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止
【比如说,你可以保证自己不会触犯律例,但是你可以保证你的亲朋好友不会触犯律例吗?】
【又或者说,你可以保证你亲朋好友的亲朋好友不会触犯律例吗?】
【一旦你有亲朋好友触犯了律例,那么便总有求到刑署官员头上的时候。】
【毕竟同一个案子,它是可以从严、从重处理,同样也可以从轻发落的。】
【其中之轻重,便掌握在刑署官员手上。】
【最后便是工署,工署实权不大,主要是负责各种工程建设等等。】
【但是,这却是一个油水很多的部门。】
【而此前刘季担任的便是工署署长,现在一下子从工署署长提拔到了吏署署长,也称得上是一步登天了。】
【太子扶苏闻言笑了笑道:“只要你们能够将本官制定的泗水郡中长期发展规划,踏踏实实地执行推进下去,那便不负本官提拔了。”】
“除了你之外,担任厩驺的樊哙为人也颇为勇武,继续担任厩驺也是一个浪费,他便担任兵署署长吧。”】
“至于余下的四个署长,便留给萧何、曹参你们二人提拔吧。”】
【听到郡守大人的话语,萧何、曹参、刘季三人皆是面露感激之色道:“多谢大人!”】
【萧何、曹参两人感谢的是,郡守大人仍然给他们留了四个署长之位让他们来提拔。】
【毕竟如果他们二人担任郡守与郡丞的话,那么肯定也得要有一些忠心自己的下属来辅佐自己的。】
【而怎样才能够有忠心的下属呢?】
【那么自然是施恩下属于微末,然后提拔重用下属了。】
【就像他们也是因为得到郡守大人的破格提拔,所以他们才会这么忠心于郡守大人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他们担任了郡守与郡丞的话,那么自然也得要亲自提拔几个署长。】
【然后下方的署长才会有可能忠心于他们,他们也才能够将自己的命令贯彻落实下去。】
【否则,如果治下的六个署长,全部都是郡守大人提拔的话,那么治下的六个署长还会忠心于他们,并且贯彻落实他们的命令吗?】
【并不会!】
【就像面前的刘季,他便是现在的郡守大人提拔的。】
【所以即便他萧何、曹参任郡守与郡丞之后,刘季也肯定感激的还是现在郡守大人的提拔之恩。】
【一旦遇到他萧何、曹参的命令与现在郡守大人的命令发生冲突的话,那么刘季多半也是执行现在郡守大人的命令。】
【这便是提拔之恩的重要性。】
【而现在郡守大人给他们二人留下了四个署长的空缺,那么他们凭借这四个署长空缺也可以提拔起四位忠心的属下来贯彻落实他们的命令。】
【如此一来,他们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实权的郡守与郡丞。】
【而刘季感谢的则是,郡守大人提拔他的好兄弟樊哙。】
【日后他任吏署署长,而樊哙任兵署署长,他们兄弟二人也算是一同飞黄腾达了。】
【在简单安排完之后,太子扶苏看着萧何、曹参、刘季三人笑道:“在你们来之前,本官曾与子房玩过一个小游戏,那就是猜测一下彼此的真实身份家世。”】
“本官猜中了子房的真实身份家世,而子房也同样猜中了本官的真实身份家世。”】(bgcj)“现在本官也与你们玩一下这个小游戏,你们也可以猜测一下本官的真实身份家世。”】
“猜中了的话,那么那便是奖励。”】
“若是猜不中,那也没什么影响。”】
【这话一出,萧何、曹参两人皆是有些惊愕,而后便迅速冷静下来,然后彼此对视了一眼,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至于刘季,则是眉头紧皱,在认真思索刚刚郡守大人说的话语。】
【郡守大人让猜测他的真实身份,也就是说,现在他们所知道的郡守大人的身份家世是虚假的。】
【而现在他们所知道的郡守大人的身份家世是什么呢?】
【是从咸阳下派过来的,主持一地郡县制度改革事宜的秦天秦大人!】
【并且,在出任郡守的时候,还能够带着一文一武两位下属,以及一批一看就知道是百战精锐的护卫。】
【再加上,此前萧何闲暇时也隐隐和他提过,能够以双十之岁数便负责如此重要事宜的郡守大人,其身后背景家世必然显赫。】
【甚至哪怕是在贵族公卿之中,也当属最顶尖的那一小批。】
【这便是他们所知道的郡守大人的身份家世!】
【然而,如果这样的身份家世都是假的话,那么难道郡守大人的背后,其实并不是来自于咸阳什么显赫的贵族公卿?】
【不,不对,此前萧何的分析应当没有错。】
【还是那句话,想要负责主持一地郡县的改革事宜,这并不是才华、有能力的便足够的,显赫的家世背景也是必要的条件之一。】
【所以如果萧何的分析没有错,而郡守大人说的也没有错的话。】
【那么不管多么离谱,也只有那么一个可能了。】
【那就是郡守大人的真实身份家世,远比他们所知道的身份家世还要更加显赫、尊贵!】
【但是,原本他们知道的郡守大人的身份家世就已经堪称是咸阳的顶级贵族公卿了,如果还要比这更加显赫、尊贵的话。】
【那么,也就只有凌驾于贵族公卿之上的秦国王室了!】
【想到这一点,刘季也忽然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一个消息。】
【那就是在十几年前,大秦曾经册封过太子!】
【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册封的太子殿下的年岁,好像是刚满五岁。】
【而十多年过去之后,现在那位太子殿下的岁数似乎和眼前的郡守大人差不多呀!】
【齐国刚一覆灭,秦国真正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他们的郡守大人就要卸任调回咸阳。】
【这种种猜测浮上心头之后,刘季眼中的震惊之色也是越来越浓厚。】
【过了片刻,太子扶苏方才轻轻敲了敲桌案,笑道:“如何,可有什么想法?”】
【面对自家郡守大人的垂问,萧何、曹参两人也是咬了咬牙,决定赌一把,当即便跪了下去。】
【一旁的刘季见此,也是赶紧同样跪了下去。】
【然后,三道声音也是几乎同时响起。】
“微臣,拜太殿下!”】
“下官,拜见太子殿下!”】
“刘季,拜见太子殿下!”】
【听到三人的话语,太子扶苏脸上也是笑意更甚,果然他的手下没一个是傻子。】(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随即太子扶苏也是敲了敲桌案,微微颔首道:“起来吧。”】
【看到自家郡守大人没有反驳“太子殿下”这个称呼,萧何、曹参、刘季三人脸上皆是露出一抹果然之色。】
【而后,三人眼中又迅速浮现一抹狂喜之色。】
【他们的郡守大人是太子殿下的话,那么岂不是意味着他们几人不仅是一地郡守之臣,更是太子殿下属臣!】
【这两者所蕴含的意义,那可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进步的余地再高也有限。】
【但是后者,那进步的余地可是直达九霄呀!】
【原本就因为此前提拔之恩,而对太子扶苏颇为忠心的萧何、曹参、刘季三人。】
【此刻皆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为太子扶苏效力,抱住太子扶苏这根最大的大腿,为太子扶苏献上忠诚!】
【待到萧何、曹参、刘季三人从地上重新起来之后,太子扶苏也是接着说道:“既然你们猜出了孤的身份,那么孤也和你们直言。”】
“你们才华能力,皆是不错。”】
“所以后续泗水郡,也是对你们的一个考验。”】
“你们若是治理泗水郡出色,能够完成孤所制定的泗水郡中长期发展规划。”】
“那么一年之后,孤便会直接调你们几人入太子六部,为孤属臣。”】
“若是你们后续治理泗水郡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那么你们就继续在地方上多磨练几年。”】
“待到能力更加出色,经验也更加丰富之后,再调入太子六部吧。”】
【听到太子扶苏的话语,不管是萧何,还是曹参,亦或者是刘季,眼中皆是对接下来治理泗水郡一事燃起雄雄斗志。】
【毕竟,这可是涉及到他们未来前途的人生大事!】
【谁敢阻碍他们进步与成为太子扶苏的属臣的话,那么他们绝对会把对方给活撕了。】
【想到这里,萧何、曹参、刘季三人皆是齐声应道:“臣等,必不负太子殿下所托!”】
【嗯,萧何、I妻(六)盈陕II爾韭阅 -曹参、刘季三人也是很顺滑地将原来郡守大人的称呼,给转换成了太子殿下。】
【见此,太子扶苏也是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吩咐道:“在孤卸任返回咸阳之前,孤的太子身份继续暂时保密,免得给孤招惹来太多的麻烦,明白吗?”】
【萧何、曹参、刘季三人皆是脸色一凛道:“臣等明白!”】。
第488章开办的郡县学院,天才的少年韩信【求订阅,求全订】
【安排完张良、萧何、曹参、刘季几人之后,太子扶苏也是转头开始处理自己的私事。】
【而他在泗水郡的私事,严格来说,只有两件。】
【第一件私事,就是当时他在外出实地调查了解泗水郡各县事宜归途的时候,遇到的那个孤身一人跨郡救娘的小少年韩信。】
【当时,看着那个小少年韩信孝心可嘉的情况下,他也是答应了要救治对方的娘~亲。】
【当然,为了让那个小少年韩信能够更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所以他也是提出了后续对方要能够一直通过他的考核,那么他才会一直资助对-方。】
【当然,所谓的考核,其实也不过是制定一些课业目标,然后让小少年韩信按时去完成那些课业罢了。】
【毕竟太子扶苏本质是为了让小少年韩信更加珍惜这个机会,而不是为了故意刁难对方。】
【所以太子扶苏便将小少年韩信丢到了他在沛县里面兴办的书院,让其跟着书院里面的一众博士学习。】
【而太子扶苏在沛县兴办的书院有两座,一座的“泗水郡第一中学学院”,另外一座则是“泗水郡沛县第一小学学院”。】
【而太子扶苏之所以会兴办书院,主要有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自然是为秦国培养人才!】
【毕竟太子扶苏可没忘记,前些叁私陵VII二迩泗罢年秦国覆灭了其他诸侯国,但是却差点缺少基层官吏辅助治理的事情。】
【所以为了秦国能够有足够多的基层官吏可供驱使、辅助治理,以朝廷官方名义兴办书院,培养人才,可谓是势在必行。】
【第二个目的,则是为了防止秦国受到诸子百家的人才制约!】
【当前这个时代的人才,又或者说懂得读书识字的贤才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
【一个是贵族公卿,因为贵族公卿不用务农,所以才有时间、精力去读书识字,学习各种道理。】
【另一个则是诸子百家,贵族公卿中的子嗣,又或者有志于学习的普通黔首百姓的子嗣,选择跟随诸子百家中的某一贤才去学习某一诸子学说的道理。】
【而其中,后者产出的人才数量,要远远大于前者。】
【毕竟一来,贵族公卿的子嗣数量,相对于诸子百家的学子数量来说要更少一些。】
【二来,贵族公卿在教导家中子嗣的时候,也难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心软,乃至于是放松了对于子嗣的学习要求。】
【但是诸子百家的贤才,在对待求学的学子的时候,可不会放松要求。】
【毕竟,求学、求学,求在学之前,就已经足以说明是学子在求他们教导,而不是他们在求学子学习。】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学子不好好学习的话。】
【那么诸子百家的贤才别说求着学子好好学习了,能够不将这样不求上进的学子逐出师门,那都算好的了。】
【而出身贵族公卿家族中的子嗣,可不见得会有这样的觉悟。】
【毕竟对于贵族公卿家族中的子嗣来说,学习的机会是他们一出生就几乎注定拥有了的,无需特别外求,所以他们自然不会太过于珍惜。】
【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天赋方面的差距暂且不说,单单说心智和刻苦、努力方面,出身诸子百家的学子便要胜过出身贵族公卿的子嗣一筹。】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随着诸子百家越发兴盛,出身于诸子百家的人才、大才,要远远多于出身贵族公卿家族的人才、大才。】
【这也是为什么往昔诸侯国在面对百家诸子的时候,即便心中不喜,但也会特别尊敬的原因。】
【因为一旦恶待了百家诸子,那么便相当于是变相恶待了百家诸子背后数量繁多的百家学子。】
【而一旦恶待了百家诸子背后数量繁多的百家学子,那么这个诸侯国便很有可能会陷入到人才危机之中。】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红楼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