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能掐会算,还学习好 第75章

作者:一拥而入

  “好,那等我安排。”霍尧文对姜浩点点头,然后开口道:“对了,你那齐鲁的老师高育红,顺利升了!”

  “谢了!”姜浩笑着对霍尧文点点头。

  当地位越高,友情就越淡,相互之间更多的是利益的交换。

  姜浩同意给霍尧文一个面子,见一见他带的人,其实也是回馈霍尧文的这个人情。

  从正厅往前跨一步,可是比登天都难。

  姜浩的在齐鲁的老师高育红真的可以说是大展宏图了,但是再进一步已经不仅仅是能力问题了。

  高育红老师虽然没找过姜浩,但是姜浩主动找了霍尧文,让他帮帮忙。

  面对姜浩的感谢,霍尧文开口道:“谢我干嘛!他自己有能力!”

  “在他的主持下,现在你们齐鲁省不但成为了全世界炼化的中心,而且成为了全世界石化产业研发中心。”

  “更加重要的是,他主持的‘齐鲁省一体化炼化改革项目’完全颠覆了大家对石化产业重污染的客观印象,全省的石化产业产能提升了,但是能耗和污染在直线的下降!”

  “听说你老丈人家的博明石化弄了一套什么回收系统,完全可以变废为宝。”

  姜浩一听,开口道:“都是用钱和各种新技术堆出来的!”

  “至于博明石化,的确是已经完全实现了零排放,但新产能节省的费用基本都回收系统上了!根本就不是什么‘变废为宝’。”

  “现在公司的确赚钱,一方面是因为规模化赚钱,另一方面完全是因为自己有油田。”

  霍尧文听后耸耸肩,开口道:“反正你老丈人是挺牛逼的,借助规模优势和环保优势,你老丈人把全世界很多石化企业都排挤死了。”

  “现在很多石化产品你老丈人是垄断的,全球独一份!”

  “尤其是他在把岛国的住友化学收购后,高端产品和科研能力迅猛提升。”

  姜浩笑了笑,宋婉的“嫁妆”现在的确很厉害了,博明石化都已经挤进“世界百强”了。

  一月份燕京城已经连续好几个周没有雾霾天了,天空很是晴朗,令人的心情无比愉悦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华夏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很成功的,高产能、低能耗、低污染的新产能已经完全替代了原本的落后产能。

  虽然制造经济在蓬勃发展,但是能耗和污染却在降低。

  全世界最大的一体化炼化基地——博明石化基地已经全部建成投产了,博明石化高调的宣布,整个炼化园区实现了完全的“0”排放。

第143章 ,宋姜电子对行业的影响

  二月初,在姜浩要去绵阳624所参加“浩瀚”项目动力系统研发的前一天,姜浩抽时间会见了霍尧文带来的华威董事长任老先生。

  “姜先生,您好。”

  这位老先生亲切地跟跟姜浩打招呼,姜浩急忙恭敬地回复他:“任总,您好,您好!”

  上辈子姜浩是一个穷逼,一直觉得华威太贵了,从来没有买过华威的产品,但是秉承着“敌人反对的,就是我要支持的”原则,姜浩对这家民族企业还是心存支持的。

  而且也正是上辈子对这家公司的发展认知,让这辈子的姜浩对那虚拟的、让姜浩一夜暴富的“拼多多”并不看重,反而对那前景不明朗的“姜宋电子”极其看重。

  不像是“拼多多”有那么复杂的股东,这家“姜宋电子”的股东只有他和宋婉,以及姜浩家的姜发集团和宋婉家的博明石化。

  这就表明姜浩是真的想要用心做这个“姜宋电子”的。

  当下的任老先生并不是太出名,他的华威也还没达到上辈子那么高的地位,但是见到他,姜浩还是很敬畏的。

  任老先生笑着看了一眼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年轻人,他早就知道姜浩很年轻,但是当面对面跟他坐在一起,他还是被姜浩的年轻惊到了。

  之前,这个年轻人找人见过他,想要牵线搭桥,给华威弄几台最先进的光刻机。

  华威对此还是很心动的,但是心动归心动,任老先生清楚的看到华威是没有能力摆弄光刻机。

  芯片行业,并不是有先进的光刻机就能造出先进芯片的。

  弄不好那几台先进的光刻机会把华威整垮的。

  所以华威拒绝了。

  而面对这位年轻人,不但是“世界首富”,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他动动手指、动动嘴巴,就能在金融市场呼风唤雨,他赚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他却放弃了简单,然而毅然决然的冒这么大的风险,进入芯片行业,这让任老先生十分敬佩。

  喝了一口茶后,任总开口道:“实在是汗颜啊,之前您的人找过我们,问我们要不要生产芯片的光刻,但我们真的没有能力摆弄它,所以我们拒绝了。”

  “听说您踏入芯片行业后,我本来是想给你们订单,尽可能为您提供资金支持,可惜你是世界首富,好像最不缺的就是资金支持了。”

  “哈哈哈!”姜浩和任老先生笑了笑。

  上辈子,很多网友都在抱怨华威的价格高,但正是这高价格支撑着华威的研发发展,也是这高价格才能支撑起国内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跟华威合作的供应商都是能赚到钱的。

  接着,老先生继续对姜浩开口道:“不过您放心,我们的芯片技术团队,会为贵公司的芯片生产竭尽可能的提供帮助的!”

  “真的是谢谢!”姜浩一听,急忙开口道谢,然后投桃报李地开口道:“我会通知拼多多,让拼多多的相关网络项目采购贵公司的服务。”

  面对姜浩的感谢,老人家一笑,开口道:“您没什么需要感谢我的,也不需要什么投桃报李的,我们也是为我们自己留一条后路罢了。”

  “现在高端芯片的产能都被国外控制,万一有一天我们想买,人家不卖了,这不就麻烦了吗!”

  “哈哈哈!”姜浩笑了笑,虽然没有再多说什么,但是姜浩对这位老者的眼光感到敬佩。

  ……

  在姜浩会见华威的任总的同时,宋婉也见到了连想的刘总。

  坐在宋婉对面的刘想翘着腿,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大佬气质,对宋婉开口:

  “小宋总,听说你们要进军芯片行业了,我们连想可以投资你们。”

  对连想来说,这“姜宋电子”也就是一个组装工厂,入股之后“姜宋电子”后,把国外的芯片生产技术整合进来,借助国内低廉生产力降低芯片生产成本,生产芯片的芯片刚好提供给连想使用。

  看着对面这个颐指气使的商业大佬,宋婉觉得他跟一个小丑一样,宋婉摇摇头,表示了拒绝,她不需要,也看不上连想的资金,至于说连想的技术?他们有技术吗?

  而看着宋婉摇头,刘想都是一愣,他没想到对方还敢拒绝他的“橄榄枝”,这个时代的连想可是“科技大佬”。

  刘想皱着眉头,带着几丝玩味的威胁,对宋婉开口道:“小宋总,芯片行业不是有光刻机就行的。”

  “而且,我们连想公司可是全世界最大的移动终端生产企业,我们是芯片最大的需求方,会是你们最大的客户。”

  刘想说的没错,在这2017年左右,电脑还是市场很大的,连想的订单,就会决定一家芯片行业的兴衰。

  但是面对对方的威胁,宋婉不但没有丝毫压力,反而脸上写满了轻蔑,她也学着对方,带着几丝玩味地开口道:

  “的确,贵公司是最大的芯片需要方,但是没关系啊,我们收购连想的股权,控股连想,把你踢出局,我们自己说了算,不就可以想把订单给谁就可以给谁了吗。”

  接着,年轻的宋婉带着一种顶级二代从小培养出来的高傲,对着刘想挑衅地一笑,开口道:“刘总不会觉得您的资金实力比我们的还要强吧?如果我们发力,刘总不会觉得您还能坐稳现在的位置吧?”

  宋婉的一句,一下子让刘想气红了脸,他很愤怒,但是他只能竭尽全力的压制住自己的愤怒,因为这个该死的少女说的没错!

  这个少年背后代表的是姜浩,而姜浩代表的是,世界富豪榜排行前五的五个人,而他刘想,却连那排行榜都挤不进去。

  因为极度的愤怒,刘想的嘴角不可控的抽动了一下,但是面对面前这个该死的年轻少女,他除了愤怒,又无能为力,他这才意识到,他是不敢惹怒这个少女的。

  一向高傲惯了的刘想在这一刻连狠话都不敢说,起身后,整理了一下西装,只扔下了一句“告辞了!”

  “妈的,生意就不能跟女人谈!”

  出了会议室后,刘想愤怒的骂了一句,接着他目光恶狠狠地看向助理:“我不是让你约姜浩吗!”

  助理急忙开口道:“刘总,约不到他啊!”

  “废物!”刘想恶狠狠地骂了一句,这一刻,他被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所笼罩。

  “买办”,是指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华夏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买办”存在的前提是国外的产品优于国内的产品,连想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的高度,完全是因为国内的电子产业落后。

  而如果“姜宋电子”真的做起来了,在以“姜宋电子”为核心,国内电子产业能独立自主,甚至优于国外,完全能够自己生产、自己卖,还要他们“买办”干嘛。

  刘想是真的见一见姜浩的,他为了见姜浩,上下活动找过很多关系,但是他跟姜浩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了,人家不想见他,他就是见不到。

  尤其是宋婉说出那句“收购连想”的话后,他甚至都不敢大声发火抱怨姜浩。

  “妈的,一群小破孩,能成屁事!”

  坐进车里,刘想骂了一句,虽然有危机感,但是对“姜宋科技”刘想并不看好,高新制造业不是有钱就能玩得转的。

第144章 ,川府大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川府省,CD市,川府大学。

  姜浩已经来这里应邀讲学两个月了,而姜浩名义上是来讲学的,实际上,他的办公室有一条沟通成飞工业的专用通讯光缆,他来川府的主要任务是成飞的“战-10优化项目”。

  办公室里,姜浩认真浏览完了“战-10优化项目”结题报告,接着他在报告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而随着姜浩的笔落下,也就意味着搭载着最新款“浩瀚”发动机的“战-10”实验机型将要开始试飞了。

  用了半年时间,完成实验机型的试飞,这个项目的进度还是很快的。

  “把这个报告送出去吧,注意及时跟我通报试飞数据。”

  姜浩把签完字的文件递给了学生蔡朱。

  “好的,老师!”蔡朱点点头,接过报告,坐上楼下一辆低调的帕萨特轿车走了。

  这一次的“战-10优化项目”以及“浩瀚发动机”项目级别是很高的,作为“空研106小组”最年轻的一员,蔡朱也是有参与的,所以他对这一次的试验机型试飞也是很期待的。

  办公室里,姜浩的另一个学生汪廷政,看着老师忙完后,急忙递上了另一份文件,开口道:

  “老师,这是关于‘姜宋电子’追加投资的文件。”

  姜浩的两个学生,蔡朱相当于姜浩的军事科研专用助理,而汪廷政,更像是姜浩的一个综合助理。

  姜浩接过汪廷政递来的文件看了一眼,然后在文件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对如何搭建一家公司,姜浩不懂,姜浩要做的就只是“打钱”。

  华尔街的江怡然在不断的帮姜浩套现拼多多的股份,这些套现的钱,都被“姜宋电子”吞了。

  宋婉也把手里的“拼多多”的股权,完全置换了“拼多多基础科学高等研究院”。

  这个“姜浩电子”的“吞金”能力真的出乎姜浩的意料,它甚至比拼多多都能“烧”钱。

  不过姜浩对此也没有太多的心疼,因为钱“烧”出去了,才能创造价值。

  而且经过了这半年的“烧”钱,虽然“姜宋电子”还没有“烧”出一枚芯片来,但是它却带来了整个行业的变化:国内诞生了很多围绕着“姜宋电子”的芯片公司、各大高校电子专业也在快速崛起。

  就算“姜宋电子”最后无法生产出良品芯片,姜浩“烧”的这些钱,也为国内的芯片行业孕育了不一样的土壤。

  在这种土壤下,说不定哪天哪家创业公司就能给国家带来惊喜。

  “屁股决定脑袋”,因为自己坐的“位置”不一样了,而且实现了绝对的财富自由,现在姜浩思考的问题也不一样了。

  简单签完文件后,姜浩看了一眼时间,夹着包,走出了办公室,朝着要上课的教室走去。

  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姜浩应邀来川府大学讲学,他自然是有教学任务的。

  经济学,是一门有很强地域性的学科,燕京、东海金融业发达,燕京和东海相关高校的经济学自然影响力就大。

  而川府大学的经济学虽然没有燕京大学、水木大学、东海交大的经济学那么出名,但是它在西南片区良好的口碑和强大的影响力,培养的学生社会高度认可还是挺高,主要就业方向有西南地区政府金融部门、银行、投资等各类金融企业。

  而现在,自从诺奖得主姜浩来了,川府大学的经济学也在急速的被认可。

  虽然姜浩是以老师的身份来川府大学的,但是他还是忍不住站在学生的角度,打量着这所学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是川府大学的校训,这个校训也是姜浩对川府大学的印象。

  它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同学们从多维度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同时,也可以让乏善可陈的人平淡的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它宽松的查课制度可以允许极度颓圮或者学神级别的人旷课迟到早退,也可以让不舍昼夜的学霸们彰显价值。

  关键是它没有燕京大学那么快的节奏和那么强的竞争力,很多同学能够大胆又笃定的去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领域,不至于被压力推着走。姜浩觉得这一点是不错的。

  川府大学,某男生宿舍,早就收拾好准备上课的胡克勤,看了一眼时间,不爽地对舍友催促着:“快点,快点,都一点半了!”

  “来了,来了!”被催促的舍友急忙提前裤子从厕所里出来。

  胡克勤不爽地开口道:“快点吧,整天拉屎、拉屎,你就跟厕所一起过!走了,走了,再去晚了就迟到了!”

  “走走走!”舍友把书包扔给胡克勤帮忙拿着,他一边提着裤子,一边跟胡克勤快步走出宿舍。

  胡克勤和舍友是两个普通的经济学专业大学生,但是在姜浩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前,两个人就开始认真研读姜浩的每一篇论文。

  上个月,两个人根据对“姜浩曲线分析法”的把握,然后紧跟华尔街“JJ资本”的步伐,十分大胆的筹集到了10万元的启动资金,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两个人在美股市场上赚了小一百万!

  一下子,两个穷学生就“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