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止
所以要将韩国覆灭之罪,以及他们张家覆灭之罪,归咎到太子扶苏身上的话,多多少少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毕竟冤有头,债有主。
始皇帝才是秦国的秦王,秦国真正的主和头。
除非说始皇帝嬴政已死,太子扶苏继位成为新的秦王,成为秦国新的主和头,那么那个时候说秦王扶苏是覆灭韩国的罪魁祸首。
然后找秦王扶苏算账,甚至是刺杀秦王扶苏也算理所应当。
否则在始皇帝嬴政尚且活着的时候,不去刺杀始皇帝嬴政,反而去刺杀太子扶苏,这听起来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欺软怕硬”的意味。
而且与常年征战、讨伐六国的始皇帝嬴政不同。
太子扶苏从出现到现在,除了在对待昔日敌对的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这方面下手狠辣之外。
在对待黔首百姓这方面,可以说是普天之下,无人能够比太子扶苏更加怜悯黔首百姓,也无人能够比太子扶苏对待黔首百姓更好。
更重要的是,太子扶苏不仅只是在口头上对待黔首百姓好。
他还花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去与农家、墨家一起研究能够改善黔首百姓衣食住行的东西。
并且在这十年时间里,他也真的和农家、墨家一起研究发明出了众多能够改善黔首百姓衣食住行的东西。
比如说,能够提高庄稼亩产量的代田法。
又比如说,还是能够提高庄稼亩产量的各种肥料的生产制造方法。
再比如说,能够提高耕种、灌溉、纺织效率的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龙骨水车等等新式器具。
又再比如说,莲藕、菱角、芋头、山药等超高产庄稼粮食的发现,以及存储这些庄稼粮食更长时间的方法。
亦再比如说,大豆油的榨取方法,蜂窝煤炭的制作方法,盐的晒制方法,羊毛的纺织方法,黑彘的饲养方法,低廉的鱼肉等等。
可以说,太子扶苏与农家、墨家一起研究、发明、制造出来的这些东西,实打实地改善了当今天下所有黔首百姓的衣食住行。
不仅使得当今天下所有黔首百姓的生活都比以前好了数筹,更是使得天下所有黔首百姓未来吃饱穿暖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在对待敌对的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下手那么狠辣。
但是当今天下所有的黔首百姓却仿佛视而不见,完全没有觉得太子扶苏下手狠辣的原因。
毕竟黔首百姓虽然可能(赵钱好)不识字,也没读过多少书,但是谁真正对他们好,谁真正对他们差,他们还是能够分辨的出来的。
而很显然太子扶苏是真正对他们好的,过往的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不能说全部都是对他们差的,但是至少大部分的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都是对他们差的。
所以他们当然是选择支持太子扶苏,对太子扶苏对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斩草除根的行为选择视若无睹了。
所以太子扶苏在当今天下黔首百姓心中的声望,可以说是非常之高的,甚至比起扫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的始皇帝还要远远高上数筹。
一旦天幕上的“。他”真的选择了刺杀太子扶苏,甚至都不用真正刺杀太子扶苏成功,只要稍微让太子扶苏受了一点点的伤纲。
他敢肯定天下再大,也绝对没有丝毫他的容身之处。
甚至都别说他的容身之处了,张家历代先人的坟墓,说不定都会被暴怒的黔首百姓给挖出来鞭尸,甚至是挫骨扬灰。
他虽然不怕死,但是总不能因为天幕上的“他”,从而导致他已逝的父亲,以及其他张家先辈惨遭横祸呀。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算天幕上的“他”真的刺杀太子扶苏成功,他也完全不觉得开心呀。
所以这一刻,张良也是默默在心中祈祷,希望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不要推断出太子扶苏的真实身份。
即便真的推断出太子扶苏的真实身份,也千万不要刺杀太子扶苏。
否则在刺杀太子扶苏,暴露出天幕上的“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就到他与张家历代先人彻底毁灭的时候了。。
第472章悠悠两年,太子扶苏对泗水郡的发展规划【求订阅,求全订】
【时间悠悠,再次从秦王政二十五年初,走到了秦王政二十六年初。】
【这是太子扶苏下到泗水郡当郡守的第三年了。】
【在下到泗水郡当郡守的第一年,太子扶苏改革,以及推进落实了六署诸科、六堂诸厅制度。】
【同时,在泗水郡各个地方县都设立官方种植田,采用代田法,以及制作并使用各种肥料来耕种。】
【并且每次耕种的时候,都会召集该县的乡、村的黔首百姓来一起观看。】
【目的,就是为了取信于民。】
【而采用了代田法,以及制作并使用各种肥料来耕种的官方种植田,在收成的时候亩产量也远远高于其他黔首百姓以前所采用的耕种之法。】
【所以在第一年过后,泗水郡各个郡县的黔首百姓也是纷纷主动向官方派遣下来的农官学习代田法,以及各种肥料的制造与使用之法。】
【同时,在第一年期间,像莲藕、菱角、芋头、山药这样超高产的庄稼作物,秦国也是推广给楚地的黔首百姓种植的。】
【并且如何将莲藕、菱角、芋头、山药,给制作成莲藕粉、菱角粉、芋头粉、山药粉来进一步延长它们的保质食用时间的方法,也是教授给了楚地的黔首百姓。】
【所以在第一年过后,泗水郡各个郡县的黔首百姓也是或多或少地从各个地方县衙那边,领取到了不少的莲藕种子、菱角种子、芋头种子、山药种子。】
【然后在自家的部分土地田亩里面,将之种植下去。】
【到此,在秦国覆灭楚国之后,泗水郡的黔首百姓也算是初步接受了秦国对他们的治理。】
【毕竟其他东西有可能是假的,但是官方种植田远超他们一、两倍,甚至是两、三倍的亩产量他们是真的亲眼所见的。】
【至于说,因为楚国被覆灭了而记恨秦国?】
【不能说完全没有这样忠贞于昔日楚国的黔首百姓,但是即便有,那也是极少数的存在。】
【毕竟难道因为记恨秦国覆灭了楚国,所以就要放弃秦国准备教导他们的,能够使得亩产量大幅度提高的代田法和各种肥料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吗?】
【仇恨不能当饭吃,但820是学会代田法,以及各种肥料的制造与使用方法之后,是真的能够提高自己的亩产量,使得自己以及一家老小都能够吃饱饭的。】
【所以即便楚国已灭,甚至他们的亲朋好友兄弟子嗣,可能也都已经死在了昔日秦国与楚国的战场上。】
【但是绝大多数的黔首百姓,终归还是要放眼当下的。】
【死人,最终还是要给活人让路的。】
【而且,正所谓凡是就怕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像楚国统治他们多少年了,但是这么多年来,楚王以及一众贵族公卿、文武百官,有派遣过农官亲自来教导他们如何耕种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收成吗?】
【有为他们研究过能够使得庄稼亩产量大大提高的,所谓的肥料吗?】
【有给他们推广种植过高产的莲藕、菱角、芋头、山药吗?】
【没有!】
【一个都没有!】
【所以两相对比之下,似乎秦国对他们更好一些。】
【若是秦国能够一直如此的话,那么他们接受秦国对他们的治理,也不是不行。】
【而在第一年,改革、落实了泗水郡的地方郡县制度,以及初步收拢了泗水郡县的黔首百姓的民心,并且经过深入的调研与走访,还有结合泗水郡的实际情况之后。】
【太子扶苏也是制定出了一个有关于泗水郡,以及其治下各县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那就是以农业为主,以打捞渔业和养殖渔业为辅,并且兼之航运与商贸。】
【先说农业,泗水郡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环境条件,都是非常适宜水稻种植的。】
【像之前第一年,太子六部中的农部的农官在泗水郡设立的官方种植田上以代田法,还有各种肥料去辅助种植水稻的时候。】
【最终,水稻的年亩产量达到了360斤到650斤/亩左右(秦制单位,合今约105斤到189斤/亩左右)。】
【换句话说,水稻的亩产量达到了每秦亩3石到每秦亩5。4石左右。】
【平均下来,水稻的平均亩产量也有每秦亩4左右。】
【而原来楚地黔首百姓种植水稻的亩产量,大约为每秦亩1。7石到每秦亩2。6石之间。】
【相对来说,水稻的亩产量被提高了1。5倍到2倍左右。】
【这也是为什么秦国派遣下来的农官,在公开教授泗水郡的黔首百姓代田法,以及各种肥料的制作与使用方法之后,泗水郡的一众黔首百姓会默默接受秦国治理的重要原因。】
【没办法,秦国帮他们提高的水稻亩产量真的太香了,香到他们不得不心动的地步。】
【所以在气候条件,以及地理条件都如此适合种植水稻的情况下,自然要大力发展水稻方面的农业种植。】
【这样的话,种植出来的粮食,不仅可以自食自用,还可以将多余的粮食对外售卖,从而将泗水郡打造成一个出口粮食的大郡。】
【再说渔业,泗水郡单单是听名字就知道,比邻多条河流、湖泊,拥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
【而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的话,那么便意味着同样有丰富的鱼资源!】
【可以说,依托淮河、泗水、洪泽湖等水域,发展捕捞渔业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
【而除了捕捞各种鱼虾蟹鳌之外,挖掘鱼塘,然后成规模地养殖鱼虾蟹鳌,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最后说航运与商贸,泗水郡水资源丰富也意味着它河网密布。】
【而河网密布,也就意味着它可以通过这些河道去往其他郡县。】
【而可以通过河道去往其他郡县,那么也就意味着可以将泗水郡各个地方县当地多余的特产、物资给卖到其他郡县去。】
【比如说,泗水郡日后种植出来的多余的粮食,便可以通过水路运输到咸阳。】
【要知道,咸阳那边目前正在修筑一座足以容纳上百万人长期居住的新都城。】
【而这座足以容纳上百万人长期居住的新都城,一旦建成,那么城中所居住的上百万黔首百姓,每日衣食住行所需的海量物资,从何而来?】
【单单凭借咸阳城周围的那些县的物资产出,便足以供应满足得了未来新都城上百万黔首百姓每日的衣食住行所需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必须要有更多的物资能够转运到未来新的都城,以此满足未来新都城内所居住的上百万黔首百姓每日的衣食住行需要。】
【像与咸阳有河流水道相链接的河东郡、河内郡、三川郡、泗水郡等郡县,便可以将各自多余的粮食等物资,通过河道水路运输到咸阳,以及未来新的都城。】
【同时,像咸阳城,以及河东郡、河内郡、三川郡等郡县,也可以将它们各自多余且泗水郡又没有的特产物资给转运售卖到泗水郡。】
【如此一来一回,买入卖出之间,自然便促进了商贸。】
【而泗水郡自然也就可以凭借繁荣的商贸,收取到更多的商税,从而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不过想要真正做到以上这几点,并不容易。】(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因为一来,淮泗水系容易泛滥,如果不修建大量的堤堰的话,容易遭遇洪灾,从而1遛易VII亦陾扒罒(四z)岜导致庄稼歉收。】
【所以在那之前,必须要有专门善于水利工程建设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来负责组织修筑大量的堤堰。】
【二来,泗水郡想要发展捕捞渔业的话,也需要有大量的专业捕捞渔船。】
【而目前泗水郡,也是大量缺乏这种专门的捕捞渔船的。】
【所以泗水郡想要发展捕捞渔业的话,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他以泗水郡郡守的身份上奏秦王,然后再由秦王从太子六部的江河司那边,抽调一支专业的捕捞渔船船队过来。】
【说的直白点,就是他将自己太子六部麾下的部分捕捞渔船船队,调到泗水郡这边。】
【另一个选择,就是他以泗水郡郡守的身份上奏秦王,然后在泗水郡仿照太子六部中的工部造船司那般,同样在泗水郡这边建立一个造船厂。】
【造船厂造好之后,自然就能够大量生产制造出专业的捕捞渔船来使用了。】
【如果说他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泗水郡的郡守的话,那么太子扶苏肯定选择第二个,也就是在泗水郡仿造工部造船司那般,设立一个造船厂,用以建造捕捞渔船。】
【因为一个造船厂的设立,不仅仅能够生产制造出船只,更重要的是在生产制造船只的过程中,它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吸纳众多的黔首百姓为其服务。】
【而黔首百姓则可以通过为造船厂工作,获得造船厂提供的报酬,从而能够使得泗水郡的黔首百姓获得更多的收益。】
【但是,他不仅仅是泗水郡郡守,他更是太子扶苏。】
【在有些时候,他可以以泗水郡的郡守身份考虑行事,但是在其他某些时候,他更要以太子扶苏的身份去进行全局方面的考虑。】
【比如说,设立造船厂这件事。】.
【在他仔细思虑过之后,选择在东海郡设立一个造船厂所能够发挥出来的意义与作用,会比在泗水郡设立一个造船厂所能够发挥出来的意义与作用更大。】
【毕竟论及鱼类的数量,泗水郡内的各条江河湖泊,又怎么能够比得上无边无际的大海呢!】
【想要满足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全天下黔首百姓的海量鱼肉需求。】
【单单凭借捕捞船队在沛河、渭河等河流里面所打捞捕获到的鱼获数量,又或者是在泗水郡境内的泗水等江河湖泊里面所打捞捕获到的鱼获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将来还得要在捕获江河鱼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发展捕获海洋鱼鲜才行。】
【所以如果考虑到这一方面的话,那么自然还是将造船厂设立在东海郡更加合适一些。】
【毕竟造船厂如果设立在东海郡的话,那么打捞捕获的海船制造出来之后,就近便可以入海测试。】
【如果造船厂设立在泗水郡的话,那么造船制造出来之后,还得要经过淮泗河道入海,更加麻烦了一筹。】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东海郡的黔首百姓因为临近海边的原因,有很多土地田亩皆为咸土。】
【这种咸土的土地田亩,要么无法种植,要么种植的产量不高,所以大部分东海郡的黔首百姓都不得不以打捞捕获海鲜的渔业为生。】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红楼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