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194章

作者:更俗

  萧良跟张斐丽说道:

  “你联系一下证券公司,咨询一下企业开设证券账户需要怎样的手续。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不希望你们进场了吧?这个市场,大半都是做老千的,你们智商再高,对经济产业发展理解再深刻,但怎么跟人家玩?我要不是为了狙击这些孙子,我也不愿意进去瞎搅和。这件事你们要注意保密,不要对任何人透露一星半点的消息!”

  “我看张斐丽手头的事情够多了,要不开设企业证券账户的事,我来跑?”顾培军饶有兴致的请缨道。

第372章 万家优品

  虽说现在萧良的态度没有变,还是禁止高层随意开设私人证券账户去炒股,但要是以梅坞街有限公司的名义,开设企业证券账户,又有可能提前猜到沈君鹏、孙仰军这些人的标的,顾培军想想都觉得好玩、刺激。

  顾培军主要分管总部这边的产能建设,而南亭实业大规模的产能建设即将告一段落,下一步更多是逐步推进四大分区的产业基地建设,主要由费文伟、申政、谭兴等人负责。

  而宿云山能源的产能扩张,名义上又跟南亭实业没有直接的关系,顾培军只是作为顾问参与进去,不会事事都亲力亲为。

  这段时间他也就悠闲了许多。

  萧良心想张斐丽多半也不会同意借通宵达旦研究股票的名义,跟他双宿双飞。

  再一个,这个年代还没有网上交易平台,想要进行股票交易,要么直接到证券公司,要么通过电话联系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下单。

  同时各种资料的搜集、求证,刚刚起步发展的互联网暂时还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很多工作还是相当的繁琐。

  而这件事前期又需要高度保密,暂时还不能让普通工作人员插手进来。

  萧良想来想去,也就很“勉强”的同意顾培军负责这一块的事务。

  何雪晴、徐立桓、纪红群、张斐丽、吴启丽他们手头都有一摊事,闲扯一个多小时,增加一番见识后,就各回办公室干活了。

  云社这边没有网络,也没有办法上网搜集更详细的资料,萧良就与顾培军驱车直接赶回秀山家园。

  工学院校园网二期,在萧良出资四百万赞助下,已经完成建设,也分别拉了专线接入蜗巢科技的办公楼以及萧良在秀山家园的住处。

  虽说校园网二期也才10M的连接带宽,但目前整个工学院联网的计算机设备都还非常有限。

  工学院也履行承诺,给其他院系设限了一半带宽。

  因此,萧良回到秀山家园的住处,上网查个资料,速度还算差强人意,不至于难受到抓狂。

  不过,国内的互联网才刚刚起步,即便证券金融交易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领域之一,前期就得到重点照顾,但此时国内既没有所谓的门户网,更没有便捷的搜索引擎,而教育网第一个BBS(电子公告板系统)水木清华三个月前才正式上线,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还极其有限。

  萧良想要在此时简陋不堪的互联网上,找全两百多家上市公司的详细资料,并从中分析出沈君鹏、孙仰军的目标,还真不是一般的困难。

  萧良与顾培军回到秀山家园的住处,打开电脑的那一刻,就意识到,他以为能很轻易找到哪家上市公司可能是沈君鹏、孙仰军他们的目标,实际是前世记忆带给他的巨大错觉。

  萧良从电脑桌前站起来,很不负责的将事情推给顾培军:

  “沈君鹏、孙仰军看中的上市公司,一定是经营出现困难,地方政府愿意放手,同时主营业务还需要跟船机厂核心资产有一定关联度的。你既然把这事接下来,我把方法告诉你了,如何找出这家上市公司,就靠你自己努力了。”

  听萧良这么不负责任的话,顾培军顿时就傻眼了。

  萧良很早就要求高层管理务必熟悉掌握电脑,包括企业管理、金融财务等等相关学科,专门聘请工学院相关院系的老师,每周专门到云社给大家上课。

  不过,单就计算机操作课程,顾培军他才刚刚学会在DOS系统下,用一指禅练习五笔字形写文档呢。

  顾培军看了看电脑,看了看萧良,问道:“你觉得我用这玩意,能找到什么?”

  萧良坐在沙发上,头疼的拍了拍脑袋。

  相关资料其实可以直接从证券公司拿。

  他们选择某家证券公司,开设企业证券交易账户,哪怕前期仅注入三五百万资金,在这个年代也绝对是光芒耀眼的大户,索要现有上市公司的电子存档资料进行研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更关键的问题,他们真要进行实质的股票交易,无论是到交易室,还是电话下单,目前还都只能通过东洲的某家证券公司进行。

  这也意味着他们的交易过程,对证券公司以及具体跟他们接触的工作人员,其实是公开的。

  虽说这个年代早就制定相关法律规定,禁止证券从业人员进行股票交易,要求从业人员对客户资料及交易情况进行严格保密,但实际各种信息泄露、从业人员参与老鼠仓交易,层出不穷、屡禁不绝。

  萧良心想,他真要叫东洲某家证券公司内部知道南亭实业介入某支股票的买卖,鬼知道会有多少跟风盘涌进来。

  而孙仰军很早就进二级证券市场掀风搅浪了,虽然还没有机会成长为一方巨鳄,但在江省的证券股票圈子里,人脉及影响力绝对比他们深厚得多。

  萧良都怀疑他真要以南亭实业的名义买卖哪只股票,孙仰军可能第二天就能得到消息。

  萧良想了想,这事光交给顾培军去做,还真的有些为难他,将顾培军兜里的手机拿过来,拨通许建强的电话:“老许,你人在哪里啊?”

  “我在萧意这里啊,你人在哪里啊?今天第一家万家优品店开业,你怎么也不露面啊,你小子不会忘了吧?萧意还说你会过来的呢,我都等你半天了!”许建强在电话里抱怨说道。

  “啊?”萧良这才想着下午回市里,就是答应萧意到现场看第一家万家优品店的开业情况,没想到叫唐逸凡、秦思思夫妻一打岔,完全将这事抛之脑后了。

  “我记着这事啊,怎么可能会忘了?我正准备往田家营赶呢,打电话就是想约你一起过去呢,没想到你已经到了;我都把老顾拉上了。”萧良胡扯道。

  考虑到夜里有可能陪许建强喝酒,萧良就直接将车扔在秀山家园,他与顾培军打了一辆出租车,赶往田家营。

  商品零售领域的连锁业态,后世更为人熟悉就是各大型连锁超市。

  在萧良的印象里,东洲第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就是九六年开业的时代超市,开业之初万人空巷的场景,二三十年后都叫人记忆犹新。

  然而大型连锁超市,除了一次性投资体量巨大外,还需要有一支成熟的运营团队,对供应链、物流、仓储以及商场现场管理,达到一个极高的水平,才能真正的掌控。

  不管是萧意本人的经验积累,还是从泛华商业抽调管理人员,此时都不可能做到这点。

  而萧良本人对大型连锁超市的投资也不感兴趣。

  萧良还是想做更贴近普通消费者,深入居民社区的便利店业态。

  这也便于南亭实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有一个直接的渠道,更准确的了解、掌握大众的消费心理,从而能不断的、及时的调整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策略。

  国庆节前后,徐亚云带着家属团前往香港考察(萧意与妻子叶晓秀则前后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对羊城、沪市等地已经出现的便利店进行更为详细、深入的调查),众人最终决定将萧意名下的公司变更为万家优品商贸有限公司,试水社区连锁便利店业务。

  萧意的岳父叶益枫、泛华商业以及他哥萧潇各拿出二十万,作为风险投资注入万家优品,各换取10%的持股。

  萧意与其从市供销总社辞职的妻子叶晓秀作为创始人团队,以有间杂货店入股,持有万家优品70%的股份。

  万家优品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对有间杂货店进行全新的商标、门头设计及装修,引进开放式货架及现代化收银系统、监控系统,进摆货商品也进行全面的调整,改造成名下符合社区便利店业态的第一家门店,今天正式营业。

  萧良原本想着以他家的名义参与出资,他爸萧长华觉得不合适,最后将这部分出资放到他哥萧潇名下。

  他哥萧潇虽然是副乡科级干部,但参与企业的投资持股,只要不参与具体的经营,不进行利益输送,也不受相关法律及党纪的限制。

  就算职权范围与持股企业的经营领域产生交集,只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备,由有关部门判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就行。

  毕竟他哥萧潇没有在云社拿房子,去年二十万年终奖,通过梅坞街有限公司,都折换成对卫雄包装新材料的持股。

  这在调到狮山县商业局任职之初,就在县委组织部进行了备案。

  反正这部分持股已经锁死,除了可能有的分红,萧潇也不会拿这部分持股进行其他商业性的交易。

  以萧潇此时的行政级别,也无需回避万家优品的出资。

  萧良与顾培军赶到田家营,萧意正陪同许建强、徐亚云以及他丈人叶益枫、舅哥叶晓华等人站在门店斜对面的路口,观察门店首日开业的经营情况。

  门店外立面用乳白色涂料重新进行粉刷,蓝白相间的贯穿式灯牌门头突出一个醒目亮眼——落地玻璃门也能让路人直接看到内部的开放式柜架。

  门店仅六十平方米,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经营粮油烟酒、糖果点心、洗涤化妆以及日杂用品等以即时性、常用性、便利性为突出特色的商品。

  选品供应,目前也主要是依赖综批市场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供应链及物流仓储基地。

  萧良九月中旬提出建议后,许建强、徐亚云就很快给予热烈回应,除了看好连锁业态未来的商业前景外,更主要还是看中了连锁便利店,对泛华商业此时的主营业务有一个很好的促进。

  泛华综批市场的经营商户,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直接加入到连锁便利店供应链体系里来的,也会对商户的供应能力,从品质、包装以及响应速度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良性发展……

第373章 家族企业(一)

  “你说说,萧良是不是把今天这事给忘了,刚才还在电话里忽悠我?”看到萧良、顾培军从出租车里下来,许建强笑着问顾培军。

  “许总,你这就为难我了啊?我肯定不能说萧良打电话时才想起这事啊。”顾培军笑道。

  萧良“嘿嘿”笑了两声,顺带锤了顾培军一拳,问许建强、萧意他们:“你们观察半天了,今天第一天试营业情况怎么样?”

  “刻意没有搞什么仪式,也没有做什么优惠,就在周边散发了两轮宣传页,目前观察下来,进店人流量以及交易额,比之前的杂货店都高出四五倍,”萧意说道,“第一天的营业额有可能突破一万。”

  萧良耸耸肩,连锁便利店与夫妻店成为社区零售业态的主流,哪怕进入互联网电商时代都没有被撼动,是前世确凿被证明了的。

  作为东洲第一家全新形态的社区便利商店,明亮整洁的装修,开放式货架,购买体验比传统的杂货店不知道好出多少,日杂商品又琳琅满目,位于城区居住密度极高的田家营,开业前期就能获得超量的营业额,是完全意料之中的事情。

  做不到这点,萧良才会觉得奇怪。

  黄昏时分,萧潇也提前从狮山回市里,开车到学校接了未婚妻钱采薇过来会合。

  这时候临近饭点,门店没有什么客流,萧良他们才走进万家优品转了一圈。

  叶晓秀辞职后,目前亲自打理门店的经营。

  不过,在许建强他们的建议下,公司招聘的员工以及门店收银员、理货员,是六名大中专学历的男女青年,目的是为接下来的连锁门店扩张培养、储备人才。

  当然,万家优品作为新型业态,门店形象与周边的社区商店迥然不同,开出的薪资也高,在地方国企经营艰难的当下,招聘大中专生还是容易的,这些人积极性高,学习能力强,基本上都参与了前期全业务链的探索与实践。

  其中还有两人之前在萧嘉那边干。

  萧意跟萧嘉分道扬镳之后,这两人也受不了萧嘉的脾气,就直接来投靠萧意了,算是经验丰富、又信得过的老手。

  萧意这几年多少还是打了一些基础。

  叶晓秀性格大方泼辣,做事干练,大专毕业后参加工作也有四年了,在市供销总社是业务骨干,熟悉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业务。

  前世萧意能做出一番事业,叶晓秀是给予很大助力的贤内助。

  萧良不想南亭实业搞成家族企业,是他内心期许极高,希望能打造出一支成熟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团队,甚至都不希望他哥萧潇留在南亭实业里发展。

  不过,萧良对万家优品的期许,说白了只要能进入江省连锁零售行业第一梯队就可以了,往后是否有进一步的发展,真的就要看造化了。

  这个行业,欧美发展也早就成熟起来,万家优品就算能抢占先机,就算他提一些前瞻性的建议,但最终考验的还是萧意、叶晓秀个人素养以及他们组建、领导运营管理团队的功底,没有太多可取巧的地方。

  期许不高,万家优品哪怕就是照家族企业去打造,也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门店里除了日用商品,与前世二三十年不断迭代发展下来有很大区别外,开放式货架的布局、品类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门店装修也以简洁为主。

  当然,很多细节方面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但萧良都没有吭声说什么。

  细节都要做到位,以及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捷、增值服务,都意味着更高的管理投入与成本。

  萧良真要提出来,只会叫连同萧意、叶晓秀他们自己在内,加上门店人员,总计才八名员工的初创公司无所适从。

  “挺好的,以开业第一天的营业额,万家优品这个月就能实现盈利了,”萧良双手插兜,说道,“不像我做‘脑健灵’,前后亏了半年才熬过来,顾培军他们都好几次准备喝散伙酒了!”

  “咳咳!”顾培军笑道,“别人都是背后说是非,你倒是不避人啊。”

  “你就说你有没有动过喝散伙酒的心思吧?”萧良笑着问道。

  “单店一天营业额就过万,一年怎么也能有三百万了?要是一年开十家门店,那就是三千万的年营业额,这生意能做啊!”叶晓华很是兴奋凑过来,问道,“萧良,都说你商业眼光够高,做连锁便利的主意还是你出的,你怎么不拿点钱出来投萧意啊?你手指缝里随便漏点,不得三五百万啊?”

  叶晓华有些不务正业,喜好女人跟酒,一度是东洲各大夜场的VIP客户。

  前世叶益枫为此操碎了心,后来身体不行了,就索性停了生意,将半生积攒下来的财富,都转去经营收益相对固定的资产,就是怕叶晓华志大才疏又好高骛远,把生意做败了不说,还把家产赔个精光。

  不过,叶晓华这个人却也没有什么阴险心眼,甚至都不能算心胸狭窄。

  说到底,叶晓华多少有些自知之明,很怕能力各方面都比他强的萧意介入他家的生意后,有朝一日会喧宾夺主,但前世他老子叶益枫出钱出力帮萧意做起一摊事业后,他也没有什么妒忌心,跟萧意的关系维持得还不错。

  因此,之前叶晓华会有意无意挤兑萧意,但萧意决定独立做万家优品,叶益枫出资参股,他也没有意见,还喜欢跟着凑热闹,性格看上去有点浑不吝,但确实也是如此。

  萧良对叶晓华这个人也没有恶感,反正他给萧意限定好了,除了他与叶晓秀夫妻档负责公司运营,他哥萧潇以及泛华以及他岳父作为出资股东可以参与决策外,叶、萧两家的其他人,拿钱投进来只能算财务投资,不给投票权跟表决权,不得干涉公司的运营,更不要说参与进去管理了。

  他二伯萧长振想插手公司的事情,也都不行。

  见叶晓华问及他为什么没有投资,萧良淡淡一笑,说道:“我要随手拿三五百万投进来,还能剩多少股份给你们分啊?”

  叶晓华咂咂嘴,顿时也是哑口无言,这孙子就是有钱,他实在没话说啊。

  萧良又跟萧意说道:

  “萧意,这边先做着呗,除了把流程做通做熟,还要建立起店长培养体系。第一家门店,说白了就是让你们练手做流程,做商业模式的。做出盈利完全不能体现什么能力。暂时还没有竞争者,你们将零售价稍微调高一点,就能做出更好的盈利数据。因此,这点在真正的产业风险投资人眼里,是没有价值的……”

  萧良要忙的事情很多,万家优品他出了主意,但实在不想参与太多。

  既然碰到一起,他还是乐意多聊聊。

  他心里也希望万家优品能真正做起来,那萧家内部就有一个可以凝聚人心的实体,而且萧意还能抓住主导权,比其他人要靠谱得多。

  这样一来,萧家内部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就不用他去烦心了。

  萧良继续说道:

  “你们这次考察了一圈,其实也能看到,不少城市已经都有人看好连锁零售的发展前景,都在陆续着手试水,有的动作还比较大。东洲是闭塞一些,但万家优品既然已经开出第一家门店,那你们就不要再奢望竞争者会拖很久才会出现。说不定下个月,万家优品附近,就会有一家全新品牌的便利门店开业。而连锁便利店的经营模式,也没有什么秘密跟门槛可言。所以我说第一家门店,前期一两个月的营业额以及盈利,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你们要是不能在选品、供应链、价格管理以及服务模式持续不断优化上下功夫,不能尽快建立一支成熟、高效的运营管理团队,竞争者紧挨着附近新开一家同类型的门店,就能将你们的生意直接打压下去,甚至完全不给你们挣扎的机会!”

  萧良记忆很清楚,前世大约是九六年底之前,大型超市以及连锁便利店就相继东洲出现了,这一世万家优品既然吃了第一只螃蟹,极可能会诱发蝴蝶效应,不要指望还能有一年左右的空窗期,慢条斯理的发展。

  “……”萧意有些汗颜的说道,“今天开业第一天,看到流水比杂货店高出五六倍,高兴确实是有些为时过早了。”

  “你别听萧良吓唬你,”许建强笑道,“我觉得万家优品筹备还是花了很多心思的,超过我预期了。”

上一篇:万界守门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