【但是反过来说,只要衙役、士卒能够镇压、惩戒得了不遵周礼的黔首百姓,天子六师能够镇压、惩戒得了不朝周天子的四方诸侯。】

  【那么周礼便可以继续推行下去!】

  【而普通的黔首百姓又怎么可能对抗得了披坚执锐的衙役、士卒呢?】

  【同样,四方诸侯又怎么可能对抗得了天子六师呢?】

  【所以太子扶苏说的那种情况并不存在,周礼依然可以推行的下去!】

  【在不知不觉中,淳于越的想法也是被太子扶苏引导向了周礼只有依托于衙役、士卒、天子六师,才能够推行的下去的方向。】

  【面对淳于越的辩解,太子扶苏摇了摇头道:“淳于博士,岂不闻国人逐君、厉王奔彘之事?”】

  【昔日周厉王暴政,百姓苦不堪言,最终一众黔首百姓聚集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

  【虽说是周厉王暴政在先,但是黔首百姓欲杀周天子这样的行为,也是肯定违反周礼的。】

  【同样,周厉王也是下令调集镐京的衙役、士卒,想要强行镇压那些胆大包天,违反周礼,意图杀害周天子的黔首百姓。】

  【但是当黔首百姓真正暴动起来,即便周厉王的亲信人人皆披坚执锐,可以一敌十。】

  【但是相对于数量众多的黔首百姓而言,终究是寡不敌众。】

  【最终,周厉王不得不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着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地,至死不得归。】

  【所以说,衙役、士卒在某些时候也并不一定能够镇压得了违反周礼的黔首百姓的。】

  【至于说四方诸侯与天子六师,太子扶苏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便打出了致命一击:“周王朝与周天子,而今安在哉?”】

  【如果说四方诸侯真的对抗不了天子六师的话,那么昔日的周王朝与周天子现在应该依然存在才对。。。。。】

  【但是事实上,周王朝与周天子都亡了!】

  【甚至周王朝与周天子,最后还是亡于他大父庄襄王这个秦国诸侯之手!】(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所以说,天子六师也并不是真无敌,四方诸侯崛起、壮大之后,同样也是有可能抗衡天子六师,甚至是覆灭天子六师的。】

  【听到太子扶苏最后一句话,淳于越整个人顿时如遭雷击,脸色一片苍白,嘴唇微动,仿佛想要说些什么。】

  【而太子扶苏也仿佛看穿了淳于越想要辩解的话语,率先一步说道:“衙役、士卒、天子六师镇压、惩戒不了不遵周礼之人,难道又要再行道德教化,贤勉励、引导吗?”】

  “可是,正是因为施行教化而不能改变,加以引导还不听从,仍然损害道义,败坏风俗。”】

  “最终,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决定施以教令,惩以刑罚,派遣衙役、士卒、天子六师去镇压、惩戒不遵周礼之人的啊!”】

  “若是因为衙役、士卒、天子六师镇压、惩戒不了不遵周礼之人,又要再行已经证明无用的道德教化,贤人勉励、引导的话,岂不可笑吗?”】

  【太子扶苏这番话语落下,淳于越霎时间精神恍惚,大脑一片混乱,仿佛陷入到了一个死循环。】

  【因为按照儒家孔子所说,想要推行周礼的话。】

  【那么需要先以道德教化,道德教化如果不成,再以贤人引导、勉励,如果贤人引导、勉励不成,再选拔新的贤人引导、勉励,如若仍不成,再施以教令刑罚。】

  【但是如果教令刑罚再不成的话,那么更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没有说,淳于越自己也想不出来。】

  【所以淳于越只能够按照儒家孔子所说的推行周礼的方法,再来一遍,也就是再以道德教化,道德教化再不成的话。】

  【那么再再以贤人引导、勉励,如果贤人再再引导勉励不成的话,那么便再再选拔新的贤人引导、勉励。。。。。。】

  【可是,这几步已经被证实了无用,所以才会走到最后施以教令刑罚,派遣衙役、士卒以及天子六师去镇压、惩戒不遵周礼之人的地步啊!】

  【已经证实了无用的事情,难道多循环往复几遍就能够突然变得有用了吗?】.

  【若是多循环往复2。7几遍就能够突然变得有用的话,那么又还要最后施以教令刑罚,派遣衙役、士卒、天子六师去镇压、惩戒不遵周礼之人这一步干嘛呢?】

  【毕竟儒家孔子主张礼和仁,若是多循环往复几遍前面的道德教化、贤人引导、勉励的过程,就能够突然变得有用,使得黔首百姓遵守周礼的话。】

  【那么孔子是肯定会选择多循环往复几遍前面的道德教化、贤人引导、勉励的过程,而不是使用教令的威势来使得黔首百姓忌惮,使用刑罚来处置不遵周礼之人的。】

  【但是孔子没有选择多循环往复几遍前面的道德教化、贤人引导、勉励的过程,那么便说明再多循环往复几遍前面的道德教化、贤人引导、勉励的过程,也是是无用的。】

  【所以只能够选择最后一步,使用教令的威势来使得黔首百姓忌惮,使用刑罚来处置不遵周礼之人。】

  【但是这一步,太扶苏也已经证明了有可能会无用。】

  【最终在寻不到一个能够令自己满意的解答的情况下,淳于越在推广周礼的死循环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PS:今天回老家,所以导致更新不太及时。

  另外从今天开始就已经回老家,开始进入过年阶段了,更新不一定准时,但是会尽力保证依旧每天更新,谢谢大家支持。

  祝离家在外的读者们,回家路上一路顺风!。

第410章推广周礼无法落实的最后一步,支撑周礼的周王朝【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李斯同样颇为“好奇”地看向一旁的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询问道:

  “老夫也很好奇你们儒家在道德教化不成,贤人引导、勉励失败,最后就连教令、刑罚也无法落实,使得违反周礼的人受到相应的惩罚的时候。”

  “那么,你们儒家又应当如何推广周礼,以及又应当如何才能够让天下黔首百姓、四方诸侯都遵守你们的周礼呢?”

  面对李斯的询问,淳于越也是难以回答。

  事实上,在天幕上的太子扶苏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凝神思索应该怎么回答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所提出的疑问了。

  但是很可惜,有些问题,天幕上的十多年前的“他”回答不出来,天幕下十多年后的他回答不出来。

  甚至此刻淳于越也和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那般,陷入到了死循环当中。

  当然,也不仅仅是他洱久VII遛、酒亿山捌镏回答不出来,在他身边的其他儒家博士也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毕竟昔日的孔子、孟子都没有说过万一最后的教令、刑罚都不管用的时候,还可以再通过其他什么方式去推广周礼,以及使得黔首百姓与四方诸侯能够遵守周礼。

  看到无法回答的淳于越,李斯也是故作惊讶道:

  “咦,淳于博士为何不发一言?”

  “难道老夫询问的问题,很难回答吗?”

  淳于越嘴唇微动,怒目看向李斯,隐隐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却又说不出来。

  毕竟,这个问题现在的他是暂时真的回答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