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375章

作者:更俗

  去年在秣陵的华商经贸交流大会上,萧良就很肯定的判断未来十年,国内制造业会飞速蓬勃的发展,将极大刺激对中低端机床的市场需求。

  目前沈君鹏接触的大多数投资机构,都希望天海精工能将所有的资源,都用于扩大中低端机床的产能。

  萧良也判断这么做,未来四五年天海精工的利润都会相当可观。

  不过,国内并不缺中低端机床厂商。

  与天海精工规模相当的机床企业,国内就有近二十家之多;除此之外,各省市地方中小机床企业更是数以千计。

  天海精工现在扩张产能,其他机床企业看到中低端市场需求这么旺盛,也会竭尽全力扩张产能,可能三四年过后,供不应求的市场就会快速饱和。

  萧良担心天海精工如果错过最关键的技术升级期,满心想着先积累利润,等三五年后再集中资源搞研发,到时候就会发现,因为中低端市场竞争残酷,企业利润变得微薄,甚至还有可能陷入亏损,连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都还困难,员工又都人心惶惶,又从哪里集中资源搞研发?

  当然了,天海精工不扩大产能,现在就集中全部的资源砸研发,失败的可能性其实也非常大。

  所以,无论沈君鹏做什么决定,萧良都会遵重他的选择,不会随意施加干涉;他又没有在天海精工持股,更无意参与这次的增发。

  只不过泛华只会参与后一方案的增发;倘若沈君鹏选择第一个方案,泛华就会退出这次的增发。

  沈君鹏心里也是苦:你丫的,这还叫不干涉、不干预?

  又聊了许多机床市场的话题,几家投资机构老总、高管才告辞离开了。

  许建强见萧良无意帮沈君鹏游说那几家投资机构,问他:“郑仲湘这次来秣陵找你有什么事情,搞得神神秘秘,夜里单独拉你去丁文江那里吃饭?”

  “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萧良说道,“他希望我同其他董事会的成员一起,向投资机构承诺,延长持股锁定期,确保投资机构新一轮参与星视增发的新股,将来能得到优先减持——郑仲湘这人长得丑,想得倒挺美!”

  “这么快就闹崩了?”许建强讶异问道。

  “我们也不至于这么没肚量,”萧良哈哈一笑,说道,“我就答应我的持股可以锁定六个月;鸿臣以及盈投的持股要不要额外承诺锁定,也不是我能代替决定的……”

  萧良与鸿臣、盈投,在对星视的持股上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但涉及这么重大的事项,萧良肯定不能随便代劳。

  哪怕是走个形式,鸿臣、盈投两家都得召开董事会表决一下。

  “怎么说,鸿臣、盈投要先撤?”许建强问道。

  “现在撤还早。”萧良说道。

  “星视股价都涨到一百港元了,你们还不撤啊?”沈君鹏惊讶问道,“你想星视的股价,未来能涨到多少?”

  “现在撤也难,第一轮增发有八千多万股新股过了锁定期,加上我们的,总市值就一百五十亿港元了,大家没有一定的妥协,这时候都想趁高冲出来,只会诱发踩踏,”

  萧良也没有办法很笃定说科技股行情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只是按照常理略作解释,

  “我现在承诺延长锁定六个月,也是方便星视第一轮增发的新股,有机会减持套现足够多的资金,参与第二轮新股增发。只要星视第二轮能成功的将新股增发出来,股价就会得到有力的支撑,我们到时候再减持不迟。不过,更多的条件,我肯定也不会随便答应的……”

第706章 为他人做嫁衣

  回到下榻的酒店,林杰让工作人员将茶具摆出来,他就亲自给郑仲湘、袁可飞、陈逸森以及其他随行人员沏茶:

  “萧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倒也不出乎意料,”

  林杰作为星视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内地除了袁可飞负责的通讯电子公司外,通讯科技产业园以及诸多投资业务,都是直接向他汇报;同时在郑仲湘身边,他分工负责联络萧良。

  萧良仅仅答应延长六个月的锁定期,距离其他投资人所希望的二十四个月锁定期延长承诺甚远,但在林杰看来,其他投资人的要求确实过于苛刻了,

  “纳斯达克指数震荡有加剧的趋势,但整体还是保持着极高的活跃度,绝大多数投资机构也都看好未来科技股有更为长久的增长潜力。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蜗巢新技术与鸿臣、盈投能承诺持股延长六个月锁定期,我们第一轮增发的八千多万股新股应该能在高位成功减持。这个非常关键,我以为萧良能帮我们做到这点,算是可以了。”

  陈逸森个人对萧良偏见最深,这时候也不得不承认萧良他们的持股,能不能延长六个月锁定期,对第一轮增发的八千多万股新股接下来能否成功高位减持至关重要。

  而第一轮增发的八千多万股新股能不能高位成功减持,又是第二轮能否成功增发新股的关键;毕竟涉及七八十亿港元的资金缺口。

  不过,陈逸森始终看萧良不顺眼,不愿意说他一句好话,阴恻恻的说道:

  “萧良这人嘴上说得再好听,但他将延长锁定期跟第二轮新股增发捆绑在一起,说白了他也是希望星视这次能够成功增发,将星视的股价真正支撑住,目的也是方便他们六个月后在高位减持。”

  “萧良能这么想,没有现在抢着减持,就已经算顾全大局了。要不然,我们还能对他要求多高?”林杰笑道。

  “你啊,就是性子太温和了,太容易相信别人的好了,”

  陈逸森数落林杰道,

  “萧良这种人所谓的顾全大局,其实纯粹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也是看到科技股行情还将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答应延长锁定期的。但是,他也仅仅同意延长六个月,并非要跟星视的发展长期捆绑在一起。等哪天科技股行情变得缥缈叵测,随时有可能掉头而下,你再看这种人还会不会顾全大局?你要是真信了这种人,铁定会在这种人手里栽大跟头!”

  林杰也不气恼,笑着说道:

  “星视在内地的业务发展,萧良也确确实实帮忙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大家能愉快合作,就不要计较太多……”

  郑仲湘拍了拍陈逸森的胳膊,此行既然能达成初步的目的,就没有必要为一些细枝末节争辩,又问袁可飞:“通讯电子这边,蜗巢科技的配合怎么样?他们未来有没有做手机的可能?”

  新成立的通讯电子公司,除了跟朱鹮电子合资,将生产部分交给朱鹮电子代工外,还决定使用朱鹮电子的品牌商标,双方签署二十年的品牌商标使用权协议。

  这么做,除了节约前期的品牌宣传费用,更方便借助朱鹮电子的营销渠道体系打开市场外,也杜绝朱鹮电子另起炉灶做手机产品的可能。

  萧良目前对星视通讯电子的发展这么热心,郑仲湘暂时认为星视的股价得到支撑,是大家的共同目标,但萧良今天的态度,也明确表示无意跟星视长期捆绑。

  郑仲湘他就得提防着,萧良此时的热心,未来会不会变成挖他们墙脚的可能?

  “短期来说,蜗巢科技摊子铺得太大,只适合做零部件供应商,不大可能直接做具体的电子产品,”

  袁可飞微微蹙着眉头,担心郑仲湘理解不了他的话,略作解释道,

  “除了锂离子电池、线束以及电源控制产品外,蜗巢科技的合作企业,还涉及微型电机、精密结构件以及耳机、受话器、超薄喇叭、滤波器以及电子芯片的封装检测等一系列领域。甚至萧良近期全力帮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引进研发类企业,主要也是跟计算机、通讯电子以及消费电子产品的零部件供应链有关。短期内,蜗巢科技及其合作企业,目前在这些零部件产品上的技术实力都远谈不上领先,就算在国内,都有不少竞争企业存在,更不要说国外先进的电子制造厂商了。如果蜗巢科技现在就做自己的电子产品,那他们的零部件,就一定会受到其他品牌厂商的抵制。比如我们的手机产品,以后肯定不可能轻易采用蜗巢科技旗下或相关企业的电池、电池、线束等零部件了。当然了,十年八年后,蜗巢科技如果在锂离子电池等零部件建立绝对的技术优势,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像怡田饮料,哪怕跟萧良名下的南亭集团,在茶饮料、饮用水等产品存在直接的市场竞争,却又不得不采购星源时代的灌装生产线一样;星源时代对外供应的灌装生产线,性价比确实要更胜一筹……”

  “怡田这次采购星源时代的生产线,其实还是我们的态度模糊了,”

  陈逸森听袁可乐提及怡田采购星源时代生产线这事,不禁忿然的说道,

  “光耀资本后来又找专业机构,对星源时代的灌装生产线进行了评估。星源时代的通用型灌装生产线,主要也是进口关键自动化设备回到国内进行集成,但采用星源自己的电路电气及控制系统,却都谈不上多成熟,运行故障率要比进口流水线要高得多。星源时代所提供的通用型灌装生产线,唯一的优势也就是价格便宜,维护响应快而已。说到星源时代的无菌铝塑纸盒专用灌装线,更是将瑞士利乐公司高度自动化集成的高速灌装机,拆分成大型流水线,占用空间大出好几倍,使用的作业工人多出十好几倍,灌装效率仅为利乐公司的高速灌装机的四五分之一不说,故障率还要高出好几倍。即便星源时代供应的无菌铝塑纸盒包装耗材更为廉价,但综合性价比却远没有邹志林一开始所声称的那么高。如果我们当时态度明确一些,曲宸应该跟光耀资本共同否决掉怡田对星源时代的采购……”

  “哪怕大家仅仅是简单的利益合作关系,同等条件或者说同等性价比,我们都没有理由阻止怡田采购星源时代的产品,”林杰劝说陈逸森凡事不要太钻牛角尖,说道,“毕竟我们跟怡田,还隔着曲宸一层呢!”

  曲宸集团是郑氏长和实业旗下的成员企业,而郑家内部也都倾向大公子接长和实业的班,林杰以为他们动不动就对长和实业旗下的成员企业指手画脚,不合适。

  “我说这些,主要还是担心通讯电子公司再吃这种亏,”陈逸森说道,“一方面我们对通讯电子未来的零部件供应商选择,应该建立更严格、更明确的筛选标准,不要再叫蜗巢科技或星源时代有浑水摸鱼的机会;还有就是对引进科技产业园的企业,我们应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不要搞得这些企业,都像是蜗巢科技引进似的……”

  “想要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我们就要提供更大的扶持力度,”

  林杰说道,

  “现在入园的企业,包括租金补贴在内的税收优惠政策都是秣陵市给予的,跟我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大部分研发类企业,现在都有很多借助蜗巢科技研发中心的平台做开发,甚至还有一些项目跟蜗巢科技研发中心联合进行。前期这些入园企业,融资也很零碎,三五十万或一二百万不等,极少能达到我们的投资标准,但他们却很容易从蜗巢科技拿到融资。我还听说这两个多月来,有好几家入园企业,仅仅是创始人习惯性的蹭蜗巢科技的食堂,吃饭时跟萧良碰面说了几句话,就直接拿到上百万的融资……”

  “萧良对前沿科技研究比较熟悉,他日常又待在研究中心。产业园里哪些研发类企业,又或者说哪些研发项目有价值,萧良他本人的眼光比手下的投资团队都要准确得多。至于效率,那就更不要说了,萧良都拍板了,三五十万、一二百万不等的投资项目,他手下团队肯定一路绿灯放行,有意见也不敢提啊。”

  袁可飞不负责内地的投资项目,就连添美网、趋势网这两个重大项目,都是向林杰汇报,跟他没有关系。

  而林杰负责内地的投资业务,远不仅限于秣陵一地,在京沪以及广深等地接触到的项目更多,当然要设定一定的标准,不可能三五十万、一二百万的融资项目都花精力去研究、接触。

  “对了,有一些企业,是不是早就跟蜗巢科技有联系,甚至都已经有合作项目了,才进驻产业园的?”陈逸森想到一件事,问道。

  “说到这个,确实很有可能。”袁可飞微微蹙着眉头,说道。

  星视联合鸿臣注资朱鹮电子建设的科技产业园,目标是引进移动通讯类科技研发企业,为星视通讯电子开发、生产手机产品,提供更为广泛、坚实的技术支持,但实际上大家都希望产业园能越快填满越好。

  这样产业园有租金及其他配套收入;对地方而言,尽可能快、尽可能多的孵化高科技研发企业,眼下有政绩,未来有税收。

  产业园尽可能快的填满,也会更有信心建设二期、三期园区,最终形成规模化效应。

  因此,只要出得起租金,园区基本上都是来者不拒,甚至会放宽一些标准;具体也是园区管理公司在负责执行。

  林杰代表星视担任园区管理公司的董事长,但他人并不常驻秣陵,当然不可能管得太细。

  不过,话说回来,萧良将蜗巢科技在秣陵合作的企业,引进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似乎也没有问题啊?

  只是郑仲湘、陈逸森他们突然想到这一点,有一种嘴里被活活塞了好几只苍蝇的感觉:他们在秣陵投资科技产业园,其实在替萧良做嫁衣?

  这也是鸿臣在产业园少量持股的关键?

第707章 引狼入室

  “这家林深处电子公司,最新的项目是做电动自行车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百分之一百是蜗巢科技的合作企业……”

  陈逸森想到萧良有可能将蜗巢科技在秣陵的合作企业,都引进到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郑仲湘就打电话给星视派驻园区的港方总经理,让他将这段时间以来入园企业的详细资料发过来。

  等资料传过来,林杰都有些傻眼了。

  除了星视通讯电子、添美网、趋势网这三家星视直接投资的较大规模公司外,星视这段时间还引进好几家小规模的手机软件设计、产品开发公司。

  朱鹮电子也将以往有过合作、与手机研发相关的几家科技公司引进园区。

  不过,仅仅从入驻企业在申请税费优惠、租金减免时提交的项目资料来看,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蜗巢科技的合作企业。

  就像他们此时所看到的这家入园企业,通过园区向秣陵市申请税费减免的电动自行车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项目,眼睛不瞎就知道蜗巢科技的合作企业。

  虽然此时内地做电动自行车产品的企业已经有不少了,但成规模进行产业孵化的,还仅有狮山湾电动自行车产业园一家。

  而且在一年之前,蜗巢科技就为整个产业,提供了从深循环动力电池到电机、电子控制系统一系列的整套基础技术。

  目前看来,蜗巢科技还在不断的为整个产业,做配套技术开发;也许一部分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合作企业身上。

  除了这些明眼能看出跟蜗巢科技有联系、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外,这两个月来萧良还直接拍板投资了八家入园的初创科技公司。

  此外,还有一些项目合作关系不那么明显的关联公司暂时没有被他们发现,但肯定还有。

  郑仲湘、陈逸森粗粗估算,目前入园的企业可能要有超过一半都跟蜗巢科技有关。

  虽然林杰觉得这也没有什么,但也知道在深深忌惮萧良及蜗巢科技的郑仲湘、陈逸森等人面前再多说什么,也是很不合时宜的。

  “你们再看这家知微传感器的介绍,”

  陈逸森坐在笔记本电脑前,按动鼠标,将资料文档拖到一家名为知微电子的科技公司介绍页面上,招呼郑仲湘、袁可飞、林杰他们凑头看过来,他手指着电脑屏幕,说道,

  “这家公司入驻园区申请税费减免的项目,是开发一款传感电子元器件,是实现国外最新研发的翻盖手机在开盖合盖时,能够自动亮屏熄屏的功能。不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家知微电子之前就给蜗巢科技开发过电动自行车所用的位置传感器?事实上,萧良不仅将合作企业引进园区,还试图推动以前的合作企业,进入手机领域?”

  蜗巢科技也好,星源时代也好,都是萧良的私人公司,特别是蜗巢科技作为纯研发类企业,对外公开的资源更是有限。

  外界很难搞清楚蜗巢科技与外部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情况。

  今天看到这些入园企业的资料,郑仲湘他们算是大体搞明白了:

  近年来蜗巢科技不仅跟东洲的很多企业进行了密切合作,同时也跟秣陵很多家技术实力更强、人才水平更高的公司进行了密切合作。

  萧良去年从朱鹮电子虎口夺走老印染厂,主要拿老厂房进行改造,能拓展的空间非常有限,就算加上新建的两栋综合研发楼在内,研究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仅有四五万平方米。

  而在萧良的计划里,这点面积仅够用来发展蜗巢科技在秣陵的研究中心,没有太多的空地,将合作企业,特别是一些条件简陋的新创科技公司,聚集到一起发展。

  星视注资朱鹮电子科技产业园,将其作为一座对外开放的科技园区进行发展,却是完美的替萧良解决了这些新创科技公司的场地难题,关键还能就近共享蜗巢科技建成的研发平台,效率更高。

  郑仲湘想到自己几次到秣陵,只要见到省市官员,都积极为入园企业争取更为优惠的财税政策,星视注入的资金,也主要用来创造光纤入园等一系列优越的办公、研发条件,心里还真是说不出的憋屈。

  这好比看到辛辛苦苦抚养的小孩,突然间做基因检测,发现是隔壁老王家似的。

  这简直就是引狼入室!

  “JOE全国各地飞来飞去,也没有办法常驻秣陵,园区以后的工作,还是要直接向可飞汇报,可能更有效率一些,”郑仲湘皱紧眉头,说道,“正式的任命要通过董事会,但我们内部可以先调整过来!而且未来对这些入园企业,材料不能浮于表现,最好将股权关系,实控人等信息都搞清楚……”

  园区工作汇报对象,从林杰转变成袁可飞,却非郑仲湘对林杰相对软弱的性格有什么意见,相反团队里也需要有林杰这种性格的人作为缓冲。

  不过,郑仲湘也确实忍受不了,星视注入资金,携手朱鹮电子共同发展的科技产业园,鸿臣在其中仅仅持有6%的股份,最终却沦为萧良操弄股掌之间的玩物!

  “好的。”

  哪怕心里认为并无必要,但林杰这时候怎么可能会提异议?

  “时间也不早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郑仲湘说道。

  林杰回到自己房间,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打开。

  之前的入园企业资料,其实是传到他的电子邮箱里,只不过大家都在郑仲湘的房间里聊事情,就直接用郑仲湘的电脑打开罢了。

  林杰将笔记本电脑连上酒店的网络,打开电子邮箱,又忍受其慢无比的网速,将附件里入园企业的资料重新调阅出来。

  蜗巢科技对外公开的资料确实有限,之前几次参观,也仅局限于锂离子电池领域能对外公开的那一部分成果,林杰之前都很难想象,内地做什么研究,每个月要砸一两亿资金进去。

  他之前跟陈逸森一样,都倾向认为这些是萧良减持股票的借口罢了。

  这么认为,也并非林杰轻视研究工作,实是内地绝大多数的企业,产品研发都还处于很初级、很原始的阶段,就算想砸钱搞研究,也得有地方可砸啊!

  林杰坐在床头,将笔记本电脑抱到膝盖上,看着这些合作企业以及疑似跟蜗巢科技有合作关系的入园企业的资料,才算稍稍窥探到蜗巢科技的研究范围,比他之前预想的要广得多、深得多:

  各种新材料、工业传感器、电机、工业控制、电子电气等领域,蜗巢科技似乎都有涉及。

  而作为蜗巢科技重中之重的锂离子电池,似乎又涉及人造石墨等国外都是极其尖端的研究领域。

  以星源时代命名的系列工厂,作为蜗巢科技下游的生产体系,目前主要对外供应的产品,一是锂离子电池,一是灌装生产线及设备,一是原纸铝塑覆膜包装材料。

  如果说蜗巢科技所成立的研发体系,都是为这些产品服务,林杰猜测萧良的野心,绝不是简单停留在生产线的集成,绝不是简单停留在从日本进口原材料、设备,在国内组织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上。

  人工石墨明明涉及锂离子负极材料的深入研究,而超细气流粉碎设备的研究,是想直接开发人工石墨制备所需要的装备吗?

上一篇:万界守门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