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能掐会算,还学习好 第60章

作者:一拥而入

  “这是我的数学第一次进行应用论证,我也是很紧张、很有压力的。”

  “如果这次项目论证成功,证明我的数学思路有应用价值,我们的这个小组会保留,会继续参加其他空军科研项目,甚至会参加全军、乃至全国所有重大科研项目。”

  接着,姜浩变得更加严肃了,他开口道:“当然,有成功,也就失败!”

  “如果这次项目论证失败,我的数学思想无法应用在涡扇15喷气发动机上,不但证明我的数学是完全错误的、是完全没有应用价值的,而且我们小组也会解散。”

  这也是姜浩所面临的压力和紧张,他也是真的很害怕自己的数学被证明没有任何应用价值,也因此,那本厚厚的《JHSX讲义》只是在极小范围内流通、传播。

  对姜浩来说,扛起这个“空研106小组”的压力,是远要比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压力都大的。

  而当姜浩说完后,会议室的气氛压抑了很多。

  虽然大家对那本《JHSX讲义》十分有信心,尤其是那份讲义经过了十几名院士的解读、注解,已经很明确了。

  但姜浩说的对,理论只是理论,是否能够通过项目完成论证,他们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

  而如果这个小组解散,等他们再回原单位,他们原本的位置可能都已经让别人占了,这会完全影响他们的事业。

  姜浩明白大家的顾虑。

  虽然对姜浩来说,这有种对大家“破釜沉舟”的压力,但是姜浩不喜欢这样,既然这些人被他选出来了,他就要对他们负责,就要考虑他们的后路。

  所以姜浩拿出了一份实打实的文件,对大家开口道:“当然,大家被我选出来了,不管怎么,我也不会辜负大家。”

  “这是大领导签字的文件,大家传阅一下。”

  “文件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小组的级别提升了,你们十五位小组组员也都水涨船高的获得了提升。”

  “在坐的有军籍的组员大多都是中校,现在各位的军衔提高一级;”

  “没有军籍的研究员,行政级别提高一级。”

  姜浩这一句,一下子整个会议室就轰动了。

  这些被姜浩选出来的组员在各个单位原本就是精英,他们的“进步”原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但他们都太年轻了、资历还不够,怎么也要再熬几年才能“进步”。

  而现在小组的工作还没正式开始呢,他们的组长一下就破格解决了他们的“进步”的问题。

  这关键的一步“进步”节省了他们很多年的时间,这为他们以后的“进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啊!

  有了这一步,就算“空研106小组”解散,他们回原单位,也只会上升,不会后退。

  在场所有人都惊讶地盯着台上这位年轻的组长。

  要知道他们十五个人,可是来自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而这个年轻组长能够顺利的协调十五个单位的“进步”问题。

  由此可见,上面对这个“空研106小组”是很重视的、这个年轻组长所能撬动的资源真的是惊人的!

  有这么一个组长,他们可以大展手脚了,而且只要项目成功,他们更是前途无量的!

  这一刻,所有人都对这个“空研106小组”充满信心,所有人都斗志昂扬!

第115章 ,蔡朱关于老师的形象脑补

  燕京大学,某教学楼、某教室,站在讲台上上课的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马文饶。

  今天的课程是《动态经济学方法》,这门课程的新亮点是马文饶教授创新性的把“姜浩经济分析方法”引用到了“动态经济学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方向,而且已经获得了不少的成果了。

  所以他的课程是备受关注的,上课的不仅仅有光华学院的本科生,还有很多来旁听、蹭课的研究生。

  而姜浩此刻也坐在教室里上课。

  虽然姜浩有很多身份,但是他对外公开的主要身份还是一个燕京大学的学生,所以,他偶尔还是要出现在学校的教室里面的,而不是一下子消失不见。

  当然,虽然姜浩坐在教室里,但是他已经不用认真听课了,甚至讲课老师还会因为姜浩的出现倍感压力。

  而且这位马文饶教授还是姜浩主持的《姜浩曲线分析下世界石化产业变革研究》课题项目的下属成员,负责该项目的动态分析跟踪工作。

  教室里,坐在姜浩身旁的是他的两个学生:汪廷政和蔡朱。

  这上课的关系有点乱,不过也没关系,各论各的呗。

  虽然姜浩是坐在经济学的教室里,但是此刻他正在阅读的是一份关于涡扇系列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资料。

  这是姜浩第一次成体系的接触大型复杂的系统性科研项目,他一下子就被整个项目震惊到了,这整个科研系统工程竟然是如此庞大、如此复杂的。

  姜浩和整个“空研106小组”已经连续工作一个多月了,姜浩读了海量的资料和十几篇“空研106小组”组员的分析报告,但是姜浩甚至连把他的数学思维融合进去的切入点都没找到。

  姜浩虽然是重生的,但是他上辈子根本就不懂航空发动机,甚至上辈子姜浩连了解都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东西。

  所以姜浩的重生在这里完全没有任何作用,他真的要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了。

  “老师,这是新的实验数据。”

  下课后,汪廷政给姜浩递来了平板电脑,平板电脑里展示的是“606所”刚发来的“涡扇15”最新的实验数据。

  这一次“涡扇15”的最新实验也是“空研106小组”的第一场实验,实验的目的是:在“姜浩数学模型”下,获得新的实验数据,以“姜浩数学”的思维,重新认识“涡扇15”,从而对其进行新的分析。

  所以这一次的实验数据是很重要的,但是姜浩是真的疲了。

  为了建立这次实验的方案,姜浩已经带领整个小组连续高强度工作了小半个月了。

  姜浩在简单浏览了一下这些海量的实验数据后,他一阵头大,关掉了平板后,姜浩对汪廷政开口道:

  “行,辛苦你们了,通知下去,这个周末先放假两天,大家先好好歇歇吧。”

  “下周一我们召开本次实验数据的分析组会,开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通知一下606所,让他们跟我们同步进行。”

  “好!”汪廷政点点头。

  而当看着那漂亮宋婉朝着走了过来,汪廷政很有眼力劲地急忙拉起犯花痴的蔡朱,然后对老师姜浩开口:“老师,那我们走了,下周见!”

  “好,下周见,你这个周末记得带小蔡去拼多多入职!”姜浩对蔡朱嘱咐了一句。

  那拼多多对姜浩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安排工作的地方,他身旁人基本都被他安排进了拼多多吃“空饷”。

  “好的老师,您放心,我已经跟那边沟通好了!”汪廷政点点头,然后拉起蔡朱就走:“走啦,走啦!”

  出了教室,蔡朱兴奋的跟汪廷政分享刚刚看到的那个美女:“哇塞,美女啊!”

  蔡朱原本对女人是很不感兴趣的,但是看到宋婉后,他真的一惊。

  看着师弟兴奋的样子,汪廷政吓出了一身冷汗:“闭上你的臭嘴吧,那是准师娘!”

  “啊?”蔡朱一惊,不过想想也是,老师那么优秀,就应该有个同样优秀的“师娘”。

  看着蔡朱一脸无知的样子,汪廷政小声的跟他科普道:

  “你知道嘛?前不久有个不知深浅的棒子国的小二代,整天开着一辆兰博基尼来跟师娘示爱,但是不到一个周的时间,他就销声匿迹了。”

  “啊?他怎么了?”蔡朱很好奇地八卦问道。

  不论是网上,还是身边人,总是少不了对老师姜浩的私生活八卦,平常遇到这样的事情,蔡朱总是很不爽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的。

  但是他其实内心对老师的八卦还是很好奇的,他其实更想尽可能多的知道老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家破人亡。”汪廷政吐出了四个字。

  “啊?”当师兄说出了四个字,蔡朱吓了一个激灵。

  汪廷政继续开口道:“更可怕的是,老师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是消息传到了棒子国后,棒子国的四星集团知道这个不自量力的小二代竟然是四星的一个小股东后,他们为了讨好周涛,而干干净净的帮忙解决了!”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四星手机才能获得在拼多多上的流量推送,不然的话,拼多多都要给四星集团限流了。”

  接着,汪廷政很认真地继续开口道:“听好了,四星集团是没有直接讨好咱们老师,他们是通过讨好老师身边的人、拼多多的CEO周涛,从而朝着老师表达歉意的。”

  说到这里,汪廷政瘪了瘪嘴,他的老师平常很亲切,可是他身上的权力和影响力,真的让汪廷政感到压制和敬畏。

  接着,汪廷政继续开口道:“甚至咱们老师从头到尾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

  “这就是大佬,他甚至都不用表达出自己的喜恶,一些人就会直接把他不喜欢的事情扼杀掉。”

  接着,汪廷政说起了周涛,开口道:“周涛可是咱们老师最有名的小弟,他对咱们老师的敬畏和忠诚,我看了都感到不可思议!我都卷不过他!”

  “那周涛可是拼多多的CEO啊,多风光啊!可他对老师如此敬畏,这说明老师并不是你看到的这么简单!”

  “所以,你最好是老实点,很多对老师不利的事情,甚至都不用老师知道,就会被老师身边的人帮他处理的干干净净。”

  “啊!”蔡朱脑袋有点懵,这一切有点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同时蔡朱心目中关于老师姜浩那原本正直、亲切的形象中多了几丝令人敬畏的暗黑:他是多厉害啊?能如此掌控住拼多多CEO周涛啊!

  这一刻,蔡朱对这位年轻的老师更加崇拜了,只不过这拔高的崇拜中多了几丝敬畏。

  “走了,走了!”汪廷政拉走了发呆的师弟。

  下课后,宋婉笑着走到了姜浩面前,看了他一眼后,笑着开口道:“你最近好像很忙啊?”

  不论在哪里,宋婉都是那么耀眼的漂亮,今天她扎了一个清爽的马尾辫,没有太浓的妆容,露出了她那好看、清澈的眉眼,让人看起来就觉得很舒服。

  当然,她穿得也很简单,上身穿着一件绿色的简单T恤,她的皮肤本来就很白嫩,这绿色的衣服一衬,显得更加好看了。

  绿色的短T恤在腰间的地方微微收紧,呈现出了她纤细、优美的腰身,微微露出的几块若隐若现的小腹肌显得十分迷人。

  下身穿着一条很清爽的超短裤,刚好只能包裹着她的臀部,完美的呈现出了那那双细而不柴,又微微有点肉感的修长“筷子腿”。

  她整个人带给姜浩的是一种很舒服的青春感和少女感的冲击。

  不像是面对其他女人的时候,姜浩要么留着心眼、要么看不上,面对宋婉的时候,姜浩是完全轻松、自在、平等的。

  姜浩对漂亮的宋婉笑了笑,开口道:“是啊!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忙得要死。”

第116章 ,空研106小组的工作

  姜浩和宋婉走进了一间没课的教室里,坐下后,宋婉一笑,从书包里拿出了一份《博明集团股权转让协议》递给了姜浩,开口道:“这是我爸让我给你的。”

  姜浩接过这份股权协议一看,立马大吃一惊:这出手也太大气了吧,上来就是10%的干股,妥妥的贿赂啊!

  姜浩在齐鲁的时候,因为姜浩和发改委高育红的关系,齐鲁的博明石化大胆的推翻了一切旧产能,开启了“一体化炼化”产业基地的大建设;

  而后来,当姜浩把“博明石化”列入了那个国际性的大项目《姜浩曲线分析下世界石化产业变革研究》课题后,“博明石化”迎来了各种铺天盖地的资源,它再一次获得了突破。

  现在的“博明石化”已经完全突破了单一的炼化加工了,它不仅仅拥有全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最先进的一体化炼化产业基地。

  而且借助这《姜浩曲线分析下世界石化产业变革研究》项目做桥梁,博明石化不仅仅在中东有了自己的油田,而且它炼化的成品油已经成功打开了日韩市场了。

  虽然博明石化的炼化基地还没有完全完工,但是它的市值已经翻了一倍多,已经能挤进世界石化产业排行榜了。

  也就说是,姜浩手里的这10%的《博明集团股权转让协议》的价值是按照百亿进行计量的。

  面对这份《博明集团股权转让协议》,姜浩大吃一惊,对宋婉开口问道:“卧槽,给我干嘛?行贿啊?这可不行!”

  “嫁妆嗷!”看着姜浩的玩笑,宋婉鼓起了勇气,装作玩笑,笑着打趣了一句。

  姜浩笑了笑,他知道这是宋婉的父亲在还姜浩的人情、给姜浩“干股”,毕竟博明石化的崛起中,姜浩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姜浩当然不能要,面对博明石化,姜浩真的是公事公办的,齐鲁的那个“齐鲁省一体化炼化改革课题项目”从始至终都公平的面对所有的地炼企业,当初只有博明石化响应号召,是它自己抓住了机会;

  姜浩把“博明石化”写进《姜浩曲线分析下世界石化产业变革研究》项目,也完全是因为“博明石化”是全球最先进的石化生产力代表。

  姜浩甚至连博明石化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所以,姜浩知道这份股权,不仅仅是“人情”,还真的像是宋婉说的那样,是有点“嫁妆”的意思的。

  姜浩把协议还给了宋婉,笑着开口道:“既然是嫁妆,那就留着等你嫁给我的时候再给我啊!”

  宋婉瘪瘪嘴,没有多说什么,收起了文件,不爽的抱怨道:“我就跟我爸说你不会要,他非要让我给你!”

  接着,宋婉笑着对姜浩开口邀请道:“我们去看电影吧,最近那《长城》上映了,我们去看看吧!”

  姜浩一听这电影名,立马直摇头,开口道:“不去,那部电影垃圾的要死!”

  “卧槽!”一听姜浩说那电影垃圾,宋婉直接爆粗口了,就开口道:“那可是张导演拍的,很多一线明星!大制作的!”

  面对宋婉一句“卧槽”,姜浩笑了笑,这是姜浩第一次听到她爆粗口,姜浩觉得很好听,然后姜浩开口问道:“你看过?”

  “没有?”宋婉摇摇头,她还真的没看过。

  姜浩很认真地开口道:“相信我,别去看,那电影真的是垃圾!”

  看着姜浩那一脸认真的样子,宋婉真的无语了:该死的他不是一直都很聪明的嘛!难道他不知道男女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重点并不是看电影嘛!

  于是宋婉换了一部电影:“要不去看美队3?”

  姜浩也没兴趣,上辈子他已经看过了。

  对姜浩来说,这就是重生弊端了,想要找部电影看看放松放松,可是这些电影他上辈都看过了,没有一点新鲜感!

  而且姜浩这几天也真的累了,所以他真的对再看一遍上辈子看过的电影很不感兴趣。

  姜浩摇摇头,对宋婉开口道:“不去了,我只想回家睡觉,你去哪,我捎你一程?”

  “不了!”宋婉给了姜浩一个傲娇的眼神,开口道:“我去图书馆,要啃你的论文呢!你说你写那么多论文干嘛!烦人!”

  “哈哈哈,怪我唠,我走了!”说着,姜浩收拾东西走出了教学楼,坐进了停在楼下的那辆宾利欧陆GT里,自己开车驶出了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