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止
按照他们陛下的霸道性子,除了想尽各种办法也无法同样获得的太子扶苏之外。
其他天幕上的“秦国”与“秦王”拥有的东西,他们陛下必然也要同样有一份。
最多就是可能考虑到当前他们这个世界的秦国的综合国力,远远不如天幕上的“秦国”的综合国力强盛。
以及眼下他们还有其他比修筑新的都城更加重要之事要推进,所以他们陛下可能会选择暂时押后一下修筑新的都城计划。
但是在不远的未来,那座新的都城肯定还是要修筑的。
故而他们现在开始争先恐后地为未来新的都城起名字,倒也不算是做无用之功。
而之后,看到太子扶苏与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敲定下来大秦新的都城名字为“雍安”之后,秦皇嬴政也是微微颔首。
虽说他自己暂时没有想好大秦未来新的都城名字应该叫什么,但是在列举出来的一众名字之中,他心中最满意的大概便是“雍安”这个名字了。
毕竟,雍安、永安,大秦万世永安,这样的名字作为大秦未来新的都城名字还是很不错的。
而当听到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提到天幕上的“甘家”、“石家”、“道家”、“阴阳家”与“农家”等人已经推算出新的历法的时候,秦皇嬴政也是立刻吩咐道:
“有关于新历法之事,务必要一字不落地记下来。”
毕竟这可是天幕上的“甘家”、“石家”、“道家”、“阴阳家”与“农家”等人耗费了整整十年时间,方才推算出来的新历法。
虽说可能他们这边召集善于推算历法的“甘家”、“石家”、“道家”、“阴阳家”与“农家”等人,也可以推算出同样的新历法。
但是,他脑子又不是有病。
只要抄一下,便可以节省未来十年之功的事情,他们现在不抄更待何时?
秦皇嬴政可是想要让自己麾下的秦国,能够追上天幕上的“秦国”的发展速度的。
所以凡是像这种可能会让他们耗时日久的研究,他们都应该大抄特抄天幕上的“秦国”答案!
这样他们才有可能追上天幕上的“秦国”的发展速度,甚至是在天幕上的“秦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而听到始皇帝命令的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也是纷纷应道:
“是,陛下!”
随即,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纷纷做好了记录天幕上的“秦国”耗时十年推算出来的新历法的准备。
然而,很可惜的是,天幕上的“秦王嬴政”仅仅只是简单提了一下新历法已经推算出来了,之后便是在和太子扶苏聊新历法应该叫什么名字。
这让刚刚下令准备大抄特抄一波新历法答案的秦皇嬴政,也是隐隐有些眼神不善地看着另一个“自己”。
毕竟新的纪年法一事,哪有新历法来的重要。
过往哪个国君在位,便以国君在位的年份来纪年就行了。
比如说,某某王某某年,这样的纪年法难道不清晰明确吗?
不过面对太子扶苏举的“周赧王五十九年,周赧王任命西周公为将,率军伐秦”,以及“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昭襄王派将军摎攻西周国”的例子。
秦皇嬴政也是微微沉默,因为如果不是精于史书之人的话。
那么乍一眼看上去,谁又能够知道所谓的“周赧王五十九年”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其实指的是同一年呢?
所以以一个全新的、统一的纪年法,来统一过往与未来的纪年时间,也的确有这个必要。
但是,区区新纪年法与历法的名字,又何需商量、讨论呢?
直接将新纪年法与历法的名字命名为“大秦历”,又或者是“始皇帝历”不就行了吗?
然而,在秦皇嬴政刚冒出弃弍傘 灵师7珊寺这样的想法时候,太子扶苏随之而来的千年之后,却是又让秦皇嬴政陷入了沉默。
千年之后,大秦是否仍然存在呢?
又是否像秦国代周那般,在千年之后也被其他国家代秦呢?
如果真的有新的国家如同现在秦国代周那般,替代了秦国,那么在新的国家的统治之下,有关于秦国的一切,又是否还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呢?
想到这里,秦皇嬴政暗自摇了;邻琉$IVliu爸GII玐摇头。
不会的!
正如秦国代周之后,他极力抹去周王朝的痕迹,以此来宣示秦国代周的天命性、正统性,以及稳固人心一样。
他日,其他国家代秦之后,也会像他一样极力抹去秦国的痕迹,以此来宣示它们代秦的天命性、正统性,以及稳固人心。
届时,他与他的秦国所留下的痕迹都将渐渐淡去,甚至说不定有朝一日会变得彻底无人知悉。
但是,如果新纪年法与历法以“华夏”为名的话。
“华夏”这个超越了王朝国家概念之上的,更加宽广的民族思想概念的,代表着诸夏苗裔正统的名字,却有可能不会被废除。
即便是在未来的一个个新国家朝代之中,“华夏纪年历法”也仍然有可能继续使用、流传下去。
除非说,日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再是诸夏苗裔,反而是蛮、戎、夷、狄这些异族戎人。
那样的话,“华夏纪年历法”才有可能被废除。
不过,这个可能直接被秦皇嬴政给无视了。
毕竟,生活在这片中原大地上的人们怎么可能不是诸夏苗裔,反而是蛮、戎、夷、狄这些异族戎人呢。
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些异族戎人为什么会居于四方?
那是被过往的夏、商、周,以及此前的中原诸侯各国给硬生生打出去、赶出去的!
正是因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打不过他们诸夏苗裔,所以他们诸夏苗裔才能够霸占中原这块沃土。
否则,如果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能够打得过他们诸夏苗裔的话,那么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早就南下与他们诸夏苗裔争夺中原这片土地的掌控权了。
不然真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些异族戎人喜欢生活在贫瘠、偏僻的四方,或是逐水草而居,过着流浪的生活;或是在大漠吃沙子,或是在海边吃风浪呀。
可以说,回顾过往的历史,除了昔年周幽王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
从而导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使得中原这片土地第一次被异族戎人大规模入侵之外。
其他时候,中原这片土地是没有真正大规模被异族戎人入侵过的。(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甚至说句不太好听的,昔年如果不是申后之父申侯主动勾结犬戎的话,那么单凭犬戎是不可能打进中原的。
因为只要异族戎人有发展壮大且南下入侵的想法,那么周天子强盛时便会主动召集诸侯国一同讨伐、打压四周的异族戎人。
即便周天子势衰,也会有强大的诸侯国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代周天子召集其他一众诸侯国讨伐、打压四周的异族戎人。
甚至现在秦国取代了周王朝之后,也同样会肩负起抵御四方异族戎人入侵中原的责任。。。。。。。。。。。
并且秦皇嬴政也是有绝对的自信,在他治下绝对不会有异族戎人打入中原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秦皇嬴政自然想象不到有朝一日异族戎人也有可能入主中原这样的事情。
毕竟那得要多么废物的国家王朝,才有可能让异族戎人入主中原呀!
故而想到这里,秦皇嬴政也是默默赞同了太子扶苏所说的新纪年法与历法以“华夏”为名的想法。
因为哪怕有朝一日,宫阙倾颓,碑碣腐朽,秦砖化尘,大秦不复长存。
甚至沧海化作桑田,星辰陨落成沙,千山尽蚀为海,万姓寂灭成灰,大秦成为无人知悉的历史一隅。
他也希望由自己,由大秦所亲自制定下来的“华夏纪年历法”,能够在千年之后、万年之后,永恒地丈量着自大秦咸阳起始的每一轮日月。
因为,那有可能是他与大秦留给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点痕迹。
一念至此,秦皇嬴政的心情忽然变得有些低沉起来。
不过,这样低沉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秦皇嬴政又看到太子扶苏提议要铸天、地、人三鼎,作为大秦日后的传国至宝、镇国神器。
这个想法的确不错,大禹都能够凭借治水与划九州的功绩而铸造九鼎,那么他如今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又如何不能铸造天、地、人三鼎来彰显自己的功绩呢!
所以秦皇嬴政也是看向一旁的墨家相里季吩咐道:
“方才太子扶苏所说的天、地、人三鼎的模样,可听清楚了?”
“可能铸造出来?”
相里季微微思索半响,而后回答道:
“较为麻烦,但是多花费一些材料与时间的话,还是可以将太子扶苏殿下口中所说的天、地、人三鼎铸造出来的。”
见此,秦皇嬴政也是满意地微微点头:
“好,需要任何材料,尽管和少府说!”
“朕要天、地、人在各方面都要远胜九鼎数筹!”
相里季没有丝毫犹豫应下道:
“是,陛下!”
不过是要远胜大禹九鼎数筹罢了,这一点他们墨家相里氏还是能够做得到的。
毕竟大禹九鼎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前铸造的了,没道理过了两、三千年之后,他们的铸造技术反而还不如当年的大禹等人吧。
之后又听到太子扶苏说要铸造一把大秦天子之剑,同样作为秦国日后的传国至宝、镇国神器。
秦皇嬴政也是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看向了另一旁的公输家公输钧吩咐道:.
“定秦剑,便交由你们公输家铸造!”
“朕同样要定秦剑为当世最好之剑!”
对此,公输钧感到有些头疼,因为他们公输家并不是很擅于铸3。7剑。
但是,他们死对头墨家都接下了铸造大秦未来传国至宝、镇国神器的天、地、人三鼎这个任务。
如果他们公输家不接下这个铸造大秦未来传国至宝、镇国神器的定秦剑任务的话,那么日后他们公输家拿什么在墨家面前作为谈资?
在以言语攻击墨家的时候,墨家只要说一句他们曾为秦国铸造过传国至宝、镇国神器之天、地、人三鼎,那就足以让他们公输家哑口无言。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哪怕他们公输家不善于铸剑也要接下这个任务了。
否则始皇帝与日后的大秦天子,又不可能真的拿着这柄“定秦剑”去与他人廝杀。
所以这把“定秦剑”只要铸造的足够坚固结实,并且也足够好看,有天子之威仪,那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公输钧也是咬了咬牙应下道:
“臣,接旨!”
对此,秦皇嬴政也是同样满意地点了点头。
最后,当看到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与自己此前所想的那般,同样想要以和氏璧来雕刻一方玉玺,作为传国至宝、镇国神器的时候。
秦皇嬴政也是扫视一眼四周,最终目光落到廷尉李斯身上吩咐道:
“传国玉玺便由李卿负责篆书,并且找玉匠雕刻成玉玺吧。”
李斯闻言也是低头应道:
“臣,遵旨!”
这对于他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毕竟他负责的只是篆书罢了。
至于具体的雕刻,找其他玉匠来负责即可。
刚好他就知道在咸阳有个非常出名的玉匠,名为王孙寿,可以将雕刻传国玉玺一事交由他负责。。
第500章拜师王翦的小韩信,秦国武将的四大派系【求订阅,求全订】
【从父王那边出来之后,太子扶苏转身便去王翦府上接小韩信。】
【而比起刚开始到王翦府上,表情还有点拽拽的小韩信,现在脸色几乎一片苍白。】
【太子扶苏给王翦施了半礼,而后笑问道:“王师,测试结果如何?”】
“小韩信在兵家统帅一道上,是否真的具备出色天赋?”】
【王翦笑着捋了捋自己下颔的胡须,笑道:“不错,不错,虽说这小子和老夫的沙盘兵棋推演全输了,但是这小子在兵家统帅一道上的天赋真的很不错。”】
“上一个老夫见岄.C亿?异冥仪齐罒韭似就八N到有如此出色兵家统帅天赋的人,还是太子殿下。”】
【说着,王翦看向小韩信的目光,满是欣赏与赞叹。】
【之前太子扶苏带着小韩信过来找他,并且说小韩信在兵家统帅一道上可能天赋极其出色,甚至有可能比章邯还要更加出色,所以想请他帮忙测试一下的时候。】
【王翦一开始,其实是不太相信的。】
【毕竟章邯在兵家统帅一道上的天赋,比起他儿子王贲都要更加出色,可以说是仅在太子扶苏之下。】
【如果说小韩信的兵家统帅天赋在太子扶苏看来比章邯都要更加出色的话,那么这岂不是说小韩信的兵家统帅天赋有可能堪比太子扶苏?】
【要知道在王翦心中,太子扶苏可是有着成长到昔日武安君白起那个级别的绝世兵家天赋的。】
【而小韩信的兵家统帅天赋有可能堪比太子扶苏,而太子扶苏在兵家统帅方面的天赋又有可能堪比昔日的武安君白起。】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红楼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