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191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不过你不用担心这个,嫂子会安排好的。”

  宁诗华听了易中河的话,才放心下来。

  怎么说呢,宁诗华属于那种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的那种,在娘家的时候,家里的大小事情由父母家解决。

  嫁给易中河以后,家里的吃喝由吕翠莲操心,虽然宁诗华知道家里有钱,但是要让她去买粮食,她连黑市在哪都不知道。

  得到易中河的肯定回答以后,宁诗华也放下心了,现在家里的伙食什么样,她心里有数,绝大多数的京城人家也比不上她家。

  为了不这么张扬,就是伙食下降一个档次,也比别人家吃的好。

  没了心理压力的宁诗华,就开始折腾易中河,以前都是易中河压她,这几天为了怀孕,宁诗华主动多了。

  不过以宁诗华的体力,我就只能支持一个回合。

  所以第二个回合都是易中河在卖力气。

  两个回合以后,宁诗华瘫软在炕上,这都成了这几天的常态了。

  第二天易中河来到肉联厂,今天竟然没有一趟任务。

  现在厂里也在等着上面的通知,这次不仅定量减少,就连日常的票据也少了一成,这样一来,各地的肉食供应,同样的就减少了,需要重新的核算,所以今天他们五个驾驶员就闲着了。

  闲着没事的五个人,在车队的休息室闲聊。

  聊天的主题就是定量的减少。

  对于车队其余的四个人来说,减少一成的定量,对于他们的生活,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驾驶员本来就是高定量的工作,定量比一般的工人要高很多,就是少一成,也比普通人高。

  更何况这几个人里除了于大勇需要养家活口,其他的几个人加上易中河都不用考虑养家活口的事,所以几个人并没有像四合院的住户那样,愁眉苦脸。

  所以几人并没有因为定量减少的事而发愁。

  于大勇对着易中河说道:“中河,多亏了你提前提醒过,今天有可能会有灾荒,咱们几个都囤了不少的粮食,要不然这猛然的定量减少,还真有点措手不及呢。”

  陈抗日三人也跟着附和。

  易中河笑着回道,“于队,你别扯了,就拿咱们的工资和待遇来说,谁家差这点少的定量,就是咱们不屯粮也饿不着咱们。”

  中午车队五人一起到食堂吃饭,虽然市面上的定量减少了,但是并没有影响到肉联厂的伙食。

  伙食依旧不错,最起码吃饱没有任何的问题。

  吃完饭易中河几人回到车队的休息室。

  易中河站在窗户旁边,看着外面一大片的空地,随口问道:“于队,咱们外面这一大片地方,是属于谁的,就这么空着。”

  易中河看着外面的荒地,血脉里的种地基因开始蠢蠢欲动。

  这么一大片的地方,放着多浪费,如果开荒出来,随便种点啥,也得有收获不是吗。

第510章 建议开荒

  于大勇不知道为啥易中河闲着没事问后面的荒地的事。

  不过还是回道:“这后面的荒地都是咱们肉联厂的,从建厂的时候,就税务咱们得,本来说是建车间的,后来又说干啥,

  反正一直都没动,就在这空着。

  你小子没事问这干啥。”

  易中河听到这块地方竟然是属于肉联厂的,也感到惊奇,肉联厂在京城虽然是比较重要的厂子,但是地方应该用不了这么大。

  外面这片空地,少说得有上百亩,比肉联厂现有的地方还大。

  易中河转头对着于大勇说道:“于队,你给我说说这片空地是准备干啥用的,怎么一直在这空着。”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大勇索性就坐下来跟易中河闲聊。

  “中河,你要是说这块地,我还真知道,毕竟我来厂里的时间早,刚建厂的时候,我就来了。

  以前后面这块地和咱们厂现在的这个地方是一块地,不过咱们建厂的时候,用不了这么多,就只用了前面一半。

  后面的地方最早的时候是准备建车间和仓库的,后来由于用不了这么多的地方,所以就空着了。

  前两年也有人说过后面这块地,空着浪费了,想利用起来,就想用来盖养猪场,毕竟咱们肉联厂是跟猪打交道的嘛。

  不过后来因为又建了屠宰场,再加上那时候厂里忙,没有人有时间去养猪,也没有技术,所以养猪场也就没办起来。

  然后这片地方就空着了,这几年也没人管这片地方。”

  易中河听了于大勇的话,眼前一亮,既然是属于肉联厂的地方,那不就好办了吗。

  现在厂里的活也不多,厂里的工人闲着也是闲着,还真不如开荒种地,到时候多少能分一点,也能弥补一点定量减少的损失。

  易中河对着于大勇说道:“于队,我有个建议啊,我说了你帮我参谋参谋。”

  于大勇点点头,“行啊,反正咱们闲着也是闲着,闲聊呗。”

  易中河斟酌一下说道:“于队,你说现在定量减少了,除了咱们车队的人,还有一些领导,咱们厂里的工人是不是定量都紧张。”

  于大勇回道:“你这说的不是废话吗,现在京城谁不是靠着定量吃饭,咱们几个的条件是好的,定量减少对咱们五个影响不大。

  但是厂里的职工可就不是这样了,咱们厂里有不少的工人,一家老小都是靠着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呢。

  这次定量减少,一家少了一成的定量,影响可是不小,饿肚子的可能都有。

  怎么了,你小子今儿怎么感觉神神叨叨的,跟魔怔了一样。”

  易中河也不在意于大勇的话,而是说道:“于队,我得意思是,咱们后面的这片地方空着也是空着,咱们不如跟厂里建议,开荒出来,种粮食,到秋冬的时候,怎么也能分点粮食,多少可以弥补一下咱们厂里工人的定量损失。”

  于大勇听了以后,立刻反驳到:“中河,你不是扯吗,后面这块地方,已经空了多少年,种东西能不能长出来,还是一说呢。

  如果咱们费这么大劲开荒出来,种不出来东西,到时候咱们作为建议人,肯定会落埋怨的。”

  易中河也明白于大勇说的是实情,现在虽然厂里很闲,但是最起码的不用干活,可以少出力。

  不出力,吃的就少,也算是变相的省粮食了。

  而且于大勇说的也没毛病,外面这块空地虽然不小,但是毕竟荒了这么多年,能不能种出东西,还是一说呢。

  毕竟易中河对于种地这个事,不是很精通。

  不过易中河有点不甘心,这么大片的地方,将近上百亩的地方,就这么空着纯纯的浪费吗。

  后世过来的易中河可是有着国人骨子里的种地情结,别说这么大片的地方了,就是后世的商品房,在阳台和楼顶用泡沫箱子也得种点东西。

  所以让易中河看着这么大一片的地方荒着,老是觉得心里不得劲。

  所以易中河接着说道:“于队,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外面这块地方,能不能种出东西,咱们说的也不算,咱们可以请个种地的行家过来看看,万一要是行呢。

  还有就是,即使种不了地,咱们这片地方用来干其他的也行啊。

  现在咱们厂里肉是越来越少,说明下面公社已经供应不足了,咱们不如自己干,毕竟靠人不如靠己吗。

第511章 中河说说你的想法

  于大勇听了易中河的话,也有点心动,对于种地,他可能没有感觉。

  但是对于养猪的话,他还是感兴趣的,毕竟肉联厂一直都是跟猪肉打交道。

  现在肉联厂每天进来的猪肉都少的可怜,真不如自己养。

  虽然养猪的周期很长,但是总比啥也不干的强吧。

  最关键的是养猪比种地的风险小,外面的地方空了这么多年,能不能种出来庄稼不一定,但是盖上养猪场,养猪是一定能长起来的。

  就算养的不好,他们这是哪,这是肉联厂,也可以及时止损,直接宰了卖肉。

  所以于大勇越想越觉得是这个道理。

  “中河,你这个想法好,要是不能种地,养猪咱们也不亏,我觉得可以去给厂里建议,如果厂里要是同意了,怎么着咱们也能多点东西,不亏。”于大勇越说眼睛越亮。

  而陈抗日三个人虽然不懂种地,也不懂养猪,但是从易中河跟于大勇的聊天中,也能明白两个说的啥。

  现在他们也觉得这片地方空在这太可惜,也太浪费了。

  于是陈抗日说道:“于头,中河哥,既然你们觉得可行,还是赶紧去找周主任,周主任是负责后勤的,他肯定能明白你们说的。

  还有就是,咱们能想起来,保不齐别人也能想起来,要是别人提前去建议了,就没有你们什么事了。”

  于大勇一拍脑门,“对,中河,抗日说的对,你能想起来,别人也能想起来,咱们要是让别人抢先了,咱们亏不亏。

  走,咱们一起去找周主任。”

  还没等易中河回话,于大勇就拉着易中河的胳膊朝外走去。

  而这会厂长赵德阳正在仓库的办公室跟周铁柱主任谈事情呢。

  周铁柱虽然是后勤的主任,但是毕竟是功勋卓越的老革命,所以赵德阳有事还是会找周铁柱商量的。

  “周主任,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定量下调,各种票据的减少,咱们厂里的猪肉也少了,咱们这么大的厂,三百多口人,不能总是这么闲着。

  没有活,工人就得闲着,厂里的效益就会下来,工人的福利待遇就没了。

  咱们厂里有不少的工人就靠着工资和定量过日子呢,现在定量减少,肯定有不少工人家庭日子过得艰苦。

  而且现在只是下调一成,但是今年这个情况,你也看到了,从过年到现在,基本上就没有下雨,今年的收成肯定惨不忍睹,谁能保证后面怎么呢。”

  周铁柱听了赵德阳的话,也是深表赞同,他在参加革命之前,就是农民,放炮知道这将近一年没有下雨是什么情况,关键还不是某一个地区,而是大范围的干旱。

  粮食减产是肯定的了,而且如果到秋天还不下雨,那么可不就是干旱这一年的情况了。

  所以周铁柱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他孤身一个人,吃喝都在厂里,而且周铁柱的工资不低,所以定量减少对他影响不大。

  但是他不是不识人间疾苦的人,所以赵德阳说的厂里工人的问题,他也能感受到厂里工人的困难。

  周铁柱沉吟了一会说道:“德阳啊,现在定量减少是国家政策,咱们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不过咱们作为领导,一定要关注家庭困难的工人,能帮一把是一把。”

  赵德阳也只能无奈的点点头,“周主任,我会通知厂里的所有领导,一定要关注好困难家庭的工人,现在没有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两人正在办公室聊着厂里的事情,易中河跟于大勇就来到周铁柱的办公室门口。

  两人敲门进去,易中河跟于大勇也没想到厂长也在这,于是两人连忙跟赵德阳和周铁柱打招呼。

  对于易中河和于大勇的到来,周铁柱和赵德阳一点都不觉得感到意外,毕竟今天已经有好几波人过来找他们了,都是因为定量减少的事。

  但是过来找他们的都是家庭困难的工人,在赵德阳和周铁柱想来,无论是于大勇还是易中河,都不是家庭困难的人,他们过来干啥。

  赵德阳对着面前的两位心腹大将说道,“你们俩今天没有活,怎么不在休息室待着,来找周主任有事,是不是因为定量的事情。”

  于大勇说的:“是也不是,我们来的确是因为定量减少的问题来的,但是中河有个好想法,我听了觉得不错,就和中河一起过来找周主任商量了。”

  于大勇的话,让赵德阳和周铁柱来了兴趣,“来,中 河 说说你的想法。”

第512章 决定开荒

  易中河也不扭捏,而是直接说道:“厂长,周主任,咱们厂车队后面那片空地一直空着,而且地方还不小,估摸着得有一百来亩,我琢磨着要不利用起来。

  现在虽然干旱,但是咱们厂里有水井,而且人也多,种地也不一定不行,而且咱们种一些耐旱的农作物,多少也能有点收获。

  即使种不了地,咱们可以办养殖场,养猪或者养其他的东西都行。

  咱们建个养殖场,就算养得不好,咱这是肉联厂,也能及时处理。

  这样厂里能多些产出,也能改善下现状。

  而且养猪周期虽然长,但总归能有回报,比让地空着强。

  要是厂里同意,咱们也能给工人多谋点福利。”易中河条理清晰地把想法说了出来。

  赵德阳和周铁柱听后,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可。

  赵德阳摸着下巴思索片刻道:“中河,你这想法很不错。

  现在形势严峻,定量减少不知道得持续多长时间,而且后续是不是会有什么变化,还不得而知,咱们厂是该想办法增加些产出,不能干等着,周主任,你觉得呢?”

  周铁柱点头道:“我看行,既合理利用了资源,又能解决部分问题,值得一试。”

  于是,两人当即决定开荒车库后面的荒地。

  易中河跟于大勇见两位领导决定以后,也很高兴。

  赵德阳和周铁柱让易中河两人坐下,赵德阳把自己的烟掏出来,示意二人自便。

  易中河也不客气,直接拿出烟,分了一圈,然后挨个的给点上。

  周铁柱抽着烟对易中河说道:“中河,你既然提出了这个想法,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详细的说给我们听听。”

  虽然决定开荒种地,开荒养殖,但是总得有个方向,而不是大腿一拍就开始瞎干,等干着干着,觉得哪里不对劲了,在去改正,这样不仅耽误时间,还瞎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