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锅小米李
司机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杨队长,没有说话。
杨队长心中一沉,倏地拔出手枪,子弹上膛,一眼警惕:“拿出你的证件。”
司机依旧沉默着。
杨队长冷哼一声,用枪抵住司机的脑袋:“证件,不出示证件我们只好抓人了。”
“你的证件呢?我可以看看吗?”僵持中,司机突然开口问道。
“说什么呢?滚下来!”手下大怒,冲上去就要将司机拖下来。
杨队长有些意外,挥手拦住手下,冷冷盯了司机几眼:
“你最好别耍花招,否则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本正经,打开举到司机面前,确认他看清后便将证件收回。
司机看过之后,才将自己口袋里面的证件掏出来递给他。
杨队长一边小心接过司机的证件,一边仔细打量着他的表情,见他神色坦然,这才将证件打开。在看到证件的一瞬间,他有些诧异,又仔细看了一会,随后他一改先前的态度,收起手枪,敬了一礼,郑重地用双手把证件还给了司机。
听老杨在电话里说得神神叨叨,李慕林被弄得抓耳挠腮:
“对方是什么来头?”
“老李,是我误会了,他不是日谍,是总部督查室的人。记得保密啊,我只告诉了你一个人。”杨队长说得很慎重。
“放心,我这人向来口风严。我就不说谢谢了,改天请你吃饭。”
挂断电话,李慕林暗忖起来,张义刚举荐自己出任华中督查室主任,总部督查室的人就来了,速度够快的。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马上否定了,时间对不上。
那么,总部督查室的人来豫州有何公干呢?
是督察张义执行任务,还是督察豫州站的?
这么想着,他按崔方平的要求整理出日谍资料后,并没有直接去找崔方平,而是直接找到了张义。
“张处长,这是两名日谍的详细户籍资料和底卡。这个黄忠明面上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但具体还要做进一步走访核实。这个叫张宪民的,是三年前才进入警局的,我已经让人控制了他的老婆孩子,其他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李慕林毕恭毕敬地递上档案。
张义正在吃猴子打包回来的烩面,听他这么说,放下筷子,若有所思地翻了几页:
“两本证件都是真的,又都是从豫州警察局户籍科正儿八经发出去的,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李慕林苦笑一声:“张处长,这就是一笔糊涂账,豫州毕竟不能和山城相比,全市户籍统计、摸排搞了几年,但从来就没搞清楚过。”
“户籍科难逃其咎,说不定里面就有日本间谍。”
“不排除这种可能。除了有人钻户籍科的空子,冒领、造假,贩卖身份证件已被做成了一门生意,黑市上就有兜售的。”
这种事情在后世都无法避免,更别说这年头了。任何一个间谍,不管从哪里来,想在豫州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潜伏下去,就得有一套假身份,包含名字、身份、履历、户籍,缺一个都站不住。但知道是一回事,想要摸排梳理又是另一回事。
见张义捏着筷子不说话,李慕林沉默了一会,貌似不经意地说:
“刚才稽查处来电话,说是拦到总部督查室的人了。”
“哦。”张义表情很轻松,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顺势说道:“督查室是监察,也是一种督促,既然局本部命令我们除恶务尽,那接下来肯定要竭尽所能将洛阳日谍组织一网打尽。这就需要我等众志成城,携起手来才行。等做好这件事,我相信李副站长肯定是也是督查室的人了。”
“明白了。谢谢张处长鼓励。只是属下现在有些忐忑,本来这件事我应该先向崔站长汇报的,但站长好像不在,一会又要提审日谍,我担心误事,所以只好越级来汇报了。”
“这件事我会跟崔站长说,你不必有顾虑。另外,照片已经刊登出去,那些潜伏日谍估计蠢蠢欲动,我们得趁热打铁拿下黄、张二人的口供才行。”说到这里,张义顿了顿,问:“找点烟土来。”
李慕林有些意外,但什么都没说,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崔方平迟迟没有收到李慕林的资料,催问了秘书几次,但李慕林办公室的电话就是没人接,他想发火,刚推开出来,就看见李慕林往楼下走去。
他叫住对方:“日谍的资料整理出来了吗?”
“整理好了。”
“马上送过来。”
李慕林装傻:“可是我已经交给张处长了啊。”
“你交给张处长了?”崔方平有些意外,转而不满:“这是张处长的命令吗?”
“您让我马上整理出来”李慕林假装才反应过来,“对不起站长,可能是我意会错了。我以为是张处长要急着,就直接送过去了。”
“你以为?”
“抱歉站长,要不我让人再整理一份?”
“大可不必。只不过以后做什么事提前跟我汇报一声,不是更好吗?李副站长,别总是你以为!”崔方平冷冷扫了他一眼,转身离开了。
李慕林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门牌上“站长室”几个字,脸上看不透任何深浅。
半响后,他耸耸肩,也转身走了。
“这斗是日本间谍?真嘞好孬种啊!”
“日本鬼子不都长这熊样儿,尖嘴猴腮,猪拱嘴,奇形怪状的,头顶上长疮,脚板心流脓,坏透了。”
夜幕降临,正是晚饭时间,春风阁里,几个男人正围着一份新鲜出炉的报纸高谈阔论,头版头条标题写着“日谍认罪伏法,检举同伙”,下面配的照片上,一个猥琐的中年男人不甚雅观地咧着嘴,手指着电台枪支弹药。
“咦,这里还有一个举报电话,就是不知道举报有没有奖金?”
“刘三,你也忒不是东西了,抗日守土日日有责,还想着要钱?”
“那咋了”刘三正要反驳,有人突然从背后拍他的肩膀,他心里一惊,猛地回头,是一个陌生的人力车夫。
“弄啥?”
“哥,报纸能借我看看吗?”
第546章 抓捕
“哥,报纸能借我看看吗?”
“可以啊。”
“多谢。”黄包车夫正欲拿走报纸,却不想被刘三一把按住,“要报纸是吧,拿钱来买。”
车夫愕然。
“刘三,一份看过的报纸,你还要钱?钻钱眼里了?”不用车夫开口,刘三的几个同伴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出言反驳。
“那咋了?我买报没花钱?”
“你是花钱了没错,可你看过了,借给别人看看咋了?再说了,这上面刊登的可是抓获日本间谍的消息,多一个人看,也多激发一份国人抗战的信心不是?”
“抗战?”一听这话,刘三就像炸毛一样,情绪激动起来,“小鬼子就在开封,你怎么不去?”
“我我虽没有上阵杀敌,可我也是为抗战捐过钱的。”
“哼!”刘三冷笑一声,扯开自己的上衣,指着肚子上几道狰狞可怖的伤疤,“捐过钱是吧?老子可是亲自杀过鬼子的。”
“你上过战场?”同伴没想到貌不惊人、一向沉默寡言的刘三还有这种经历,立刻七嘴八舌地询问起来,“哪场战役?杀了几个小鬼子?”
刘三却没有丝毫的激动,神情反而变得落寞起来,闷声干了一杯酒:“都过去了,匹夫之勇,不提也罢。”
“扫兴不是?啥叫匹夫之勇,你这是英雄之举,快说说,到底咋回事?”
“是啊,老刘,给哥几个说说。”
终究拗不过同伴的劝说,刘三叹息一声,缓缓开口了:“你们都知道咱老刘是从河北逃难来的”
原来刘三来自河北某个村庄,有一回鬼子来扫荡,整个村子人心惶惶,探听到打头阵的只有三个鬼子,其他都是伪军,刘三站了出来,组织村民自卫,结果说得好好的,等鬼子真到了,那些原本信誓旦旦的村民一个个都躲了起来。
刘三虽然气愤,但还是拿起家里的猎枪决然迎战,靠着不错的枪法,很快就射杀了两个鬼子,剩下的一个鬼子和伪军被吓得落荒而逃。
这个时候,村民又出现了,一个个拍手称快,夸赞刘三是英雄,各种阿谀谄媚,刘三虽然不齿这些人的为人,但还是劝说村民赶快收拾东西逃难。
但故土难离,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到万一,谁愿意颠沛流离,甚至有人说,不是有你刘老三嘛,有你在怕什么?
刘三虽然自持勇武,但他明白“双拳难敌死手、好汉架不住人多”的道理,鬼子的报复马上就来,现在不走,难道等死?
见劝不动众人,刘三便打算带着自家人独自离开。
结果,刚才还夸赞自己的村民再次变了脸,纷纷阻挠刘三离开,他们一个个振振有词: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甚至有村民理直气壮地说,冤有头债有主,日本人即便报复,那也是针对刘老三,关其他人什么事?只要将刘老三绑了交出去,再纳点粮说些好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日子该怎么过还不是怎么过。
这种主张迅速占了上风,获得村民的一致同意。
于是刚才还唯唯诺诺的村民转眼间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残,直接将刘老三和他的家人全部捆绑起来。
说到这里,刘老三惨笑一声,颤抖着抓起酒杯一饮而尽。
一阵唉声叹气后,有人问:“后来呢?”
“后来?”刘三怪笑几声,脸上的表情格外复杂,“后来日本鬼子的大队人马来了,这些畜生可不会跟你讲道理,先是杀了我全家老小,然后开始烧杀抢掠,一个人都没有放过.
“咱刘老三命大,被捅破肠子还活了下来,可是命捡回来了,我的魂却丢了,我就是想不明白,那些人,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对我,我错了吗?
“后来,我一路乞讨,从河北到豫州,每遇到一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
“那,那你现在有答案了吗?”
刘老三苦涩地笑了笑:“有了,我遇到一个先生,他反问我,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的农民起义都失败了,想过原因吗?我不懂,也不想搞懂。但老先生告诉我,殊途同归。”
“老先生说什么?”
“他说人都是自私的,尤其小农思想天然有他的局限性,保守、封闭,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协作,喜欢安于现状,靠这些人是成不了事的。”
“偏见,这话恕我不敢苟同,农民咋了,人谁不自私?委员长都说了,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不认同就不认同吧,我也说服不了你,有道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能说服你,要南墙干嘛?能说服别人,我的家人也不会死。”刘三摇头叹息一声,又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话谁说的?”
“梁启超呗。”
“错了,原话是顾炎武说的。他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啥意思?”
“意思是说,保护一个国家的政权不被覆灭,这是帝王和文武大臣需要谋划的事情,而保护天下,使得天下的道德不沦丧,即使是地位低微的普通百姓,也有责任参与其中。”
“说半天,还不是一个意思。”有人忍不住嘲笑起来。
“区别大了,革命党推翻满清,这是王朝兴跌,和我们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可日寇侵略,那是要亡国灭种的,对我而言,更是国仇家恨。”刘三慷慨激昂,端起酒水起身,又说,“但和什么人一起抗日,区别更大。这杯酒我敬大家,感谢哥几个这段时间的照顾,大恩不言谢,估计只有来生再报了。”
说罢,他将酒水一饮而尽,转身就走。
“刘三,你去哪里?”
“投奔宝塔山。”
几个伙伴面面相觑。这时,一人注意到刚才借报纸的车夫还杵在一旁,便将报纸递到他手中:“拿去看吧,一份报纸而已。”
车夫低头哈腰谢过,忙拿着报纸蹲在门槛上看了起来。
这人叫石川一雄,化名石雄,正是佐藤羡次郎间谍小组的一员。
看到报纸上佐藤羡次郎的照片,饶是他心智坚沉,此时也不禁心神大震,既惊且疑,冷汗涔涔,拿着报纸的手哆嗦起来。
佐藤羡次郎真的被捕叛变了?还是军统的阴谋?要知道他手上可是掌握着整个间谍小组的花名册,不会将自己也给供出来了吧?
想到此处,石川一雄深吸口气,强自定住心神,警惕地扫了一眼周围,将报纸揣入怀中,缓缓起身,拉起停在门口的黄包车就走。
他刚离开,刘三的身影悄然出现,盯着他的背影看了几眼,缓缓跟了上去。
审讯室。
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周恩泰首先被带了上来,他虚弱的靠在椅子上,目光低垂,面无表情。
张义将一份报纸放在他面前,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看看吧,这个人应该是你的上线吧?”
周恩泰抬头看了一眼报纸,又垂下头,一言不发。
这种死硬分子张义见多了,他并没着急,自顾自点了根烟,问:“抽烟吗?”
周恩泰不置可否。
“抽根烟,好好考虑下,要是别人说了,你可就没有丝毫价值了。”
周恩泰依然沉默。
张义抽出一根抽递给猴子,示意他递给周恩泰。
周恩泰倒没拒绝,戴着手铐的手慢慢举起夹着烟,开始吞云吐雾。
可抽了几口,他突然意识到不对劲,惊恐将香烟丢掉:
“里面加了什么东西?”
“好东西,特别好!”猴子嘿嘿笑了起来,给周恩泰的香烟自然是加了料的。
“卑鄙。”听到这话,周恩泰真的坐不住了,虽然不知道香烟里面加了什么,但那种亢奋的感觉,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大烟,按捺不住地吼道:“你们也太卑鄙了,以为这样就能让我屈服?告诉你.”
猴子当即一耳光抽了上去:“卑鄙?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不是你们的老祖宗阴鸷猥琐男土肥圆发明的吗?现在也让你尝尝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