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止
而其他在咸阳的一众王室宗亲子弟,在看到天幕上太子扶苏制定出来的那个“王室宗亲子弟”相关的学习考核计划。
以及天幕上的“嬴阴嫚”、“嬴栎阳”、“公子将闾”、“公子高”等人的“悲惨”学习经历之后,一个个也是感觉如同天塌下来了一般。
因为他们是真的怕始皇帝会对他们也执行那个“王室宗亲子弟”的学习考核计划呀!
甚至对于那些年纪尚未到三十岁的王族宗亲来说,那个所谓的“王室宗亲子弟”的学习考核计划,比让他们的子孙后代的待遇逐代递减还要更加令人难以接受。
毕竟向来吃吃喝喝,享受荣华富贵,自由松散惯了的他们,又哪里会愿意再过上像天幕上的大秦公子、公主们那样极端刻苦的学习生活。
这一刻,一众大秦王室宗亲们也是纷纷走动起来,想要对可能来临的“王室宗亲子弟”的学习考核计划,以及王室宗亲的子孙后代待遇逐代递减之事商讨一下。
看看能不能阻止始皇帝降下这样的命令,又或者是对那个所谓的“王室宗亲子弟”的学习考核计划,以及他们子孙后代的待遇之事,提出一些他们的想法。
另一边,皇宫中,秦皇嬴政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在“秦王政十八年”年底召开的六部小廷议结束。
接着第五次浮现的【大秦秦太宗扶苏】天幕也是如同往常一般渐渐暗淡、隐没下去,随后消失于天穹之中后。
秦皇嬴政也是再次惯例赐宴于文武百官,用以稳定人心。
不过实际上,从天幕多次出现到现在,其实秦皇嬴政已经不用再通过赐宴这种方式来稳定人心了。
只不过有些事情,一旦持续发生超过三次之后,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形成一个惯例。
而观看完天幕之后便给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赐宴一事,也是如此。
毕竟只不过是给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赐宴一番罢了,又花不了几个钱,秦皇嬴政还不至于会吝啬这么点钱财支出。
而这一次赐宴,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们也是吃到了之前第四次天幕中曾经出现过的菱角粉条、莲藕粉条、芋头粉条、山药粉条炖彘肉等菜品。
毕竟上一次从天幕展现出菱角粉条、莲藕粉条、芋头粉条、山药粉条炖彘肉等菜品的制作方法,到最后赐宴,中间留给尚食丞的一众厨师准备的时间太短了。
而想要将菱角、莲藕、芋头、山药制作成菱角粉、莲藕粉、芋头粉、山药粉又需要经过多次的沉淀以及提取。
所以尚食丞等一众厨师,压根就不够时间去准备、制作这些菜品。
但是这一次,在第五次天幕出现之前的半个月时间里,尚食丞等一众厨师就有充足的时间去沉淀、提取相关的菱角粉、莲藕粉、芋头粉、山药粉了。
并且也是利用沉淀、提取出来的菱角粉、莲藕粉、芋头粉、山药粉,研究、制作出了不少的新式菜品。
这让一众参与饮宴的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们,也是大饱口福。
毕竟虽然在过去的半个月时间里,他们各自府上的厨师也根据第四次天幕揭示出来的菱角粉、莲藕粉等的制作方法,成功制作出了菱角粉、莲藕粉、芋头粉、山药粉。
但是,他们各自府上的厨师,又哪里比得上专门负责始皇帝膳食的尚食丞等一众厨师的厨艺精湛呢。
在一番饮宴过后,其他一众中下层的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也是纷纷识情识趣的离去。
而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上卿蒙毅等这些深得始皇帝信赖、倚重的九卿重臣们,也是再一次来到偏殿等候始皇帝的召见。。。。。。。。。。
同样约莫过了数刻钟之后,再次换了一身衣裳的秦皇嬴政也是再度召见了他们。
而这一次天幕,虽然讲述的内容较多,但是真正需要他们为之参考,并且做出改变的却并不是很多。
秦皇嬴政先是看向九卿之中的宗正,同时也是他的某位叔父,直接不容拒绝地安排道:
“参考天幕上太子扶苏所提出来的王室宗亲的子孙后代待遇安排一事,以及对王室宗亲子弟教育的问题,尽快总结整理出一个具体的章程给朕!”
听到这话的宗正,嘴唇欲动,想要说些什么,但是看着始皇帝那坚定而不容质疑的神情,最终也还是没有多说什么,直接低头应道:
“臣,遵旨!”
同时,心中决定回头将这个消息通知其他一众王室宗亲们,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始皇帝回心转意。
如果有的话,那么就要早点使用了。
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他就只能够根据太子扶苏所说的内容,拟一个具体的章程呈上去了。
吩咐完宗正之后,秦皇嬴政再次看向廷尉李斯,沉吟半响道:
“之前呈递上来的变法,有些粗糙了。”
“再参考一下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说的内容,然后加入到新法之中,补充完善一番。”
“比如说,在新的变法之中,暂且放宽一下对于黔首百姓的约束,然后择一地郡县施行,看看如此对秦国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
“还有此前提交上来的大秦学宫之事,也需要再做补充完善一番,将向黔首百姓开启民智一事,也纳入到大秦学宫的任务之中。”
“另外太子扶苏所说的九级科举制度,也要纳入到新法之中。”
李斯也是当即低头应道:
“是,陛下!”(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听完天幕上的“自己”与太子扶苏的交流之后,他心中对于秦国的新法便已经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同时对于秦国的新法具体要如何才能够施行下去,也是有了更大的把握。
可以说,这一次李斯是把秦国的新法变法,作为诠释自己对于法家之道的理解的一种表现方式!
只要他能够在秦国变法成功,顺利推行他的新法,那么他便可以以此来完成他的毕生代表作《李斯子》!
届时,在后世法家弟子眼中,他李斯于法家一道上的身份地位,必然要胜过韩非一筹!
安排完李斯之后,秦皇嬴政又再看向一旁的治粟内史,叮嘱道:
“有关于牛、羊等牲畜,以及各种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之事,你这边再盯紧一点、催促一下。”
毕竟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事宜,可以说是秦国接下来要重点5。4推进的一个战略计划。
若是能够像天幕上的“秦国”那样,顺利完成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之事的话。
那么秦皇嬴政便有把握在五年之内,让原本的老秦人都过上“初级吃饱穿暖”的生活水平。
以及在十年之内,让包括原六国黔首百姓在内的天下黔首百姓都过上“初级吃饱穿暖”的生活水平。
所以,由不得皇政不上心。
治粟内史自然也是知道这件事对于秦国的重要性的,所以也是神情一凛,回答道:
“是,陛下!”
“臣回去便多多督促他们一番!”.
秦皇嬴政微微点头,然后又再看向另一旁的蒙恬吩咐道:
“先前说的那些舰船,也尽快调入咸阳沛河、渭河进行改造,然后打捞沛河、渭河的河鲜,交由治粟内史贩卖至黔首百姓,以充实国库。”
秦国这段时间以来,各种大动作连连,国库早就有些撑不住了。
为此,他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命人暂时停下有关于皇陵的修筑。
不过考虑到六国宗室、贵族公卿即将被他强迁入咸阳,马上又可以从六国宗室、贵族公卿身上狠狠搜刮一把,补充到国库里面,秦皇嬴政这才没有停下自己皇陵的修筑。
但是,即便有六国宗室、贵族公卿可以搜刮一把,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要多多开源才行。
比如说,像打捞捕获各种河鲜然后贩卖给黔伊磷衣7事(Dz五) 玖咝诌捌首百姓,便是开源的一种方法。
蒙恬亦是拱手应道:
“是,陛下!”
各项命令与安排被秦皇嬴政有条不紊地吩咐下去,而一众九卿重臣也是按照始皇帝的意志贯彻落实下去。。
第375章给了大棒又给甜枣的秦皇嬴政,第六次天幕开始【求订阅,求全订】
时间悠悠,一眨眼又是半个月过去了。
这半个月,对于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毕竟上一次天幕中太子扶苏提及到的事情,大部分都与现在的他们无关。
而可能会与他们有关的秦国新法变法之事,那也轮不到他们这些黔首百姓来做决定。
所以他们最多也就是将自身对于新法的一些卑微的期望,告诉负责治理他们的秦吏。
然后再由当地秦吏看情况决定,是否要将黔首百姓表达给他的那些诉求,继续进一步向上汇报给他们的长官,最终再呈递到始皇帝嬴政的面前。
不过,赵地的黔首百姓大概会因为天幕上的“李牧”可以活下来这件事,从而更加高兴一些。
毕竟当年的李牧,在赵国黔首百姓心中的确是甚得人心。
而原来六国大部分的宗室、贵族公卿,此刻也依然还在被强行迁移至咸阳的路途中。
毕竟他们一个个都是拖家带口,再加上他们本身也对于迁移至咸阳这件事心生抵触。
所以相较于之前仅是用了半个月就从咸阳快马加鞭赶到原六国各地郡县的秦军将士而言,他们拖拖拉拉了一个月都还没有迁移至咸阳。
而之前考虑到为了避免这些六国宗室、贵族公卿在迁移过程中出现过多的伤亡,所以秦军将士也并没有强硬地要求他们日夜兼程地迁移。
不过最近秦军将士也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心下已经决定等看完第六次天幕之后,就立刻急行军,务必要在半个月之内赶回到咸阳。
在此期间,如果这些六国宗室、贵族公卿因为日夜兼程出现了伤亡的话,那么死就死了吧。
反正只要把前因后果好好说一说,上官应当也不会太过于责备他们。
毕竟这些被迁移的六国宗室、贵族公卿,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他们秦国的阶下囚,手段粗暴一点也不是不行。
而像张良20、项羽、项籍这些有先见之明,提前跑路了的少数原六国贵族。
在经过半个月的奔波、寻找之后,也是终于各自找到了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暂时安稳了下来。
至于秦国的王室宗亲,也是从宗正那边知晓了始皇帝要参考、采纳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所说的逐代削减王室宗亲子孙后代的待遇,以及针对王室宗亲子弟进行学习考核的事情。
对此,一众王室宗亲自然也是强烈抗拒的。
为此,他们也是纷纷找了宗室中一些德高望重的,辈份算起来可以说是始皇帝的叔父、伯父,甚至是叔大父、伯大父的族老们,代表他们前去与始皇帝商议。
希望始皇帝能够放弃采纳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所说的逐代削减王室宗亲子孙后代的待遇,以及针对王室宗亲子弟进行学习考核这两件事。
而对此,始皇帝自然不可能同意。
哪怕一众王室宗亲的族老代表们跪在始皇帝面前乞求,始皇帝也是丝毫没有动摇。
甚至始皇帝直接放话,哪怕他们跪死在殿中,逐代削减王室宗亲子孙后代的待遇,以及针对王室宗亲子弟进行学习考核二事也必定会推行下去。
眼见始皇帝之心,坚如磐石,不可动摇,一众王室宗亲的族老代表也是无可奈何。
毕竟,他们总不可能真的跪死在殿中吧。
如果说他们跪死在殿中,能够换来始皇帝放弃逐代削减王室宗亲子孙后代的待遇,以及针对王室宗亲子弟进行学习考核的话。
那么他们倒也不会舍不得自己的那条命,毕竟他们一个个少则五、六十岁,多则六、七十岁。
就算现在不死,他们估计也没有多少的年头可活了。
如果能够用自己的一条命,来换取他们子孙后代的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的话,那么他们跪死在大殿上的速度,估计比谁都快。
但是如果不能换来始皇帝放弃逐代削减王室宗亲子孙后代的待遇,以及针对王室宗亲子弟进行学习考核的话。
那么他们跪死又有什么意义呢?
总不能通过跪死这件事来给始皇帝泼一层脏水,从而让始皇帝身上多出一个逼死王室宗亲族老的污点吧?
如果真这样做的话,那么传了出去,那就真的是亲者痛,仇者快了。
而且,有一说一,虽然秦国的王室宗亲被始皇帝给压制的半点脾气都没有,核心权力也没有。
但是,秦国能够在始皇帝的手上,完成秦国历代先君一直以来都梦寐以求的天下大一统霸业。
秦国老一辈的王室宗亲,绝大多数对此都还是非常满意与骄傲的。
所以秦国的老一辈王室宗亲,自然也不愿意始皇帝嬴政这位堪称是秦国有史以来最为出色的子孙在名声上蒙上其他一些不必要的污点。
所以眼见无法让始皇帝嬴政放弃逐代削减王室宗亲子孙后代的待遇,以及针对王室宗亲子弟进行学习考核这个决定,一众王室宗亲族老们也是转从具体内容上下手。
比如说,逐代削减王室宗亲子孙后代的待遇这个是要从哪一代秦王开始算起?
如果是从孝文王那一代秦王开始算起的话,那么始皇帝的上一代王叔父、王伯父能够享受到的王室宗亲待遇,便是堪比军功爵制度下的第十二级爵位左更待遇。
而上一代王叔父、王伯父的子嗣,也就是始皇帝这一代的堂兄弟们能够享受到的王室宗亲待遇,便是堪比军功爵制度下的第九级爵位五大夫的待遇。
但是,如果是从庄襄王那一代秦王开始算起的话,那么与庄襄王同辈的,即始皇帝的上一代王叔父、王伯父又应该享受何等的王室宗室待遇?
还有那些年龄更大的、辈份更高的,同时此前也是为了秦国而堪称付出了自己一辈子的上上一代的王叔大父、王伯大父,你始皇帝又忍心削减他们的王室宗亲待遇?
不得不说,这一招的确对始皇帝嬴政有用。
在某些方面,始皇帝嬴政也的确是吃软不吃硬。
如果一众王室宗亲族老继续以死相逼的话,那么始皇帝嬴政多半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但是,如果如果一众王室宗亲族老只是在始皇帝嬴政面前哭诉自己往日对秦国做出的贡献,以此来乞求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有个稍好一点的王室宗亲待遇的话。
那么始皇帝嬴政多多少少,还是会认真考虑一下他们的意见的。
再加上始皇帝嬴政也知道,太过于压制一众王室宗亲族人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给了王室宗亲一顿大棒之后,也是要给回一颗甜枣的。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红楼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