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止
【这也就导致了,后续的儒家学子在跟随儒家之士学习儒家思想之时。】
【因为自己师从的儒家之士所在的儒家派系不同,从而分属于不同的儒家派系。】
【比如说,像李斯、张苍便属于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孙氏之儒一派。】
【孙氏之儒在政治思想上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倡言礼法兼治;在哲学上主张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而淳于越便属于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氏之儒一派。】
【孟氏之儒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以及施行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还有民贵君轻等的民本思想。】
【而叔孙通又属于是以陈良为代表的,兼修曾参、子夏二家之学的仲良氏之儒一派。】
【仲良氏之儒注重儒家学说的传承与守正,他们认为在纷繁复杂的学术环境中,应当坚守儒家的核心教义确保儒家思想的纯正性不被侵蚀。】
【所以仲良氏之儒致力于传承孔子的思想精髓,以及维护儒家学说的原始性和纯粹性。】
【所以从这些不同的儒家派系便可以看出不同的儒家之士,对于儒家的经典之言很有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甚至有时候这些不同的理解,还是南辕北辙、极端相互对立的那种。】
【比如说,孟氏之儒一派和孙氏之儒一派。】
【这两派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往往是互有冲突的。】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两派对于人性本善或恶这方面的理解观点。】
【其中孟氏之儒一派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而孙氏之儒一派则是主张人性本恶论。】
【一般来说,这种偏向某一个极端的观点,其实是很难辩论赢得了另外一个同样偏向某个极端的观点的。】
【毕竟大家都是走一个极端,我凭什么要服你呢?】
【所以这个时候,就到了拼各自派系的名气、底蕴的时候了。】
【谁的派系的名气更大,出过的有名的儒家大贤更多,那么谁的观点就有“理”!】
【毕竟如果不是自家派系的观点“正确”的话,那么自家派系又怎么会比其他派系出现更多的儒家先贤呢!】
【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至少可以用一句“既然你们派系认为某某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你们派系没有出现过一个类似我们派某某这样的儒家大贤呢?”】
【这话一出,基本可以堵住对方,让对方无话可说。】
【所以在孙氏之儒一派出现荀子这么一位儒家大贤之前,孙氏之儒一派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孟氏之儒一派给压住的。】
【毕竟孟氏之儒一派,可是出了一个能够堪比昔日孔子的孟子呀!】
【孟子在时,那是真的辩论百家而无一敌手,亲自将儒家带上了另一个高峰!】
【可以说孟子在世时,便是儒家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巅峰!】
【所以在孟氏之儒一派祭出“孟子”这张学派先贤牌之后,孙氏之儒一派往往便憋屈到无话可说。】
【但是,在孙氏之儒一派也出了一个能够堪比昔日孔子、孟子的荀子之后,孙氏之儒一派也是终于可以在孟氏之儒一派挺直腰杆地反驳对方了。】
【毕竟哪怕在儒家八派内部,有许多儒家之士认为荀子的思想观点不“儒家”,反而偏“法家”。】
【但是,儒家八派的儒家之士也是不得不承认荀子的出现,的确让原本在孟子逝世之后便走向了下坡路的儒家学说,再度声名大振起来。】
【甚至不仅仅是名声大振,儒家的思想学说同样也被荀子带上了另外一个高峰。】
【同时,荀子在世时,也是儒家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又一个巅峰!】
【可以说,荀子对儒家做出的贡献是丝毫不比孟子少的。】
【甚至说句不太好听的,如果说儒家有哪些诸子先贤是不可以去掉的话。】
【那么必然是孔子、孟子、荀子这三人!】
【至于其他儒家诸子,即便没有也不会对儒家的核心思想观点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
【甚至说的直接一点,是孔子、孟子、荀子三人的思想观点,相互构成了儒家思想观点的核心。】
【由此可知,荀子对儒家所做出的贡献之大!】
【所以原来还可以凭借“孟子”这张先贤牌强压孙氏之儒一派一头的孟氏之儒一派,也是无法再强压孙氏之儒一派了。】
【而孙氏之儒一派被孟氏之儒一派强压了那么多年,说心中没有怨气也是假的。】
【所以在自家派系难得出了“荀子”这么一个超级儒家大贤之后,孙氏之儒一派的儒家之士也是疯狂地为荀子的思想观点摇旗呐喊,以及贬低孟氏之儒一派的思想观点。】
【而对此,孟氏之儒一派又怎么可能乖乖接受。】
【所以孟氏之儒一派的儒家之士,也是疯狂地为孟子的思想观点摇旗呐喊,以及极力贬企爾伞灵+似咎崎咝低孙氏之儒一派的思想观点。】
【说句不太好听的,儒家八派内部之间的争斗,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孟氏之儒一派和孙氏之儒一派的争斗。】
【至于其他六派,倒也不是说不争。】(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只不过他们派系的名气,主张的思想观点,对儒家的发展影响,出现过的儒家大贤等,相对来说远不如孟氏之儒一派和孙氏之儒一派。】
【比如说,?颜氏之儒,其代表人物是颜回,也被儒家称之为颜子,安贫乐道,重在实践孔子的仁德思想,可以说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但是,颜回虽说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甚至是实践了孔子的仁德思想。】
【不过也仅此而已了,并没有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发展儒家的思想。】
【至少在这方面颜回是远远不如孟子、荀子的,所以人们在谈及儒家的思想观点时,往往开口谈的不是孔子,就是孟子,亦或者是荀子。】
【至于说颜子?】
【那是谁?】
【颜回呀,哦,不太熟悉。】
【同样的还有?子张之儒、?子思之儒?、?漆雕氏之儒、?乐正氏之儒、?仲良氏之儒,也是差不多的类似情况。】
【想争,但是奈何自家派系的名气,主张的思想观点,对儒家的发展影响,出现过的儒家大贤等,相对来说远不如孟氏之儒一派和孙氏之儒一派。】】
【所以他们往往只能够看着孟氏之儒一派和孙氏之儒一派彼此相争,然后偶尔也上去掺和一下。】
【而这次为太子扶苏讲授儒家经典之言的四个人中,就有三个人各自分属儒家不同的派系,并且还有李斯这么一个对儒家全派系都不喜的存在。】
【所以为了保证李斯、张苍、淳于越、叔孙通四人在讲授儒家之言的时候,不会对其他的儒家派系进行贬低,能够以一个较为公平、客观的态度讲授儒家经典之言。】
【于是太子扶苏便让其中一人在给他讲授儒家经典之言的时候,另外三人则是在一旁旁听。】
【这样的话,如果其中一人为了拔高自己所在的儒家派系的思想观点,从而恶意贬低另外七派儒家派系的思想观点的话。】
【那么另外的两人或三人,也可以及时开口制止。】
【当然,如果在没有恶意贬低其他儒家派系的思想观点,仅仅只是讲述自己学派对于儒家之言的理解的时候,另外两人或三人也不得开口干涉、驳斥。】
【对此,虽然淳于越有些不满,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无奈地接受。】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子扶苏也是正式开始学习儒家经典之言。】
【而被选为第一个为太子扶苏讲授儒家经典之言的人,则是张苍!】
【虽说张苍自己也有些感到意外,毕竟他以为第一个给太子扶苏讲授儒家经典之言的人会是他师兄李斯呢。】
【不过既然太子扶苏让他第一个讲授儒家经典之言,那他就第一个讲授儒家经典之言吧。】
【而对此,虽然淳于越感到有些不满,觉得张苍这么一个毛头小子,并不足以第一个为太子扶苏讲授儒家经典之言。】
【但是面对太子扶苏温和却又坚定而不容质疑的态度,淳于越也无可奈何。】
【而太子扶苏之所以会选择张苍第一个为他讲授儒家经典之言,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张苍相对于李斯、淳于越、叔孙通三人来说,更加的年轻!】
【因为年轻,所以张苍不会太过于坚定地认为自己所在的儒家派系,所主张的思想观点便一定是正确的。】
【对于其他儒家学派不同的思想观点,张苍也有一定的理解、包容能力。】
【同样也因为场上还有于儒家一道资历比他更深,以及见解也可能比他更独到有理的淳于越、叔孙通在。】
【所以张苍也不会胆大到肆意去贬低儒家其他派系对儒家经典之言的理解,以此来抬高自己所在的儒家派系的地位。】
【反而能够以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讲述儒家八派各自对于儒家思想观点不同的理解。】
【否则如果换做李斯第一个为他讲授儒家经典之言的话,李斯或许一开始还能够记住太子扶苏的叮嘱。】
【但是估计要不了多久,李斯就会开始贬低除了荀子之外的其他儒家派系,甚至是贬低整个儒家学派!】
【届时,搞不伞罒球气尔尔8四好淳于越与叔孙通便会直接与李斯吵起来。】
【所以还是先听张苍为他大体讲述一遍儒家的经典之言与儒家的思想观点,然后再去听李斯、淳于越、叔孙通三人为他讲授儒家经典之言和儒家思想观点比较好。士】。
第404章儒家三巨头,孔子、孟子、荀子各自的思想【求订阅,求全订】
【太子六部的礼部内堂,张苍站在上方位置,而太子扶苏则是坐在正下方。】
【而李斯则是单独坐在左边位置,不乐意和淳于越、叔孙通两人坐在一起,所以淳于越、叔孙通两人则是坐在右边位置。】
【站在上方的张苍,朝着下方的太子扶苏微微施了一礼,而后便开始了自己的正式讲授。】
“儒家出自于周礼,周礼曰:儒家得道以民。所谓得道,一曰礼乐,二曰仁义。先得礼乐者,乃儒家元圣周公姬旦也。”】
“昔日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在此期间,元圣周公依据周制,参酌殷礼,制定了田制、管制、禄制、乐制、法制、溢制、畿服制、嫡长子继承制等典章制度,世称周礼或曰周公之典。”】
“另外,周公曾作大诰、康诰、酒诰、周官、立政诸篇,倡导天命不僭、天命靡常之思想,张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孝养父母、以德辅天之言行等等。”】
“而及至后世,儒家孔子于周礼向往不已。”】
“为阅周公之典,访元圣之迹,孔子曾于周景王年间,携弟子南宫敬叔入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之礼后,孔子于春秋而创立儒家学派!”】
“所谓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说到这里,张苍顿了顿,看了一眼左右两侧的李斯、淳于越、叔孙通之后。】
【张苍方才接着说道:““九七七”在孔子逝去之后,一众儒家门人弟子因对孔子思想观点理解的不同,逐渐分裂成八个派系。”】
“这八大派系分别是: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
“八大派系之间对孔子思想理解的不同之处,后面我再详细为殿下讲授。”】
【在简单介绍了一下儒家的由来,以及儒家现如今的派系之后。】
【张苍继续讲述道:“下面我再给殿下简单介绍一下儒家各位先贤,以及他们各自对治国、个人自身等各方面所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看法。”】
“比如说,孔子。”】
“于道德方面,孔子创立了德道思想学说,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孔子的德道思想学说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学说。”】
“其中,所谓性善论指的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于治国方面,孔子主张以礼和仁治国的思想观点。”】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
礼治。”】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所谓大同,指的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
“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
“这便是传说中尧舜治下的大同社会,也是孔子所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不过,大同社会比较难以实现,所以孔子又主张先以实现比较低要求的小康社会。”】
“所谓的小康,指的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并为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
“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这种社会虽然没有大同社会那么完美,但是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
“于义利(经济)方面,孔子主张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的思想观点。”】
“所谓的义,指的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所谓的利,指的是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
“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要求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即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只有符合义之后,才能够去获取这份物质利益。”】
“于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红楼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