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92章

作者:顾止

  【除了年末的时候,可能会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休息几天之外,其他时候几乎都在手脚不停的忙碌着。】

  【但是即便如此,过去的十年,也是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有史以来生活质量最好的十年,同时更是最安稳平静的十年,没有之一!】

  【毕竟能够吃饱,穿暖,一家老小可以安安稳稳地生活在一起,不用再担心自己与亲友哪天就会死于突如其来的兵灾人祸,他们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早就已经说服自己放下了对于秦国带来的国破家亡的仇恨。】

  【甚至说句不太好听的,如果当年他们知道韩国覆灭之后,他们能够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的话。】

  【那么恐怕都不用秦国出兵攻打韩国了,当年他们就主动造反推翻韩国国君,以及一众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然后主动投诚秦国了。】

  【所以,或许有人愿意为了韩国昔日的国破家亡之仇而向秦国复仇,但是这其中决不包括大部分的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

  【甚至如果谁想要向秦国复仇,从而再度掀起战乱,破坏他们如今难得的安稳幸福的生活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拿起武器直接对准对方!】

  【而对于这一点,张良心中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他也是或多或少地意识到的。】

  【因为在韩国覆灭之后的十年里,张良也不仅一次回到韩国故地。】

  【而回到韩国故地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想要看看韩国故地黔首百姓的抗秦之心是否强烈。】

  【毕竟他如果想要推翻秦国,复辟韩国的话,那么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便是他最为重要的助力之一。】

  【只有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的抗秦之心强烈,那么他才有可能聚集起大部分的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为兵。】

  【同样也只有聚集起大部分的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为兵,他才有可能真正推翻秦国,然后复辟韩国。】

  【而他第一年回到韩国故地的时候,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和他一样,抵触、甚至反抗II-玖企ji)u壹3罢秦国的心非常强烈。】

  【但是,到了第二年,亲眼见证了秦国的代田法,以及各种肥料的制作与使用方法,所带来的增产效果,并且秦国直言要教导他们这种更加先进的耕种之法后。】

  【张良再次回到韩国故地,却是发现原先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眼中对于秦国的仇恨目光,渐渐消去了许多。】

  【等到第三年,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同样借助代田法,以及各种肥料的制作与使用方法实现增产之后。】

  【张良再次回到韩国故地,此时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眼中已经没有了对于秦国的仇恨目光,最多就是没有秦国官吏在场的时候,低声对秦国咒骂一阵子。】(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等到第四年,秦国开始向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推广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龙骨水车等等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之后。】

  【张良再次回到韩国故地,此时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嘴上已经不再咒骂秦国了,并且脸上也渐渐多了一些以往在韩国治下所没有的笑容。】

  【等到第五年,秦国开始向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推广牛、羊、驴子等各种牲畜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之后。】

  【张良再次回到韩国故地,此时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脸上满是笑容,嘴里也渐渐说起秦国对他们的好。】

  【而在第五年之后,张良便没有再回过一次韩国故地,反而在天下各地郡县游历。】

  【因为张良知道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之民心,已经尽归秦国。】

  【他已经不可能再聚集众多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去推翻秦国,复辟韩国了。】

  【所以张良说的为韩国复仇,最多也就是代表昔日的韩国国君与相关的文武百官、贵族公卿,还有他们张家,并不能代表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

  【看着沉默无言的张良,太子扶苏脸上也是露出一抹笑容道:“看来你也已经认识到,你所谓的为韩国复仇,并不能代表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想法。”】

  “你最多也只能够代表昔日的韩国国君,以及相关的文武百官与贵族公卿,还有你们张家。”】

  “那么,你确定要为了昔日的韩国国君,以及相关的文武百官与贵族公卿而向秦国复仇吗?”】

  “孤刚刚就已经说过了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可以说,如果不是韩国国君昏庸无能,宠信佞臣小人。”】

  “如果不是韩国除了你们张家之外的其他文武百官、贵族公卿一个个嫉妒贤能,排除异己,打压政敌,不断拖你大父与你父亲的后腿。”】

  “那么,你们韩国最终未必会落到国破家亡的下场!”】.

  “可以说,当年的韩国就是一架即将要坠入深渊的车架。”】

  “你大父,你父亲,五世相韩,接连花费了两代人一辈子的精力,呕心沥血地想要去阻止韩国这辆车架奔向灭亡的深渊。”】

  “但是,韩国国君与其他文武百官、贵族公卿不仅没有帮忙,反而不断以言语嘲讽、诽谤、污蔑你大父、你父亲。”】

  “甚至他们还狠狠地踹开你大父、你父亲,使得韩国这辆车架从你大父与你父亲的身上碾过去,并且丝毫不感激你大父与你父亲对韩国的艰辛付出。”】

  “即便如此,你也依然要为了那些如同猪彘一般的韩国国君,以及相关的文武百官与贵族公卿而向秦国复仇吗?”】

  【听着太子扶苏那充满了蛊惑性的话语,张良的脑海里也是浮现出了两个争执的声音。】

  【一个声音说,他们张家五世相韩,世代忠臣,必须要为了昔日的韩国国君,以及相关的文武百官与贵族公卿而向秦国复仇。】

  【另一个声音则是说,不值得!】

  【为了那些如同猪彘一般的韩国国君,以及相关的文武百官与贵族公卿而向秦国复仇不值得!】

  【是韩国辜负了他大父与父亲,是昔日的韩国国君,以及相关的文武百官与贵族公卿辜负了他们张家!】

  【在这两个声音不断争执辩驳的过程中,张良的内心也是不知不觉地渐渐偏向了后者。】

  【毕竟他从小在韩国长大,他大父距离他较为久远,不太清楚,但是他父亲为了韩国提出了多少有用的建议,但是韩国国君却不采纳。】

  【以及其他韩国文武百官、贵族公卿又是如何嘲讽他父亲,甚至是联合起来暗中拖他父亲的后腿等等,他却是看的一清二楚的。】

  【所以要他为了昔日的韩国国君,以及相关的文武百官与贵族公卿而向秦国复仇,他不愿!】

  【看着额头隐隐冒出一阵汗水,仿佛此刻正在天人交战一般的张良,太子扶苏也是笑了笑,接着说道:“最后便是为你们张家复仇。”】

  “但是韩国灭亡的时候,秦国是并没有对韩国的王室宗亲、贵族公卿直接行屠戮之举的。”】

  “当然,你们张家族人愿意为了韩国而殉国,那是你们的事情。”】

  “换句话说,只要你们张家在韩国覆灭之后,没有触犯到秦国的律例的话,那么秦国也不会对你们张家族人进行清算。”】

  “当然,如果你们张家触犯了秦国的律例,从而被秦国官吏依照秦律而斩的话,那么孤也只能说你们是罪有应得。”】

  “不过,据孤所知,你们张家在到了你这一代人之后,人丁稀少,甚至活到如今的嫡脉只有你一个人。”】

  “所以,秦国与你们张家之间,应当是没有直接的血海深仇的。”】

  “唯一有的,大概便是覆灭韩国之后,将你们张家从五世相韩的高高在上的地位,打落到了尘埃之下。”】

  “但是,这一点在孤看来也并不算什么,你若愿意为秦国效力,凭借你的才智,即便在秦国也依然可以重振张家,使得张家再入贵族公卿的行列。”】

  “所以,现你要继续为韩国复仇吗?”】。

第483章羡慕天幕上的自己的各地黔首百姓【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韩地的黔首百姓皆是一脸惊愕地看着天幕上的“他们”。

  要知道,对于他们来说,韩国也已经覆灭了有十年之久。

  但是,即便十年过去了,说实话,他们在秦国治下的生活与昔日在韩国治下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因为并入了秦国疆域的原因,所以这十年来,他们基本没怎么遭遇到外来的敌国入侵。

  所以他们的生活,倒也还算安稳。

  但是,在物质生活条件方面,与天幕上的“他们”相比起来,那可就是远远不如了。

  尤其是不少韩地的黔首百姓,皆是在天幕上找到了另一个“自己”。

  两相对比之下,那巨大的物质生活条峮易令齐吧丝妻咝物》件差距,更是让他们忍不住议论纷纷。

  “真好,天幕上的咱们,生活的~真好!”

  “谁说不是呢,真希望和天幕上的我们-交换一下。”

  “我也想,天幕上的我生-活的太好了!”

  “你们看,那是天幕上的尔衣III洽柒玖轳厁倭我,天幕上的我也还活着!”

  “不仅活着,而且天幕上的我还养了一头牛,一头驴子和三只羊!”

  “啧,你那算什么,你看天幕上的那个我,不仅同样养了一头牛,一头驴子以及三只羊,另外还养了三头黑彘,甚至还有十几只鸡!”

  “天幕上的我生活的有多好,我都不敢想!”

  “他阿姆的,真是越想越来气,简直就是同人不同命!”

  “这得要有多少多余的粮食,才能够让一家老小在吃饱之余,还能够养得起那么多的牲畜!”

  “这大概就是太子扶苏殿下之前说过的黔首百姓初级吃饱穿暖的生活水平吧?”

  “真希望自己能够出生在天幕上的秦国,这样的话,就算享福,也能够早享几年。”

  “唉,天幕上的我不仅有了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龙骨水车等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同时也有了牛、羊、驴子等牲畜。”

  “而天幕下的我,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有这些东西呢。”

  “快了,快了,之前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和龙骨水车等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的兑换,已经推广到咱们韩地了。”

  “甚至之前就在隔壁县的我二舅家的大伯,他们家就已经兑换到了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和龙骨水车等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

  “所以估计最多再过十天半个月,像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和龙骨水车等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的兑换就能够推广到我们这里了。”

  “到时候,我也能够拥有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和龙骨水车等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了。”

  “就是不知道像牛、羊、驴子这些牲畜,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推广到我们这里。”

  “继续等吧,估计牛、羊、驴子等牲畜要慢一些,可能得要一年半载才能够推广到我们这里。”

  “想开点,比起赵地、楚地、魏地、燕地、齐地等的黔首百姓,起码我们韩地的黔首百姓更加靠近秦地。”

  “一般在推广完秦地的黔首百姓之后,接着就能够轮到我们韩地的黔首百姓推广了。”

  “说的也是,听你这么一说,忽然又感觉好了许多。”

  看着天幕上的“他们”,不仅家家户户都有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龙骨水车等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

  同时,还家家户户都能够蓄养得起一头牛、一头驴子,甚至几只羊。

  一年到头,也能够给家里的一家老小添置上一身新的、厚厚的、暖和的羊毛衣裳,并且每个月都能够吃上一次肉食,而且一日三餐也基本可以吃到饱。

  这简直让天幕下的韩地黔首百姓,一个个羡慕嫉妒到面容都要扭曲了。

  毕竟,这是真正的同一个人,但是却完全不同的两种命运生活呀。

  至于说天幕上的“他们”付出了多少的劳动,才换回那样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则是被他们给忽视了。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再多的劳动,那也不过是卖力气罢了。

  而黔首百姓会在意卖力气这种事情吗?

  并不会!

  因为对于黔首百姓来说,他们唯一能够卖的便是力气了。

  所以不过是卖力气罢了,只要他们卖出一分力气之后,能够换来一分收获,那么他们愿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卖力气。

  真正让他们在意的是,自己卖了力气之后,结果却一无所获,这才是他们难以接受的事情。

  所以如果卖力气便可以换来天幕上的那般生活,那么他们恨不得现在就开始为秦国卖力气干活。

  而韩地的黔首百姓都如此,那就更加不用说其他地方的黔首百姓了。

  比如说,关中老秦人。

  看到天幕上的“韩地黔首百姓”一个个都过的那么好的时候,关中的老秦人更是炸开了锅。

  “凭什么?”

  “凭什么天幕上的韩地的黔首百姓能够过的这么好!”

  “就是,我们才是老秦人,他们不过是投降秦国的韩人,他们凭什么有这么好的生活。”

  “我们现在也才兑换到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龙骨水车等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而已,像牛、羊、驴子这样的牲畜,我们都还没有兑换到。”

  “我们都还没有达到太子扶苏殿下之前说的黔首百姓初级吃饱穿暖的生活水平,他们凭什么可以达到黔首百姓初级吃饱穿暖的生活水平?”

  “不公!我们要向陛下反馈!”

  “说的没错,我们要向陛下表达我们的想法,怎么也得要我们先达到黔首百姓初级吃饱穿暖的生活水平,然后才可以轮到其他地方的黔首百姓达到初级吃饱穿暖的生活水平。”

  在一众老秦人因为天幕上的“韩人”达到了黔首百姓初级吃饱穿暖的生活水平,而他们却还没有达到黔首百姓初级吃饱穿暖的生活水平感到不公,并且抗议的时候。

  忽然有一个老秦人开口说道:

  “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天幕上的我们过的远比天幕上的韩人还要更好许多?”

  这话一出,顿时其他还在表达着自己感到不公的老秦人,也是忽然愣住了。

  因为刚刚他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他们将天幕上的“韩人”与天幕下的他们进行对比了。

  而如果将天幕上的“韩人”与天幕下的他们做对比的话,那么肯定是天幕下的他们目前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对来说更差一些。

  但是事实上,将天幕上的“韩人”与天幕上的“老秦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做对比,这才是正确的。

  而天幕上的“韩人”的物质生活水平都达到了黔首百姓初级吃饱穿暖的生活水平,那么天幕上的“老秦人”的物质生活水平难道还能够比“韩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更差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