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谍战日记 第463章

作者:一锅小米李

  “够了!”戴春风打断两人,“不管是什么雷,掘地三尺也要把他给我找出来,将这伙人和他们的谍报网彻底铲除,顺藤摸瓜,将潜伏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的日谍一网打尽。”

  “泄密案由情报处全力调查,爆炸案由行动处负责。”戴春风沉吟了一会,一锤定音,“你们都去忙吧,所有情报汇总后再向我汇报,都出去。”

  闻听此言,众人如蒙大赦,立刻把本子一合,先后走出了会议室。

  出了会议室,张义正准备回办公室,就见何志远追了上来,他低低叹息一声:

  “老弟,赏脸去我那里坐坐?”

  张义看出他脸色不好,直接问:“案子的事?”

  “一场爆炸,人都死了,千头万绪,我现在都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呢。”何志远摇摇头,又说,“老弟,再怎么说,行动处都是你的娘家,你可不能撒手不管。”

  “损失严重吗?”

  “老弟你是不知道,几百箱磺胺灰飞烟灭不说,更关键的是,刚从美国进口来的几箱盘尼西林也遭了殃,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它救命呢。”

  张义神情一凛,这还是他第一次听人说起盘尼西林。

  盘尼西林即青霉素,这玩意1928年就发现了,但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的方法,直到40年,霍华德用冷冻干燥法提取成功,并在小白鼠身上实验成功,美国军方开始介入,盘尼西林开始量产。

  心里想着,他马上肃声说:“同心为党国效力,责无旁贷。”

  何志远立刻转忧为喜:“现在去现场?”

  “好。”

  二人同车赶到爆炸现场,这会大火终于被扑灭了,宪兵和警察正在做收尾工作,很远处有几个胆大的居民在望着热闹。

  张义二人下车,行动处留在这里的一帮人忙围了上来。

  何志远张望几眼,问一个便衣:“医院的院长和仓库的主任呢?”

  “何院长刚才来过,说他有重要的事先处理,又走了。”

  何志远和张义对视一眼,各自冷笑,他们心知肚明,姓何的肯定是跑去疏通关系、打听情况了,为问责处分做好退路了。

  何志远冷哼一声,说:“我说了封锁现场,那几个居民是怎么回事?对,就是那边站着的几个,全部抓起来。”

  说着,他听见远处的哭声,隐隐看到几个中年妇女在哭,旁边几个人拉着,问:“死者的家属?”

  便衣:“嗯。”

  “全部带到局里再说,爆炸现场1000米内,交通管制,除了我们的人,其他人一个都不许留!再传话下去,所有便衣协同巡警,立刻对方圆一公里展开盘问搜查,凡是有可疑的,全部抓起来。记住了,在这过程中,如果有人敢开小差、渎职,直接革职查办,绝不开玩笑!”

  便衣看着他怒睁的双目,简直不敢对视,慌张地记住他的话,立刻去布置了。

  “技术科的人来了吗?”

  “来了。”

  “好,那咱们赶紧勘察现场。”何志远抬手看了看手表,“现在是十一点三十,六点钟前结束勘察,早上太阳出来前,现场要清理完毕,都听明白了吗?好了,现在动手吧。”

  便衣马上送上鞋套和手套。

  张义和何志远套上,和技术人员一起走进现场。

  勘察工作极其重要,自然要细致,每个人都拿着手电筒放大镜,从爆炸中心开始寻找炸弹残片和脚印。

  浓重的硝烟包裹着血腥气,在残破的地面上洇出暗红色的痕迹。

  张义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拔开一截焦黑的柱子,一小块银灰色的金属片在手电筒下闪烁着光泽。

  他微微眯了下眼睛,俯身凑近,鼻尖微微抽动,刺鼻的焦糊味里,分明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硫磺气息。

  张义立刻将金属残片拿起来凑近了看,指尖在上面摩挲,凸凹的螺旋触感让他瞳孔骤然收缩——这分明是德国M24型手榴弹的引信残片。

第461章 勘察(下)

  M24型手榴弹定型于1924年,采用长柄设计,TNT装弹量较大,因此爆炸威力大,投掷距离远、精度高、平衡性能好。

  中国引进该手榴弹的生产技术后,受技术条件限制,于是将M24手榴弹的冲压钢板弹片改成了铸铁,并缩短了木柄,减小了体积和重量,以便适合中国士兵,这种仿制生产的手雷在前线对日军造成了重大杀伤。

  据张义所知,这种手榴弹目前由巩县兵工场负责生产,直接装备德械师,怎么会落到日本间谍手中?

  盗窃或是倒卖军火?亦或者这事就是德械师内部的人干的?

  张义表情严肃起来,马上知会了何志远。

  “什么情况?”

  何志远惊喜地转过身,不过当他从张义手中接过引信残片后,脸色不由一沉:

  “德式手榴弹?”

  如果手榴弹是监守自盗或者倒卖流出来的,那还罢了,抓几个人杀鸡儆猴,但如果是德械师内部的人参与,事情就严重了。

  何志远蹙着眉,有些心烦意乱:“可以称之为德械师的主要有第三、第六、第九、第十四、三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和教导总队,这些部队大部分都在前线”

  张义提醒说:“还有一个税警总团。”

  税警总团虽不于属正规军序列,但依军委会命令按教导师编制改编,同样配备的是德系装备。

  更关键的是,这支部队有些特殊,是戴老板协助宋部长的弟弟宋子良搞出来的,由财政部和军统共同领导。

  听张义这么说,何志远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或许事情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手榴弹是黑市上买的也不一定。”

  “但愿如此!”何志远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叹息一声,刚准备说点什么,就听一个便衣喊道:“尸体!”

  张义二人马上走过去,只见靠近墙根的位置蜷缩着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

  “法医。”

  一个穿着上尉军服背尸检箱的法医立刻走上来,戴上手套,开始尸检。

  包括张义和何志远在内,所有站在旁边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法医先是掰开死者的嘴巴,干净得出奇。他略一思索,开始从头到脚仔细摩挲起来。

  仔细观察了一会,之后他拿过一把手术刀,在烧焦的尸体胸口划了一刀,摸索了片刻,然后会心一笑,站起身,走到何志远跟前说:

  “何处长,差不多了。”

  “说吧。”

  “是。尸体口腔内并无异物,说明爆炸起火前他已经死了。他全身上下只有一处致命伤,来自胸口,准确说是心脏位置,攻击来自正后方,一刀毙命。”

  何志远目光锃亮:“一刀毙命,没有任何挣扎?如果他是看守,不可能束手待毙。这说明他和凶手认识,很可能是同伙,或者说他就是内鬼,可以这么理解吗?”

  法医想了想说:“有可能,其他尸体都在爆炸外围,只有这具在最中心,很可疑,但尸体损坏的很严重,手腕脖颈已看不到搏斗留下的痕迹至于他是不是同伙或内鬼,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何志远点点头,然后望向张义:“老弟,你怎么看?”

  “不好说。”张义一边思忖,一边问:“看守一共有几人,尸体的数目对得上吗?”

  “七人,加上眼前这具尸体,数目刚好对得上。”

  “这样.”张义的大脑飞快地运转着,接着问:“有发现手表或者其他定时装置的残痕吗?”

  结合目前的线索,张义认为凶手肯定在爆炸前就逃了出去,那他采用的一定是定时炸弹。如此一来,除了炸药、起爆装置,他就必须要有定时装置,如果特意去买电子定时器或电子原件,定然会留下更多线索,为避免留下蛛丝马迹,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用手表改装。

  “目前还没有。”一个便衣懊恼道。

  “那还愣着干什么?继续搜,就是用筛子筛也要给我筛出来。”何志远撂下这话,直接拿着放大镜镊子去勘察了,甚至比任何一个属下都更加认真。

  长官如此,其他人还有什么说的,人手一把手电、镊子,在烟熏火燎的爆炸痕迹里认真挑拣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小时后,只听一个便衣欣喜道:“我找到了!”

  “确定吗?”

  “诺,这不就是手表后盖吗?我还能看错?”便衣拿着一块脏兮兮的薄片,一脸得意。

  “太好了。”何志远喜出望外,他没想到运气这么好,虽说爆炸中心就那么大,但手表或定时装置残骸那么小,要找出来何尝不是大海捞针,马上走过去检查起来。

  他拿着薄片仔细打量了一会,终于确定它确实是手表的底盖,表情终于放松下来,说:

  “云义老弟,看来你的猜测是对的。”

  张义点了点头,如此一来,便可以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做犯罪心理画像了。

  他略一沉吟,环顾左右,分析说:“凶手训练有素,手法干净利落,而且留下的作案痕迹很少,目前暂时没有人证物证,我们对凶手的年龄性别、体貌特征也一无所知。

  但从看守的遭遇看,我倾向于凶手是男的,从他后来顺利脱身来看,他很熟悉仓库附近的环境,不是工作或居住在这附近,就是提前踩过点。

  所以,我们要找的是一个孔武有力,在附近工作或居住的男人,他很可能有从军特训的经历,会自制安装炸弹,单身,独自居住。我们需要耐心,一家一户的查,找到符合条件的人不要打草惊蛇,先监视起来。

  另外,可以从看守这边入手,走访他们的家人邻居,看看这些人最近有没有异常表现,有没有和陌生人来往,交叉对比,肯定能找到这个人。”

  “是。”一众行动处的便衣碍于张义的身份齐声应答,但看神情分明都有几分不得要领。

  何志远暗自点头,不由佩服张义的职业技能,光看现场就能给嫌疑人画像,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怪不得人家屡次能抓到间谍呢。

  他见一众手下满脸迷惑的愚蠢模样,气不打一处来,心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立刻斥道:

  “有什么不明白的赶紧问,别不懂装懂,谁要是等会误了差事,我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听他这么说,一个便衣连忙小心翼翼问:

  “张处长,这个从军经历,单身,独居,您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张义没有回答他,而是望向了何志远。

  他如今毕竟不是行动处的人,用不着出风头。作为下属,不管情势如何紧急、难度多么大的问题,也许九十九步都是你在前面披荆斩棘,可最后到达终点那一步,却务必不能争功,必须由上级领导完成临门一脚的飞射。

  否则,岂不是显得你比领导还高明、聪明?

  因此张义笑了笑,说:“这就要问你们何处长了,他才是专家,我这些小伎俩,都是跟他学的。”

  何志远沉吟片刻,瞪着问话的便衣说:“我记得你是临澧培训班的吧?看来又没认真学习。哼,这种问题还用问?用手表制造定时炸弹,这是特工和军队常用的手法,我记得你们的培训教材上就有。

  下一个问题,一个需要制造炸弹的人难道不需要一个单独的房子?再说到单身,你觉得一个拖家带口的男人制造炸弹又不想被家人发现,有那么容易做到的吗?”

  原来如此,众人恍然大悟。

  “听到了吗?何处长这才叫心思缜密,料事如神!”张义赞叹一声。

  何志远的思路一打开,便立刻兴奋起来:“除此之外,手榴弹和炸药的来源也不可忽略,首先从黑市查起,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人打听或购买过,凡是有嫌疑的,立刻监视起来。如此双管齐下,何愁挖不出这个潜伏的间谍?嗯?”

  “是。”此话一出,一众便衣顿时群情激奋,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处长不愧是处长,经验就是丰富,一个彻头彻尾没有人证物证的死案,这么快就找出了方向。

  思路理清,后面的工作就有方向了。

  只要按部就班的排查下去,抓住间谍只是时间问题。

  正当大家为有了方向充满信心时,何志远的秘书突然走了过去,一副欲言又止的摸样,他走过去和秘书耳语几句,再走过来时,神情却是阴沉了几分。

  他沉默片刻,最后说:“电讯处已经找到了日谍电台的位置,但人去楼空,绝密文件说不定已经被传递出去了,局座震怒。”

  张义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他毕竟是领导,不能让别人注意到他的焦虑。

  大家也是一片沉默。

  何志远轻咳一声,说:“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都必须抓紧时间,将爆炸案的凶手和幕后间谍网挖出来。

  第一,刘组长,你负责安排,继续筛查爆炸现场,现场所有遗留物,全部交给技术科分析鉴定,看看能否找到更多的线索。

  第二,马组长,你需要安排一些人,严密勘察仓库周围,走访居民,看看案发前一段时间,附近是否出现过可疑车辆和人员。

  第三,张组长,你负责安排人手,对看守家属,仓库负责人,以及他们所有的同事朋友做详细的口供,罗列出完整的社会关系,并且调查这些社会关系中,有没有人表现异常的情况。

  第四,杨组长,你组织便衣、发动线人和帮派分子,对黑市开展一次摸底,看看最近有没有军火交易。

  第五,胡队长,除了特务大队,你直接从警察局各个辖区抽调一些有经验的巡警、户籍警,细致走访附近居民区,挨家挨户检查,看看有没有可疑分子。

  好了,咱们就从物证、人证、社会关系、黑市这几个方面着手,全体动员,全力以赴,早日侦破此案!”

  “是。”

  布置完任务,张义和何志远顾不上疲惫,立刻赶回了局本部。

  办公室中,只见戴春风阴沉沉坐在沙发上,毛齐五低眉顺眼地侍立在一旁。

  也不让二人坐,戴春风直接问:“查的怎么样了?”

  何志远如实汇报了一遍,戴春风听了不置可否,只是鼻孔哼唧了几下。

  何志远搞不清他的态度,小心问:“局座,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戴春风冷哼一声:“二位,这次的事情有点麻烦,一天之内先是爆炸,然后是机密文件被盗,性质极其恶劣老头子震怒不说,还有一些小人在后面煽风点火,说我们军统无能。”

  “小人煽风点火?”

上一篇: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