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更俗
今天香港只有到沪市的航班,他们这边派车先赶到沪市接机,然后乘轮渡过江,熊志远折腾到夜里十点钟,才在云社锦绣江南酒店住下。
萧良忙完实验室的工作,掐着点赶回云社。
这时候许建强、徐亚云、韩涛、钱晋章、周华、顾培军、徐立桓他们,拉着熊志远坐在沈园临河别苑北面新开一家烤串店外,人手一瓶啤酒,已经喝了起来。
“难得有什么事是你感兴趣的,不急着赶过来,等过两天你注意力转到别的事情,我们找谁哭去?”熊志远哈哈笑道。
为了尽快将蜗巢科技的研发体系建立起来,尽快对锂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专利技术有序的展开二次开发,萧良他这几个月一直都在做减法。
不仅保健品、茶饮料、天然水业务都交给何雪晴、徐立桓他们全权负责,新一代阀控蓄电池专利技术同时新授权三家蓄电池企业后,萧良对宿云山能源的运营以及产能扩张,也不再插手了。
好像宿云山能源能不能做大起来,全是钱少斌、张殷彪他们的责任,跟他没关系哩!在并购增发方案完成后,萧良甚至发布公告声明,等锁定期过后,蜗巢科技将分批减持对东洲动力的持股,不排除彻底清仓。
萧良也是从头到尾就没有直接参与到泛华商业以及天盈投资里来。
萧良现在有很多资金在证券市场,这段时间基本上都翻倍了,但萧良除了调仓,甚至追加一部分杠杆,也很少投入精力盯着,主打一个玩票性质。
唐国斌、曹启华专门成立的私募型投资公司,许建强、徐亚云在里面持股20%,叶晓华、萧意也都分别持有3%、2%的股份,萧良则连多看一眼都觉得烦。
萧意的万家优品在东洲城区已经发展超过三十家连锁门店,萧良好像把这事给忘了。
鸿惠堂纯净水项目,萧良也就在朱玮益、朱璐、夏侯江等人抵达东洲考察的那两天高调了一把,之后是参与股权融资了,但他个人并没有投入什么精力关注。
冯薇玲前段时间将所持鸿惠堂纯净水部分股份,转让给天盈投资,也是主动找到许建强交涉的。
许建强他们询问萧良的意见,萧良也只是说了一句:肯定有赚啊,孙子才不买,不买是孙子。
现在突然有新的事物,引起萧良极大兴趣,熊志远当然来兴致了。
当然,这也是互联网话题在香港精英阶层及投资圈渐热,也有极大的关系。
香港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济文化受欧美影响极深。
互联网作为有能力影响甚至重构整个社会的新事物,此时在欧美国家已成共识:
一度被称为互联网缔造者、开发出网景浏览器,却注定很快就会被历史遗忘的网景公司,去年三月已在纳斯达克上市。
而到去年底,这家创办都不到两年的互联网企业,就给创始者带来超过二十亿美元的巨额财富,进一步激励风险资本涌入新创的电子信息及互联网企业。
网景浏览器的大获成功,也成功引起电脑软件超级霸主微软的注意,去年八月推出后世赫赫闻名、独霸浏览器赛道的IE浏览器。
前世资本市场也习惯将网景公司的上市,大获资本市场热捧,也视为二十一世纪之交、互联网新浪潮(泡沫)的发端。
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受西方社会影响甚深的香港,其精英阶层以及风险资本怎么可能注意不到互联网产业崛起的轰隆雷霆之响?
熊志远作为华兴集团战略投资部副总裁,怎么可能对信息电子及互联网产业的崛起没有关注?
华兴集团战略投资部甚至早就专门成立一个团队,专门负责跟踪电子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及投资信息,只可惜不归熊志远负责。
早期电子商务在人们眼里的概念,更多是商贸领域的电子数据交换。
以在线商店、互联网商城为主的互联网零售,在欧美出现的时间也极短,虽然一下子涌出大量的初创企业,目前却还处于摸索期,还远谈不上成熟。
许建强知道这事,从而萌生在国内提前布局的念头,主要也是因为跟熊志远以及华兴集团的投资团队几次交流,接触到相关信息。
他们都没有想到萧良会直接否决掉泛华商业在国内提前布局在线商店的想法,而是提出对接欧美的在线商店等互联网销售平台,作为拓展对外贸易的新通道。
熊志远在华兴集团内部,插手不了电子信息及互联网产业相关的事务,昨天夜里与许建强通过电话,就耐不住性子,今天迫不及待的赶来东洲……
第503章 商讨
“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做啊?你们性子再急,也吃不到热豆腐啊!”
萧良从顾培军手里接过一瓶冰镇过的啤酒,坐到遮阳伞下的折叠椅上。
梅坞老街的餐馆、街铺商店还是一贯的传统、老派,却是沈园附近,临近岩溪河的一侧,新开几家餐饮都颇有特色,环境也更为舒服放松。
看到熊志远兴头这么高,萧良决定还是先泼他一盆冷水。
网景公司去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受资本热捧被视为互联网浪潮的发端,如果历史轨迹不发生偏转,纳斯达克指数应该是到两千年初,上升到最高点。
这其中约五年甜蜜时光,被视为互联网新浪潮时代,绝大多数的互联网概念股这一期间都获得极其夸张的涨幅,也吸引逾两千亿美元的风险资金疯狂的涌入这个行业掘金。
然而盛极必衰。
浪潮过后的泡沫破灭,也是极其惨烈。
纳斯达克指数短短一年多时间狂跌近百分之八十,欧美破产倒闭的互联网企业,可以拿尸骸遍野来形容。
亚洲地区有其特殊性,一是除了日韩及港台新加坡等小部分地区外,绝大多部分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电子信息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建设相对滞后,二是亚洲地区明年这个时候大概率将陷入金融风暴的狂轰滥炸之中。
这使得亚洲的信息电子及互联网产业发展,在互联网泡沫破之前,平添诸多坎坷与崎岖,发展,高光时刻没有享受到太多的利益,暴毙时却同样的惨绝人寰。
萧良现在不给熊志远多泼一泼冷水,就怕他热情过度,急于进入互联网行业,大概率会踩错节奏,遭受到不必要的巨大损失。
而这年头要是看谁不顺眼,勾引他玩互联网却是一招妙棋。
想到这里,萧良脑海里情不自禁的闪过沈君鹏、孙仰军、袁桐这些孙子的面孔。
也是熊志远、许建强他们太迫切了,短短一天时间,萧良都没有腾出时间来,专门去想这个问题。
此时拿着啤酒,萧良也只能泛泛而谈,希望能帮大家对此时欧美正掀起的互联网新浪潮建立一个直观的印象,对互联网正兴起、未来将成为主流的场景应用也做了一些介绍:
网络媒体、信息检索、网络通讯、网络社区、网络娱乐、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在线教育等等互联网主流应用领域,欧美不仅早就有相应的研究与预测,还正不断有新的互联网企业创办、快速发展。
不过,要说到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准判断,以及对互联网系统性的了解,作为近三十年资深网民的萧良随便吹点牛逼,真的能吓死人呢。
“你脑子怎么长的?”熊志远这一刻想将萧良的脑壳撬开看看,震惊问道,“你资助工学院建设校园网二期工程,正式接触互联网,都不到一年时间吧?”
“怎么,我资助工学院建设校园网二期工程之前,就算没有机会上网,就对这玩意一点都不了解了?我要是一点都不了解,我当初拍四百万出来捐给工学院,我脑子有病啊?”
萧良笑道,
“互联网将产业经济、舆论传媒等各个方面,深刻重构二十一世纪社会结构,这是早就有论断的。要不然国家也不会从九三年起,就卯足了劲建设四大骨干网络。能上网了,对欧美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有所了解,有一年时间也足够用了;关键还是看个人对新鲜事物有没有足够高的兴趣与学习动力!”
“得得,又让你装到了。你还是聊聊,泛华商业目前想切入电子商务这个赛道,应该要怎么玩吧?”许建强笑道。
“这个我真的还没有太认真考虑过。志远这次就在东洲多玩两天,我们坐下来慢慢讨论,”
萧良又跟顾培军说道,
“南亭实业所有在家的管理层,这两天也抽出时间来,一起参与学习讨论。国内很快也将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家现在学习、熟悉起来,一时用不上,也比以后被形势胁迫着进行知识更新,要好!”
接下来两天,萧良与熊志远先拉着人一起分析研究欧美商品销售以及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线零售、在线平台的生态;接下来又花时间讨论、研究泛华商业以及江浙等地轻工制造及对外贸易的现状,也深入研究了国际物流、商贸运营等一系列难点问题。
经过对基本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切入互联网消费最简单直接的模式,就是推动欧美当地的贸易商、分销商,除了其线下门店外,进一步将泛华商业的商户商品,摆放到当地的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
这其实就是跨境电商早期的外贸B2B(商家企业对商家企业)模式,省事简单,只需要在泛华商业现有的业务基础上稍加延伸就行;后面倘若想进一步发展,就是做B2B平台,撮合商户与国内外分销商线上沟通与交易。
弊端就是泛华商业(东洲)还将继续充当廉价货源地的角色,不仅产品的高溢价,会被海外分销商拿走,泛华的运营团队以及商户、小微制造企业,没有办法直接接触到海外消费者,无法及时获得海外市场一手信息。
不过,这恰恰却是萧良最想推动的模式。
主要还是东洲以及泛华商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团队能力有限,资本实力也略有不足;这种模式稳扎稳打,投入少,没有什么风险。
萧良也相信,只要泛华商业注重收集海外市场一手信息,在货源组织上狠下功夫,依托东洲渐渐发展起来的轻工制造产业集群,相信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分销商赶到东洲进行采购。
说到底,这还是基于产业生态培育的思路,是当下最适合泛华商业以及东洲整个轻工制造产业发展的路径。
不能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
熊志远他却不满足于此,他更想做的,还是借助海外互联网销售平台,做跨境B2C(商家企业对消费者)模式;而且他有这个想法也有一段时间了。
只是,这个难度非常大。
首先需要运营团队熟悉并能及时跟踪欧美市场消费趋势,了解欧美在线商店的生态环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英语沟通了。
这已经不是泛华商业现有的管理团队所能胜任的了。
这个年代的国际物流速度极为缓慢而昂贵,要想物流成本足够低,还要保证商品寄付的及时性,保证用户体验,就需要在欧美当地建立仓储基地,将一货柜一货柜的商品,从商户(生产企业)手里买下来,提前运抵海外;同时还需要成立售后服务部门。
这种模式,对运营团队的要求极高,同时还需要直接投入大量的启动资金,绝非泛华商业增加两三百万年度预算就得行的。
当然,这种模式下,他们能掌握绝对的主导权,不需要考虑、分辨分销商的水平,更容易享受到欧美早期电商发展的超级红利,也能掌握欧美消费市场的第一手动态,对商品生产进行及时调整,吃到商品在欧美市场的高溢价,同时公司本身也将因为真正的互联网概念,将赋以更高的估值。
萧良思虑良久,在熊志远返回香港的前一夜,单独将许建强、钱晋章与熊志远约到他家东湖路白芦湖畔的新宅,坐在二楼的露台上聊天。
“泛华商业现在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风险;如果单独注册一家公司,从事相关业务,对东洲,对泛华商业肯定也是有利的。只要这家公司前期获得一定的成功,就必然会很快吸引一批效仿者,到东洲注册成立公司,开展相关的业务。泛华商业以及东洲的轻工制造产业集群,到时候在东洲就能拥有更多的合作者,去开拓外海分销市场,”
萧良很坦诚的跟熊志远说出他的判断,说道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东洲乃至国内此时的基础条件都还太薄弱了,三五年内都无法支撑一家大型跨境电商企业保持长期强劲的发展,而不被竞争者超越。就泛华商业跟东洲地方而论,目前更要做的,也应该是尝试着培养出一批小微型外贸或跨境在线销售企业。在这些企业里,能不能成长出一两家或三五家大型跨境销售企业,还需要七八年甚至更为长久的培育、成长,才有脱颖而出的可能。”
“也就是说,我的想法,成功的可能性非常渺茫?”熊志远有些沮丧的问道。
“也不能说渺茫,关键看你对成功的定义,”萧良笑道,“如果你想创办、发展出一家未来有足够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这个希望有点渺茫,难度非常之大,但如果说,你想借这个风口赚三五亿小钱花花,这个难度就低一些了………”
“能赚三五亿花花,还叫小钱啊?”许建强拍着额头问道。
“………”萧良耸耸肩,表示不想对此发表评价。
许建强拿起茶叶罐,作势要朝装逼的萧良砸过去。
“我还是想着尝试一下的!”熊志远很认真的说道。
第504章 泼天富贵
萧良没有细问,但猜测熊志远在华兴集团内部担任战略投资部副总裁并不太愉快,才会想着在天盈投资之外,再有一摊他能真正投入精力、全心全意去做的事业。
这也是家族企业难以克服的弊端。
第一代创始人能力够强、威望够高,通常能很好平衡家族内部的关系,在企业也能独断专行,但第一代创始人去世,第二代子弟接班,内部在利益分布、理念的分歧就会加剧,公司政治官僚化的倾向就会严重。
“你下定决心做这件事,我肯定支持你的,”萧良说道,“我建议你前期集中主要精力,跟这家合作……”
萧良拿笔抄写一串网址,递给熊志远。
“亚马逊?”熊志远有些迟疑的问道,“你更看好这家平台的发展?”
“……你想做的模式,在这个阶段想要获得成功,只能将筹码押到一两家平台身上,赌其有成为头部的可能,”
萧良平静的说道。
这时候做跨境电商,最大的风险还不是全新的市场,缺乏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也非在异国他乡组建运营团队,成本高昂。
最大的风险还是目前欧美地区获得风险投资,正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企业太多了。
仅在美国获得风险资本青睐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公司就有几十家之多,有如雨后春笋般,又正如野草般蓬勃生长。
熊志远组建的团队,精力与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一家互联网销售平台上,都最大限度的投入资源运营。
倘若将有限的运营资源平摊到几十家在线商店、在线商城头上,即便前期有助做大规模,但随着平台间竞争加剧,逐渐拉开差距,就会发现在成长起来的头部平台上,投入的运营资源太少,没能脱颖而出,错过前期真正的发展机遇。
更为致命的则是互联网泡沫破裂时,大部分的互联网销售平台都将在一夜之间垮塌,到时候熊志远团队在这些平台投入的运营资源以及前期的积累,都将随之化为乌有。
前世亚马逊作为全球最早经营电子商务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早年专门在网络自营图书销售,顺利渡过互联网泡沫破灭危机之后,很快就成长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赫赫有名。
这几天,萧良花精力研究了欧美现有的互联网销售平台,也是重点搜集亚马逊的资料,发现亚马逊今年六月开始接受第三方零售商及个人卖家在其网站上销售商品,采取的是个人卖家、零售商自发货模式。
这一点,萧良感觉比前世要略早一些,也不知道是自己记忆有所偏差,还是亚马逊的发展轨迹发生变化。
但不管怎么说,亚马逊相比较其他正积极建设自有仓储、物流配送体系的平台公司来说,还是显得保守、动作缓慢,报道里也提到亚马逊的投资股东也对此抱怨不休——亚马逊目前总计才获得一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也要比同行佼佼者低不少。
单从这点看,熊志远应该舍弃亚马逊,投入其他正大规模建设仓储中心与物流配送体系的平台的怀抱,以节省仓储及备货成本。
只是萧良心里太清楚了,一时的辉煌算不了,等潮水退去,谁穿着内裤才能笑到最后。
就算他感觉到亚马逊的发展轨迹,跟前世已经有所偏离,但综合权衡下来,还是亚马逊的发展策略相对最有定力。
倘若注定要将有限的运营资源,重点押注到一两家平台公司身上,萧良还是会选择亚马逊。
萧良也很坦诚的跟熊志远说道:
“这种押注玩法风险非常大;押错了,我们的投资跟努力就要随之化为乌有,你要这个心理准备。所以,新成立公司去玩这个没有问题,大家都亏得起,但泛华商业却不能这么玩。泛华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将风险隔绝给海外分销商去承担,前期做好货源平台最关键……”
熊志远现在想做直接的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想要有机会成功穿越经济周期,获得最终的辉煌,就只能赌亚马逊这一世最终的发展轨迹不发生偏转。
当然,此时的互联网新浪潮涌动,各家在线销售平台百花齐放、疯狂砸钱扩张,对第三方卖家的补贴力度也大,熊志远组建新的团队,这些在线销售平台的羊毛,该撸还得撸,这样能节约大量前期运营的成本。
不过,新团队的运营重心,还是只能赌亚马逊的崛起。
前两天,萧良主要还是对欧美互联网以及正兴起的互联网销售生态进行广泛的分析、讨论,此时则是对团队组建以及运营方向进行更深层的具体建议。
熊志远关注这一块挺久的,在香港也频频跟早期就涉足这一领域的投资人及专家交流,不得不说这些人跟萧良差距太大了。
“我准备辞去华兴集团的职务,放手一搏了,”熊志远说道,“不成功则成仁。”
“你成仁个毛线?”许建强笑道,“你这事做不成功,等着继承你爸妈的几十亿、上百亿资产,人生很凄惨是不是?”
“……”钱晋章“哈哈”一笑,说道,“志远这次从华兴跳出来创业,要是不成功,损失最大的其实是我们。不过,我们真要劝阻他,他估计也不会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