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拥而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窗外的天已经黑了,姜浩总算是完成了这份报告的阅读。
书房里,正在旁边认真写论文的蔡朱听到老师放下论文,发出一句“真牛逼”的感叹,他由衷高兴地笑了笑。
而姜浩是真的被震惊了,这一个月时间里,大家真的是进步飞快。
读完这篇报告后,一阵焦虑感朝着姜浩袭来:他必须要抓紧时间,跟上大家的步伐。
姜浩轻轻放下了报告,看了一下窗外的天已经黑了,对书房里的学生蔡朱开口道:“把这份报告留着我这里,你跟大家说,明天我们先按照计划碰头,统一一下思想。”
“好的老师!”听到吩咐的蔡朱认真的点点头。
想着研讨会过后,就是“浩瀚”航空发动机项目立项了,作为这个项目的总发起人,姜浩有点激动,他透过书房的玻璃,看了一眼窗外漆黑的天空,开口感叹了一句:
“希望我们的项目,能为我国的军工国防,注入新的力量吧!”
“屁股”坐在哪里,“脑袋”就在哪里,现在的姜浩已经算是真八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他看的问题也就不一样了。
“拼多多”上市,在把世界发展推导顶峰的同时,也已经意味着原本有共同利益的各方,也都实现了各自的利益。
“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原本被拼多多掩盖的各种矛盾已经凸显出来了。
虽然拼多多是大漂亮国企业,它的集团总部在纽约。
但是它的全球财务中心在齐鲁青鸟市、研发总部在燕京、数据中心在贵省、基础科学高等研究院在深市。
在拼多多上市之前,没有人在乎这个,大漂亮国在乎的是拼多多带来的全球贸易下的美元结算;
华夏在乎的拼多多带来的全球市场。
现在大漂亮国已经开始喊出了“制造业回流”了,很多大漂亮国的精英已经盯上拼多多了,毕竟拼多多留在大漂亮国的其实就是一个无用的旗子。
尤其是那拼多多财务中心,已经在准备推出拼多多全球贸易结算中加入人民币比重了,这更刺激到了大漂亮国的精英。
但是还好,姜浩一早就让江怡然做布局了,江怡然现在是那个小嘴巴、很靠谱的总统竞选最大资助者。
姜浩也在发推文,支持他的竞选。
在各种支持下,在江怡然,以及整个华人地位提升,同时他对拼多多回流,也算是彻底闭嘴了,只是一味的在吹拼多多是一家伟大的大漂亮国企业。
现在,姜浩要的只有一点——时间,把拼多多研究院本土化的时间。
宋婉最近又去了大漂亮国,她在用自己手里拼多多的股权,买下拼多多基础科学高等研究院。
这个“拼多多基础科学高等研究院”,每一年都在大口大口的吞着拼多多的现金流。
当拼多多发布了“拼多多基础科学高等研究院”出售公告,一下子拼多多的股价又涨停了,因为抛掉这个研究院,拼多多就能盈利了啊!
所以,宋婉的工作很顺利。
而至于拼多多的全球贸易结算问题,华夏高层已经有他们的行动日程表了,那场《行动日程表》上也有姜浩的签字。
第141章 ,《JHSX讲义》的完善
窗外的一群小麻雀站在树梢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提醒在书房里坐了一整晚的姜浩天亮了。
“哎呀!”
姜浩对着窗外的太阳,舒舒服服的伸了一个懒腰。
自从获得了系统【不秃顶】的奖励后,姜浩就算是彻底放开了,经常熬夜。
而有的时候姜浩不熬夜也是真的不行,他手头上的工作真的太多了。
熬了一夜,姜浩总算是整理完了今天要开会用的资料。
看着面前这些厚厚的资料,姜浩由衷的感叹了一句:“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就在姜浩出国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空研106小组”的进步飞快,出现了很多航空领域的创新点,弄得姜浩都有点跟不上他们的脚步了。
整理完资料后,姜浩看了一眼时间还早,于是他脱光衣服,走进泳池。
畅快的游了几圈后,姜浩洗漱、吃早饭,精神抖擞的坐进了车里。
坐在车里,感受着自己即使熬了一整夜,还是精神焕发,姜浩感到很高兴。
上辈子三十岁的时候,姜浩一点都不敢熬夜,熬一夜的话,第二天跟丢了魂一样虚。
“组长!”
“姜组长!”
“组长早!”
“空研106小组”的办公小楼,当看到组长姜浩从车上下来,走进小楼,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激动的跟自己这位组长打招呼。
组长姜浩在回国后的第二天就来了“空研106小组”,这足以说明他并没有放弃这个小组,这让大家都很激动。
在此之前,大家都在害怕获得诺奖,还是世界首富的组长会抛下“空研106小组”,而现在,姜浩一现身,彻底打破了大家的顾虑。
“大哥,您终于回来了!”
姜浩还没走进办公室呢,“涡扇15”的总设计师程实英就激动的迎了上来,开玩笑地叫了姜浩一声“大哥”。
面对程总师的玩笑,姜浩笑着开口:“程总,我见到您儿子可能都要叫哥!然后您叫我‘大哥’这真的是各论各的啊!”
“哈哈哈!”面对姜浩的调侃,程实英一笑,跟着姜浩一起走进了办公室。
虽然姜浩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来这间办公室里,但是办公室的卫生还是保持的很干净,窗台上的绿萝生机勃勃的迎着阳光生长着。
姜浩给程总师倒了一杯茶后,认真地开口道:“程总关于你的进度报告我已经读完了,我个人觉得,你在用有限差分法的分析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当姜浩开口,程实英急忙放下茶杯,掏出了本子认真的记着,一款航空发动的研发设计,更重的就是设计者的一种思路,而现在,程实英已经陷入瓶颈了。
尤其是接触《JHSX讲义》、实验论证确定“姜浩数学”思维是极具应用后,程实英对此很重视,而他对此很重视的结果就是他自己很快就陷入到了瓶颈里。
关键是那本《JHSX讲义》虽然厚,但是整个学术体系是新生的、不完整的。
程实英进入瓶颈后,根本就没有任何指引和参考,他自己就是这个学科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奠基人,一切都是要他自己探索的,这让他很高兴,但也很郁闷,更是很胆小、谨慎。
今天,终于见到姜浩了,他真的渴望姜浩能给他点思路。
姜浩也能看出程实英总师已经陷入瓶颈了,但是姜浩也不是万能的,面对他的瓶颈,姜浩一时也是无能为力了,他只能简单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程总,您要知道,您是根据一种新的数学逻辑在进行研究。”
“所以,我个人建议,如果您有时间,可以对有限差分法进行一种新的探索研究,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分析你的问题。”
“尤其是在求原问题在离散点上的近似解上,我个人分析,真正困住你的就在这里,而又因为您是在用一种新的数学逻辑进行问题分析,传统的数学逻辑不会给你带来太大的突破的。”
听着姜浩的话,程实英眼前一亮,尤其是姜浩说起“求原问题在离散点上的近似解”,他一下就被戳到了痛点!
“对对对!我就是在这里卡在这了!”程实英兴奋地对姜浩开口。
但是紧接着,他又皱紧了眉头,姜浩说的是没错,他是在姜浩数学的思维下进行的分析研究,传统的数学逻辑很难解决他的问题。
但是让他自己创造一种新的分析工具?
这个想法太过大胆了,程实英没想过,也从来就不敢想!
而今天姜浩一说,程实英突然觉得这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啊!
那本厚厚的《JHSX讲义》收录了很多论文,那些论文中有很多都是根据“姜浩数学”思维,进行新数学分析工具的创新,他程实英好像也可以啊!
程实英在这个领域已经卡了太久,姜浩一点拨,他立马隐隐的抓住了些什么。
看着程实英陷入了思考,姜浩笑了笑,虽然在很多项目问题上,姜浩跟程实英的争吵是最多的,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人“忘年交”的友谊。
姜浩没有打断他的思路,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整理着一会儿要开会的资料。
灵感这种东西难以描述,姜浩有的时候也会陷入到深深的“卡文”之中。
但是姜浩是极其幸运的,他有系统奖励的【专注力提升】和【解除大脑极限限制】,所以每次姜浩陷入了“卡文”,对他来说都是大脑突破的契机。
姜浩已经跟程实英接触很久了,对他的学术能力也很了解,他的学术和科研能力,虽然看起来中规中矩,但是主打一个令人敬畏的厚重和一个令人放心的可靠,但是他就是缺乏一个突破口。
他到底能不能突破,看的是这位老学者自己的造化了,姜浩能帮他的不多。
同样,姜浩也乐意看到程实英总师能有所突破,因为他突破了,也就意味着“姜浩数学”在分析偏微分方程和方程组定解问题的数值解的问题方面得到了完善。
不论姜浩再怎么聪明,他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到死也不可能完善一整个数学体系。
正是有了程实英这样人的突破,那本《JHSX讲义》在变厚的同时,也意味着姜浩数学思维又更加完善了。
而现在,这本《JHSX讲义》代表的一种新的“数学体系”,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了。
外界以为姜浩在国内受到如此高的优待是因为他是“诺奖得主”,而且是体制内的诺奖得主,所以姜浩的升官理所应当。
但其实,姜浩手里能调动的资源和他享受的优待,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而这并不是因为姜浩的“诺奖得主”身份,而是因为他的数学。
第142章 ,“浩瀚”航空发动机项目
跟程实英简单碰面后,姜浩走进了会议室,“空研106小组”召开了姜浩回国后的第一次会议。
而参加这场会议的,已经不仅仅是“空研106小组”原本那十五名组员了,此刻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他们是秘密来自全国各航空研究院的核心研究员和相关高校的教授学者。
面对这么多的与会者,尤其看着大家热切的目光,姜浩倒是有点紧张了。
这些人默默无闻,看起来很平凡,但是正是这些人,撑起了华夏的天空国防。
现在华夏的航空国防领域可能不太出彩,但是从2024重生回来的姜浩知道,在这些人努力下,未来华夏的空军会有多么的出彩。
顺利结束的“空研106小组”会议,一方面确认了“姜浩数学”在航空以及航天领域的应用性;
另一方面,也确定了一个新的航空发动机项目——“浩瀚项目”。
“浩瀚项目”的总设计师是一位公开资料查不到的院士,这位院士也是空军将军,姜浩也只见过这位将军几次。
姜浩、程实英是“浩瀚项目”的副总设计师,姜浩负责该项目的数学;程实英带队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工作。
而此外,参加这个项目的不仅仅有航空发动机的科研人员,另外还有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及“火箭军”领域的科研人员,而他们更多是通过这个项目来学习的。
同时,姜浩也成为了“战-10”优化项目的副总设计师,这个优化项目就是“战-10”对“浩瀚发动机”的匹配实验。
再同时,姜浩也加入了“战-20”项目,“浩瀚发动机”在“战-10”上的匹配实验顺利完成后,姜浩会参加该型号发动机在“战-20”上的应用工作。
随着姜浩加入了这么多的课题项目,他自然而然的也就变得忙碌了起来,每天等待他签字各种审批都浩如烟海。
在各个项目里,姜浩虽然都是“副总师”的身份,但是他这个“副总师”要比“总师”话语权都高、处理的事情都要多。
因为姜浩负责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项目,而还需要兼顾各方,更重要的是,他要通过这次项目,在国内航空军工领域,建立起一个能接受“姜浩数学”思维的研发体系。
之前,华夏的研发体系深受苏联影响,是“苏式”体系;原本整个研发体系正在慢慢朝着“西式”体系学习,而现在姜浩的出现,一种“华夏”科研体系正在逐渐建立。
“浩哥!”
姜浩正在书房里做项目审批报表呢,有人走进了他的小四合院喊了一句。
姜浩没抬头,听声音就知道是霍尧文来了。
原本周涛和霍尧文是喊姜浩“耗子”这个外号的,只有沙飞扬喊姜浩“浩哥”。
而现在,连周涛和霍尧文也不敢喊姜浩“耗子”了。
被人喊外号的时候,姜浩有点烦;
现在没有人再喊他的外号了,姜浩又有一种跟好友拉开距离的空落落的感觉。
最近不论是谁都很忙,所以姜浩见到霍尧文后还是很高兴的,笑着开口问道:“哎呀,好久不见啊!”
霍尧文自己拉开了姜浩家的冰箱,拿了一罐饮料喝了一口,然后对姜浩吐槽道:“现在要见你一面是真难,你知道外面的人为了见你一面,开出什么价格了吗?”
姜浩笑了笑,对此他也有所耳闻,毕竟他不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且还是世界首富,他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影响力是很大。
“谁要见面我。”姜浩也喝了一口饮料,笑着对霍尧文开口:
“一个电脑行业的大佬,你肯定听过,连想科技的老板刘想。”
“另一个嘛,不太出名,是主要做通讯的叫做华威,他们的老板也想见你,而且为见你拿出的诚意很大。”
“哈哈哈!”姜浩听着霍尧文对“华威”的描述加了一句“不太出名”,笑了一下,不过想想也是在这2017年,华威是真的没有连想出名。
既然对方找关系,找到霍尧文这里了,姜浩也要给霍尧文一个面子,开口问道:“他们找我干嘛?”
“姜宋电子!”霍尧吐出一个关键词。
姜浩听后点点头,开口道:“安排一下时间吧,我见一下任老,至于那个刘总,我没时间,也没兴趣见他!他要是有事,让他见宋婉。”
霍尧文还以为姜浩会见连想的刘总呢,毕竟那华威在连想面前真的不起眼。
霍尧文之所以愿意在姜浩面前提起华威,完全是因为对方诚意真的很足,而且霍尧文之前也听姜浩提起过这家公司,好像姜浩对这家公司印象很好,所以对方找到霍尧文,霍尧文在姜浩面前提了一下。
没想到姜浩愿意见的是华威,而且在说起连想的时候,姜浩好像很反感。
霍尧文在心里对这两家企业多了几丝留心。
上一篇:吞噬星空之虫族主宰
下一篇:影视大庆:开局吞噬星空法当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