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190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再说了,我最近身体也不好,怕是没精力管这些事儿了。”

  刘海中瞪大了眼睛:“你身体不好?啥毛病啊?”

  易中河赶紧接过话茬:“我哥这是累出来的病,刚才诗华给看了,得好好静养。

  不过在家里诗华也看的不一定精确,这两天我带我哥去一趟医院,检查检查再说。”

  闫埠贵和刘海中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易中海要撂挑子。

  刘海中心里暗喜,但是却皱着眉头说:“那这管事大爷的事儿咋办,院里不能没有一大爷啊。”

  易中河笑道:“这事儿等我哥检查好以后,会去街道办反映,让街道办安排,我哥是实在没精力了。”

  刘海中这会想着,易中海不干一大爷了,那我这个二大爷顺势不就成一大爷了吗,要不然觉得不是时候,刘海中的嘴都能咧到耳朵后面去。

  闫埠贵可没心情管谁是一大爷,他现在就想着怎么才能把少的那十几斤粮食给弥补回来,要不然他可真的就是睡都睡不着。

  所以闫埠贵说道:“老易,你现在还是院里的一大爷,这院子还得你来做主。

  这一下少了一成的定量,院里那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该怎么过呀。

  老易要不你去找街道办商量商量,你是院里的一大爷,而且中河还刚刚获得街道办的表彰。

  你们兄弟俩一起去,街道办肯定会卖给你们面子的。

  再说了整个京城这么大,少咱们一个院子,也少不了多少粮食,对于国家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闫埠贵突突的说了一大堆,主要的意思就是想让易中海跟易中河去街道办说情,免了95号院的减少定量。

  易中河听的嗤之以鼻,这闫老抠为了自己的利益,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啊,什么损招都敢提。

  易中海听了闫埠贵的话,脸色也是立马阴沉下来,对着闫埠贵说道:“老闫,你瞎说什么呢,什么都敢朝外说。

  减少定量是因为国家困难,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怎么滴,就咱们院里特殊,还去街道办商量,你是怎么想的,你还是老师呢,就这觉悟。

  我可是听说了不仅是咱们得定量减少了,就是街道办的人,还有我们厂里的领导定量都减少了。

  你觉得我们去街道办能有用,这是国家的政策,你敢违背国家政策。”

  易中海语气很重的对着闫埠贵说道。

  易中河也在旁边跟着操蛋,“闫老师,你这觉悟不行啊,不就是减少一成的定量吗,每顿少吃一口,不就解决了吗。

  如果每个院里都是抱着你这个想法,咱们国家的政策还怎么执行下去,国家的困难还怎么解决。”

  闫埠贵听着易中海兄弟俩的话,心里破口大骂,你们俩清高,行了吧。

  你们兄弟俩定量高,工资高,家里又没有孩子,三个人挣钱,四个人花,怎么也饿不着你们,我要是能跟你们比,我还用得着上门求你老易吗。

  闫埠贵虽然心里骂着,但是脸上的表情不变,仍然对着易中海说道:“老易,要不然咱们开个全院大会,大家伙一起商量商量怎么度过难关。”

  刘海中一听要开全院大会,都不等易中海开口,就立马答应,“老易,我觉得老闫说的对,咱们就来全院大会,大家伙一起商量商量。”

第507章 毫无作用的全院大会2

  易中海见两个人都要开全院大会,虽然他知道闫埠贵是为了想不少定量,刘海中是为了抖二大爷的威风。

  但是见两人都这么说了,只好说道:“行,那就开个全院大会吧。不过我身体不好,这会组织大会的事儿,就有劳二位了。”易中海装作无奈地说道。

  刘海中和闫埠贵对视一眼,现在三个管事大爷,都同意开全院大会了,那么就赶紧通知院里的邻居开会。

  刘海中和闫埠贵右后,易中河问易中海,“哥,你说你们开这个全院大会,能解决啥,还不是白费口舌,还不如早点回家睡觉呢。”

  易中海回道:“中河,你看不明白吗,今天这大会我也知道开的没意义,但是老闫不死心啊。

  他一个出门不捡钱都算是丢钱的人,平白少了十几斤的粮食,他不得心疼的睡不着,所以他才想着开全院大会,甚至想着让大家一起去街道办请愿,看看能不能不减少定量。

  至于老刘,就更简单了,能开大会,让他显示二大爷的威风就行了,其他的他才懒得管呢。”

  易中河笑着回道,“老闫这算盘打得,不过注定没有意义,一会我也去凑热闹去。”

  很快,全院大会的消息就传开了。

  到了开会点,院子里的人都聚集在中院,或坐或站。

  刘海中站出来清了清嗓子,宣布大会开始。

  “各位街坊邻居,今天大家伙都收到街道办的通知了吧,从下个月开始,每个人的定量下调一成。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为了定量下调这事商量商量。”

  刘海中说完,闫埠贵马上接话:“是啊,这少了一成的粮食,日子可咋过哟。”

  众人听了纷纷议论起来,都在抱怨日子更难了。

  这时,院里有人站了出来,“各位,这是国家政策,咱得支持。大家每顿省着点,总能熬过去。”

  可闫埠贵却不依不饶,“省着点?那能省多少,说不定有人家里都要饿肚子。”

  闫埠贵说完,许大茂阴阳怪气地说道:“哟,三大爷,您不是会算计嘛,这都算不过来啦?”

  众人哄笑起来,闫埠贵气得脸通红,指着许大茂说道:“许大茂,你瞎说什么呢,我怎么就算计了,再说了我就是算计有什么不妥吗。

  老话说的好,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现在少了一成的定量,这样一来,院里有些住户原本就不富裕的日子,就更加的雪上加霜了。

  要是不算计着过日子,就得有人得饿肚子。”

  闫埠贵的话得到了院里不少住户的赞同,有些住户以前定量就不够吃的,现在少了就更加不够吃的了。

  易中海也站起来严肃地说:“大家都要理解国家政策,困难只是暂时的,咱们一起克服克服。

  这个政策也不是针对哪个人哪个院,整个京城都是这样,就连街道办都一样。”

  可还是有不少人在下面小声嘀咕,会议陷入了僵持。

  闫埠贵敢在易中海家里说让易中海去街道办商量,但是在这全院大会上,他可不敢说,但凡他说了不愿意减少定量的话。

  肯定会被人举报到街道办,到时候肯定会被以阻碍国家政策的原因被抓起来。

  最好的结果也是被学校开除,所以闫埠贵干着急也没办法。

  下面有人说道:“三位大爷,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以前家里到月底粮食都不够,现在少了一成,就更不够了。”

  还没等三位大爷说话,傻柱就大大咧咧的说道:“栓子,你刚才耳朵塞驴毛了,没听一大爷说了吗,这是国家的政策,任何人都得遵从。

  不就是少一成的定量吗,多大的事,雍和宫旁边有鸽子市,家里不够吃的,去那里寻摸寻摸不就行了吗,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

  院里的人听了傻柱的话,都想骂娘,你他娘的傻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谁能跟你一样,这院里除了傻柱,谁不是有家有院的。

  不过也有人觉得傻柱说的在理,一成定量,对于个人来说也就是两三斤的粮食,一天少吃一口的事,就解决了。

  闫埠贵听了傻柱的话,气的想骂人,他能不知道鸽子市有粮食卖,关键是那不是得花钱吗,而且现在粮食的价格涨的飞快,一天一个价,连杂粮都从九分涨到快三毛了。

第508章 各家会后反应

  傻柱说完以后,整个院子都陷入了寂静,没人说话,或者说是没人有其他的办法。

  傻柱说的那两个方法,大家都知道,要不从自己嘴里省,要不就出去买,反正没有其他的办法。

  院里的气氛有点压抑,闫埠贵更是急的不行了,不过闫埠贵看着坐在易中海家门口抽烟的易中河,眼珠子转了起来。

  闫埠贵站起来对着易中河说的:“中河,你是肉联厂的驾驶员,有没有门路帮大家伙弄点粮食,也不用多,每家弄个十斤二十斤的就行了。”

  易中海见闫埠贵准备坑易中河,顿时大怒,就要站起来呵斥闫埠贵。

  不过还没等易中海发火,易中河就站了起来,对着闫埠贵说道:“闫老师,你在红星小学教书育人,这么多年,肯定有门路把咱们院里的孩子都免费弄进学校读书吧!”

  易中海听了易中河的话,嘴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易中海忘了,自己这个兄弟也不是任人拿捏的主。

  易中河心里不屑的想着,闫埠贵这是急病乱投医,没有办法了,想从自己身上找辙子呢。

  不过打败魔法的最好方法,就是用魔法。

  易中河的话让闫埠贵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支支吾吾的,“我……我就是一个老师,哪有那本事。”

  闫埠贵涨红了脸,恼羞成怒地瞪着易中河,“你别转移话题,我问你能不能弄来粮食。”

  易中河冷笑一声,“闫老师,你自己做不到的事,凭什么觉得我能做到?肉联厂又不是粮库,我就是个开车的,没那通天的本事。”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觉得易中河说得在理。

  闫埠贵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心里又气又急。

  这时,易中海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

  今天这会开得也差不多了,在接着开也说不出啥来。

  这定量减少的事,大家就按国家政策来,省着点吃,克服克服,散会吧。”

  众人听了,便各自三三两两的散去。

  闫埠贵看着大家都走了,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气得一跺脚,也回了家。

  易中河和易中海相视一笑,也慢慢往家走去。

  这场毫无作用的全院大会,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各家回去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商量怎么过以后得日子。

  贾东旭回到家以后,秦淮茹立马迎了上来,“东旭,今天开会说的什么,有没有说定量的事。”

  贾东旭回道,“就是说的定量问题,不过三位大爷说了,这是国家政策,谁也改变不了,定量减少是肯定得了。

  以后咱们吃饭也得注意点了,咱家本来就我一个人的定量,咱家还得去黑市买粮,现在黑市粮食的价格涨的很。

  以后得日子难过了。”

  秦淮茹觉得,只要没有贾张氏在城里就是减少一成的定量,也比之前的日子好过,最多她少吃一口,反正她又不出力。

  前院的闫埠贵家里,正在因为定量的问题,开家庭会议。

  闫埠贵气呼呼地说:“今天这大会开了等于没开,一点办法都没商量出来。

  这一成定量少得太心疼了,得想个法子。”

  他老婆杨瑞华在一旁附和:“就是,这日子可咋过哟。”

  闫家老大闫解成说到:“爸,要不咱们也像傻柱说的,去鸽子市看看?”

  闫埠贵瞪了他一眼:“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鸽子市的粮价贵得离谱,还难买,如果从鸽子市买粮咱家得喝西北风。”

  闫家老二闫解放突然说道:“爸,街道上不是有困难补助,您是院里的三大爷,能不能去问问,给咱家申请点?”

  闫埠贵听后连眼皮也不抬,回道:“你们以为我没去问过,之前我就问过了,京城困难补助最起码的人均收入少于五块钱才行,咱家不符合标准。”

  一家人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个好结果。

  最后闫埠贵一拍桌子:“以后每个月解成和解放每个月朝家里多交两块钱的伙食。”

  闫解成和闫解放听后顿时就不乐意了,“爸,我和老二每个月可是交了五块钱的伙食费了,再加两块钱就七块了。

  我俩总不能一个月累死累活的一点钱都不省吧。”

  闫埠贵把桌子一拍,怒道:“你们懂什么,现在粮食定量减少,物价又飞涨,家里开支大了去了。

  你们多交点钱,也是为这个家好,你们俩这么大了,总不能还靠我养着吧。”

第509章 血脉里的种田基因

  闫解成和闫解放还想反驳,杨瑞华在一旁劝道:“行了行了,听你爸的,你们也体谅体谅家里的难处。”

  两人虽不情愿,但也不敢再顶嘴,他们俩可算计不过闫埠贵,原本闫家的老大老二就是在火车站扛大包的,一个月也挣个十块八块的血汗钱。

  现在好了,之前每个月交五块钱的伙食费加上两块钱的住宿费,就七块钱了,现在可好,再加两块,一个月得交九块钱了。

  基本上闫解成和闫解放一个月挣的钱都得上交了,连个烟钱都不给留,要不说还是闫埠贵会算计呢,连自己儿子都不放过。

  另一边,傻柱回到家,嘴里还哼着小曲儿他倒不担心粮食定量减少的事儿,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再说了荒年还能饿得着厨子。

  院子里,各家各户都为这减少的定量犯愁。

  易中河回到后院以后,宁诗华担心的问道:“中河,这定量减少,对咱家影响大不大。”

  易中河笑着回道:“想啥呢,这定量减少对别家来说可能是天塌了,对咱家来说只是毛毛雨。

  你忘了咱们囤了这么老些的东西,就是不说囤的这些,就咱家四口人的定量来说,少个十几斤,也对咱们得生活没有影响。

  不过要说没有一点影响也不对,以后家里的伙食肯定不能像之前那样了,咱家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吃,肯定会让院里的人嫉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