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99章

作者:顾止

  【否则看着自己其他子女眼中那名为清澈的愚蠢,秦王嬴政是真的有点遭不住。】

  【而听到自己父王的安排,太子扶苏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反而是沉吟了片刻。】

  【见此,秦王嬴政剑眉一挑问道:“其中可有难处?”】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回答道:“教导弟弟妹妹们之事,并无难处,我只是刚刚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秦王嬴政神色不变问道:“有何问题?”】

  【太子扶苏低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过了片刻,方才琦亻尔删澪逝就琦氵是抬头看着自己父王问道:“父王打算如何对待秦国的宗室?”】

  “又或者说,日后我要如何对待我的那些弟弟妹妹们?”】

  “继续一直给予他们荣养吗?”】

  【现在秦王嬴政对于秦国宗室,是持一种不信任的压制态度的。】

  【在这样的态度之下,秦国的王室宗亲除了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之外,是没有其他什么政治权利,又或者说军事权力可言的。】

  【当然,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

  【当年秦国的王室宗亲也是获得过一部分政治、军事权力的,而获得这部分政治、军事权力的代表人物,便是秦王嬴政同父异母的亲弟弟长安君成蟜。】

  【但是很可惜,在秦王政八年,也是秦王嬴政即将举行冠礼亲政的前一年,长安君成蟜在率领大军攻打赵国的时候,居然倒戈反叛了。】

  【这件事情在秦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成蟜的部下因为连坐全部被斩首处死,以及他原来封地的子民也都被迁移到临洮。】

  【同时也引起了秦王嬴政,对于秦国王室宗亲深深的不信任。】

  【毕竟如果他亲弟弟长安君成蟜没有获得秦国王室宗亲某部分人的支持的话,他又如何敢有那个胆子谋反叛乱!】

  【所以在那次事件之后,秦王嬴政原本给予秦国王室宗亲的政治、军事权力也是被趁机全部收回。】

  【至今,秦国王室宗亲都可以说是被秦王嬴政完全排除在秦国最上层的权力中心之外,只能够当一个闲散贵族公卿。】

  【秦王嬴政神色认2。2真了些,食指不自觉地敲了敲桌案,语气严肃道:“你想要给予他们权力?”】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道:“不,我亦不打算给予他们权力!”】

  【他父王好不容易才从秦国王室宗亲手上收回其他政治、军事权力,让自己做到大权独掌,他脑子有病才会将这份权力再次给予王室宗亲。】(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看着他父王有些不解的眼神,太子扶苏进一步补充道:“但是我也不打算继续这么荣养他们。”】

  【秦王嬴政敲了敲桌案,示意太子扶苏继续说下去,他想听听太子扶苏对于王室宗亲都有什么想法。】

  【太子扶苏叹了口气道:“父王作为秦王,我身为太子尚依X玲弃吧斯IVVI且都需要日日处理各种国务公事。”】

  “而他们身为秦国的王室宗亲却什么都不需要做,便可以尽享荣华富贵,醉生梦死。”】

  “父王不觉得他们过得太过于安逸,以及太过于浪费了吗?”】

  “毕竟好歹他们也是懂得读书识字的人才,虽然不能给予他们参与国事方面的权力。”】

  “但是并不代表不能让他们在其他地方发光发热,为秦国的发展、壮大也出一裠P迩%九鳍3玖I三扒^留份力。”】

  “而且昔日曾大父孝文王便有子嗣二十余人,而今父王的子嗣也有近十人,未来我的子嗣数量估计也不会少。”】

  “待到数十上百年后,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秦国王室宗亲的数量终究会越来越多。”】

  “而秦国也会因为这么一直无偿地荣养着他们,从而负担越来越大。”】

  “所以,我觉得必须要给秦国的王室宗亲们安排一些事情,从而让他们能够为秦国创造出一些价值,而不是让秦国一直无偿地荣养着他们!”】。

第370章对太子扶苏不满的秦国王室宗亲【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大秦一众文武百官也是没有想到天幕上的“秦王嬴政”居然会派“李牧”前去劝降赵国邯郸的将士。

  不过仔细想了想,这样的安排也的确很合适。

  毕竟天幕上的“李牧”如果不死的话,那么他在赵国黔首百姓心中的威望就实在是太高了。

  “李牧”原本打算为赵国赴死,但是为了保存赵国的黔首百姓,却不得不选择低头为秦效力一事,如果传了出去的话。

  毫无疑问,必然会更进一步拔高“李牧”在赵国黔首百姓心中的威望。

  这很容易会让赵国的黔首百姓在赵国覆灭之后,逐渐演变成一个以“李牧”为核心的秦国内部的赵系势力。

  这不管是对于始皇帝对治下的掌控来说,还是对于他们这些秦国本土的派别势力人员来说,都不算是一个好的消息。

  所以对天幕上的“李牧”进行一个必要的打压,降低一下他在赵国黔首百姓心中的威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样秦国与天幕上的“秦王嬴政”才能够放心用他,而他在秦国以及“秦王嬴政”的手下,也不用担心会发生无故而不得善终之事。

  所以如果天幕上的“李牧”是真心为秦国效力的话,那么他就应该看懂天幕上的“秦王嬴政”派他去劝降赵国邯郸将士这一举动背后的用意,然后主动配合“自污”。

  当然,如果天幕上的“李牧”不是真心想要为秦国效力,反而趁机逃回赵国邯郸的话,那么也没有其他什么好说的了。

  直接按照太子扶苏所说的,将赵国邯郸连带“李牧”一起覆灭也就是了。

  毕竟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之所以花费那么多的心思想要招揽、收降“李牧”。

  最主要的原因,也不过是因为担心万一王翦逝去之后,秦国没有顶尖的将帅坐镇,陷入青黄不接的阶段罢了。

  但是作15为处于太子扶苏之后的1霖妻VIII鳍寺五陆-月*漪/时间点的他们,可是非常清楚王翦这个老匹夫可是非常能活的。

  从灭六国之战开始,一直到现在秦国都已经完成了天下大一统了,王翦这个老匹夫都依然还活蹦乱跳的。

  至少看上去,再继续活个三、五、十年估计都不成问题。

  所以他们倒是不太在意太子扶苏最终能不能招揽到“李牧”,反正如果招揽失败的话,也还有王翦这个老匹夫能够继续顶着。

  而当太子扶苏提及秦国的王室宗亲这一问题时,秦皇嬴政也是陷入了沉思。

  作为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帝国,秦国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

  即便是秦皇嬴政也不一定能够做到方方面面俱到,所以像对于王室宗亲的这个问题,他此前便没有考虑到。

  又或者说,因为秦国的王室宗亲被他压制的半点脾气都没有,所以他也是下意识地忽略了秦国王室宗亲的未来安排这个问题。

  而现在经过太子扶苏这么一提起,秦皇嬴政也是忽然意识到秦国的王室宗亲一直这么压制下去,也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就像太子扶苏说的那样,单是昔日的大父孝文王便有子嗣二十余人。

  而这二十余人在传承到了他父王庄襄王那一代人的时候,就已经增加到了数百余人。

  而在传承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单单是大父孝文王一脉便有子孙上千人。

  如果再算上大父孝文王的其他叔伯、兄弟、姐妹传承下来的子孙后代的话,那么数量更是有好几千人之多。

  而这几千人的王室宗亲之中,他父王庄襄王的子嗣数量算是比较少的,只有他与昔日的长安君成蟜二人。

  其中长安君成蟜昔年造反叛乱失败,后自刎而亡。

  所以他父王庄襄王的子嗣便只剩下他一人,而他到现在也有子嗣二十余人。

  如果不管不顾,继续放任他的子嗣与其他王室宗亲继续传承下去的话。

  那么子生孙,孙又生子,用不了三、五代人,秦国的王室宗亲数量便会膨胀到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届时,即便是倾尽整个秦国之力也供养不起这么多的王室宗亲成员。

  所以必须要给秦国的王室宗亲找一个其他出路才行,随即秦皇嬴政便开始思索昔日周王朝是如何处理安排它们的王室宗亲的。

  毕竟在秦国前面,距离最近,堪称是唯一能够参考的朝代便只有周王朝了。

  而如果是昔日的周王朝的话,那么很简单,有多少的王室宗亲,那么分封出去就是了。

  分封出去之后,那些王室宗亲就要自食其力,自己打下一片疆土,自己负责治理一个地方,自己养活自己一家老小,以及治下的黔首百姓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王室宗亲的数量再多,对于周王朝以及周天子来说,也并不算是什么太大的负担。

  甚至因为分封制度的原因,这些被分封出去的王室宗亲还要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周天子、并且要为周天子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王室的安全等等。

  所以别说负担了,这些被分封出去的王室宗亲反而还成为了周王朝与周天子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

  故而对于周王朝与周天子来说,他们甚至巴不得周王室的王室宗亲的数量能够越多越好。

  因为周王室的王室宗亲数量越多,那么能够被分封出去的王室宗亲的数量也就越多。

  而被分封出去的王室宗亲的数量越多,那么来年朝贡周天子,为周天子提供军赋和力役等的王室宗亲诸侯也就越多。

  最终,周王朝与周天子的收益便越大。

  这便是周王朝对于王室宗亲的处理安排之道。

  而在想明白周王朝对于王室宗亲的处理安排之道后,秦皇嬴政便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分封制乃是造成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动乱之源,所以他是不愿意再启分封制度的。

  而他不愿再启分封制度的话,那么原来周王朝对于王室宗亲的处理方法,也就不再适用于秦国了。

  所以秦国必须要想一个新的,能够妥善安排处理那些王室宗亲的解决之道。

  只不过数量这么多的王室宗亲,既不给予他们权力,又要对他们做出妥善的安排,即便是秦皇嬴政一时之间也想不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而此刻,还在秦国各个郡县代君巡视的一众秦公子、公主们,在听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的话语时,也是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公主嬴阴嫚更是一脸惊愕地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道:

  “大兄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大兄就连荣华富贵也不准备给我们了吗?”

  想要日后秦国不再供养自己,嬴阴嫚也是不由得有些心慌。

  毕竟秦国要是不再供养她的话,那么她是真的不知道该要怎么办才好。

  难不成要嫁人?

  对,嫁人!

  要是嫁个权贵人家的话,那么她就不用担心秦国不再供养她的问题了。

  毕竟如果嫁个权贵人家的话,那么就算秦国不再供养她,那么也还有夫家供养她。

  公主嬴栎阳也是一脸担忧道:(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难道以后的大秦公主就连荣养也没有了吗?”

  “难不成大兄要我们自食其力?”

  “可是我们也不懂呀!”

  “早知道以前父王给的赏赐,就不那么大方地花出去了,应该积攒下来的!”

  想到日后可能要自己养活自己,嬴栎阳也是升起一股欲哭无泪的感觉。

  同时心中也是开始后悔自己以前为什么要那么铺张浪费,应该要将父王给她的赏赐都积攒下来的。

  这样的话,就算秦国不再供养她,她凭借着那些积蓄说不定也可以好好生活一段时日。

  公子将闾亦是忍不住道:

  “作为秦国公子,享受荣华富贵难道不是我等应得的吗?”

  在公子将闾看来,他们作为始皇帝的子嗣,本就是天潢贵胄,属于是天生富贵,自然应当尽享荣华富贵才对。

  如果说他们作为始皇帝的子嗣、秦国堂堂的公子就连最基本的荣华富贵都没有的话,那么他们还算是哪门子的王室宗亲、秦国公子!

  过得连普通的贵族公卿都不如,还不如不做始皇帝的子嗣呢!

  至少生在普通贵族公卿家族中的话,最起码他们荣华富贵的生活不会被剥夺。

  公子高亦是不满道:

  “我们都将权力交出去了,现在大兄竟然还要连我们的荣华富贵也要剥夺吗?”.

  “天下哪有如此刻薄无情的大兄!”

  在公子高看来,他们这些王室宗亲放弃了掌握相关的政治、军事权力的机会。

  那么作为“秦王”不说加倍在荣华富贵方面弥补他们一番也就算了,哪能将他们现在享受的荣华富贵也给剥夺去的。

  既不给予他们权力,又不给予他们荣华富贵,苛刻至此,这还是他们的大兄吗?

  说是他们的仇人也不为过吧!

  同样也在代君巡视秦国各个郡县的公子扶苏,听到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说既不打算给予王室宗亲权力,也不打算继续荣养王室宗亲的话语时,也是不由得面露迟疑之色。

  因为,这在他看来也是有些过于苛刻了。

  毕竟不管怎么说,像公主嬴阴嫚、公主嬴栎阳、公子将闾、公子高等人,都是他的兄弟姐妹。

  该给的荣华富贵也还是要给的,否则就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给予厚待的话,那么传了出去,天下人又该如何评判自己这位兄长呢?

  说自己身为兄长,但是却刻薄寡恩,不念兄弟姐妹之间的血亲之情,反而苛待兄弟姐妹?

  而613一个就连自己兄弟姐妹都能够苛待的兄长,天下黔首百姓又如何能够相信他日后成为皇帝之后能够爱护治下的黔首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