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止
毕竟他们这个世界的秦国与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都还没有来得及去真正验证此前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等人所说的种种提高粮食亩产量的耕种之法。
再加上还有莲藕、菱角、芋头、山药等动辄亩产七、八石,甚至是亩产十几石的超高亩产量的庄稼存在,所以他们也很难准确地预估出天幕上的“秦国”的大概亩产量。
而现在,在经过太子扶苏首次明确地说出来之后。
他们也是终于知晓天幕上的“秦国”,哪怕在不考虑莲藕、菱角、芋头、山药等超高亩产量的庄稼粮食存在的情况下。
其他庄稼亩产量,在使用天幕上的“秦国”这十年间研究出来的种种先进高产量的耕种之法后,平均亩产量也足以达到三石半之多!
如此恐怖的提升,说是昔日的神农氏在世,恐怕也不过如此了。
而除了平均亩产量方面的提升之外,还有土地田亩数量的增加更是堪称恐怖。
要知道,如今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整个天下的土地田亩数量也不过是一亿三百二十五万亩左右。
而就是为了这一亿三百二十五万亩土地田亩,从春秋至战国,数以百计的诸侯国,数以上千万计的黔首百姓,几乎不曾间断地廝杀了整整数百年!
期间,函谷关外,杀的白骨盈野;崤山以东,杀的血流漂橹;天下万民百姓,不是父子离散,就是夫妻异处!
最后,他们秦国奋历代先君与文武百官之余烈,才在始皇帝的手上扫平余下六国,完成天下大一统,将这一亿三百二十五万亩土地田亩攥在手心。
可以说,为了获得这一亿三百二十五万亩土地田亩,他们秦国历经了多少的苦难挫折,大概也就只有他们秦国清楚,甚至可能就连他们秦国自己都难以言尽。
然而与他们相比,天幕上的“秦国”的土地田亩数量,却是达到了惊人的六亿亩之多!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天幕上的“秦国”相当于打了六遍“六国”,又或者说打了一遍“三十六国”,然后获得了这“三十六国”的土地田亩!
而实际上,天幕上的“秦国”也仅仅只是打了一遍“六国”罢了。
另外多出来的五亿土地田亩,几乎全部都是因为太子扶苏制定并推广的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政策所换来的!
而且,这还是在十年内做到的!
换句话说,太子扶苏一个政策,以及十年的积蓄发展时间。
那便达到了他们过往春秋战国数百年,上百个诸侯国以及数以千万计的黔首百姓努力对外拓展所积累下来的,六倍以上的水平!
如此庞大的发展差距,几乎就是在说过往春秋战国数百年所有出现的贤君名臣武将,以及其他才智之士,全部都是蠢货,而且还是蠢到无可救药的那种!
听完治粟内史讲述的平均亩产量,以及土地田亩数量这两方面背后所透露出来的庞大发展差距之后。
不管是秦皇嬴政,是其他一众文武百官都沉默了。(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原先秦皇嬴政对于自己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功绩,还是感到非常自傲的。
不然秦皇嬴政也不会说自己“功盖三皇,德兼五帝”,要上尊号“始皇帝”了。
但是,此刻他的功绩与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相比起来,却是那么的可笑,甚至都有些拿不出手。
毕竟秦国历代先君,以及他不断变法强秦、东出六国、统一天下,最终打下来的土地田亩数量也仅仅只有一亿三百二十五万亩土地田亩罢了。
而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却是在十年内,使得天下的土地田亩数量整整增加了六倍!
如果说他这样的功绩都能够称得上是“功盖三皇,德兼五帝”的话,那么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的功绩又应当如何表述?
“功盖两个始皇帝,再德兼四个始皇帝”,最后为太子扶苏上尊号“功德六倍始皇帝?”
这样的想法一出来,秦皇嬴政自己都忍不住无语了。
而上卿蒙毅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也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
“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政策,只是导致天幕上的秦国土地田亩数量直接暴增的结果!”
“真正导致天幕上的秦国土地田亩数量迅速暴增的原因,是太子扶苏与一众墨家博士、农家博士在过去十年,努力研究、发明出的各项成果。”
“最终,在这些成果的齐齐堆积之下,再加上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政策,方才使得天幕上的秦国土地田亩数量达到六亿亩之多!”
“否则,如果没有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与一众墨家博士、农家博士在过去十年,努力研究、发明出来的各项成果作为支持的话。”
“那么仅有一个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政策,也是不可能使得天幕上的秦国的土地田亩数量暴增到六亿亩之多的!”
在这个时代,想要开垦一亩荒地,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首先,你肯定不能够为了开垦荒地而耽误自己现在正在耕种的土地田亩。
否则,新的荒地还没有开垦出来,说不定你就已经477因为现在耕种的土地田亩被耽误,从而导致来年的庄稼收成不佳,最后直接全家老小饿死了。
所以想要开垦新的荒地,要么提前存储粮食,要么提高自己的耕种效率。
而在天幕出现之前,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能够勉强果腹都算不错了,更加别说什么提前存储粮食了。
同样在天幕出现之前,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连直辕犁的铁力牛耕都没有普及。
甚至大部分黔首百姓用的都还是各种木制耕种、收割器具,连铁制耕种、收割器具都没有大规模普及使用。
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耕种效率,对于之前的黔首百姓而言,同样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而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与一众农家博士、墨家博士,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的确直接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比如说,太子扶苏与一众农家博士,试验、研究,发明出了代田法,以及各种肥料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并且推广种植如莲藕、菱角、芋头、山药这样的超高产庄稼粮食,同时还试验、研究出了延长这些超高产庄稼粮食的方法。
最终使得黔首百姓能够在朝廷的赋税征收,以及一家老小日常的消耗之外,积攒下一部分额外的粮食。
从而使得黔首百姓即便因为开垦新的荒地,导致暂时耽误了现有土地田亩的耕种,也不至于全家老小都饿死。
又比如说,太子扶苏与一众墨家博士,试验、研究、发明出了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龙骨水车等各种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
再配合上各种牛、驴子等牲畜的使用,从而使得黔首百姓的日常耕种、纺织、灌溉效率,大大提高了不少。
进而使得黔首百姓将需要耗费在土地田亩耕种、灌溉等方面的时间,由原来的一整天,缩短到三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最终使得黔首百姓在耕种、灌溉完自己当下的土地田亩之后,还能够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开垦新的荒地。
所以天幕上的“秦国”与黔首百姓才能够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以及原来一亿亩土地田亩的基础上,额外开垦出五亿的土地田亩。
这便是天幕上的“秦国”能够拥有六亿土地田亩的根本原因!。
第556章天幕秦国恐怖财政之下的工程、军事、民生潜力【求订阅,求全订】
【看着摇了摇头,表示给天下所有黔首百姓每人发五斤粮食并不多的小韩信,太子扶苏笑了笑道:“虽然现在秦国一年能有六、七亿的赋税粮食。”】
“但是,秦国其实也是在去年才刚刚达到这个数额的。”】
“甚至在八年前,也就是华夏大一统前八年(秦王政十九年)之前的时候,秦国一年能够征收到的赋税粮食数额都没有超过一亿石!”】
“直到华夏大一统前八年(秦王政十九年),最早一批与朝廷签订了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兑换契约的黔首百姓,迎来了契约规定的最后兑换履行时间。”】
“于是,那一批黔首百姓纷纷赶在契约规定的最后兑换履行时间,将自己开垦出来的土地田亩上缴给朝廷,以完成他们各自签订的兑换契约。”】
“而秦国在收获那一批黔首百姓上缴的土地田亩之后,方才在次年,也就是华夏大一统前七年(秦王政二十年)赋税粮食的征收中突破一亿石。”】
“再之后的每一年,都有一大批黔首百姓签订的兑换契约即将到期,所以之后的每一年,秦国都能够收获到一大批开垦好的土地田亩。”】
“同样,在秦国每年收获到一大批开垦好的土地田亩之后的次年,秦国所能够征收到的赋税粮食数额也都会迎来一个新的上涨。”】
“就这样从一亿石三千万余石,到一亿九千万余石,再到两亿七千万余石,接着到三亿五千万余石。”】
“然后到四亿四千万余石,又再到五亿二千万余石,最后到去年的六亿七千万余石。”】
“可以说,如今秦国不管是治下的土地田亩数量,还是征收到的赋税粮食数量都远超往昔,甚至堪称达到了三代有史以来的最巅峰!”】
“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小韩信依然还是摇了摇头,他只是知道这个数额的赋税粮食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但是具体代表着什么,他并不清楚。】
【太子扶苏轻轻抬脚踩了踩地板,温声道:“我们脚下这座足以容纳百万人的雍安城,如果是采用强制征发,无补偿,仅仅提供日均一斤口粮的话。”】
“那么所另奇陾飼司有钱粮物资折合起来,仅需要一亿一千万石的赋税粮食,便可以修筑完成!”】
“换句话说,类似雍安城这样的百万人口之城,以大秦过去一年六亿七千万余石的赋税粮食而言。”】
“大秦一年可以同时修筑完成六座雍安城!”】
【听到这话,小韩信顿时双眼瞪大,倒吸了一口冷气,脑海中立刻便对于一年六亿七千万余石的赋税粮食有了一个清晰而具体的了解。】
【毕竟一年六亿七千万余石的赋税粮食到底有多少,他想象不出来,但是整座雍安城到底有多么壮阔,他却是亲眼看过,亲自用脚步丈量过的。】
【而大秦去年一年的赋税粮食,却足以同时修筑完成六座类似雍安城这样的百万人口之城,简直堪称恐怖!】
【看着满脸震惊之色的小韩信,太子扶苏笑了笑道:“不过,这种强制征发,无补偿,仅仅提供日均一斤口粮的方式,并不好,太容易引起民怨、民愤、民变了。”】
“如果真的采用这种修筑方式的话,那么一年估计至少会有三到四成被征发的黔首百姓被迫选择逃亡,余下修筑的黔首百姓也会死者相属。”】
“可以说,非常不利于秦国对天下的治理。”】
“所以雍安城的修筑,是选择了以工代役的方式进行修筑的,也就是以半自愿雇佣的方式,来雇佣黔首百姓修筑雍安城
。”】
“比如说,在平均亩产三石半的情况下,一般一个黔首百姓一年耕种十亩土地田亩的收益,也就是在三十五石左右。”】
“而以工代役的方式,则是给予黔首百姓相较于耕种收益的一点二倍到一点五倍作为酬劳,也就是一年给予普通修筑的黔首百姓四十五石到五十石作为酬劳。”】
“而有一技之长的工匠,则是给予六十石到一百石作为酬劳。”】
“另外在农忙时期,秦国还会组织囚徒、奴隶为参与雇佣修筑雍安城的黔首百姓提供代耕。”】
“并且,每人每日修筑的最长时间,不超过四个时辰。”】
“还有御医巡视,随时为病倒、累倒的黔首百姓提供相应的治疗。”】
“同时,在修筑过程中,有重大杰出表现的黔首百姓,或者工匠,秦国还有赏赐他们爵位作为奖励。”】
“最后,在工程验收通过之后,凡是负责修筑这项工程的黔首百姓与工匠等人,都会再获得十石粮食的奖励等。”】
“诸如此类下来,修筑一座雍安城的成本,从原来的一亿一千万石提高到了一亿五千万石。”】
“虽然修筑成本大大提高了,但是好处是民怨、民愤被大幅度降低,基本不会有民变发生的可能。”】
“修筑雍安城的黔首百姓的逃亡率与死亡率,也会降低至百分之五以下等。”】
“不过即便如此,一亿五千万石的修筑成本,以秦国去年一年六亿七千万余石的赋税粮食来说,也依然可以一年修筑起四到五座雍安城这样的百万人口大城!”】
【听完太子扶苏对于修筑雍安城的解释,小韩信脸上的震惊之色依然不减。】
【毕竟对于他来说,秦国一年的赋税是足以修筑六座足以容纳百万人口的雍安城,还是足以修筑四到五座足以容纳百万人口的雍安城,其实没什么区别。】
【难道说秦国征收到的赋税粮食,一年足以修筑四到五座足以容纳百万人口的雍安城就不值得震惊了吗?】
【自然不是的!】
“除此之外,六亿七千万余石的赋税粮食,如果全部用来供养军队的话。”】
“那么按照一个士卒平均一年消耗三十石粮食来计算,六亿七千万余石的赋税粮食更是足以供养得了两千两百三十三万左右的军队!”】
“如今整个天下的黔首百姓数量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是两壬五百余万人。”】
“换句话说,以秦国去年六亿七千万余石的赋税粮食而言,足以让天下人人皆兵!”】
“当然,这也只是理论上可以做到,但是实际上做不到,并且也不会去做的事情。”】
“因为一旦将所有黔首百姓全部转化为士卒,而不让黔首百姓从事其他百业的话,那么来年大秦上下必然会因为百业的停滞而崩溃。”】
“而且在这两千五百余万人里面,至少有一大半都是老弱妇孺,真正堪称适龄的青壮年,勉强只有一千万人左右。”】
“让老弱妇孺上战场,基本与送死无异。”】
“所以即便秦国有六亿七千万余石的赋税粮食,足以做到天下人人皆兵。”】
“但是,最多也只会让两千五百余万人中的一千万适龄青壮年参军罢了。”】
“不过,从实际上而言,即便秦国能够短暂供养得起一千万军队,也并不会真的供养如此多的军队。”】
“一是因为普天之下,没有任何一个外敌,能弍 咎 琦(韭印三覇遛够值得秦国供养千万军队去应敌、防范。”】
“北疆的匈奴不行,南方的百越不行,昔日的六国不行,甚至夏、商、周三代全部加起来也不行!”】
“仅以实际而言,当下六军都督府常态四十万左右的军队,便足以保证秦国四方疆域的太平了。”】
“即便事有不谐,秦国也可以通过六军都督府迅速增兵至百万之众!”】
“而有百万之兵,即便四方蛮夷齐齐来犯,秦国也可以做到将之一并镇压下去,保证秦国四方无恙!”】
“二是因为,不管是供养天下所有人为兵,还是供养千万适龄青壮年为兵,对于其他百业来说都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其他方面不说,单单那六亿亩的土地田亩,就不是仅凭一千五百余万的老弱妇孺能够耕种得了的。”】
“所以为了保证其他百业能够有足够的适龄青壮年维持,即便秦国有能够供养天下人为军队的能力。”】
“但是,除非秦国有朝一日真的遇到了可能会导致亡国灭种的大危机,否则最多也只会选择常态供养四十万到五十万军队,或者短暂供养百万军队。”】
“因为这样的话,便不会影响到其他百业的正常发展。”】(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听着太子扶苏讲述的秦国当前财政赋税之下,足以做到天下黔首百姓人人为兵,供养上千万军队的时候,小韩信也是双眼发光。】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红楼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