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192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既然易中河提出了这个想法,那么易中河肯定有完整的方案,所以可以让易中河先说说看。

  易中河清了清嗓子说道:“厂长,周主任,我也是突发奇想的。

  昨天我们院里接到了定量降低的通知,我们院里有的住户家庭困难,所以昨天我们院里开全院大会,也没有一个好的办法。

  今天我们车队的几个人也在聊定量的问题,不过吃过饭的时候,我看到咱们车队后面的荒地,就问了于队。

  于队说这是属于咱们肉联厂的,我才想起来,既然现在国家困难,降低定量也是国家政策。

  咱们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不过定量减少了,咱们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外面那片空地足有一百多亩,只要能种东西,随便种点啥,咱们也是赚的。

  而且因为定量的问题,咱们厂里的活也不多,与其工人同志闲着,不如大家齐心协力开荒种地,总比坐以待毙强。”

  赵德阳和周铁柱没有打扰易中河,一直让易中河说了这么一大段。

  易中河说的有点口干舌燥,周铁柱给易中河倒了一杯温水,示意易中河喝水。

  易中河也没有矫情,端起茶杯就喝了一气。

  赵德阳闲话完易中河刚才说的话,问道:“中河,之前你说除了种地还有养殖,这该怎么操作。”

  易中河虽然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但是毕竟后世去过不少的农家乐和农场,直接按照后世的农场照搬就是了。

  所以易中河也不怯场,多了几十年的见识,给了他足够的底气。

  “怎么操作,我只能说一个大概,这还是我在朝鲜的时候,我们部队的操作办法,我觉得可行,咱们厂里完全可以按照我们当初在朝鲜的模式进行。”

  易中河得找个理由,总不能你一个驾驶员,啥玩意都会吧,所以易中河就把这个想法归功于部队,反正当初在朝鲜的时候,的确有自己的农场,自己稍微改编一点,这谁又会知道呢。

  办公室里的几人谁也没有催促易中河,就在那等着易中河接着说,赵德阳还找来了笔和本子,等着记录。

  易中河接着说道:“我们以前在朝鲜的时候也和咱们这差不多,荒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地,我们就开荒,除了种地以外,我们还搞养殖。

  养殖场出来的粪便还可以肥地,这是一举多得的方法。

  而且不仅养猪还养其他动物。”

第513章 荒地规划

  赵德阳听后打断易中河,“中河,你能仔细的说说除了养猪,你们还养了什么。”

  易中河回道:“我们以前除了养猪以外,还养了兔子,还有鸡鸭。

  我想咱们厂也可以养,鸡鸭就算了,养鸡风险大,养鸭子需要水。

  咱们除了养猪以外,可以养兔子,虽然兔子不是传统的家禽,但是在这个缺肉的时候,兔子也是一种很好的荤腥补充。

  而且兔子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繁殖的快,一年能下两三窝,一窝就能下十来只,这速度,可比养猪要快的多了。

  而且兔子吃的是干草,也利于储存草料,所以我觉得咱们农场要是想养殖的话,不仅是猪,兔子也可以安排。

  只要咱们养的好,以后咱们厂里肯定不会缺兔子肉吃。”

  易中河说完又端起茶杯喝了口水,主要是留着时间让几位反应一会。

  至于养兔子这事,易中河可是斟酌过的,现在大家伙都缺肉食,无论是养猪还是养鸡,这见效都慢,最快的就是养兔子。

  兔子这玩意长的快,而且生的多,如果养殖得当,不用一年,整个农场的兔子都能翻几翻,实现兔肉自由还不简单吗。

  至于说兔子好不好养活,在怎么着家养的兔子成活率也得比野兔子成活率高吧,野兔子在野外都能大量的繁殖,所以易中河是一点都不担心兔子的养殖。

  于大勇听的云里雾里的,不是说开荒种地吗,怎么又聊到养兔子了。

  虽然于大勇听的不是很懂,但是赵德阳和周铁柱可是听懂了。

  他们也认为易中河说的有道理,赵德阳兴奋地一拍大腿:“中河,你这想法太妙了!

  养兔子确实是个好主意,见效快又不挑条件。

  咱们这是肉联厂,到时候兔子肉处理起来也方便。”

  周铁柱也连连点头:“对,就这么干,开荒种地和养兔子一起搞。

  中河,你既然有经验,这事儿你有没有详细的方案,咱们可以一起探讨探讨。”

  易中河回道:“具体的方案暂时还真没有,不过我可以大概的说一下我的想法,咱们一起聊聊。”

  于大勇见几人说的话,他都听的似懂非懂的,所以就说道:“厂长,周主任,你们和中河聊吧,我也听不太懂,就不在这待着了,我先回车队了啊。”

  赵德阳这会就对易中河说的开荒感兴趣,其他的都无所谓,所以对着于大勇说:“行,老于,你先回去吧,我和周主任在跟中河聊聊。”

  于大勇走后,赵德阳兴致勃勃的问道:“中河,咱们那片空地该怎么利用才能既做到种植,又做到养殖。”

  易中河也不含糊,拿过一张纸,一支笔,然后趴在茶几上开始画图。

  很快一个四四方方的方框就出现在纸上,“厂长,周主任,你们看呐,这是这块荒地的平面图。

  整个荒地我目测过,方方正正,地势平坦,比较适合咱们开荒。

  咱们可以在荒地的东边盖兔舍,西面盖猪圈,这样两边的养殖一点都不耽误,中间的地方就可以开荒了,而且开荒出来的杂草,咱们晒干,也是喂兔子的好草料。”

  周铁柱提出问题,“中河,我们厂子是坐北朝南,那片荒地的北面你准备干啥。”

  “周主任,那片地方留着,当做备用吧,现在先建个围墙就可以了,以后可以盖兔舍,甚至养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易中河给他们解释道。

  两个人觉得易中河的划分还比较合理。

  所以也都赞同易中河的想法,随后易中河又把前世见过的兔舍样式给画了出来,包括里面的格局,怎么才能容纳更多的兔子,都一一的画了出来。

  然后又详细的跟两个人讲解为什么要这么建,一个厂长,一个后勤主任,跟小学生一样,听的直点头。

  猪圈就简单了,不用林源画,他们都懂,所以赵德阳又开始问道:“中河,既然你有想法,那么你有没有考虑到,咱们开荒以后,要种什么。

  你把兔舍和猪圈都放在边上,肯定是想把中间的空地给用上,咱们种什么,现在这个季节,等咱们开荒以后,种棒子?”

  易中河回道:“厂长,我觉得咱们不要种棒子,咱们种红薯或者土豆。

  这玩意高超,而且耐旱,产出肯定比棒子要多。

  不过这个我也不 懂 ,你们看种什么合适。”

第514章 光明正大的翘班钓鱼

  至于为什么易中河建议种植红薯或者土豆而不是种植玉米。

  那还是因为产量的问题。

  后世过来的易中河可是清楚的知道,这个年代玉米的产量是多少,那可是少的吓人,亩产两三百斤都算的上是高产了。

  就凭厂里这块新开荒的土地,不知道多少年都没种过了,亩产能有一百斤都算是烧高香了。

  但是红薯就不一样了,红薯产量高,就是这个年代红薯的亩产也有三四千斤,虽然这个年代的红薯,口感和味道赶不上后世,但是现在这个时间能填饱肚子就是好东西,还讲究什么,所以红薯可以说的上是灾荒的救命粮。

  所以就是赵德阳不问,易中河也会提出来种什么。

  所以当易中河说出种红薯和土豆的时候,赵德阳和周铁柱都是不解。

  易中河解释道:“厂长,主任,你们可能忘了,咱们那块地方是新开荒的地,地劲什么的可以说是一点都没有,所以咱们要是种棒子的话,能有多少收。

  但是种红薯或者土豆就不一样了,红薯耐旱,而且产量高。

  正常的熟地种植红薯,一亩地产量能有三四千斤,咱们这新开荒的地,就是产量再低怎么着也得有千把斤的产量,咱们外面可是有着上百亩的地方,你们想想咱们得有多少产量。

  你们也别说红薯面没有棒子面好吃,都这个条件了,还讲究什么,饿不死人才是重点。”

  赵德阳和周铁柱才恍然大悟,不由得对易中河竖起了大拇指,周铁柱说道:“中河,你考虑的是对的。

  从去年秋天就没有下雨,就是咱们种棒子也不见得能种的出来,而且棒子产量照着红薯比,差远了。

  现在定量降低一成只是现在的政策,以后会不会接着下调,或者调多少,都是未知的数。

  红薯最无论好不好吃,最起码可以吃饱。

  再说了就是红薯在不好吃,还能比树皮树叶还差吗。

  我赞同中河的意见,正好六月份可以种植红薯,到入冬就可以收获了,时间上来得及。”

  赵德阳见周铁柱赞同易中河的说道,也没有意见,跟着附和道:“行,既然你们俩都觉得种红薯合适,那么咱们就种红薯。

  多点产量,也能给厂里的工人多分一点,社会上的事情咱们管不了,但是咱们厂里的工人,咱们得负责。”

  易中河和周铁柱连连点头,别的不说,起码赵德阳是个有担当的领导。

  确定好这些以后,赵德阳和周铁柱也没有刚才这么压抑了,最起码比刚才要好,两人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赵德阳对周铁柱说道:“周主任,这活还得你这个后勤主任负责。

  有什么要求,直接给我提,我尽最大能力的满足你。

  我们肉联厂这么长时间 存 的人情,也该让他们还了。

  如果有其他问题,您就直接找中河,从今天这个事,可以看出来,中河是个有想法,有能力的人,而且他的能力不仅仅局限于修车和开车上。”

  周铁柱满口答应,“德阳,你就放心吧,我指定把这块荒地给变成咱们肉联厂的宝贝。

  我这把老骨头,就是累死也得让咱们厂里的工人吃饱饭。

  不就是种地吗,这个我在行,没参加革命的时候,我就是一把种地的好手,我这个扛枪的肩膀应该还能扛得动锄头。

  不过中河,你可不能偷懒,你小子有想法,有能力,一定不能私藏。

  有你哥在,你指定是饿不着,但是多为咱们厂里的工人想想。”

  易中河笑着回道:“周主任,你放心吧,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德阳满眼欣慰的看着易中河,这个自己求过来的大将,没想到除了开车,修车,其他方面也不遑多让,是个多面手。”

  不过赵德阳显然还没准备放过易中河,“中河,现在定量减少,咱们厂里的伙食肯定会下降,但是开荒又是重体力活,没有营养可不行。

  正好这段时间,咱们厂里的任务也不会有多少,你要是不出车,我就给你安排一个任务。”

  易中河连忙回道:“厂长,你直接安排就行了,我指定给你完成了。”

  赵德阳笑着说道:“你没事的时候,也不用去开荒,你就去钓鱼,钓的越多越好,厂里按照市价收购。

  以你钓鱼的水平,应该能钓不少的鱼,也能给咱们厂里的工人增加营养。”

第515章 全厂开荒

  易中河一听,呦呵,还有这好事,上班时间钓鱼,还是按照市价收购。

  这工资拿着,还能卖鱼,多一份收入,这好事上哪找去。

  不过易中河还是矜持的说道:“厂长,这不好吧,上班的时间去钓鱼,这要是被别的工友知道,肯定会说道的。”

  没等易中河说话周铁柱就回道:“不用想这么多,谁要是有本事弄到鱼,我也同意让他们去,关键是他们得有这个本事才行。

  至于又没人说闲话,这就更不用担心了,你这是给工友增加营养,他们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赵德阳也跟着附和,易中河也就顺势答应了。

  不过易中河还是说道:“厂长,周主任,要不我钓鱼就送给厂里吧,也算我为厂里做贡献了。”

  易中河说这话都觉得自己假,但是该表的态度还是要有的。

  赵德阳大手一挥,“不用,就按照市价来,咱们厂虽然困难,但也不能占你便宜。

  困难也是物资上的事,至于钱咱们还是不缺的。

  你放心的拿着,你还年轻,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多挣点钱没毛病,凭手艺挣钱不磕碜。”

  易中河心中暗喜,表面上还是一副诚恳模样,“行,我争取每天多钓一点,让大家伙都能沾点荤腥。”

  三人又在办公室聊了一会,易中河才回到车队的休息室。

  于大勇见易中河回来了,连忙问道:“怎么样。”

  “已经定好了,咱们后面这块地,很快就会开荒,到时候由周主任负责。

  不仅种地,还有养猪,养兔子,一个不落都安排上了,只要这块地里有产出,那么以后咱们得福利待遇肯定不会差的。”林源对着几人说道。

  几人在车库的休息室吹牛,易中河顺便把赵德阳安排他钓鱼的事,也说给了于大勇听。

  于大勇也没有任何的意见,“厂长是会安排活啊,最近厂里也没啥活,你就放心去钓鱼就行了,多钓点,车队的活我们没问题。”

  陈抗日三人也连连保证,会帮易中河把活给干了。

  之前市面上的荤腥就难得,现在定量减少,荤腥就难得了,易中河会钓鱼,最起码他们几个吃鱼也方便。

  几人一直聊到下班的时间,才各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