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更俗
萧良回到十九号院也是一觉睡到十点,起床看到张斐丽已经在院子里,俏脸神采飞扬,也没有昨夜辛苦的疲惫,却是威胁他今天不许出现在公司里,不想两人都这么晚去公司露面惹人猜疑。
萧良便开车找许建强。
“怎么,你还真想进工学院进修啊?”见萧良请他约周轩、邵芝华夫妇出来吃饭,许建强都想将萧良的脑子敲开来,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许建强之前却是听孙菲菲说过,萧良曾开玩笑的说是要到邵芝华门下进修,但他之前当这是萧良骗小女孩子的鬼话。
哪里曾想萧良竟然真一本正经的要找周轩、邵芝华夫妇出来,谈到工学院读在职研究生的事。
“你别看我现在办公司有声有色,但我真正的天赋还是在学术上,”
萧良大言不惭的说道,
“我本科读的是应用化学,我觉得在这条路上应该可以走得更远。要不然船机厂那么多配套小厂,我怎么可能就看上蓄电池厂呢,还不是因为跟我本科专业对口吗?不过,我本科学的终究是皮毛,要做出这个行业最顶尖的企业来,我不仅需要进一步深造,还需要组建最优秀的技术团队。可惜我现在还无法长时间离开东洲,目前手边能利用的学术资源,只有工学院化工系。”
如果接手蓄电池厂仅仅是进行普通的技术改造升级,仅仅是想着从如今数以千计中小型铅酸电池厂激烈厮杀的市场中杀出重围,发展出一家中大型的优秀蓄电池企业,说实话萧良实在是懒得投入多少精力。
给钱少斌足够的资源支持,明确接下来重点发展跟攻克的技术及产品路线,萧良相信蓄电池厂想成为东洲的一家明星企业,难度不会太大。
萧良前世无论是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还是之后的工作、创业,都有涉及电化学及电极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重生回到九四年,为了能更快的站稳脚,赢得与肖裕军、袁桐、周健齐、范春江乃至乐宥这些人对抗的资本,他选择最为取巧的保健品领域,掘取第一桶金。
在保健品业基础之上,大规模往饮料行业转进,也是理所当然的顺势之为,但在萧良内心深处,还是不想将前世所积累的专业性素养丢掉。
铅酸蓄电池发明于一百三四十年前,目前仅仅是能源电化学领域极古老也极小范围的一个分支,也面临极其激烈而残酷的行业竞争,但不意味着在技术上就没有进一步突破的空间了。
而以铅酸电池为起点,整个能源电化学领域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可惜的是,想要在能源电化学领域,成就一家超级企业,却要比做出一家霸主级的饮料企业艰难得多。
国内软包装饮料的消费潜力已经相当大了,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二三十年间,软包装饮料更会进一步发展成上万亿规模的超级市场。
南亭湖饮料(南亭实业),在饮料行业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说实话在技术领域真没有什么空间可以挖掘。
就目前刚成立的产品研发团队,就已经能胜任后续新品开发的任务了。
即便何雪晴、徐立桓他们在营销管理层面的能力还略有所不足,除了他们自身会在萧良的监督下不断成长外,接下来二三十年内,国内也绝不缺营销领域有才华的精英管理人才。
萧良可以源源不断的引进新人,不断加强团队的整体管理水平,确保南亭湖饮料始终处于这个行业的第一线。
然而在能源电化学领域有所发展,主要还是靠技术上的硬实力过关斩将。
国内目前在这个领域,技术基础却太薄弱了。
想要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也绝非说将邵芝华等个别学术天才招揽到麾下,给予足够的资源支持就能轻易促成的。
邵芝华前世学术成果斐然,为东洲工学院开创唯一的顶尖学科而为人津津乐道,然而邵芝华的学术研究,在能源电化学领域依旧是极其狭窄而有限的一部分。
也绝非萧良他凭着前世一些经验性的认识,隔靴搔痒的给予一些方向性的建议,依赖邵芝华等个别学术天才,就能披荆斩棘、攻城略地的。
萧良对学术研究的复杂性与系统性,认识当然不可能这么肤浅。
其他不说,单一支水平足够强、覆盖面足够宽却又不偏离方向的技术团队,就需要萧良深度参与进去,根据企业发展的进度,一步步进行组建、培养。
目前萧良能直接利用的学术资源,只有东洲工学院化工系,他之前跟隋婧说的那些话,并非开玩笑。
第270章 奔袭工学院
当然了,除了想要利用好东洲工学院的学术资源,为蓄电池厂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援,初步组建一支真正的技术团队外,萧良选择此时到工学院进修,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东洲目前唯一的上网接口,就是东洲工学院今年三月份才正式建成的校园网。
工学院校园网以办公楼局域网和电话拨号网络组成,并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及互联网,出口链路仅为可怜之极的9.6K,但毕竟有基础了。
人的记忆总是有限的,特别是大量技术、学术上的细节,萧良也需要查阅海量的资料才能够确认。
如果说现在不借用工学院校园网等特定的资源,萧良在东洲大概要等到九七、九八年才能在家拨号触网。
萧良迫切希望上网,却非想着去观摩各种爱情动作片。
目前全球互联网也才刚刚发展起来,这些都是稀缺资源,也不足以满足萧良的审美观。
萧良更迫切的是想要接触、学习更多新的知识与信息。
是的,哪怕是九五年,哪怕是能源电化学领域或者食品饮料领域,太多的知识都是萧良未曾接触过的盲点。
互联网发展早期,在学术知识共享这一块,却还是慷慨的。
有些想法现在聊还太早,但为蓄电池厂后续的发展,利用工学院的学术资源组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开发团队,以及萧良他自身希望现在就能通过工学院的校园网,接触更多的学术资源,却还是要跟许建强说清楚的。
这也是他此时选择到工学院进修,而非简单高薪将邵芝华聘请出来的关键原因。
就算如此,许建强也足够震惊了,拍了拍额头,说道:“靠,难怪你死活不肯入股泛华,也对卫雄的股权看不上去,想着在蓄电池行业憋大招啊?”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萧良笑道,“现在全国数以千计、上万家的中小型蓄电池企业在低端市场厮杀,生存状况堪忧,我就想看看我进入这个领域,能做到怎样的高度。”
“要怎么跟周轩、邵芝华说?”许建强问道。
船机厂的蓄电池厂合资项目牵涉极广,罗智林在这件事上用意也深,最核心的机密肯定不能随便透露出去。
不过,萧良要做的事情,邵芝华、周轩也是比较关键的人,更何况还是他的大学同窗,事情能跟他们说到哪一步,许建强得提前跟萧良统一好口径。
“暂时就先说蓄电池合资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合作、我进工学院进修的事,”萧良说道,“其他的事,我看情况再说。”
“行,”
许建强拿起座机给周轩打了传呼,但等了片晌不见周轩回他的电话,站起来说道:
“我现在正好也没有特别的安排,就陪你直接去找周轩、邵芝华吧!今天周末,邵芝华应该窝在实验室里面,周轩应该也在学校。这个点赶过去,还能在他们学校食堂蹭到饭呢。我现在没有精力,也没有资格掺和这摊事,我却也期待你能做到哪一步呢!”
萧良哈哈一笑,与许建强下楼驱车赶往工学院。
……………
…………
这年头土豪老板开车进校园泡学生妹的现象还不普遍,萧良开他那辆桑塔纳,跟在许建强的帕萨特后面,行驶到工学院大门前,都没有等他们探出头打招呼,门卫已经小跑步将大门拉开来放行。
相比后世各地陆续高标准新建、占地一家比一家开阔的高教园区,此时位于青年路上的工学院还是七八十年以来陆续扩建的老校园,建筑陈旧、密集;还有一些民国初年建造的礼堂式建筑坐落其间。
校园树荫浓密,年轻充满青春朝气的学子成群结队出没,看到这一幕,萧良不禁怀念起本科及读研究生时的校园生涯。
化工系的行政、实验都在同一栋仅四层高、水泥粉刷的灰白色旧楼里,被浓密的树荫遮住。
要不是许建强之前来这里找过周轩、邵芝华,还真不容易发现插在路边不甚分明的漆铁标牌。
两人直接将车停在路边,经过一座十二三米的水泥廊道,往化工楼走去。
两株手臂粗细的紫藤萝,从侧面缠绕而上,枝叶铺满整座水泥长廊,一串串紫色的花蕊像小灯笼似的吊挂下来。
位于水泥长廊尽头化工楼,红砖墙爬满青翠的爬山虎。
他们走到化工楼前,周轩的电话才回过来。
许建强拿出手提电话看了一眼,跟萧良笑道:“周轩办公室的电话。得,我们直接找上门去就行,不担心跑空蹭不到饭了。”
化工系的行政办公室都在一楼。
周末,又赶上中午,空荡荡的楼道里没有人走动。
周轩位于过道最里角的办公室,就见周轩一人站在电话机旁,正“嘟嘟嘟”的拿着话筒等回应。
见许建强与萧良推门走进来,周轩吓了一跳,开玩笑问道:“我犯多大的罪,就晚回你半个小时的电话,你就直接杀上门了来?”
周轩将话筒放下来,跟萧良握了握手,跟许建强则是很随意的拍了拍肩膀。
“今天正好闲来无事,想着你没有回电话,也应该在学校,就直接杀上门来了,”许建强问道,“老邵她人呢,还在实验室里?”
“嗯,在楼上实验室呢,”周轩说道,“有两学生一早上为点鸡毛蒜皮的破事吵闹起来,刚处理好准备去食堂吃饭,才看到你打传呼过来。”
“那正好,我们也没有吃饭,可以蹭你们学校食堂。”许建强说道。
“你们两大土豪,能吃得惯我们的食堂?”周轩笑着问道。
“我中午在公司也就吃盒饭——你以为我们整天大鱼大肉、花天酒地啊?那神仙也扛不住啊。”许建强说道。
邵芝华的实验室在三楼,萧良他们走上去,她正戴着护目镜坐在简陋的实验台前,专注盯着通风橱里正起化学反应的溶剂瓶。
看到许建强、萧良与丈夫周轩走进来,邵芝华意外而高兴的挥手打招呼道:“什么东风把你们两个大老板吹过来了?你们等我一会儿,实验一会儿就结束!”
这是邵芝华专用的实验室,跟普通学生做实验的实验不同,但也非常简陋。
贴着白色瓷砖的实验台,到处都是被酸碱腐蚀过的痕迹。
仅有一些测酸碱度、离子浓度、溶解氧以及电导率的仪器设备,保养不错,但铭牌、螺母一些细处还是有明显的锈迹,也不知道使用多少年了。
通风橱里的风扇“呼呼”作响,将化学反应产生的有害气体抽离出去,但听声音也能判断通风设备内部腐蚀得厉害,说不定哪天就直接宕机了。
见邵芝华摘下护目镜,许建强简单介绍他们的来意:
“有家香港公司找船机厂的蓄电池厂进行合作。香港的这位投资人跟我、跟萧良都熟,他们不仅拉萧良当技术顾问,以后还有可能叫萧良参股。不过,萧良那几把刷子怎么够资格当什么技术顾问啊,就拉我过来找你们当援军啊!”
“是嘛?”邵芝华没有什么城府,高兴的说道,“现在学校要求我们到外面联系企业找横向项目,我跟周轩还正为这事发愁呢。我们这是遇到瞌睡,你们就送枕头来了……”
当下政府直接给高校的纵向科研课题、经费都非常有限。
东洲工学院虽然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但在省内也只能算三流的院校,能拿到手的政府科研课题跟经费就更可怜了。
虽然国家这些年也开始重视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搞横向的产学研合作,但地方的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就摆在那里,绝大部分国营厂效益滑坡得厉害,应景式的推出一些技术攻关课题,对高校来说也是僧多粥少的局面。
在这类横向课题上,青年教师根本就抢不过老资格的教授、研究员。
而那些兼着高级行政职务的学阀型人物,更是恨不得将所有的资源都扒拉到个人碗里。
邵芝华虽然有很强的学术研究背景,但她回国是觉得这辈子就跟周轩过了,参与工作招聘进的工学院。
这待遇就差远了,生生熬了两年才评上讲师。
要是工学院邀请入职,她怎么也得副研究员、副教授起步。
邵芝华目前除了丈夫周轩外,跟学校资历老、在地方上人脉关系深厚的教授,没有师徒传承关系,不属于“学阀”之列的角色,甚至还因为以往在国外的留学、研究成绩,明里暗里受到一些人的打压。
现在叫她单枪匹马出去找电化学领域的企业搞技术合作项目,难度还真不是一般大。
然而学校又开始对她有课题的要求了。
周轩在工学院负责学生工作,资历也浅,在这些事情上也爱莫能助,他们还打算最近找个机会,拉许建强吃顿饭,看许建强能不能提供一些资源呢。
没想到许建强、萧良这时候主动找上门来。
等邵芝华实验结束,四人就往教工食堂走去。
教工食堂要比学生食堂规模要小得多,但菜品丰富、价格优惠不说,主要还是现点现炒,口味不比外面餐馆稍差。
这时候正值中午,食堂里用餐的教职工很多,也有些生活开销比较大的年轻学生在里面用餐——特别是临近毕业的毕业生也都喜欢到教工食堂聚餐,能买到酒,点几样小炒,要比外面的餐馆实惠、干净。
萧良跟着周轩、邵芝华、许建强他们刚走进食堂大门,就看到钱采芸穿着一身浅黄色的长裙,跟几个同学坐在临近入口的餐桌旁用餐。
钱采芸看到萧良突然出现在她们学校的教工食堂里,一时诧然,小嘴正啃着一只鸡腿都忘了取下来,就见一滴浓稠的汤汁滴落到光洁的下巴上,才猛然惊醒过来,忙不迭拿手抹擦下巴,有些惊慌失措的站起来打招呼:
“萧良、许总,你们怎么跑我们学校来了?”
萧良指了指钱采芸的下巴,示意还有汤汁没有擦干净。
钱采芸俏脸羞得通红,拿餐巾纸将下巴仔细擦了一遍。
邵芝华从年轻时起就醉心于学术,结婚后也没有急着要小孩,生活上还是周轩要照顾她更多一些——周轩让萧良、许建强跟妻子邵芝华先坐下来,他走过去点餐。
待周轩点过餐,先拿了几瓶冰镇啤酒过来,萧良跟他及邵芝华介绍钱采芸:“今天也挺巧的——钱采芸跟我家是世交,再有一个月就要从工学院毕业了。蓄电池厂合资项目负责人是船机厂的总师办副主任钱少斌,是钱采芸的父亲。要是邵老师决定跟我们合作,以后少不了要经常一起打交道。”
周轩、邵芝华好奇的打量那个漂亮女孩子一眼,见她比较害羞,不好意思凑到这边来,这时候还跟同学坐一起,就笑着打招呼,隔着几米远聊一些毕业上的事情。
第271章 不速之客
孙菲菲此时也跟宿舍同学坐在另一侧的角落里用餐。
发生万紫千红夜总会那一晚的冲突过后,他哥都从泛华撤资,可以说是公开与许建强决裂,她也不得不从许建强在银花苑房子里搬了出去。
此时乍然看到许建强、萧良,她下意识就觉得难堪、尴尬,一时间畏惧跟许建强碰面打招呼,就跟宿舍同学换个位置,将身体背过去,避免被许建强、萧良他们看到。
不过,她又忍不住看那边的动静,猜测那个脸蛋漂亮、皮肤白得耀眼的女孩子,跟萧良到底是什么关系:
那张漂亮小脸乍见萧良时,眉眼间的欣喜几乎要满溢出来;小心翼翼隔着距离,跟萧良他们小声说话的羞怯模样,孙菲菲都不禁要冷哼出来。
孙菲菲想了一会儿,还是走过去,问许建强:“许大老板,你今天怎么有空跑到我们学校找邵老师、周老师蹭饭吃啊?”
孙菲菲从小将许建强、徐亚云当兄姐看待。
五月初发生那样的事,她心里很不好受,但思来想去,也跟隋婧打了好几通越洋电话诉苦,才想通她并没有必要不理会许建强、徐亚云。
毕竟她哥跟许建强生意上的事她管不着,也无需管;她又不是她哥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