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890章

作者:天榜八十天

  “此十万大军,当设一总督,由朝廷委派忠勇之将担任,节制九边军务,不受地方藩王所辖。”

  他又转向户部尚书:“修筑长城,所需钱粮,皆由国库统一划拨。”

  “燕王殿下所捐之财,可尽数纳入国库,由户部统一调度。”

  最后,他再次面向朱允炆:“燕王殿下,可为督造长城使,此为荣衔,以彰其功。”

  “其责,在于巡视工程,慰问将士。”

  “但是,无调兵之权,无支取钱粮之权,无任免官吏之权。”

  “如此,既能成燕王殿下忠君爱国之美名,亦能保我大明北境军政大权,尽归于朝廷。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这番话,如一套行云流水的组合拳,滴水不漏.

第1784章 准奏!

  他同意了朱棣的请求,却将修筑长城之事,与朱棣本人,进行了完美的切割。

  兵,是朝廷的兵。

  钱,是朝廷的钱。

  你朱棣,可以去当一个光鲜亮丽的监工,去享受万民敬仰。

  但是,别想再碰兵权,别想再碰钱粮,别想再将北方变成你的独立王国.

  这比直接拒绝,更为高明,也更为狠辣。

  不等众人反应,玄机真人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臣另有一事启奏。”

  “昨夜,臣收到北境慕容元帅八百里加急密报。”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份战报,由内侍呈上。

  朱允炆打开一看,龙颜大悦,当庭宣布了慕容战天于狼牙谷大破西夏铁鹞子的惊天大捷。

  满朝文武,先是震惊,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

  待欢呼声稍落,玄机真人继续道:“此战,我军虽大胜,然北境防务,依旧严峻。”

  “臣以为,可趁此机会,对北境防务,进行通盘调整。”

  他朗声道:“魏国公徐辉祖,乃开国名将徐达之长子,宿卫北方,久著勋劳,可为北境防务总督,总览全局。”

  “而新擢升之讨逆将军慕容战天,此战居功至伟,熟稔西夏军情,可为北境前线总指挥,主理与西夏交界之一应军务。”

  “燕王殿下,则可为协理北境防务亲王,以皇叔之尊,巡视九边,安抚军民,协理魏国公与慕容将军,共筑我大明北境之屏障。”

  “如此,魏国公持重,可稳大局;慕容将军锐利,可御强敌;燕王殿下尊贵,可抚人心。”

  “三人各司其职,互相襄助,亦可互相监督。”

  “北境防务,方可万无一失!”

  话音落下,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听懂了。

  这是一个精妙绝伦的制衡之局。

  魏国公徐辉祖,忠于皇室,掌握了北境最高的军政大权。

  慕容战天,玄机真人一手扶持,掌握了最锋利的前线兵马。

  而朱棣,这个协理亲王,看似尊贵,实则被夹在中间,有协理之名,无节制之权。

  他被放在了一个监军与吉祥物之间的尴尬位置。

  玄机真人并非是要架空朱棣,那是下策。

  他要的,是将朱棣这条最凶猛的猛虎,重新放归山林。

  但这山林,不再是朱棣的自家后院,而是一个由他亲手打造的斗兽场。

  他要看看,这条猛虎,究竟能跳多高,究竟会用怎样的方式,来挣脱他设下的无形之网。

  “准奏。”

  朱允炆最终颔首:“北境防务,便依国师所议。”

  圣旨一下,尘埃落定。

  朱棣叩首谢恩。

  当他抬起头时,脸上看不出半分喜悦,也看不出半分失落,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

  自己与玄机真人之间,新一轮的较量,已经开始了。

  数日后,燕王朱棣的车驾,浩浩荡荡地驶出应天府。

  他只带了百余名亲兵,以及他那位形影不离的黑衣谋士,道衍和尚.

第1785章 放虎归山!

  ……

  城门外十里长亭,玄机真人一袭素袍,已等候多时。

  朱棣下了马,屏退左右,独自走入亭中。

  “国师,是特意来为本王送行的?”

  “王爷北上,为国操劳,贫道自当相送。”

  “国师就不怕,放虎归山,终成大患吗?”.

  朱棣的目光如刀,紧盯着玄机真人。

  玄机真人却只是淡淡一笑:“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虎,若能为国守疆,那便是护国神兽。”

  “若心生异志,妄图噬主,那自有猎人,会将其降服。”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玉符,递了过去。

  “此乃贫道炼制的传讯玉符。”

  “王爷此去北境,若遇紧急军情,或自身安危,可以此符,直接与贫道,或是与慕容将军联系。”

  “关键时刻,或可保王爷一命。”

  朱棣看着那枚玉符,沉默了片刻。

  这既是护身符,也是一道无形的枷锁。

  最终,他还是伸出手,接过了玉符,揣入怀中。

  “多谢国师美意。本王,愧领了。”

  “王爷,保重。”

  “国师,亦多保重。”

  朱棣转身,上马,绝尘而去。

  玄机真人站在亭中,目送着他的车驾消失在道路尽头,眼神悠远。

  应天府的冬日,阴沉得让人喘不过气。

  铅灰色的云层,死死压着紫禁城的琉璃瓦。

  风里全是江水的湿寒气,刮在脸上,让这座庞大的都城冻得像块顽铁。

  朱棣的车驾,没打藩王的仪仗。

  一辆再寻常不过的青布马车,混在百十名亲兵里。

  兵是便服,可那身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精悍杀气,却怎么也遮不住。

  车队像一滴墨,悄无声息地淌进北上的官道,随即被那浑浊的洪流吞没。

  他始终没有回头。

  十里长亭外,玄机真人的话,字字句句,还在他耳边冲撞。

  那些话听着淡,底下却全是刀子。

  怀里那枚传讯玉符冰冷如铁,像一块烙印,时时刻刻烫着他的皮肉,提醒他此番北上的真正意味。

  与其说是开始,不如说是放逐。

  应天府这盘棋,他输了。

  那个叫朱玄机的侄孙,用一种他完全看不懂的法子,把他所有的牌都废了。

  他觉得自己就像个被捆住了手脚的巨人,空有一身力气。

  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张无形的大网,将他寸寸勒紧。

  再留在京师,要么被网彻底绞碎,要么就得跪下当一条没牙的狗。

  他朱棣,选了第三条路。

  回北方,回到那片用他的血和命浸透了的土地。

  那里,才是他的根,他的天下。

  车轮压着冰硬的官道,咯吱作响,节奏单调得催人烦躁。

  谋士道衍依旧是那副死人相,在旁闭目盘坐。

  朱棣却知道,这和尚脑子里盘算的念头,比车轮子转得快上千百倍。

  “王爷,在想什么?”

  道衍的声音很轻,却像颗石子,精准地砸进了朱棣翻江倒海的心湖.

第1786章 民心是水!

  朱棣掀开帘角,冷风立刻灌了进来。

  窗外枯树荒野如鬼影般飞速倒退,他的声音沉得像铁。

  “我在想,一只被拔了牙的老虎,回到山里,还能做什么?”

  “虎威不在牙,在骨。”

  道衍睁开眼,目光静如古井。

  “王爷的骨头,硬得很。”

  “骨头再硬,也咬不死人。”.

  朱棣一声冷笑,车帘从指间滑落。

  “玄机真人这一手,玩得真漂亮。”

  “给我个谁也挑不出错的由头滚出京城,又用一道督造长城使的圣旨,把我死死钉在北方。”

  “兵权、财权,一样不沾。”

  “他这是要本王在这北地的风沙里,活活风干成一尊泥菩萨,受人香火。”

  “泥菩萨,未必不能翻江倒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心是水,真人懂,王爷自然也懂。”

  朱棣没再出声,手却下意识地按住了怀里那枚玉符。

  他和玄机真人的下一局,已经开始了。

  燕王朱棣的车驾,隔了数月,再次出现在北平府。

  整座坚城,像一锅烧开了的水,瞬间沸腾。

  这里不是应天府,没有猜忌和冷眼。

上一篇:兰若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