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62章

作者:顾止

  【如此一来,勉强也可以说的过去,至少有一个倍减进制的规律在那里。】

  【但是偏偏李斯提出的进制是从二十四进制,到十六进制,再到三十进制,最后到四进制,直接使得这套进制彻底失去了规律可言。】

  【在看到这套衡制之间的进制转换的时候,太子扶苏犹豫了半响,最终还是没忍住问李斯:“李师可无恙乎?”】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李斯没有毛病的话,是怎么想到这么一套复杂又弯绕的衡制制度的?】

  【如果真的采用这套衡制制度的话,那么别说普通的黔首百姓能不能记得住这套衡y/u-/e-/y-i*-首-发制之间的进制单位换算了。】

  【就算是懂得术算的小吏,搞不好一个晃神,说不定就用二十四进制去换算两与斤,又或者是用四进制去换算斤与钧等等。】

  【到时候,不是多收了黔首百姓的赋税,从而导致天下黔首百姓怨言丛生,就是少收了黔首百姓的赋税,从而使得国家赋税流失等等。】

  【最后,天下各地的衡制计算混乱的一塌糊涂!】

  【面对太子扶苏的疑问,李斯也是后知后觉的一脸讪笑。】

  【因为当时他在制定这套新的衡制单位的时候,主要想到的是过往的铢的分量太小,而两的分量又有些大。】

  【所以就想着在铢与两之间换算的时候,把铢的数量加多一些,于是就有了二十四铢等于一两的换算。】

  【同样,在两和斤之间的分量差距也有些大,于是同样把两的数量多加一些,于是也就有了十六两等于一斤的换算。】

  【而到了斤与钧的时候,两者之间的分量差距就更大了,于是为了使得斤与钧之间看起来匹配,他就制定出了三十斤等于一钧的换算。】

  【而钧与石之间的分量差距,反倒没有那么大,如果同样用十几进制,又或者是二十几进制,甚至是三十进制的话,那么“石”的分量就太大了。】

  【于是最后在钧与石之间,便用了四进制换算。】

  【而这么制定的话,虽然也的确使得铢、两、斤、钧、石之间的分量,看似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畴,但是却使得彼此之间的换算复杂度大大提高。】

  【不仅增加了计算出错的可能,同时也不便于向黔首百姓的推广使用与记忆。】

  【单凭这两点来说,李斯制定的这套衡制制度单位就是失败的,不符合需要的!】

  【所以李斯制定的新的度量衡制度,也是被太子扶苏给驳回了。】

  【最后,太子扶苏与墨家一众门人子弟制定出了新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新的度制由短到长,分为:毫、厘、分、寸、尺、丈、里、引这几个单位。】

  【其中,毫是最小度制单位,取自于“毫发”之意。】

  【十毫等于一厘(1毫米),十厘等于一分(1厘米),十分等于一寸(10厘米),十寸等于一尺(1米),十尺等于一丈(10米),十丈等于一里(100米),十里等于一引(1千米)。】

  【而新的量制由小到大,分为:撮、合、升、斗、斛这几个单位。】

  【其中,撮是最小量制单位,取自于“撮土”之意。】(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十撮等于一.月-漪依另仪起(%四)鷗九逝酒八合(10毫升),十合等于一升(100毫升),十升等于一斗(1升),十斗等于一斛(10升)。】

  【而新的衡制由轻到重,分为:黍、铢、两、斤、钧、石这几个单位。】

  【其中,黍是最小衡制单位,取自于“黍米”之意。】

  【十黍等于一铢(1克),十铢等于一两(10克),十两等于一斤(100克),十斤等于一钧(1千克),十钧等于一石(10千克)。】

  【可以说,新的度量衡单位制度,统一严格遵守十进制转换。】

  【这样的话,不管是黔首百姓,还是小吏在使用新的度量衡制度的时候,都只需要牢牢记住一件事即可。】

  【那就是相邻的度量衡单位之间,统一以十进制换算增减。】

  【如此一来,既便于黔首百姓的使用与记忆,同时又减少了出错的可能。】

  【可以说,这套新的统一度量衡制度在制定出来之后,便大受好评。】

  【同时,在过往的十多年间,这套新的统一度量衡制度也是早就推广至秦国各地郡县了。】

  【现如今,秦国关中本土各地郡县的黔首百姓早就记住,并且习惯使用这套新的度量衡制度。】

  【甚至不仅是秦国关中本土各地郡县的黔首百姓,记住并习惯使用这套新的度量衡制度。】

  【就连此前覆灭的比较早的韩地、赵地、燕地的黔首百姓,在被秦国治理了近十年之后,也都渐渐记住并习惯使用秦国的这套新的度量衡制度了。】

  【只剩下覆灭的比较晩一点的魏地、楚地、齐地的黔首百姓,因为被秦国治理的时间尚且较短,所以暂时还没有完全记住,并且习惯使用这套新的度量衡制度。】

  【所以秦国的“统一度量衡”政策,说是涉及、影响全天下黔首百姓,但是真正主要涉及、影响到的其实只是魏地、楚地、齐地的黔首百姓而已。】.

  【再加上魏地、楚地、齐地的黔首百姓,之前就已经有在使用秦国这套新的统一度量衡制度了。】

  【现在只不过是要求魏地、楚地、群·聊酒U]VI九吆爸VI齐地的黔首百姓,加快记住并且早日习惯使用这套新的度量衡制度罢了。】

  【这对于魏地、楚地、齐地的黔首百姓来说,并不算什么苛政,最多也就是可能会在嘴上嘟囔个几句罢了。】

  【所以整体而言,“统一度量衡”政策落实起来,也并不困难。】。

第563章考虑不周的统一货币之策,太子扶苏的想法【求订阅,求全订】

  【可以说,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与货币这四大政策中,前三个政策在太子扶苏看来都不麻烦,也就是一道诏令颁发下去,然后督促下方郡县官吏执行的事情。】

  【真正令太子扶苏皱眉并且感到麻烦的是,统一货币这个政策。】

  【统一货币这个政策有必要吗?】

  【自然是有必要的!】

  【毕竟当今天下六国故地,仍有不少黔首百姓在使用昔日六国的货币。】

  【而货币不一,那么就会出现价值不一的情况。】

  【而价值不一,那么就会导致天下各地郡县的黔首百姓出现买卖不公的现象。】

  【而出现买卖不公的现象的话,那么便会有碍于天下各地商品的流通与贸易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借助统一货币,将货币铸造权收拢于中央,更进一步加强朝廷中央集权,并且还可以强化中央权~威。】

  【另外,统一的货币体系也有利于征收赋税、调配资源等。】

  【所以统一货币,也是势在必行-的一个政策。】

  【但是,这个政策如果前期不做好相关准备就贸贸然推行的话,那么不仅会带来天大的麻烦,甚至很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民怨。】

  【所以太子扶苏也是很好奇,李斯的前期准备工作到底准备好没有。】

  【而坐在九重白玉阶之上的始皇帝嬴政此时也是看完了李斯呈递上来的奏疏,然后让内侍将奏疏转递给下方的太子扶苏。】

  【太子扶苏接过奏疏,一目十行地快速看了一遍,而后微微摇了摇头。】

  【因为从李斯呈递上来的奏疏内容来看,他并没有看到奏疏上有提及到他心中担忧的一些问题。】

  【所以太子扶苏也是放下手中的奏疏,看向下方站立的李斯,神色肃然问道:“有关于统一货币之策,孤有些许疑问,不知可否请李尚书解惑?”】

  【虽说他与李斯之间也是师生关系,但是在朝堂上一般还是以官职相称,至于师生之称,一般都是私底下时候的称呼。】

  【听到太子扶苏的询问,李斯虽然有些诧异,不过还是神色沉稳道:“还请殿下之言!”】帬迩依~厁邬韭厁迩

  【太子扶苏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尚书言要统一铸造新的秦币,然后新的秦币取代原有的六国货币。”】

  “那么原有的六国货币,要如何兑换新的秦币呢?”】

  【李斯闻言,没有丝毫犹豫回答道:“秦国会在天下各个郡县,设立朝廷官方的兑换机构。”】

  “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需要在朝廷规定的法令期限内,将手中原有的六国货币带到秦国在天下各个郡县设立的兑换机构进行兑换新的秦币。”】

  【太子扶苏神色平静,进一步问道:“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将手中的原有的六国货币兑换成新的秦币,那么这新秦币与原有的六国货币兑换率是多少?”】

  “是统一固定的兑换率吗?”】

  “如果是统一固定的兑换率的话,那么原有的六国货币本身就价值不一。”】

  “届时,若是按照统一固定的兑换率进行兑换的话。”】

  “那么在原有的六国货币中,相对价值较低的货币持有者会因此而受益,相对价值较高的货币持有者反而会因此而吃亏。”】

  “届时,相对价值较高的货币持有者必然会抵制这种兑换,从而导致新秦币的推行不利。”】

  “若是朝廷强行推行兑换的话,相对价值较高的货币持有者也会因为吃亏从而产生民怨,最终使得秦国治下不安。”】

  “若是不统一固定的兑换率的话,原六国货币之间不同的兑换率,又可能会使得黔首百姓产生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想法。】

  “说的直白点,就是货币兑换率低的黔首百姓,看到货币兑换率高的黔首百姓会觉得朝廷兑换不公。”】

  “比如说,凭什么齐地黔首百姓十枚齐刀币能够兑换得了八枚新秦币,而楚地黔首百姓十枚楚蚁鼻钱却只能够兑换四枚新秦币?”】

  “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的话,那么同样也有可能会使得各地郡县的黔首百姓心生怨言,最终使得秦国治下不安。”】

  【听到太子扶苏的追问,李斯也是陷入了思索之中。】

  【因为他原本的想法是要求黔首百姓在限期之内,按照统一的兑换率进行兑换的。】

  【时间一到之后,便直接废除六国旧币流通,然后再严刑推行新币。】

  【至于说这般简单、粗暴、直接地推行六国旧币与新秦币的置换,会产生民怨吗?】

  【必然会有的!】

  【但是,在李看这点民怨算不了什么。】

  【又或者说,这点民怨能够换来秦国以最快的速度,在一、两年内便完成统一货币政策的话,那么还是很值得的。】

  【不过,很显然太子扶苏对于这样的做法有点不太满意,想要尽可能地降低统一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民怨。】

  【而新秦币与原六国旧货币之间的兑换率,还是太子扶苏想到的第一个问题。】

  【太子扶苏看着下方的李斯,继续说道:“李尚书可仔细考虑过,偌大的秦国到底需要多少的新秦币,才能够彻底兑换、覆盖原六国的旧货币?”】

  【听到太子扶苏的再次询问,李斯也是眉头紧皱。】

  【偌大的秦国到底需要多少的新秦币,才能够彻底兑换、覆盖原六国的旧货币?】

  【这个问题,他没想过。】

  【又或者说,天下钱币千千万万,这又岂是人为能够统计出来的。】

  【只要秦国源源不断地铸造新秦币,然后源源不断地提供给黔首百姓兑换不就行了吗?】

  【而太子扶苏也仿佛看出了李斯心中的想法,轻叹一声道:“偌大的秦国到底需要多少的新秦币,才能够彻底兑换、覆盖原六国的旧货币,这一点孤也无法确定。”】

  “但是,孤能够确定的一点,那就是以秦国当前新秦币的铸造速度和铸造数量来说。”】

  “在短时间内,必然是无法彻底兑换、覆盖原六国的旧货币的。”】

  “换句话说,秦国虽然下令要统一货币,但是在短时间内,却又无法提供足够多的新秦币给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兑换。”】

  “如此一来,李尚书可知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说到这里,太子扶苏顿了顿,然后不待李斯回答,便自问自答道:“届时,想要以原六国旧货币兑换新秦币的黔首百姓,便会因为新秦币的数量不够而无法成功兑换。”】

  “从而导致黔首百姓手里,依然被迫囤积着一大堆的原六国货币。”】

  “接着秦国统一货币政策的兑换期限一过,原有的六国旧货币便直接废除使用,不再允许其流通于市。”】

  “换句话说,原有的六国旧货币直接从可以购买各种物资的钱财,变成了垃圾!”】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原六国故地黔首百姓世代积累下来的大部分钱财,都会因此而化作虚无!”】

  “而这一切,在六国故地黔首百姓眼中都是秦国导致的。”】(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如此一来,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焉能不怨恨秦国?”】

  “甚至焉能不反秦国?”】

  “而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若是怨恨秦国,甚至是反叛秦国的话,那么秦国治下又何得安宁?”】

  【听到太子扶苏最后这番话,李斯额头也是终于有冷汗渗出。】

  【如果说前面只是兑换率不公所带来的民怨,他还能够忽视的话。】

  【那么后面新秦币数量不足以兑换、覆盖原六国的旧货币,从而使得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世代积累的大部分钱财化作虚无。】

  【最终导致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怨恨秦国,甚至是反叛秦国的话。】

  【那么他就不能够再忽略视之了,因为这是一个处理不好,便很有可能会导致国家动荡的大问题。】

  【这也是太子扶苏为什么在看完李斯呈现的奏疏之后,会主动质询李斯的原因。】

  “臣愚钝,未察六国旧币纷杂,强推新钱致黔首困顿,市井凋敝。”】

  “愿陛下治臣急政之罪,另择良策缓行,以安天下。”】

  【李斯伏地请罪道。】

  【端坐在帝座之上的始皇帝嬴政微微摇了摇头,挥手道:“此策未施,错未铸成,何罪之有?”】

  “况且天下初定,变法岂能无失?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