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399章

作者:更俗

  怡田旗下,光耀资本与曲宸集团共同参与合资的公司,这两年业绩都保持着20%以上的高增长率——去年萧良被踢出星视董事会时,盈投控股也提出以年化20%的收益率,承接光耀资本、曲宸集团在怡田合资公司里的股份。

  虽然光耀资本、曲宸集团最终并没有从跟怡田的合资公司撤出,这也大概率是一桩有赚的投资,但想到一切都被萧良、邹志林这样的货色操弄股掌之间,温骏的脸禁不住微微抽搐起来。

  当然了,天海精工则是韩家兄弟及丁文江的心头刺,却是他摆脱孙仰军自立门户的关键,他对沈君鹏却谈不上什么怨恨。

  司机一脚油门驶入怡田灌装工厂南侧的水泥路,很快来到宏亚集团的电脑工厂前。

  韩振亚、韩振国兄弟已经站在工厂前等候了;还挂着光耀资本投资经理头衔的周亦陈,身穿黑白两色职业装,小鸟依人般站在韩振国的身边。

  温骏让司机停下车,下车走到韩振亚、韩振国兄弟两人跟前,问道:“郑先生这几次来秣陵,只盯着星视通讯电子的业务,都没空见我们,更不要说坐下来喝酒了;我们年后就跟他见过一次面。他今天怎么一早突然约我们来宏亚参观?”

  “听说他昨天到秣陵,先到星视通讯电子开会,夜里十点钟突然要去参观一家小的印制电路板研发公司,没想到这家公司楼下,跟姓萧的撞上了,”韩振国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语气,说道,“可能跟姓萧的即将入主和永电子,成立鸿盈科技集团这事有关吧?”

  见韩振国的信息这么灵通,昨天夜里发生在星视科技产业园的事都一清二楚,温骏又问道:

  “鸿盈科技这事,小韩总知道多少?”

  “港股的事,我不是很关注,也就看到和永电子对外发布的几则用辞模糊的公告,”韩振国说道,“我对这事知道的,肯定没有你多。”

  “听说鸿盈科技的动作很大,”温骏说道,“入主和永电子的事还没有最终定下来,但鸿盈科技工业园的规划设计稿都已经出炉了,甚至连建厂地块都已经确定下来了,一期就紧挨着星源时代的锂离子生产基地,占地有八百余亩。鸿盈科技工业园也许连建造公司跟施工组织方案都已经拟定好了,就等着正式入主和永电子更名鸿盈科技了吧?”

  韩振国不自觉的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电脑工厂,更准确说是电脑组装工厂,占地不到两百亩,去年底正式启用,此时使用率还不到三分之一,但年初还是被评上秣陵十大高新产业基地,多多少少感到有些不自在。

  “姓萧的从香港股市捞太多钱了,像败家子似的拼命往内地的各项产业里砸钱。虽然这么粗暴的玩法,大概率都要打水漂,但现在多多少少还是给人压力的。”韩振亚感慨说道。

  不能怪韩振亚看不懂蜗巢科技的玩法。

  韩振亚下海之初就在珠江路开电脑及耗材连锁门店,虽然算是代理销售出身,但在这个行业也闯荡快十年了,大前年又进军PC制造业务,他怎么都要算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半个专家了,对国内在这一块的基础有多薄弱,也是非常清楚的。

  基础技术的差距,压根就不是靠野蛮砸钱就能玩起来的。

  要说砸钱,国内那么多的科研院所,这几十年来在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等方面,投入有过中断吗?

  但跟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这些年来有过缩短吗?

  还不是越来越大了?

  温骏淡淡一笑,问道:“岂不是说,我们还要看姓萧的继续张狂下去,等他把钱砸完了、烧光了,才有我们伸一伸腿的机会?要是这样,我们也太消极了吧!”

  “不然能怎么办?”韩振国摊手问道。

  “那要就看郑先生内心深处,对这孙子到底有多少不满了。”温骏笑着说道。

  很快就看到三辆帕萨特跟一辆丰田皇冠轿车由远及近驶来。

  郑仲湘在秣陵没有专车,星视通讯电子配备的商务用车都是一水的黑色帕萨特;那辆皇冠是韩晓明在秣陵的用车。

  温骏接到陈逸森电话通知时,没有听说韩晓明要过来,猜测可能是联系过他之后,郑仲湘又临时让陈逸森联络韩晓明,赶巧韩晓明今天也在秣陵?

  虽说决定对宏亚电脑的注资三千万港元,是萧良与郑仲湘去年四月初最终决裂的直接诱因,但韩振亚、韩振国决定以宏亚电脑的控股母公司宏亚集团再次进行融资时,郑仲湘随后就着手秘密筹备合并香港电讯一事,最终仅仅又给宏亚集团拿了一亿元的投资款。

  不过,在那一次明通电子集团首次拿出一个亿的资金,参与对宏亚集团的注资,只是韩晓明以及其他韩家人,从来都没有公开承认跟明通电子集团有什么关系,注资后甚至还减少了跟韩振亚、韩振国兄弟公开接触的机会。

  看到郑仲湘今天又临时将韩晓明拉过来公开露面,温骏猜测郑仲湘还真的重视这一次宏亚之行呢。

  通过宏亚电脑以及控股公司宏亚集团,两次总计转让出20%的股份,从光耀资本、明通电子集团以及星视(星视通讯电子)融资四个亿。

  宏亚集团获得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近一年来不仅在锡江、东洲等地租下商场,新开数家3C电脑商城,不断加强在江省及其他华东地区的3C电子产品连锁零售领域的布局,也加强自有PC品牌的生产与市场宣传。

  宏亚电脑近一年来的增长幅度很快,月销售收入目前已经突破六千万人民币,同比增长了两倍。

  宏亚电脑跟计算机或其他电子领域的国际巨头无法相提并论,但在国内一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月销售收入能有五六千万,就算是已经踏入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了。

  星视通讯电子势头这么强,自有手机品牌四月销量都快有六万部了,由于进入的是国内中低端市场,销售额才刚刚满一个亿。

  这还是按照市场价计算的,要是按出厂价计算,才有七千余万。

  郑仲湘、韩晓明他们下车后,先参观了宏亚电脑工厂近半年来的建设成果。

  手机代工领域,SMT贴装多多少少还有些技术含量,不是小作坊拉起来就能干的,但随着电脑组件的生产越发成熟,台式电脑的组装工厂实在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了。

  总不能说通过模具冲压、电镀等工艺生产一只铝合金机箱,能有多少高科技含量吧?

  从车间以及所谓的产品研发中心出来,走进工厂行政楼的会议室,郑仲湘就直接问韩振亚、韩振国,关于宏亚在笔记本电脑自有品牌市场拓展方向有无想法。

  2000年第一季度,PC(个人计算机)在国内销量已经突破两百万台,其中台式电脑还是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占比达到95%,笔记本电脑一季度销量仅为十万台。

  不过,依照国外PC市场发展的经验,以及随着笔记本组件制造技术的快速提升,规模化生产也将带来成本的大幅降低,大家都预测国内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接下来将迎来一个高速增涨期,最终笔记本占整个PC市场的份额,应该提高到20%或30%才算合理。

  就算国内PC市场不再增长,笔记本电脑未来的成长空间也高达五六倍之高。

  星视通讯电子最终拿下朱鹮电子与摩托罗拉的笔记本电脑合资公司,但摩托罗拉的笔记本销量很惨淡,跟其世界排名第二的手机品牌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组装工厂以现有的产能,仅仅去接摩托罗拉在国内的笔记本电脑订单,根本就吃不饱,更不要说考虑扩大产能规模。

  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都才刚刚较大规模打开,排名前列的品牌厂商,销量溢出有限,没有太多的代工需求溢出。

  星视通讯电子想要利用好这一块的产能剩余,甚至还想扩大产能规模,走出去有一茬没一茬的找零散订单,肯定是不行的,还真不如跟宏亚联合起来,好好讨论宏亚在笔记本电脑方向的发展规划,他们专门给宏亚代工生产笔记本电脑。

  韩振国看了他哥韩振亚一眼,他虽然不负责IT连锁销售与制造业务,但基本情况还是清楚的。

  目前宏亚台式电脑月销量刚突破一万台,笔记本电脑前期市场营销做得再好,月销量能突破一千台就算很成功了——他们是有相关的发展计划,但这时候没有急着去做。

  主要还是国内的这一块市场太小,目前留给国内品牌的空间更小了,国内PC厂商仅有两家在做笔记本电脑,就连赫赫有名的清华同方,也仅仅据传在筹备相关的产品线,连正式推出产品还早。

  星视股价跌得厉害,但郑仲湘身家好歹还有四五百亿港元,身后更有庞然巨物郑家的存在,竟然亲自过问这么小的代工业务,看来真是被姓萧良的逼得很狠啊!

第748章 再次相遇

  宏亚既然很早就决定利用这些年积累的渠道优势,跻身PC制造领域,打造自己的PC品牌,除了台式机外,对笔记本电脑的制造与销售也有相应的设想跟规划。

  不过,九九年全国笔记本销量不足三十万台,今年预计能有四十万台的销量,增涨率高达33%但,市场还是太小了。

  更关键的是,在这一狭小的市场,却还充斥着像IBM、戴尔、惠普、苹果、松下、东芝、富士通、恩益、索尼、三星、华硕等国际一二线PC品牌的身影,国内好不容易有两家勇敢的厮杀进去,哪里有宏亚的容身之地?

  因此,这些设想与规划,还仅仅是设想与计划,韩振亚都没有想过两三年内,有将这些设想与规划翻出来见光的机会。

  当然,郑仲湘走进会议室就郑重其事的问及这个,韩振亚也是揣摩着郑仲湘的意图,将有些设想与规划更为详细、甚至还稍稍夸大的描述了一遍。

  在郑仲湘过来之前,温骏为何戏谑又自嘲的问一句,他们什么时候才有伸一伸腿的机会?

  真的是温骏狂妄无知,想要在萧良面前伸一伸腿吗?

  温骏明里暗里,无非是说他们要想尽办法将星视的业务重心留到秣陵啊!

  萧良旗下星源时代、蜗巢科技以及即将成立的鸿盈科技,很有可能会因为萧良激进的决策遭受重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萧良这两年从香港、从美国证券市场捞到手的资金太多了。

  还有就是南亭集团在饮料行业已经站稳了脚,可以很明确的说,已经是整个华东地区饮料行业的龙头老大了。

  虽然南亭集团与星源时代等企业,都是萧良个人名下的企业,但财务早就进行了隔离。

  很显然萧良一早就清醒意识到他在蜗巢科技、星源时代无节制的投入,是极大的冒险,才有意将这些风险隔绝在南亭集团之外。

  因此,哪怕萧良最终仅能保住南亭集团,再加上泛华集团、华茂投资、鸿臣集团、盈投控股、东洲动力、天海精工以及这诸多集团交叉持股的万家优品、徐东铁路集团、狮山湾建设投资集团、狮山港口集团、东洲城市商业银行等等实体,就已经悄然形成了一个实力比宏亚、光耀资本以及环泰集团加起来,都要庞大得多的庞然巨物了。

  要知道,泛华、华茂、鸿臣、盈投四家这次从全球科技股行情捞到手的资金,可能还不如萧良一人多,但加起来也有一百四五十亿之巨。

  这次极大增强到他们这一系的资本实力。

  而这些资本,又集中释放在江省,集中释放在东洲相对传统的港口、铁路、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释放在重工、化工、商贸、轻工制造、地产、地方金融、产业投资等各个行业里,将影响力进一步向地方的毛细血管深处渗透。

  可以说萧良这个人的性格太乖戾、张狂,很不讨人喜欢,秣陵一二把手韩文松、张运岳等人,到现在也没有前往蜗巢科技的西南塘研发基地调研考察,但无论是公开,还是半公开场合,又有谁看到韩文松这些重量级的省市官员说过萧良的半句不是?

  这些是因为什么?

  去年四月初,萧良与郑仲湘的决裂,看似直接诱因,是郑仲湘坚持要对宏亚电脑投资三千万港元,萧良强烈反对无果,愤然辞去星视董事一职。

  实际更主要的诱因,还是以代理贸易为主的明通电子,试图更大规模介入朱鹮电子以及星视通讯电子的元器件供应链,游说萧良放弃对宇阳电子等元器件科技公司的扶持,遭到萧良无情的拒绝。

  然而这件事过去,明通电子非但没有以更强硬的姿态介入对朱鹮电子的元器件供应,反而将之前已经在做的,可能存在瑕疵的一些业务,都放弃掉了。

  这些又因为什么?

  不要管韩晓明等人对萧良抱以怎样的个人恶感,明通电子集团实际采取的姿态,却是要在江省对萧良这样的地头蛇退避三舍。

  如果他们不能想方设法,让星视的业务重心对秣陵做进一步的倾斜,不想方设法游说或引诱郑仲湘将大腿坚决的插到秣陵来给他们抱住,很可能就不是他们将来还能不能伸腿的问题了,而是星视在江省的影响变得可有可无之后,萧良会不会反过来狠狠咬他们一口,叫他们痛不欲生?

  以己度人,谁要三番数次跳出来给他们添堵,有机会他们会不狠狠的抽两巴掌回去?

  要说个人恩怨,温骏跟萧良这些人最深,他内心深处应该更焦灼吧?

  想到这里,韩振亚又瞥了一眼有一阵子没见面的韩晓明。

  韩晓明百无聊赖的把玩着最新款诺基亚手机,似乎对有关于笔记本电脑制造与销售的一些设想、规划毫无兴趣。

  韩振亚神色微微一凝,韩晓明是因为笔记本电脑市场太小,才不感兴趣?

  韩振亚介绍过情况后还左顾右盼,郑仲湘却抓紧时间,将刚才来不及记录的一些内容补上,临了合上笔记本,跟韩振亚说道:

  “上午参加了宏亚的工厂,也了解到大韩总发展宏亚的一些设想,收获很多。我中午还有一个视频会议要赶回酒店,就不在宏亚用餐了;下午还有很多工作,可能要等下次再找时间跟大韩总你们碰头……”

  韩振亚有些意外,郑仲湘现在勤奋得连顿便餐都没有时间吃了?

  “没关系,我们也要回市里用餐,”韩振亚笑道,“我们索性就到郑先生你们下榻的酒店用餐。郑先生要开视频会议,不用理我们,要是视频会议结束得早,还有时间跟我们聊一聊,我们就在酒店里坐坐……”

  “那真是太折腾你们了。”郑仲湘歉意的说道。

  “这没什么,现在是我们做事业的黄金年代,谁不想着争分夺秒,那简直就是对自己的人生犯罪啊!”韩振亚哈哈一笑,又问韩晓明,“韩总怎么说?一起到郑先生下榻的酒店,用顿简餐?”

  韩晓明看了妻子虞晓薇一眼,朝韩振亚点头道:“行啊!”

  韩振亚、韩振国、温骏以及韩晓明、虞晓薇,陪同郑仲湘及星视其他高层,走出宏亚电脑的厂区,乘车往秣陵市区驶去。

  在经过华瑞电子与日本恩益在开发区的集成电路(芯片)合资工厂东侧道路时,众人看到萧良与熊志远以及许建强一行人站在路边稍高的坡地说着话,还踮脚往华瑞恩益的集成电路工厂里面眺望。

  三辆轿车停在距离他们不远处的路边,司机跟安保工作人员站在车旁闲聊。

  陈逸森、袁可飞跟郑仲湘同坐一辆车,他们见郑仲湘微蜷而坐,一脸的无动于衷,也都正过脸去,就当没有看到萧良等人。

  不过,驶过去之后,郑仲湘又忍不住转回头,蹙紧眉头朝华瑞恩益集成电路工厂望过去,问车里的袁可飞、陈逸森:“他今天怎么跑到这里来东张西望,华瑞恩益有什么值得他期待的?”

  “亚洲金融危机,很多日资电子巨头受到的打击很大,芙蓉财团旗下的恩益电气尤为惨烈,其电子产品事业部去年的销售收入暴跌了一半,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机、随身听、影碟机等产品,几乎都是全线下跌,”

  袁可飞微微蹙着眉头,一时揣摩不透萧良出现在这里的意图,只是将他所了解的一些情况,说给郑仲湘知道,

  “华瑞恩益是内地九十年代以来重点打造的集成电路生产基地,名义上中日合资,实际上是完全采用恩益的技术,给恩益下游电子产品配套生产最高达到0.25微米规格的各类芯片。现在恩益的电子产品销量暴跌,订单都不够其日本国内的芯片工厂吃,现在华瑞恩益勉勉强强仅有原先五六分之一的订单在做,基本上每个月都要亏损两三千万。由于华瑞恩益的技术管理团队,都是恩益集团派出,机器设备都是很早就根据恩益的要求调校好,现在想要抛开恩益集团,另行找芯片厂商接订单也没有能力,只能苦等恩益集团的形势好转……”

  “星源时代的液锂电池技术,就是从恩益集团引进,前期生产的液锂电池,也主要是给恩益的电子产品配套,”陈逸森想到一件事,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他不会是想接华瑞恩益集成电路公司里的日资股份吧?”

  “这不是手里有三五十亿资金,就能接得住的事,”袁可飞摇了摇头,说道,“华瑞恩益所有的技术管理团队都来自日方,华瑞电子几乎没有人员什么培养,萧良想接日资股份,是能出得起价,但问题是,他从恩益集团手里接过股份后,凭什么将恩益集团派出的上百名高级工程师及管理人员留下来?没有这些人员,连芯片工厂都运转不起来,光有股份抵什么用?”

  “萧良有没有可能说服恩益集团以临时派遣的方式,给他留一部分技术管理人员,协助集成电路工厂的运营以及后续人员的培养?”郑仲湘蹙着眉头问道。

  “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袁可飞说道,“但要求萧良在其他方面让出足够大的利益才行。这可不是多付十亿八亿资金能解决的事情。”

  郑仲湘点点头,恩益作为日本电子巨头之一,又是芙蓉财团的核心成员企业,哪怕电子产品事业部遭受重创,但还不至于动摇其根基。

  萧良仅仅是简单的经济补偿,是无法说服恩益转让股份的同时,还继续派出技术管理团队帮着维持运营的。

  不过,萧良九六年底引进恩益的液锂电池技术,短短四年多点的时间,就有成为液锂巨头的气象,说不定还是有能力对恩益集团进行游说的……

第749章 透明

  郑仲湘所坐的帕萨特轿车居前,从萧良、许建强、熊志远所站立的缓坡前开了过去,韩振亚、韩振国、温骏、韩晓明等人当然也不可能节外生枝停下车来去招惹萧良。

  却是周培薇、林杰还是同乘一辆车,落在车队的最后面。

  林杰注意到缓坡上,除了萧良、许建强、熊志远三张熟悉面孔外,还有一个三十五六岁左右的青年面孔陌生,也不是昨天在科技园出现的哪个蜗巢科技高层。

  这个青年在风和日丽的五月天,一本正经的穿着整套的藏青色高端西装,镫亮的棕色皮鞋,跟衣着随意、牛仔裤加薄卫衣或薄夹克的萧良、许建强、熊志远站在一起,多少显得格格不入。

  林杰跟周培薇指着那个西服青年,说道:

  “那个看样子像个日本人,兴许是恩益电气派驻华瑞恩益的高级管理人员。萧良都已经将人家勾搭上了,不会真想对华瑞恩益下手吧?”

  “那人我以前见过,是奈田商事亚太事业部的一个高级职员,奈田英男,还是奈田家族的成员,”周培薇微微蹙着秀眉说道,“好奇怪,他怎么会跟萧良凑到一起去了?”

  芙蓉财团的前身就是奈田家族控制将近百年的奈田财阀。

  二战日本投降,本土接受美军入驻,连同奈田财阀在内,日本诸多老牌财阀都被美国通过征缴股份等方式强行解散,重新组建了以商业银行、综合商事(贸易公司)为核心,成员企业交叉持股的财团组织。

  财团与财阀虽然有相当深的传承渊源,奈田这样的老牌家族甚至还持有一小部分股份,但不要说控制权,甚至都没有什么影响力了。

  芙蓉财团真正的协商决策机构是社长会,以各成员企业的社长共同组成,谁还会看奈田家族的眼色行事?

  因此,不能因为奈田家族的成员在芙蓉财团内部的企业担任高级职务,就一定有别的什么含义。

  林杰在星视分管内地除秣陵之外的投资事务,周培薇则负责除香港、内地之外亚太地区的投资事务。

  她与奈田英男有过几次接触,很好奇奈田英男作为奈田商事亚太事业部的高级职员,怎么会跟萧良站在华瑞恩益的集成电路工厂外面说话?

  萧良真想收购合资芯片工厂的日资股份,也应该是找恩益电气的高层谈,这事似乎轮不到奈田商事介入吧?

上一篇:万界守门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