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当闲散赘婿,你陆地神仙 第39章

作者:卫四月

  “嗯,就是这样。”

  见萧婉儿点头,萧惊鸿心中有数,重新戴上半甲道:“我相信夫君是明事理的人。”

  “姐,你早点儿歇息吧,后日祖父过寿,正是忙碌的时候。”

  说着,她便挥挥手,带着守在门口的苏枕月回春荷园。

  萧婉儿愣愣的盯着桌边烛火,心中又是烦乱:

  “他若是明事理,就不该也不能写出那词。”

  ……

  一夜无话。

  寅时过半,阴云散去,天光放晴。

  陈逸悠悠然醒转过来,在小蝶服侍下穿戴整齐。

  小蝶看着难得换上锦衣华服,身形挺拔俊朗的陈逸,好奇的问:“姑爷,今日您要出门吗?”

  陈逸对着铜镜照了照,确认整齐无误,方才开口:“瞧出来了?”

  小蝶点头,“可是姑爷,明日老太爷过寿,今日府内应是繁忙,您这时候出府怕是没人照应您。”

  陈逸朝外走去,笑着说:“我自己去当然没人,但带上小侯爷一起就不同了。”

  小蝶一愣,反应过来后连忙跟上,嬉笑道:“还是姑爷有办法。”

  不是有办法,而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陈逸自知“兄长”陈云帆这次来者不善,多少要准备一个后手防备着。

  有萧无戈在场,陈云帆再是猛龙过江,还能大过定远侯不成?

  想着,陈逸先去知会一声萧惊鸿,然后就去了佳兴苑,接上萧无戈朝府外走。

  原本肩负重责的王力行,带着颜宏一起跟着。

  陈逸扫视一圈,随口问:“四哥呢?”

  没等更熟络的王力行开口,旁边的颜宏回道:“姑爷,四哥去城东采买还未回来。”

  陈逸打量他一番,笑着点头,便带着萧无戈、小蝶登上马车。

  “姐夫,咱们去哪儿?”

  “嗯……问你个问题。”

  “姐夫请说。”萧无戈绷紧小脸,这应是姐夫第一次考校他。

  陈逸思索道:“如果有人和你不对付,还非要蹬鼻子上脸,该怎么处置他呢?”

  闻言,萧无戈一脸茫然,“姐夫,有这样的人吗?”

  “假设有。”

  “哦,那……那我就命人打他板子。”

  “不错不错,不过让人打板子动静太大,改成敲闷棍就好一些了。”

第49章 城北官道三五人

  许是因为连着下了几天雨,蜀州府城内清新不少。

  城北康宁街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的路面,能让人清晰地瞧见那一幅幅雕刻在石板上的莲花图案,寓意步步生莲。

  读书人最喜欢讨这种彩头,不论是为了科举高中,还是为了当官发财。

  总之康宁街面是整个蜀州城最具文雅气息的。

  不像城南烟花巷柳路面石板雕刻的都是仕女图,生怕别个人不清楚里面做什么买卖似的。

  陈逸对此倒是不关注,城内再好的装饰,放在他眼中也只能捞个“古色古香”的评价。

  近来还好一些,他读了不少书,对蜀州当地风俗、规矩了解不少,多少能说出一二三来。

  尤其对笔墨纸砚这些经常接触的玩意儿。

  起码陈逸已经知道云松纸产自广越府,由那里特有的松柏木制成。

  还有江南府的烟墨,北州的狼毫笔,以及盛产奇石制作砚台的荆州。

  虽说只是了解个大概,但他仍旧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的价格咋舌。

  就拿他经常使用的云松纸来说,一张一尺见方的价格在五文钱,抵得上一斤糙米了。

  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身处定远侯府,属大魏朝顶级贵族,吃穿用度自然与常人不同。

  普通百姓家的读书人别说用云松纸了,见都少见,大都用得是价格低廉的木纸。

  除此之外,陈逸看得最多的史书等,也让他熟悉不少大魏朝两百年内发生的大事。

  他还找来一些前朝史实,多是了解蜀州和江南府的前后变迁。

  没过多久。

  挂着定远侯萧家赤旗的马车驶出城门,停在三里外的驿站口处。

  驾车的王力行、颜宏左右看看,面色不禁有些疑惑。

  只见驿站外面,大大小小停了足有十辆马车。

  其中还有一辆同样挂着萧家赤旗,显然是府内其他老爷来此。

  而在官道旁边,十多名身着青、绿色官袍的官员翘首以待,为首那人赫然是蜀州知府刘巳。

  两人对视一眼,都不知道陈逸这趟来做什么。

  尤其想到前几次陈逸出府闹出的“乱子”,心中像是猫爪似的,恨不得立马掉头回府。

  好在他们在那群官员里找见了二房的萧东辰,想着有他在这里,姑爷应是会收敛点儿。

  “到了?”

  这时,陈逸掀开帘子瞧了瞧,便带着萧无戈、小蝶一同走下马车。

  王力行看了一眼神色似有异样的萧东辰,凑到陈逸身侧低声问:

  “姑爷,您今次来这里是?”

  陈逸一边整理身上的衣袍,一边回道:“接人。”

  “可是与那边的几位大人等的人是同一位?”

  “应该是吧。”

  陈逸看向那边的官员,瞧见不少人侧头看过来,便笑着长身作揖一礼。

  好在他身上还有个秀才的功名,见了这些官员不用行跪拜礼,不然还不好靠他们这么近。

  王力行牙酸似的咧咧嘴,心中很是没底儿,朝旁边的颜宏使了个眼神,让他上前接着问。

  不过还没等颜宏开口,旁边好奇打量着的萧无戈收回目光,看向陈逸问:

  “姐夫,你要接什么人?”

  “陈云帆。”

  “哦,我好像在哪儿听到过。”

  说着,萧无戈像是想到什么,“我知道了,他就是那个和姐夫不对付的人,是吧?”

  陈逸笑着摇头,“可不敢这么说,被人听到了,会以为我和兄长之间有嫌隙。”

  你们没有吗?

  连王力行这粗豪汉子都不信。

  虽然现在他倒是心中有底儿了,但恰恰是陈云帆,让他生出些不祥的预感。

  旁边的颜宏同样如此,脸上五官差点皱成一团。

  前次这位爷逃婚,差点把他害死,这回应该不至于闹那么大吧?

  兴许是萧无戈的声音大了点儿,惹得前面几位官员瞧过来。

  待看到他后,为首的刘巳便不能当做没看见,带着身后的官员走来,躬身作揖道:

  “下官等人见过小侯爷。”

  萧无戈大人似的摆手,笑着说:“刘伯伯,您别客气,前两天您还到府里呢。”

  闻言,刘巳面上生出光彩,显然这一句话让他受用。

  “无戈啊,你这次过来是?”

  “姐夫说要来接人,我跟来瞧瞧。”

  “接人?”

  刘巳皱眉看向陈逸,见他仍旧面露笑容并无异色,想了想便点头道:

  “今科状元陈云帆乃是你姐夫的兄长,倒的确该来这一趟儿。”

  萧无戈眼睛一亮:“状元郎?那他是不是比探花郎还厉害?”

  刘巳迟疑着点了点头,意有所指的说:“如今他乃是布政使司的参政,与伯伯同为从四品官身。”

  “而方规只是五品参议,官职上差了状元郎一筹。”

  陈逸自是听出他话中的意思,这是在点他,让他注意身份场合。

  不过想归想,面上他只当没听懂,笑着说:“无戈啊,知府大人的意思是陈云帆比李怀古厉害。”

  刘巳当即脸色略有难看,看了他一眼便拂袖而去。

  他心里多少有些烦闷。

  一来是因为陈逸在蜀州城先后几件事,让他不喜。

  二则是陈逸和陈云帆两人之间的关系明显算不上和睦。

  若是和睦,只他一个人前来便可,为何还要带上萧无戈这位小侯爷?

  此刻,其他几位蜀州大小官员互相看看,朝萧无戈再次一礼便都跟了过去。

  唯有萧东辰皱着眉走了过来,盯着陈逸,语气严肃的问道:“二姑爷,你今次来可不算好时候?”

  他比萧悬槊长几岁,但保养的很好,面白无须,加上那身青色官袍衬托,让他多了几分官气。

  陈逸不置可否的点头,接着从怀中取出那张名帖亮给他看,“东辰叔,兄长相召,我也没办法。”

  萧东辰看了一眼,神色缓和下来,不过仍然提醒一句:

  “别怪我多嘴,你兄长不远万里从京都府赶来蜀州任职布政使司,想必你清楚他身份的特殊。”

  “有何特殊?”

  尽管有些孟浪,但陈逸仍旧追问道:“东辰叔不妨给小侄透个底儿?”

  萧东辰犹豫片刻,凑近些压低声音:“蜀州布政使司的右使年事已高,最多两年便会退位。”

  陈逸一愣,暗自咋舌,这事和陈云帆有关联?

  要知道布政使乃是一省主官,从二品的要员。

  而陈云帆状元出身,没在翰林院精修直接下放蜀州任职从四品参政已是特例。

  再让他两年后直接接任蜀州右布政使……当今皇上就这么独断专行?

  萧东辰知道他听懂了,便继续道:“特殊时期,更当谨小慎微一些。”

  陈逸拱手:“多谢东辰叔提点。”

  萧东辰点点头,笑着和萧无戈招呼一声,便转身朝刘巳等人走去。

  王力行和颜宏心下一松,关键时候还是府里的老爷深明大义。

  旁边的小蝶和萧无戈则都是似懂非懂。

  “姐夫,状元郎既是你兄长,那他就不是和你不对付的人吧?”

  陈逸瞅了他一眼,目光旋即看向官道尽头,似笑非笑的说:

  “应该吧……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