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拥而入
所以,自从偶像姜浩来他们学校讲课后,他们每节课都是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早早就来了。
这“姜浩经济学”只是一种知识,并不是说学会它,就意味着会直接得到钱,但是它会让人把宏观经济运行,以及微观企业的经营活动看的更加清晰,从而把握住机会。
“你看你,非要拉屎!都挤不进去教室了!只能回去看直播了!”
来到教室后,看着人满为患的教室,胡克勤抱怨了舍友一句。
这里是川府大学最大的阶梯教室了,可现在,这教室里连走廊上都挤满了人,校方已经限流了,这些来晚的同学只能上学校的官网看直播了。
胡克勤的舍友看了一眼人满为患的教室,不爽的抱怨道:“你说其他专业的来凑热闹就凑吧,那些理科专业也来凑热闹,还有那些外校的,也不要脸的来凑!听说还有千里迢迢坐飞机来的!”
“真不要脸!”胡克勤也很赞同的跟着骂了一句。
下午两点半,姜浩准时的站在了教室里,看着教室连走廊上都坐满了人,川府大学校方还架起了直播,姜浩有点惋惜的笑了笑。
对姜浩来说,他的经济学虽然已经获得诺奖了,但他的经济学表露出来的就只是一些肤浅的皮毛。
就像是“考研数学三”的考试题目中,遇到一道经济学相关的数学题目一样,相比这些,这道题真的很简单,没有任何炫技的发挥空间。
所以姜浩真的很惋惜,他真的想要给大家讲自己的数学,让大家震撼一下,可是他的数学是绝对保密的。
这感觉,对姜浩来说有点憋屈。
学霸,总是喜欢显摆的,姜浩也一样。
站在台上的姜浩脱下了外套,量身定制的湛蓝色衬衫呈现出了他结实的胸膛,挽起的袖子露出了他粗壮的胳膊。
摆脱了衣服的束缚后,站在讲台上的姜浩没有太大的废话,开始了今天的课程: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篇刚发表在《大漂亮国经济评论》上的一篇论文。”
“这是我的学生汪廷政新写的论文,论文内容是对我的经济学理论的完善,讲的是关于经济上升周期,以及经济下行周期中,市场主动性对生产函数的一种拉动传导分析。”
“简单来说,就是销售的主动性,在不同经济周期中的体现。”
姜浩有两个学生,他们是跟着姜浩主修数学的,但是因为姜浩数学保密的,可怜的两人数学成果也是要保密的,而且他们两人不但数学成果要保密,为了提供掩护,两人还要兼顾经济学,偶尔还要发几篇经济学论文。
今天课堂上,姜浩讲的就是他的学生汪廷政新发的一篇经济学论文。
姜浩的PPT上放映出了一张模型图标,指着这个模型图表,姜浩开始讲课了:“通过这张图,我们要进行关于市场主动性的传导分析。”
“同时,在这里,我结合着这个微观经济模型,我会加入一些舆论关于消费主义的宣传、社会关于消费主义的接纳程度,分析消费主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145章 ,姜发集团国际贸易的人民币结算
“妈,今晚回家我要吃鲅鱼馅的水饺!”
川府,某高端别墅小区,姜浩临出门前,对着老妈喊了一句。
最近一直在川府工作生活,这里麻辣的饮食习惯吃得姜浩很不习惯,整天肚子咕噜噜的想要上厕所。
现在老妈来了看望自己了,姜浩立马给老妈下“命令”了,他真的很想吃老妈包的鲅鱼水饺。
“整天想一出是一出的,这是川府!我去哪给你弄鲅鱼去!”
江妈虽然嘴上抱怨着,却像是伺候祖宗一样,出去打电话找人采购新鲜鲅鱼去了。
保证儿子晚上回家吃上鲅鱼水饺,这成为了她今天最重要的事情。
凭借着儿子的影响力、博明石化的低价油,以及江怡然的低利率融资,姜妈的加油站生意已经做的很大了:
在国内整个东部地区的加油站,除了“两桶油”,就是姜妈的“姜发加油站”;
而国外,尤其是日韩,超过三分之一的加油站都是“姜发加油站”,欧洲也有很多加油站是“姜发加油站”。
各种国际重要的能源会议上,已经少不了姜妈的身影了。
最近姜浩给姜妈的布置的“作业”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姜发加油站”在国际结算中使用人民币。
姜妈是一个农妇出身,她哪里懂这些国际金融结算,所以姜浩一开始推荐宋婉做“姜发集团”的CFO,用宋婉的专业知识,推动集团的跨国结算,但是被姜妈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现在“姜发集团”的CFO是华尔街的江怡然,而且还是一个怀孕的江怡然。
自从诺奖典礼后,姜浩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江怡然了,尤其是听说她不知道怀了哪个“野男人”的“野种”,姜浩总觉得自己被绿了,很久都没跟她联系了。
他跟江怡然之间的金融往来,也在变得正规化、法律化。
但是自己的老妈,却跟那江怡然处成了“闺蜜”,关系好的要死,一有空就飞去大漂亮国照顾江怡然。
为此,姜浩跟老妈吵过很多次:“人家生孩子,你着什么急,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肚子里怀着的是你的孙子呢!”
但是自从江怡然给了姜妈一张亲子鉴定和性别鉴定后,姜妈更是变本加厉了,把家里集团最重要的CFO的职位都给了江怡然。
姜浩并没有读到过那份《亲子鉴定》,但是他还记得【系统奖励】的【一颗极优的种子】在那天过后,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再加上老爸、老妈的态度,姜浩已经大概猜到什么情况了。
他是真的很佩服江怡然,这个女人真的一点都不愧对她“东方毒妇”的头衔,男女通杀,把姜妈拿捏的死死的,彻底把家里的产业“捞”走了。
但是让姜浩感到奇怪的是,她并没有“带球上位”,反而开始跟姜浩拉开了距离,完全公事公办。
姜爸和姜妈把事情处理的很好,所以现在不是姜浩怕江怡然“带球上位”,而是江怡然害怕姜家夺走这个孩子。
家里的公司姜浩没怎么在意,那公司姜浩从始至终也没插手过,现在也不愿意再去插手。
而且那公司没有任何一点底蕴,完全是借助姜浩的影响力发展起来的。
谁有这些资源,谁都能发展起来,所以万一有一天姜浩的影响力没了,这家公司现在有多灿烂,未来就会有多狼狈,所以姜浩对此也看不上。
姜浩看重是拥有真正底蕴的“姜宋电子”。
川府大学的暑假已经开始了,原本热闹的校园空荡了很多,但是姜浩还是跟往常一样,坐进了他在川府大学的办公室。
至于说下个学期姜浩是否会留在川府大学,学校还没有发出公告,因为这不是川府大学能够决定的,而是造飞机的“成飞工业”决定的。
“老师!”
“老师!早!”
姜浩来到办公室后,他的两个学生汪廷政和蔡朱已经坐在自己工位上了,看到老师来了,两人恭敬的起身问候。
姜浩笑着点点头回复了一下后,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
摆在姜浩办公室桌上的是一摞厚厚的“战-10Y”优化项目。
搭载最新的“浩瀚”发动机的“战-10Y”已经完成多次试飞了,这种在新的数学逻辑下研发、优化的战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新逻辑下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都需要新的认知。
姜浩的主要工作就是解释这些新认知,加强团队对这架新战机的认知。
这个项目快要把姜浩的脑袋掏空了,他每天都必须抽出一个小时来阅读、学习各种航空文献。
现在的姜浩已经成为航空领域的专家了。
“哎!”
在工位坐了整整一天的汪廷政扯了扯黏在屁股上的内裤,满是疲倦的叹了一口后,跟师弟蔡朱对视了一下。
蔡朱看了一眼那高度专注工作的老师姜浩,也疲惫的叹了一口气。
跟着这样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年轻导师读书,真的很累人。
而且,他们完全是在跟着老师姜浩探索一种全新的领域,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但要学习,还要跟着老师一起创造。
当然,极度的付出背后,是极高的成果。
蔡朱有两篇数学论文已经被《JHSX讲义》收录了,他在泛函分析领域已经有很高的成就了,同时作为“空研106小组”的组员,他在国内航空领域的科研成果也是很突出的。
蔡朱的母校国防科大早已经给蔡朱抛来了“橄榄枝”,只要他从姜浩这里一毕业,他直接就是国防科大的正教授。
作为姜浩“开门弟子”的汪廷政也成绩斐然,那本《JHSX讲义》也收录一篇他写的关于数论的创新论文。
而且让汪廷政觉得有点好笑的是,他分明是跟着姜浩来学数学的,他现在反而在经济学界混的风生水起的,一些重大的国际经济会议都开始给他发邀请函了、央视的新闻里都开始播报他对经济的分析和看法了。
汪廷政的职业规划原本是在数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下去的,但是他已经收到很多次央行、财政部,以及银保监会的邀请了。
央行最新的《关于对配合推动姜发集团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方案》,以及《关于增加拼多多国际贸易结案中人民币的份额》两份行动方案中一些精准的国际金融操作,都是汪廷政操刀写的。
不论是央行,还是财政部、银保监会,都在抢着要汪廷政。
这让汪廷政原本在数学道路上探索的决心也动摇了,但不论怎样,他的未来都是灿烂的。
第146章 ,“战10Y”的常规研讨会
新的周一,“成飞工业”秘密召开了“战-10Y”的常规研讨会。
跟往常一样,“战-10Y”每次研讨会上都会出现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对此,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但是一款产品并不是什么好,就往上“堆”什么,它最完美的状态是一种平衡。
所以每次研讨会的主题也都是讨论这些新发现在“战-10Y”的应用和舍弃。
今天的研讨会级别很高,“战-20”的总设计师杨彬院士来了、总装部的首长出席了会议。
而今天的研讨会之所以级别这么高,是因为“战-10”总设计师汤深甫院士的一篇新的分析报告,这份报告的结论实在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会议室里,姜浩阅览完了汤深甫院士的报告后,认真而又严肃地开口道:
“汤院士,虽然您的结论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我认为您报告是正确的。”
“哗~”
姜浩一说完,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阵嘈杂之中:
他们渴望汤深甫院士院士的报告是正确的,因为这意味着一种战机设计的新思路;
但是他们也害怕汤深甫院士的报告是正确的,因为这篇的报告的正确性意味着他们之前的认知完全被颠覆了。
科学的发展,其实跟历史的发展是一样的——“胜者为王”。
爱迪生和特斯拉对直流发电和交流发电的“电流大战”中,爱迪生的胜利了,即使后来证明特斯拉的交流电是更优了,人们记住的也只有胜利者爱迪生。
同样,在欧美和苏联的“半导体”、“电子管”之争中,欧美胜利了,欧美代表的半导体就是正确的。
之前,华夏的航空产业,要么是摸着“老大哥”过河,要么是摸着“大漂亮”过河。
摸着别人过河的确是有好处,但也有坏处。
而现在,当汤深甫院士根据那本《JHSX讲义》所代表的姜浩数学思维,开启了一种新的战机设计思路,那可就意味着华夏的战机设计“摸”不了别人了,每走一步,都要自己承担正确性的风险。
面对嘈杂的会议室,姜浩继续开口道:“我们的浩瀚发动机是360的三维矢量喷射,而且我们是按照一种新的数学进行建模分析的,所以我们不应该以现有的国内外航发数据做参照对比。”
“战-10”总设计师汤深甫院士点点头,苍老的眼球中散发着光芒,激动地开口道:“这一个份报告的成立,意味着我们对该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
参加研讨会的“战-20”总设计师杨彬院士点点头,他的眼神里散发着勃勃的野心,他放下了手中的报告,开口道:“那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验证这份报告了。”
姜浩也跟着点点头,纸上的理论永远都是理论,只有实验才能验证对错。
接着,姜浩翻开了一页备忘录,继续开口道:“我有一个建议啊,是关于发动机锯齿状尾喷收敛片材料的。”
当姜浩一说“我有一个建议”,原本窃窃私语、三三两两交头接耳讨论的众人立马安静了下来,大家认真的翻开了本子,准备记录姜浩的意见。
在此之前,姜浩都是做关于主体设计思路的工作的,现在他提出了具体的关于新材料的建议,这让大家很是重视。
姜浩开口分享了自己最新的发现,开口道:“最近我参考了一些新材料领域的文献,在处理‘浩瀚’发动机的部分实验数据导入的时候,我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进行了重新的计算,然后我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关于hsy材料的用量,我建议有关小组试着在1.5的数值上,进行新的实验。”
“1.5之上?”来自航空材料项目的小组组长张爱民皱了皱眉,开口道:“姜总,我们之前做过1.2的材料用量实验,提高hsy的用量的确会提高材料的硬度,但是相应的,材料的脆度也会提高,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材料的可靠性的。”
姜浩也知道这个问题,他开口道:“我的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当hsy材料用量突破1.5后,再当突破一个临界值的高温后,这种复合材料会发生一种新的反应,从而在会降低脆度的同时,提高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接着,姜浩急忙补充道:“但这仅仅是我数学模型的推论,具体的实验,还需要你们小组进行验证。”
“好的,”航空材料项目的小组组长张爱民急忙点点头,在本子上记录下姜浩的意见后,满怀期待的开口道:“如果实验真的成功了,我们会发现一种了不起的新材料的!”
姜浩点点头,接着会议讨论了其他新成果的应用。
会议的最后,姜浩很认真、很严肃地对大家嘱咐道:
“各位,我们这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的,每往前迈一步都是令人惊喜的创新,但是我们也要时刻注意到,我们是走在最前面的!”
“成功了,我们是颠覆者,而稍有不慎,我们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所以请各位在工作中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这个项目真的让姜浩压力很大。
虽然,姜浩现在的姜浩手里掌握着上不封顶的科研经费预算、掌控着下属很多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掌控着很多研究人员的晋升。
但他肩膀上责任和压力也是很大的,这个项目万一失败,那姜浩真的是对不起国家了!
之前,姜浩一直觉得国家和人民是一件离着他很遥远的事情,但是现在他转头看一下,这件事情已经就在他身边了。
“压力不用那么大!”
上一篇:吞噬星空之虫族主宰
下一篇:影视大庆:开局吞噬星空法当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