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止
若用此道而治国的话,那么当可使得天下长治久安,大秦江山社稷固若金汤,无有倾覆之危。
但是,既然可取两家之精华而治国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取诸子百家之精华而治国呢?
儒家之德可教化百姓,法家之制可督责臣民,道家之本可顺应民心,墨家之长可便民制天。。。。。。。。。
若是以道表、儒身、法骨、墨行、兵搏、纵横言、阴阳谋。。。。。。而为大秦未来的治国之道的话,那么未来的大秦又会变成怎么样呢?
秦皇嬴政不知道,但是他很想试一试这样的治国之道,看一看那样的大秦乙。。
第429章天幕过后的各项安排事宜【求订阅,求全订】
看着第六次浮现的【大秦秦太宗扶苏】天幕也是如同以往那般渐渐暗淡、隐没下去,而后消失于天穹之中后。
秦皇嬴政也是知道这一次的天幕播放到此便结束了。
之后秦皇嬴政也是惯例赐宴文武百官,以及诸子百家博士。
吃饱喝足之后,一众中低层的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自觉离去。
然后九卿之类的重臣,以及始皇帝的心腹大臣也是在赵高的引领下,去到偏殿休息片刻。
直到秦皇嬴政重新沐浴更衣完之后,方才再度召见一众九卿重臣与其他心腹大臣。
秦皇嬴政扫过面前的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上卿蒙毅等一众心腹大臣,微微沉吟半响。
这次天幕透露出来的,值得他们吸收的消息内容还是挺多的。
在沉吟半响过后,秦皇嬴政看向一旁的治粟内史安排道:
“此次天幕上透露出来的,涉及到民生买卖之事,一共有三,分别是制取蜂窝炭、制盐,以及制油。”
“其中制油,主要是通过大豆制油,此事朝廷暂不必插手,民间黔首百姓如若需要食用大豆油的话。”
“那么民间黔首百姓可以自行榨取大豆油使用,朝廷将记录下来的详细榨取大豆油的方法、过程,公布、推广到各个郡县乡镇,任由黔首百姓自行学习之。”
油、盐、蜂窝炭都是民生之重,如果可以的话,那么秦皇嬴政自然也是想要官方垄断大豆油的制作、售卖的。
然后很可惜,榨“七九零”取大豆油的原料就是黔首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有的大豆。
秦国根本无法从原材料上限制黔首百姓去榨取大豆油使用。
当然,如果说榨取大豆油的详细方法、过程并没有被天幕公开,而是只被秦国朝廷掌握的话。
那么朝廷倒也还可以通过严格管控榨取大豆油方法的方式,使得黔首百姓即便有榨取大豆油的原材料大豆,也难以自行榨取大豆油使用。
然而也很可惜的是,榨取大豆油的详细方法、过程已经被天幕彻底公布于众了。
所以至此,秦国基本是不可能做到限制民间黔首百姓自行榨取大豆油使用的。
而如果不能限制的话,那么秦皇嬴政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选择放开,任由民间黔首百姓自行榨取大豆油使用了。
如此一来,说不定还能够让民间黔首百姓对秦国与他多两分好感。
治粟内史也是明白始皇帝如此安排的原因,当即点了点头道:
“是,陛下!”
“回头臣便将记录下来的大豆油的制取方法,迅速刻印成册,并且通传天下各地郡县、乡镇。”
简单安排完大豆油之后,秦皇嬴政也是接着说道:
“接着是蜂窝炭,天幕上已经曝光出来的石涅矿地点,当地郡县官员应当已经做出管控。”
“过后你便立刻安排人员赶赴当地,建立相关的蜂窝炭制造厂,生产制作蜂窝炭,以售天下黔首百姓。”
“然后,等阴阳家的博士拟定矿藏部诸司的人员名单,并且交由你审核通过之后,再呈递于朕确认。”
“最后,再安排他们去勘探、寻找天下其他蕴藏有石涅矿藏的地方。”
大豆油因为原材料人人都有的原因,所以秦国与他无法对大豆油做出限制与垄断。
但是石涅,又或者说蜂窝炭那就不一样了。
用来制作蜂窝炭的石涅矿脉,自然不是黔首百姓家家户户都有的。
而不是黔首百姓家家户户都有的话,那么秦国自然便可以通过派兵驻守产出石涅的矿脉,进而限制、垄断制作蜂窝炭的石涅。
然后在限制、垄断了石涅之后,再将之制作成蜂窝炭,最后再将之如同盐等必需品一般,售卖给黔首百姓,以增加国库税收。
治粟内史同样神情兴奋地点头应道:
“是,陛下!”
“回头臣便立刻安排人手去天幕上暴露出来的石涅矿脉点建立蜂窝炭生产、制作厂。”
榨取大豆油这么大的利润,他作为秦国的治粟内史暂时无法从中获取到钱财税收也就罢了。
但是像制作、售卖蜂窝炭这么大的利润,那是坚决不能够放过的。
如果放过了的话,那么他作为秦国的治粟内史,大晩上睡着、睡着都能够气的起来给自己抽一巴掌。
“最后是太子扶苏改进之后的制盐术,同样天下各地负责监督、生产盐的官吏。”
“如果不傻的话,那么现在便应该已经在思索着要如何改良、应用太子扶苏所研究出来的那套新式制盐术了。”
“过后你同样将记录下来的详细榨取新盐的方法、过程,及时公布、推广到大秦的各个地方盐生产厂,让他们采用太子扶苏所教导的那种方式,去大量生产盐,然后大量卖给黔首百姓。”
“最后再用从中赚取到的钱财,补充到国库里面,充实国库。”
秦皇嬴政看着治粟内史,语气淡淡道。
一旁的治粟内史再三点头应道:
“是,陛下!”
“过后,臣便逐一吩咐、安排下去。”
未来秦国正是需要用到诸多钱财的时候,现在有了制蜂窝炭与制盐售卖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原本受限于钱财不足而无法快速推进的项目,现在也可以进一步推进了。
这不管是对于秦国来说,还是对于黔首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安排完治粟内史之后,秦皇嬴政的目光也是转到一旁的夏无且身上,接着吩咐道:
“过后,夏卿便按照此前太子扶苏所说的那般,去组织天下医师进行编撰医书。”
“同时,拟一个组织医师定期下到地方郡、县、乡、镇村巡诊的章程呈递于朕,”
“待朕阅后无疑便推行下去,为天下黔首百姓巡回诊治。”
夏无且亦是干脆利落地点了点头道:
“是,陛下!”
之前在宴席上的时候,他就一直在琢磨着此事。
而到现在,他心中也是渐渐琢磨出了一个大体的雏形。
接着就等回去之后,将之具体写下来,然后再好好修改、完善一番。
最后,再将拟定好的章程,写成奏疏,呈现给始皇帝陛下过目。
在安排完夏无且之后,秦皇嬴政的目光也是接着落到九卿奉常的身上道:
“周礼乃是昔日周王朝治理天下的礼仪秩序制度,仅适合于周,而不适合于秦。”
“秦国扫平六国,大一统天下之后,自然也当有新的礼仪秩序制度来辅助治理秦国。”
“所以在昔日周礼的基础上,制定秦国的新秦礼一事,也不能够继续耽搁下去。”
“若有需要,出身于儒家的张苍,奉常亦可调用。”
“又或者是等一等,看看那天幕上出现过的儒家之士叔孙通,是否会前来咸阳自荐。”
“若是前来咸阳自荐,并且经过考核之后,也确实是有几分才能的话。”
“那么便将他安排到奉常之下,协助奉常完成秦国新秦礼的制定。”
九卿奉常闻言也是恭谨应道:
“臣,遵旨!”
同时,奉常也是开始在心中琢磨着这个要符合始皇帝需要,要符合秦国需要,又要符合黔首百姓需要,更加要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新秦礼到底应该怎么制定。
只不过想了一会,奉常也依然觉得心中杂乱如同一团乱麻,找不到下手之处。
想到这里,奉常也是在心中轻叹一口气,觉得自己果真有些老了,连这么点小事都处理不好。
然后决定过后去将张苍临时调过来一下,听听看看张苍这个年轻人的想法。
同时,也在心中希望天幕上出现过的那位“叔孙通”儒家之士能够来咸阳自荐。(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并且希望他们这个世界的叔孙通本人,也有相关的真才实学。
这样的话,他就能够轻松、省事不少。
吩咐完奉常之后,秦皇嬴政接着看着面前的一众心腹重臣,神情严肃地说道:
“朕,欲要以道表、儒身、法骨、墨行、兵搏、纵横言、阴阳谋。。。。。。而为大秦统一天下之后的治国之道,诸卿有何以教朕?”
听到秦皇嬴政的话语,在场的一众心腹重臣皆是有些迟疑地沉默不语。。。。。。。。
毕竟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开口说的事情。
像前面提到过的制蜂窝炭、制盐与制油,这顶多算是治国之技,说错了,又或者是做错了,对于秦国未来影响都不大。
左右不过是一个政策的事情罢了,错了那么便废除,又或者是修正即可。
对于他们来说,也不算是多麻烦的事情。
但是,治国之道这种东西,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可以说国家所有的政策,都是以治国之道作为基础去出发、制定的。
举个例子,假如国家的治国之道是法家的霸道治国之道的话。
那么秦国所有的政策,便都是在法家的霸道治国之道的基础上去制定的。
比如说,在律例这方面,法家会以德教化黔首百姓,轻刑罚、重仁义吗?
并不会!.
法家只会将黔首百姓能干什么事情,不能干什么事情,以及干错之后又会有什么惩罚后果清楚直白地写出来,然后告知黔首百姓。
然后如果黔首百姓真的触犯律例之后,便直接从严从重处罚。
至于说什么以德教化,轻刑罚、重仁义,不存在的!
又比如说,在赋税方面,如果遭遇了天灾人祸,导致黔首百姓不能按时缴纳赋税的话,那么法家会直接免黔首百姓应该缴纳的赋税吗?
并不会!
不能按时缴纳应该缴纳的赋税,同样也是违反秦律。
身上有爵位的话,那么便可以以爵位抵罪。
身上没有爵位的话,那么便罚没家产钱财。
如果连家产钱财都没有的话,那么便直接充作刑徒,以徭役充当赋税。
再比如说,在民智方面,法家会主动为黔首百姓开民智吗?
依然不会!
在法家看来,黔首百姓能够好好种田,好好上战场打仗,好好为国家缴纳赋税,那便足以。
至于其他的需求,都不是必要的。
甚至如果有可能影响到黔首百姓好好种田、好好上战场打仗、好好为国家缴纳赋税的话,那么还应当禁止黔首百姓的其他需求等等。
可以说,治国之道的变更是涉及到一个国家方方面面的事情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轻易开口胡言乱语的。
看着沉默的一众心腹重臣,秦皇嬴政的目光落到自己的头号能臣李斯身上。
感觉到始皇帝投望过来的视线,李斯也是感觉压力颇大,但是却也不能装作看不见。
毕竟他还想要当秦国的丞相呢,自然不能够在这种时候退缩。
不过好在经过方才片刻的沉思,他也是勉强捋出了一个思路,随即朝着始皇帝拱手4。1施礼,而后开口道:
“回陛下,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反过来说,欲谋其政,需在其位。”
“陛下欲要以道表、儒身、法骨、墨行、兵搏、纵横言、阴阳谋。。。。。。而为大秦统一天下之后的治国之道的话,那么陛下准备给予诸子百家具体何等职位?”
“如法家之士,可以出任廷尉之下的相关职位。”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红楼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