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140章

作者:泡泡的猫

  这就是科举的好处。

  利用官场的权力整人,不用自己亲手杀人。

  如果武松不考科举,想杀张都监,只能自己动手。

  最后就是落草为寇,假扮头陀,一辈子成为贼寇。

  “哥哥除掉了张都监,日后想必无人再敢觊觎我的快活林了。”

  说到这里,武松放下酒碗,问道:

  “贤弟,你这管营的差事也不错,不过终究是不入流的差事。”

  “你可曾想过挣个功名,也搏个出身?”

  施恩无奈笑道:

  “小弟不是读书的料,那科举功名我是挣不来的。”

  “不走科举,可以到边关立功,一刀一枪杀出来。”

  施恩脸色严肃起来,说道:

  “这倒是想过,奈何没有门路。”

  “若是兄弟有意,待我探亲回来,你随我到京师。”

  “哥哥想弃文从戎?”

  “不是弃文从戎,回去后,我要往边关去,贤弟若是不嫌弃,与我同往。”

  施恩又干了一碗酒,说道:

  “哥哥开了口,小弟哪有不从的。”

  “好,再喝!”

  三人痛饮一番,施恩安排了几个娇滴滴的小娘子陪睡。

  在快活林住了几天,武松看看时候差不多了,带着时迁继续赶路。

  玉兰跟着武松到了城外,满心忧虑:

  “老爷甚么时候回来?奴婢在这里候着。”

  “你不用担心,回京时我必经过这里,必带你到京师去。”

  玉兰默默点头,心里却不踏实。

  这些时候,她在养伤,武松一直没有碰她。

  她担心武松一去不回,把她丢了。

  “贤弟,玉兰劳烦你看觑。”

  “这个何须吩咐。”

  正说着,两个老人家带着女儿追上来:

  “恩公,恩公。”

  “恩公就要走了么?”

  这三人正是武松从山里带出来的。

  “老人家,我回清河县,你们就在快活林讨生活。”

  “多谢恩公,照顾我们父女三人,做了些吃的,恩公带在路上。”

  老人家做了一袋面饼,武松接了:

  “多谢了。”

  说罢,武松带着时迁往前赶路。

  走了没几日,便看见一处酒店,一竿酒旗伸出来。

  “哥哥,那里有酒店。”

  武松定睛一看,笑道:“十字坡到了!”

第132章 重回二龙山,操刀鬼曹正

  这酒店不是别处,正是母夜叉孙二娘和菜园子张青的地盘。

  武松和时迁进了酒店坐下,里面空荡荡,没有客人。

  时迁走得饥渴,喊道:

  “酒家,筛酒来,切肉来!”

  后面的伙计没认出武松,说道:

  “有大大馒头要不要?”

  “快些拿来,莫要放屁!”

  伙计端着十几个大馒头出来,放在桌上,又筛了两碗酒。

  时迁饿了,抓起馒头就要吃,武松拦住时迁,笑道:

  时迁好奇,武松对着伙计问道:

  “这馒头的肉是甚么人的?”

  “是过往的商旅,还是那赴任的狗官?”

  伙计听到这话,悚然一惊,骂道:

  “你这厮好没道理,这青天白日,哪来的人肉馒头!”

  “你要吃便吃,不吃便走!”

  几个伙计偷偷拿起了刀,准备砍死武松。

  “把你家二娘叫来,我与她说话。”

  武松笑了笑,伙计越发疑惑。

  馒头不能吃,时迁拿起酒碗,准备喝一口,又被武松拦住:

  “酒里有蒙汗药,别喝。”

  “噫,酒里下药,他娘的,这是甚么黑店!”

  时迁破口大骂,伙计彻底慌了。

  人肉馒头被识破,酒里下药也被识破。

  火头使个眼色,伙计连忙到后厨通报。

  很快,穿着汗衫的孙二娘闯出来,手里提着割肉刀,凶神恶煞,把时迁唬了一跳,慌忙从凳子上跳起来。

  武松笑呵呵起身,孙二娘惊喜道:

  “原来是二郎回来了!进来坐!”

  时迁松了口气,说道:

  “原来恁的,你们相识。”

  “这位是谁?”

  “这个是鼓上蚤时迁,我结拜的兄弟。”

  “那便是我兄弟,进来坐。”

  孙二娘热情地拉着武松进了里头坐定,伙计又重新切了肉、倒了酒过来。

  时迁看着一大盘的肉,问道:

  “这该不是人肉了?”

  “兄弟放心,这是狗肉。”

  时迁吃了一口,又指着酒问道:

  “这酒须没有蒙汗药?”

  “自家兄弟,怎会给你下药。”

  孙二娘一只脚踩在凳子上,哈哈大笑。

  武松拿起一碗酒干了,笑道:

  “放心,这是我家嫂嫂,都是自家兄弟,你吃喝便了。”

  时迁这才高兴地灌了两口酒,抓了肉吃。

  “哥哥哪去了 ?”

  孙二娘也喝了一碗酒,笑道:

  “昨日你家哥哥在村里卖肉,遇到个卖假药的郎中。”

  “那厮专卖假药给村里人,你家哥哥看不过去,待他路过时,把他药翻了。”

  “那厮身体壮硕,蒸了好几笼馒头,还有几十斤肉,你家哥哥挑到村里卖去了。”

  时迁指着桌上的肉,问道:

  “这是甚么肉?”

  “这是麂子肉,山上的,那厮的肉都在馒头里。”

  孙二娘指了指厨房的蒸笼,正冒着白色热气。

  “听闻二郎中了状元?”

  “是,这次归家探亲的。”

  “呀,真中了,我与二郎贺喜。”

  孙二娘举起酒碗,武松和时迁一起干了一碗。

  “二郎可曾做了大官?”

  “倒也未曾,如今只在宫里陪皇帝读书,无聊得紧。”

  “跟着皇帝,日后必定大富贵的。”

  正说着,菜园子张青挑着一副担子回来。

  见武松坐在里头,连忙把担子丢给伙计,大喜进门:

  “二郎来了。”

  武松起身,张青高兴地坐下来:

  “早听闻二郎中了状元,盼着你来。”

  “滞留京师久了,今日才到。”

  “这位是我在京师结拜的兄弟,唤作鼓上蚤时迁。”

  时迁放下筷子,起身行礼:

  “时迁见过哥哥。”

  “自家兄弟,无须客气。”

  武松给张青倒了一碗酒,笑问道:

  “那厮的肉卖完了?”

  “卖完了,半卖半送,那厮卖假药给村里人,我便把他的肉送给村里人吃。”

  “哈哈,也算是报应。”

  众人笑了一回。

  伙计重新做了酒菜过来。

  “哥哥,二龙山那边如何?”

  “正要与你说,二郎走前,给了花和尚信件,他曾亲自到梁山走了一遭,但那林教头不愿意离开,恐伤了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