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18章

作者:顾止

  “而我们法家的商鞅、李悝、申不害、慎到等英杰,不仅能够位列诸子百家庙中,就连文庙里面也是同样占有一席之地,享受铸像一尊!”

  “真要说起来,我们法家诸子英杰可是一人两庙像,远比你们儒家诸子出色!”

  “如果要这么论的话,那么我觉得我们兵家诸子大概是百家之中最为出色的!”

  “因为在文庙中,有我们兵家吴起的铸像,武庙中也有我们兵家吴起的铸像,还有诸子百家庙中,更是有我们兵家吴起的铸像。”

  “一人三庙皆铸像,百家诸子英杰之中,应当没有哪位诸子英杰能够如我们兵家吴起这般出色了吧?”

  大秦某位将帅的这句话一出,顿时其他诸子百家博士皆是纷纷皱上了眉头,然后开始回想刚刚在文庙、武庙、诸子百家庙中出现过的铸像人物。

  然后众人仔细思量一番之后,发现其他诸子英杰要么是只有一庙有铸像,要么也就是两庙有铸像。

  但是真正横跨文庙、武庙、诸子百家庙,做到三庙皆有铸像的诸子英杰,还真就只有兵家的吴起一人。

  没办法,像孙武、白起等绝世名将,如果让他们统兵作战的话,那么自然是盖压一世,堪称难逢敌手。

  但是,如果让孙武、白起这样的绝世名将去负责变法改革、内政治国图强的话,那就未免有些太为难他们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让李悝、申不害、商鞅等人内政治国图强,自然没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让他们去统兵作战的话,那么打一下普通的敌国将帅倒也没什么问题。

  然而如果遇上类似孙武、白起这样的绝世名将的话,那么结果要么是战场暴毙,要么是大败亏输。

  而吴起不一样,在统兵作战这方面,他在魏国创建“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阴晋之战,以五万破秦军五十万;并且在楚国也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等等。

  而在内政治国图强这方面,他也能够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改革,从而使得楚国强势崛起,甚至于是让诸侯皆患楚国之强。

  如果用具体的数值来描述的话,那么在统兵作战这方面,可能孙武、白起的数值都是一百点,而吴起只有九十五到九十九点。

  而在治国图强这方面,可能商鞅、李悝、申不害等人的数值是九十五到一百点,而吴起的数值可能只有九十到九十五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与吴起为敌的话。

  那么除非你本国同时有商鞅、白起这样的一文一武两位神级大佬存在。

  否则就算你在统兵作战这方面能够和吴起匹敌,甚至是略微超过吴起一筹,吴起也可能转而在你不擅长的治国内政这方面,用拖后勤方式击败。

  同样就算你在治国内政这方面能够和吴起匹敌,甚至是略微超过吴起一筹,吴起也很有可能转而在兵家战场这方面,直接率军打爆你。

  说的直白点,吴起就相当于是一个稍逊白起、商鞅等神级大佬一筹的文武结合体!

  这也是为什么吴起能够横跨文庙、武庙、诸子百家庙,做到三庙共铸己像的根本原因。

  不过随即便有法家博士眼前一亮,仿佛想到了什么道:

  “谁说吴子是兵家的,他在楚国变法,使得楚国强盛,很显然,吴子应当归属我们法家先贤才对!”

  毕竟吴起既擅长统兵作战,又擅长内政变法改革治国。

  所以说吴起是兵家之人,这一点没错,但是如果非要说吴起是法家之人的话,那么其实也是说的过去的。

  故而,法家博士便打算将吴起也划归到他们法家诸子先贤的行列里面。

  听到法家博士的话语,在场的一众大秦将领当即便睁大了眼睛质问道:

  “你们见过像吴起这么能打的法家之士?”

  法家博士头一昂,肯定道:

  “谁说我们法家之士就不能打的?”

  “昔日商君不就率军伐魏,收复河西之地以封君吗!”

  听到这番回答,在场的一众大秦将领直接被气笑了。

  虽说昔日商鞅的确是率军收复了河西之地,从而以军功封君。

  但是真要说战绩的含金量,很显然商君是不如吴起的。

  而另一旁的儒家博士淳于越等人,见此也是横插一嘴道:

  “谁说吴子是兵家或法家之士的,吴子明明应该是我们儒家之士!”(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当年吴子可是实打实地跟随过我们儒家先贤曾参之子曾申学习过儒术的!”

  一直看儒家博士淳于越等人不爽的相里季也是直接冷笑反驳道:

  “吴子是儒家之士?”

  “你们儒家博士说这话,曾申同意了吗?”

  “当年可是曾申认为吴子不配做儒家门徒,主动跟吴子断绝了师生关系的!”

  “现在你们儒家博士恬不知耻地说吴起是儒家之士,不觉得羞愧、可笑吗?”

  当年吴起为了做官,四处奔走,然后去了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

  然而,在吴起母亲去世后,吴起并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

  于是曾申便认为吴起不孝,不配做儒家的门徒,便主动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

  同样也正是因此,吴起方才弃儒而学兵。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说吴起是儒家之士的话,多多少少也有些不要脸面了。

  就在一众兵家大秦将领,准备好好和一众法家博士,以及儒家博士,仔细掰扯一下吴起到底属于是兵家先贤,还是法家先贤,亦或者是儒家先贤的时候。

  站在最前面的秦皇嬴政嫌他们吵闹,影响到自己观看天幕了,于是淡淡回头撇了一眼。

  顿时,不论是兵家的一众大秦将领,还是其他法家博士,亦或者是儒家博士,纷纷偃旗息鼓,安静了下来。

  不过,一众诸子百家博士也还是用同样渴望、期待地眼神,看着始皇帝。.

  思量了半响,最终秦皇嬴政还是看向相里季等墨家博士,以及公输钧等公输家博士,同样开口道:

  “。将之前出现的山河一统壁,以及诸子百家庙一并记下。”

  “待到后面秦国修筑新都城时,再将这些建筑一一复刻出来。”

  相里季等墨家博士,以及公输钧等公输家博士闻言,皆是低头应道:

  “是,陛下!”

  而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等人此时也是游览完了诸子百家庙,继续朝着后面迈步走去。

  最后,一座高大的祭祀明堂映入众人的眼帘。

  看着那座太一明堂,秦皇嬴政也是微微点头,随后转头看向相里季等墨家博洱揪崎.镏揪尹+陕(八%)锍士,以及公输钧等公输家博士再度吩咐道:

  “整个天下一统广场都记载下来吧。”

  虽说九州同文台、山河一统壁、太一明堂这几个他不是非常喜欢,但是也称不上讨厌。

  所以秦皇嬴政也懒得剔除了,直接将天幕上的天下一统广场整个复刻下来算了。

  听到始皇帝的吩咐,相里季等墨家博士,以及公输钧等公输家博士也是再度低头应道:

  “遵,陛下旨意!”

  在游览完天下一统广场之后,太子扶苏等人又继续在雍安城四处走走逛逛,期间也是时不时提出一些可以更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最后,在众人的注视下(的王的),【大秦秦太宗扶苏】天幕也是再次渐渐暗淡下去,随后隐没于漫天星月之中。

  可以说,他们又在不知不觉之中,观看了一整天的天幕。

  同时,他们也是通过天幕冥冥之中传递过来的信息知晓。

  待到下一次天幕出现日,便是【大秦长公子扶苏】天幕出现,并且沿着之前第一次播放的内容继续播放下去的时候。

  换句话说,他们马上就能够看到属于他们这个世界的原本的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了。

  又或者更加确切地说,他们马上就能够看到现在这个刚刚扫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堪称是如日中天的大秦。

  到底是怎么走到之前【大秦长公子扶苏】天幕上出现的那个天下皆反,社稷江山摇摇欲坠的未来了。

  一想到这里,原本还在为文庙、武庙、诸子百家庙建立而感到高兴的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皆是眉头紧皱,面容肃穆起来。

  甚至,在紧皱的眉头之下,一众文武百官、诸子-月*漪/翏依琦依栮拔事四疤百家博士还隐隐有着一抹担忧。

  因为他们谁也不知道【大秦长公子扶苏】天幕上的大秦,之所以会走到那个天下皆反,社稷江山摇摇欲坠的未来。

  其中会不会有他们,又或者是他们子孙后代的一份“功劳”。

  如果有的话,那么他们又该如何自处,以及始皇帝又会如何看待他们呢弓?

  在这样的暗暗忧虑之下,面对始皇帝这一次天幕过后的惯例赐宴,大部分的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的兴致都不是很高。。

第512章天幕过后的逐一安排【求订阅,求全柒遛g伊彡亻S尔揪二订】

  赐宴过后,秦皇嬴政再度在内殿召见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上卿蒙毅等一众九卿心腹重臣。

  正所谓一回生,两回熟,这都已经是第七回了。

  所以秦皇嬴政与一众九卿心腹重臣,也是没有任何兜圈子,直接看向武成侯王翦吩咐道:

  “虽然如今秦国已经初步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短时间内,应当暂时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

  “但是,为了预防日后可能有大的战事发生,飞天锐士军团的训练,还是要提上日程。”

  “所以劳烦武成侯挑选军中的百战精锐,然后训练三个千人规模的飞天锐士军团。”

  “届时,一个飞天锐士军团驻守都城,一个飞天锐士军团驻守边疆,最后一个飞天锐士军团用以两者的备用、轮换。”

  “期间,训练这三个飞天锐士军团都需要哪些物资,武成侯直接找治粟内史与墨家或者公输家调配即可。”

  听到始皇帝的吩咐,武成侯王翦、治粟内史当即齐齐拱手应道:

  “老臣,遵旨!”

  “是,陛下!”

  而后,武成侯王翦与治粟内史也是看向彼此,微微点头,表示相互配合。

  安排完王翦之后,秦皇嬴政又再看向卫尉吩咐道:

  “虽然秦国如今遭遇飞天锐士军团这种空中袭击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为了预防万一,咸阳城以及宫殿各处,该修筑的箭塔,以及应当布置的弩机。”

  “同样也要尽快修筑、布置起来,进一步加强咸阳城与宫殿的防护。”

  “如果对如何防范飞天锐士军团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向武成侯多交流一二。”

  卫尉同样也是拱手点头应道:

  “臣,遵旨!”

  而后,卫尉也是转头看向武成侯王翦,微微点头行礼,表示接下来可能需要麻烦到武成侯王翦。

  而武成侯王翦也是微微笑着回礼,表示无碍。570

  接着,秦皇嬴政又转头看向一旁的内史蒙恬,吩咐道:

  “此前公输家所改造的吸筒灭火车,蒙卿过后在咸阳城内外各处再多布置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也可以定期组织城中黔首百姓,如果遇到火灾,应当如何避难,以及如何协力灭火等。”

  “待到组织多次有经验之后,再将之编撰成册,通传各地郡县城池,让各地郡县官员参考学习,以便改进各地城池的失火应对措施。”

  内史蒙恬闻言,也是同样拱手低头应道:

  “是,陛下!”

  接着,秦皇嬴政再看向廷尉李斯吩咐道:

  “在秦国律例里面,增添有关于飞天之律,即非秦国官方,民间任何人皆不得私自研究飞天之法。”

  “如果民间有私自研究飞天之法者,亦或者是企图飞天者,一律诛之!”

  “如果有见私自飞天者而不举报,又或者是私自研究飞天者而不举报,则同样连坐诛之!”

  “如果民间有能人志士对飞天之事感兴趣的话,那么可以到当地郡县衙门报名。”

  “然后再统一安排至咸阳相关的飞天研究之所,进行相关的飞天之事研究。”

  “此律例拟定之后,便通告各地郡县百姓悉知。”

  廷尉李斯,同样也是拱手点头应道:

  “臣,遵旨!”

  而后,秦皇嬴政又再看向右丞相王绾吩咐道:

  “如今秦国虽已一统天下,但是天下各地郡县山野之中的流匪依然数不胜数,民不堪扰。”

  “所以待会右丞相同样拟招通过全国各地郡县官吏,命其调查、研究各地郡县治下是否有流匪盗寇存在。”

  “如有,则让各地郡县官员,劝各地流匪盗寇重新入籍归良,秦国看在以往天下大乱,他们入山为匪亦是为求活命的情况下,可以对他们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