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104章

作者:泡泡的猫

  “恭喜武修撰。”

  李庸请武松坐下,殷勤倒茶。

  “我的《三国演义》卖了多少银子了?”

  李庸粗略算了下,回道:

  “已卖出2千多部,初始每部10两银子,后来一直涨价,如今每部售价80两银子,大概卖了百万两银子。”

  武松愣住了...

  短短时间,居然就卖了100多万两银子?

  这他娘的这么赚钱?

  要不再写几部小说?

  见武松不说话,李庸急了,以为武松不高兴。

  “武修撰莫急,这才刚开始,我如今买了几处作坊,待刊印的量多了,这银子有的是。”

  “那就好。”

  武松呵呵笑了笑,说道:“如今我赐了官,在汴京买了宅子,有许多使银子的地方...”

  李庸马上明白了,说道:

  “小的这便把武修撰的银子送到府上。”

  “那便有劳了。”

  多不废话,武松起身往外走,李庸送到门口,马上回身往作坊赶工。

  到了门口,伙计牵马过来,正准备离开。

  只听一个年轻的声音说道:

  “主人,那厮说今日书已卖完了,明日再来。”

  武松回头瞥了一眼,只见是个身材中等,约莫六尺,比武松矮两个头。

  戴着方巾,身穿细纱,唇红齿白的年轻人。

  身上皮肤雪白,和青楼女子一般细嫩,露出的脖子胳膊处更有花绣。

  武松心中心中暗道:

  这厮如果到成都去,应该能上必扎榜的榜首!

  武松回头再看,正好那年轻人也回头看过来。

  这厮是浪子燕青?

  再看旁边,一个中年男子身穿锦衣,身躯九尺、威风凛凛,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有英雄气。

  这人是河北玉麒麟卢俊义!

  察觉到武松的目光,卢俊义看过来,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卢俊义气质不俗,武松更是器宇轩昂,兼有儒雅气质,让人一眼便知是豪杰。

  武松拱手问道:

  “阁下可是河北卢员外?”

  卢俊义惊讶道:

  “正是小可,阁下如何认得我?”

  武松惊喜下马,行礼道:

  “在下武松,拜见师兄。”

  卢俊义更加惊讶,问道:“可是状元武松?”

  “原来是武状元当面,失敬、失敬...呃..武状元方才唤我师兄?”

  “师兄请移步到我家中坐,我们兄弟详谈。”

  这里是京师,卢俊义自己武艺高强,倒不怕被人骗。

  再者,武松也不像个歹人。

  卢俊义便答应了。

  回到家中,分宾主坐下,仆人上茶。

  武松这才开口道:

  “我十年前在清河县时,遇到师父,传我三样功夫:玉环步、鸳鸯腿和滚龙刀法。”

  “师父还说,我有两个师兄,河北玉麒麟、禁军总教头林冲。”

  “一直想见两位师兄,奈何路途遥远,不得相见,不曾想今日在京师相遇。”

  卢俊义恍然大悟,惊喜道:

  “原来我们是师兄弟,哎呀,18年前,师父云游到大名府,传我枪棒功夫。”

  “我学了两年,师父又云游去了,却是不曾再回来。”

  “那禁军总教头林冲居然也是同门,我听说他得罪了高太尉,在梁山做了头领。”

  武松的师父叫周侗,是个世外高人,武艺极高。

  武松小时候,在路上见到,周侗见他天生骨骼惊奇,又是罡星转世,便在破庙里传授武艺。

  武松每天偷武大郎的炊饼,悄悄送到破庙,跟着学了三个月。

  临走时,周侗说他还有两个师兄,一个是河北玉麒麟卢俊义、一个是汴京豹子头林冲。

  卢俊义是大师兄,林冲是二师兄,武松是师弟。

  周侗行踪不定,神龙见首不见尾。

  离开大名府后,再也没有回去,所以卢俊义不知道林冲、武松是同门。

  说起林冲被高俅陷害,武松点头道:

  “对,那高俅的儿子高衙内调戏嫂子不成,反做局陷害林师兄,说他持刀入白虎节堂,将他刺配。”

  “后又买通都虞侯,让他杀林师兄,最后无奈上了梁山。”

  卢俊义神色凝重,说道:

  “那高俅是官家近臣,做了那殿帅府的太尉,若是让他知道你与林师弟的关系,只怕要加害于你。”

  武松笑道:“师兄多虑了,若非我说出,师兄哪里知道你我同门。”

  “此事绝密,不对外人说便是。”

  卢俊义点头道:“不错,此事不可外泄。”

  “但高俅害我同门,此恨难消!”

  武松说道:“师兄放心,我进京赶考前,已经托人送信给林师兄。”

  “高俅那厮,我定让林师兄手刃他!”

  武松是状元,名气也大,前途确实好。

  不过,想杀高俅,却是千难万难了。

  卢俊义心中不信,嘴上却也不说。

  “师父传我枪棒功夫,拳脚刀法未曾教过,师弟能否让我看看?”

  武松心中了然,卢俊义这是想验证一下,看武松是不是周侗的弟子。

  也难怪,街上突然冒出一个人,说和你是同门,却是难相信。

  “请师兄出来看。”

  武松起身,卢俊义跟着起身,燕青跟在后头。

第99章 同门相认,高俅密谋

  到了院子里。

  武松脱下直裰,只穿里面汗衫,露出牛一般的腱子肉。

  两脚叉开,武松脚步连转,两条粗壮的腿不停旋转,连绵不绝。

  卢俊义看得连连叫好:

  “对,我见师父用过一次,师弟学到了精髓!”

  连环步、鸳鸯腿练过,又从房间拿出两口雁翎刀。

  厚重的雁翎刀武松,跟着连环步,好似蛟龙闹海,气势恐怖。

  燕青惊叹道:“这刀法好生吓人,我若遇见,怕是吃不消。”

  卢俊义微微颔首道:

  “我学了师父的马上功夫,这马下的功夫,该是他厉害。”

  滚龙刀法练完,武松收了刀。

  “师兄,能否让我见识一下枪棒功夫。”

  卢俊义把衣服缠好,拿起一根长棍,就在院子里施展。

  他学的是棍棒枪法。

  马步扎好,手中枪棒舞动,发出呜呜的风声,十分凶猛。

  难怪说河北玉麒麟,枪棒天下无双!

  一套枪法练完,卢俊义收枪,说道:

  “师父传我这套枪法,唤作天下无对!”

  “师兄这枪法,世间恐无敌手,唤作天下无对,再合适不过。”

  看过了各自的功夫,确定是同门师兄弟,再回到厅堂坐下喝茶。

  问起卢俊义怎么到了汴京,原来他来汴京做买卖,听说《三国演义》卖得火热,想买些回去。

  谁知道销售实在太火爆,根本抢不到。

  说到这里,卢俊义好奇问道:

  “师弟练的是拳脚刀法,怎的考了科举?”

  按理说,周侗看中的弟子,都是武将。

  偏偏武松是个异数,居然考了科举,还中了状元,着实令人好奇。

  燕青心里也嘀咕,只是他是仆从,不敢开口。

  “我朝崇文抑武,这武人就是矮文官半截。”

  “所以,我又读了书,去年童子试,连中三元,得了状元。”

  “我的心思还在边关杀敌立功,这文官的出身,只为了日后不需对人低头俯首。”

  北宋之前是五代十国,那个时候藩镇割据、武将自立为王比比皆是。

  为了消除武将割据,北宋用文官钳制武将。

  武将在文官面前,就是矮半截。

  所以,武松参加科举,考了状元。

  日后当了边关武将,哪个文官敢说武松是武夫,抬手就是一巴掌。

  老子状元出身,你敢说老子是武夫?

  你才是武夫,你全家都是武夫!

  听了武松的话,卢俊义赞叹道:

  “师弟真乃人中龙凤,我虽外号玉麒麟,如今已经36岁了,却一事无成。”

  “想着师父当日曾说,我日后要成就一番功业,为国效力,想来真是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