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八十天
与此同时,一封来自北境风哭之原的八百里加急战报,也悄然送抵京师。
但这封战报,并未呈送兵部,而是通过秘密渠道,直接送到了玄机真人的道观。
数日前,风哭之原。
积雪融化后,裸露出的并非是春回的草场,而是被严寒冻得如同钢铁般坚硬的黑色土地。
这片土地,即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屠宰场。
慕容战天的帅帐,迁移到了狼牙谷。
这里,是西夏骑兵骚扰北方军后方补给线的必经之路。
他要在这里,等待他的敌人,也等待着一场关乎生死的豪赌。
三天前,赵伯言如约而至。
他带来的,不仅仅是三千颗黑黝黝、沉甸甸的轰天雷,更有数百辆大车,满载着足够五万大军支应一个月的粮草。
那些饿得眼冒金星的北方军士兵,看到那白花花的面粉,闻到那沁人心脾的肉香。
整个军营爆发出如同野兽般的欢呼,无数七尺高的汉子,抱着粮袋,嚎啕大哭。
他们活下来了.
第1781章 杀!
而当慕容战天将那些轰天雷的构造图与使用方法,分发给麾下最信赖的工兵营时,那些见多识广的老兵们,脸上露出的,是比看到粮食更为震惊和恐惧的表情。
他们围着那些铁疙瘩,翻来覆去地研究.
“大帅,西夏人的铁鹞子,来了!”
一名斥候滚鞍下马,冲进帅帐:“约莫三千骑,正朝狼牙谷而来。
带队的,是西夏名将赫连勃!”
赫连勃,西夏新生代将领中的翘楚,作战勇猛,他麾下的三千铁鹞子,人马俱披重甲,冲锋之时,如同一座移动的钢铁山峦,无可阻挡。
“终于来了。”
慕容战天缓缓站起身。
“传我将令,全军,按计划行事!”
一场颠覆草原传统战法的伏击战,在狼牙谷,悄然拉开序幕。
慕容战天没有选择在谷口布防硬撼。
他将麾下为数不多的精锐骑兵,埋伏在山谷两侧的高地。
而在那片看似平坦的谷底,他的工兵营,已经不眠不休地忙碌了两天两夜。
他们没有挖掘深沟,而是挖了数千个半人多深、分布毫无规律的陷马坑,并用浮土与枯草进行了完美的伪装。
在陷马坑之间,以及山谷两侧的崖壁之下,三千颗轰天雷被小心翼翼地埋设下去,引信通过麻绳,连接到后方隐蔽的起爆点。
整个狼牙谷,被他布置成了一个巨大的连环杀阵。
赫连勃和他麾下的三千铁鹞子,对此一无所知。
这些天来,他们宛若戏耍老鼠的猫,肆意享受着虐杀的快感。
当看到慕容战天竟然愚蠢地将主力摆在狼牙谷这等狭窄之地时,赫连勃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慕容战天真是老糊涂了!传令,全军锥形阵,一鼓作气,凿穿他们!本将要在日落之前,将那老匹夫的头颅,挂在我的马鞍上!”
呜……
苍凉的牛角号声响起。
三千西夏重骑兵开始加速,马蹄踏在冻土上,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轰鸣,如滚滚雷霆,向着谷口发起了毁灭性的冲击。
谷口,慕容战天只象征性地布置了数千名手持长矛的步兵,他们看上去士气低落,仿佛一触即溃。
“杀!”
赫连勃一马当先,挥舞着狼牙棒冲在最前。
然而,就在他的战马即将踏入谷口的那一刻,他突然发现,那些看似溃散的虎啸步兵,竟以一种极其诡异的方式,向两侧迅速散开,主动让出了一条死亡通道。
赫连勃心中一惊,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但三千重骑兵的冲锋之势已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冲过去!”
他嘶吼着,第一个冲进了那片看似平坦的谷底。
紧接着,他就感受到了不对劲。
脚下的地面是如此松软,战马前蹄猛地一空,整个马身失去平衡,噗通一声轰然倒地,将他重重甩了出去。
他身后的铁鹞子们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
第1782章 战斗!
连环的倒塌声不绝于耳,数以百计的重骑兵人仰马翻,瞬间在谷底摔成一团。
整个冲锋之势,在短短数十步之内,便被彻底瓦解。
“有埋伏!撤出去!”.
赫连勃狼狈地爬起,声嘶力竭地咆哮着。
然而,太晚了。
山谷高地之上,慕容战天看着谷底的混乱,缓缓举起了手中的令旗,然后,猛地劈下。
“放!”
没有箭如雨下,也没有滚木礌石。
只有一声声尖锐的、引信燃烧的滋滋声,从四面八方同时响起。
下一刻,毁灭,降临了。
轰!轰!轰!轰!轰!
数以百计的轰天雷被同时引爆。
那一瞬间,整个狼牙谷仿佛被十个太阳同时照亮,刺目的白光吞噬了一切。
紧接着,是足以撕裂耳膜的震天巨响,仿佛天地都在崩塌。
炙热的冲击波夹杂着无数高速旋转的铁片与碎石,形成了一场无差别的立体死亡风暴,将整个谷底彻底覆盖。
厚重的甲胄被直接撕裂,无数士兵连人带马被炸成碎片。
残肢断臂与破碎的甲片、战马的血肉混合在一起,被高高抛向天空,再如下雨般落下。
惨叫声只持续了短短一瞬,便被更为猛烈的爆炸声所淹没。
整个狼牙谷,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火焰山,一座钢铁的坟场。
当爆炸的余波散去,高地之上,无论是慕容战天,还是他麾下的百战老兵,都呆呆地看着谷底那末日景象,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已经不是战争。
这是神罚。
谷底,侥幸未死的赫连勃,半边身子都被烧成了焦炭。
他从战马的尸骸中爬出,看着四周那一片狼藉的惨状,看着那些曾经的袍泽都变成了不成人形的焦尸,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魔鬼,你们是魔鬼……”
他喃喃自语,随即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绝望嘶吼。
山谷两侧,慕容战天的骑兵发起最后的总攻。
战斗,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胜,以及轰天雷的威力,通过那些侥望风而逃的西夏溃兵之口,第一次,真正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消息传出,整个草原,为之震动。
应天府,次日早朝。
一封由燕王朱棣亲笔所书的奏折,呈送到了朱允炆的御案之上。
与上次的罪己诏不同,这一次的奏折,文辞恳切。
朱棣深刻忏悔了自己为腐儒所惑,盛赞玄机真人的经世致用之学乃万世之基石,表示自己已幡然醒悟。
随即,他笔锋一转,表示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要以实际行动支持新政。
他恳请陛下恩准,让他倾尽王府之财力,在北方率先推广新币,开办工坊,身体力行经世致用之道。
这番表态,已让满朝文武为之侧目。
然而,朱棣真正的杀招,在奏折的最后。
他话锋再转,谈及西夏之患,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宏伟计划.
第1783章 滴水不漏!
请求陛下允许他前往北境,亲自督造一条西起嘉峪,东至榆林,连绵数千里的九边长城。
他陈述道,此长城非简单夯土,而是要结合国师的格物之学,修筑一系列配备神威大炮的砖石关隘卫所。
此举,一可御敌,二可安置流民,三可推广新政。
“臣,朱棣,不求官,不求爵,更不求兵权。”.
奏折的最后,他写道:“臣只求能以一罪臣之身,为我大明,筑起一道血肉长城。”
“臣愿亲赴北境,与将士、民夫同食同住,风餐露宿,十年为期。”
“长城不成,臣,誓不回京!”
他将姿态放到了最低,以悔过罪臣的身份,提出了一个谁也无法反对的理由。
修长城,保家卫国,谁敢反对?而修长城,就必须去北方。
他便可以合法地离开京师这个牢笼。
修长城,需要调动人力物力,他便可以名正言顺地,重新整合北方势力。
期间需要耗时十年,这便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在远离京师的北方,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他看似低头认输,实则以退为进,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了沉默。
就连那些弹劾过朱棣的文官,此刻也无话可说。
朱允炆看着奏折,心中百感交集,他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目光再次投向了玄机真人。
这一次,玄机真人没有立刻表态。
他走上前,从朱允炆手中接过奏折,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大殿之内,落针可闻。
许久,玄机真人将奏折合上,缓缓走到大殿中央,躬身一拜。
“燕王殿下,知错能改,其心可嘉。”
“愿为国戍边,筑我长城,其志可敬。”
他开口的第一句话,便让所有支持朱棣的人松了一口气。
“臣以为,可准。”
然而,玄机真人的下一句话,却让他们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但是,长城之计,事关国运,非一人之功可成。
臣以为,此事,不可只由燕王一人独任。”
他转向兵部尚书:“当从京营及南方卫所,抽调精锐十万,北上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