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223章

作者:更俗

  萧良此时停车看日出的所在,就是规划中的亭洲公路东头,但此时从乡道下来,一条坑洼土路的左右都是一片荒芜。

  眼前的滩涂地,覆盖的灌木丛与黑色的泥沙之下,则是规划中临港工业带的一部分。

  如果不是带有前世的记忆,萧良单纯拿此时的眼光,去看陈富山在五六年前就提出的古江口深水港及临港工业带等设想,也多少会觉得有些疯狂。

  因此,唐继华、罗智林相继来东洲赴任后,萧良没有听到他们提及新亭古江口海港建设一事,也能理解。

  除了当下看不出太强烈的迫切性外,古江口海港的规划太大、太超前了,不能团结地方派力量,甚至连前期筹备工程都没有办法推进下去。

  萧良隐约记得仅亭洲公路一项工程,九零年时做的投资预算就高达三千万,拖到九六年,材料、人工成本都大幅上升,少于五六千万拿不下来。

  狮山县一级财政不谈了,市一级财政收入也就六亿多点。

  现在各个方面都缺钱,市里单独拿六千万修建一条高等级公路,为不知道何时才有可能启动的新亭港建设做前期铺垫,是此时的罗智林能推动得了的?

  而当年陈富山一意孤行推动新亭古江口海港的前期筹备工作,结果却将电厂孤零零建到荒郊野外的海边,也是他案发入狱前后最为人诟病的一件事;很多对陈富山的举报,都跟他推动古江口深水港建设有关。

  昨天汪兴民问及云社后续的发展规划,萧良心里就在考虑云社有没有可能分两年拿出六千万财政资金,独立承担亭洲公路的建设。

  不过,整件事牵涉复杂且敏感,萧良甚至都不清楚罗智林对新亭古江口海港的规划建设有什么具体想法,因此就没有急着说出来。

  今天除夕夜,萧良答应他妈中午之前就赶回新宅祭祖、贴春联。

  想到他爸、他哥今天应该还得在单位坚守最后一班岗,萧良九点钟刚过就开车先将张斐丽送回云社,然后就直接返回市里。

  萧良赶到新宅,看到果然就他妈一人正费力将一张八仙桌从储藏室搬出来,准备贴春联,笑着说道:“还是小儿子有良心吧,知道赶回来帮你贴春联!那两个没良心的,现在连影子都不见了!”

  “幸亏你还有点良心,不然这么大院子,我真折腾不起来——以后没事别再折腾这么大院子了,收拾起来太费劲了。”葛明兰松了一口气,回屋拿了一条围裙给小儿子系上,忙碌起来。

  萧良还以为他爸、他哥要下午才能脱身,没想到中午他们就都赶回来了。

  他妈还专门准备了一只裁开一半的油漆桶,萧良就坐在餐厅外面,一边给老祖宗往油漆桶里烧纸钱,一边将有意先推动亭洲公路上马建设,为将来古江口深水港建设铺路等想法说给他爸知道。

  明明还没有过去几年,这时候回想起当年围绕古江口深水港规划筹备所做的种种,却又像是尘封太久的往事,萧长华想起往事,禁不住有些萧索的说道:

  “亭洲公路差不多就沿着运盐河北岸规划设计,当初照二十四米宽、二级公路进行设计,计划保留乡道,作为亭洲公路的辅道使用。规划资料九二年底都移交到狮山县档案馆,说是由狮山县政府负责继续研究古江口深水港建设的可行性,实际是中止相关工作……”

第427章 绸缪

  萧良对古江口深水港早年的规划,肯定没有他爸了解,这时候继续问道:

  “规划里,除了利用近岸沙洲建设十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离岸码头泊位外,还有没有小型临岸泊位的建设规划或者说可行性研究?”

  大型离岸深水港的投资巨大,在萧良的印象里,前世拖到零八、零九年才启动的古江口深水港一期工程,是利用一座靠近深水航道、退潮才露出海面的小型沙洲建设。

  整个工程先对这座沙洲进行吹填,建成固定露出海面的人工岛,然后环人工岛建造码头泊位、开挖深水港池与主航道相通的同时,还要修建一座跨海大桥与陆地相接。

  当年一期工程投资就超过三十亿。

  不要说陈富山时代了,就算现在罗智林提出全市勒紧裤腰带拿三十亿,去建古江口深水港,看会不会被喷死?

  由于目前国内吹填、海洋建设装备发展还远不够成熟,施工建设力量薄弱,此时建造离岸型深水港,成本可能比十几二十年后还要高许多。

  现在直接推动离岸深水港的建设肯定不现实,萧良就想知道新亭镇沿海现在有没有建造万吨级临岸码头泊位的可能。

  当然,这些临岸码头泊位不能跟未来深水港建设起冲突,比如航道规划不能冲突,最好还要对将来建设的离岸深水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明兰,我以前的工作笔记,你都放哪里了,搬家都搬过来了吧?”萧长华大声问在客厅里忙碌的妻子。

  “要有,就都堆在储物间里;今天可没有时间帮你找!”葛明兰走过来,嗔怨道,“我说你们爷仨,能不能今天不谈工作了?烧纸钱时能不能对你们萧家的老祖宗虔诚一点。”

  “更详细的资料,可能还要找狮山县档案馆了,”萧长华说道,“临岸泊位肯定有过可行性研究啊。陈书记在推动电厂建设之前,组织邀请科研机构,对狮山湾二三百平方公里水域的水道、潮汐变化、水文及滩涂地质等方面进行了七八年的研究,可以说相当充分了。就拿电厂的运煤码头来说,现在建成是只能停泊三五千吨级的运煤船,但最初是计划挖一条四公里长的港池,与东北方向一条次级水道相通,能让三万吨级的运煤船直接靠上电厂码头。而在规划亭洲公路以东,那里有一片滩涂计划中是要进行围海填埋的,也是临港工业区规划的南端区域。从那里往东,从宿云山东北角,也有一条次级水道,进行疏浚,可以通行两到四万吨的轮船………”

  虽然事情过去几年了,萧长华还是记得亭洲公路、沿海公路、临港工业带、离岸港区等规划工程设计的很多细节。

  见萧良陷入沉思中,萧长华片晌后问道:

  “现在直接提古江口深水港建设,确实是有些仓促了,时机不成熟。你是想罗书记或者唐继华出面,要求云社先承担起亭洲公路的建设?”

  “是啊。唐书记年中时推动税收激励返还,云社镇今年财政收入激增到七千万,九六年还将进一步增涨到一亿两千万以上。现在不仅县里乡镇很多人对云社眼红嫉妒了,唐书记那边承受的压力也不会小的,”

  萧良笑着说道,

  “罗书记、唐书记现在推动亭洲公路的建设,倘若由市县两级政府承担五六千万的建设经费,在这个到处都缺钱的节骨眼上肯定很困难。不过,倘若罗书记或唐书记出面,要求云社承担亭洲公路的出资呢?”

  萧长华点点头,说道:“一方面亭洲公路的修建,市县不用出钱,自然没有谁会反对,甚至会有很多人会积极支持、赞同;另一方面,云社独力承担亭洲公路的出资,相当于是将一部分新增财政收入上缴给市县,也能平衡县里跟其他乡镇失衡的心态,算是一举两得了。”

  “由云社出资承担亭洲公路的修建,一时间看不到云社的利益,云社也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吧?”萧潇半蹲在一旁,给火盆里递纸钱,问道。

  萧良对说服云社镇党委政府的干部官员同意这件事,还是很有信心的,说道:

  “云社的产业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宿云公路之外,也迫切需要一条全新的高等级公路,进一步打开对外的物流通道。这点还是相对容易说服大家的。”

  宿云公路完成拓宽硬化改造,除了主路净宽仅有十六米,设计日通行车辆在四五千辆车次以下、通行速度限制在四十公里每小时外,更主要宿云公路只是将宿城、云社两镇跟东洲主城区更好的衔接起来。

  现在进出云社的物流车辆,主要是通过宿云公路抵达主城区东部边缘后,再转入其他公路驶入各地,通行效率要慢得多,还动不动遇到高峰期发生拥堵。

  如果沿运盐北岸修筑宽敞通畅、通行速度在六十到八十公里每小时的亭洲公路,现有的南亭工业园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可以通过一条横跨运盐河的支道驶入亭洲公路,以更高的效率通往东洲城区西南的泸泾港码头装船,或通过九八年初预计修成的高速公路,或西接国道,更高效率的运往全国各地。

  “还有就是云社通过村级产业发展用地的置换,目前总计给南亭工业园腾挪出三千亩的工业用地来。这个看上去不少,但真要快速发展起来,其实非常有限的。不考虑进一步大规模引进外资、合资企业,小商品集中制造区引进的那些小微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的话,肯定会有独立投资建造厂区的意愿。到时候哪怕是仅有三四十家工厂建设的需要,一两千亩用地都不够分的,”

  萧良坐在烧纸钱的油漆桶前,跟他爸、他哥解释说道,

  “我在想,县里要是出面说服新亭镇将他们的产业发展用地额度拿出来,与云社镇在运盐河北岸共同建设一座三四千亩的工业园区,就能叫亭洲公路的修建理由更充足了。推动新的工业园建设,后续也就有理由向省里申请对新工业园以东的滩涂地进行围海吹填,为新工业园发展储备更多发展用地;而为工业园配套的万吨级码头,也可以先筹备起来。市里另外可以在新亭电厂与新工业园之间投资建造一条沿海公路,解决新亭电厂干部职工通行的困难——花两到三年时间,把这几件工作做成,是不是古江口离岸深水港的前期筹备工作就算完成了?”

  虽说前世东洲市最终还是推动了古江口深水港的建设,但时间拖到令人极其惋惜的零八年底才动工,一一年才建成一期工程。

  从东洲市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考虑,古江口深水港早建与晚建,区别太大了。

  冶金、石化、电力、材料、重型机械、汽车、造船等产业,主要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提供生产手段与装备,统称为重化工业,是一个国家跟地区国民经济的脊梁与根基。

  虽然建国以来,国内的重化工业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总体来说还是薄弱的。

  九十年末到新世纪最初的十二三年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发展全面与世界接轨,全球制造业加速往中国转移,重化工业也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九十年代末,国内钢铁产量勉强突破一亿吨,但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全国钢铁产量就突飞猛进到七亿吨,增幅达到七倍。

  从建国到九十年代末,国内足足用了四五十年发展两亿吨的年炼油能力,但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短短十二三年,炼油能力激增四倍,背后更是带动以石油炼化为基础的庞大化工产业的发展。

  九十年末到新世纪最初的十年,是国内重化工业突飞猛进的黄金十年,又由于这一期间中国经济全面与世界接轨,对海外矿产资源依赖程度日益严峻,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一阶段建设发展起来的大型、超大型钢铁、炼化以及重型装备等项目,主要围绕沿海地区的深水港进行布局。

  二十一世纪,哪座城市没有二三十万吨级的深水泊位,都没有脸出门打招呼。

  然而前世东洲古江口深水港拖到重化工业黄金时代的末梢后才初步建成通航,拖到黄金时代结束,才着手引进重大化工业项目发展临港工业,属于有些懵逼。

  东洲市如果能提前到九十年代末推动古江口深水港的建设,未来的城市发展以及产业根基至少能提高一个等级。

  不过,陈富山案的负面影响并未完全消除,而东洲绝大多数人也不可能像萧良能那么清晰的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就不可能意识到古江口深水港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他现在只能尽可能从现实出发,将铺垫工作做在前面。

  “这个想法好啊,我们可以现在就给罗书记、唐书记打电话!”萧潇半蹲在门口,将一张张纸钱递到火盆里,兴奋的说道。

  “今年已经够忙碌的了,先舒舒服服过个安稳年再说,”萧良笑着跟他哥说道,“你不怕现在打了电话,罗书记、唐书记今天就让你去县档案馆找资料去?你这婚还结不结了?”

  “今年千万别谈公事了,”

  葛明兰在一旁听到,跟丈夫萧长华说道,

  “钱少斌今天早上人还在徐海呢,陈惠兰都担心钱少斌今年可能不会回来过年,早上我跟她打电话,就听她抱怨了一通。”

  “啊,钱少斌今天还在徐海,我还以为他昨天夜里回来了呢,”萧长华摇头苦笑,说道,“这个家伙也真是的,工作也不是这么拼的。”

  “你打电话说说他,别叫他眼里只有工作,把家给忘了。年初五就是老大跟采薇的婚礼,绑也得将钱少斌绑在东洲!”葛明兰说道。

  萧良跟他爸说道:“你打电话说我这两天有时间考虑徐海科工的问题了,准保能将他骗回来。”

  钱少斌就是这样性格的人,可能不擅长政治权术,但具体的事情交给他做,真就不用担心某些细枝末节会出什么岔子。

  只是钱少斌这样的性子,家人却未必能感受到温馨。

  钱少斌重回船机厂启用,担任蓄电池厂厂长、合资公司总经理,到现在进入船机厂党组,他家四口人都还挤在原先的那栋狭窄简陋棚屋里,也没有说花一点时间腾换一处稍微宽敞些的房子。

第428章 除夕夜

  除夕这天上午是没有人登门,但中午就有四拨客人提着礼品登门。

  吃过中饭,萧长华就让萧良开车载着他们直接赶到云社,新宅关门闭户不留人。

  萧潇还是要照着风俗传统,提着烟酒等赶到岳父钱少斌家送年礼,但很快就开车带着他准岳母陈惠兰以及钱采薇、钱采芸姐妹俩赶来云社会合——钱少斌果然决定留在徐海科工在徐海的工厂跟干部职工过年,把妻子陈惠兰气得够呛。

  罗阳到未婚妻家过春节去了,临近黄昏罗智林、万美娟夫妇以及唐继华一家、许建强、徐亚云带着儿子都陆续赶到沈园。

  说是除夕不谈公事,但年夜饭开始前,萧良与他爸、罗智林、唐继华、许建强以及他哥坐在小厅里聊天,还是谈及亭洲公路、新工业园、沿海公路以及古江口深水港等问题。

  罗智林、唐继华听到萧良的构想后,震惊振奋之余,当即决定年后就马不停蹄的推动亭洲公路的立项建设,同时直接调整新亭镇的党政班子,确保新亭镇方面能全力配合该一构想的落实。

  也是亏得万美娟强烈表达“不满”意见,要不然罗智林、唐继华除夕夜就要将汪兴民从县里喊过来,通知县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加班,将当年的规划资料翻找出来,研究当年给古江口深水港及狮山湾临港工业带所做的规划。

  萧良他就负责提出构想,具体的落实又不直接涉及南亭实业,还是得罗智林、唐继华商议决定、负责掌舵,云社镇这边则是汪兴民、刘辉、梁朝斌负责具体执行,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了。

  新亭镇党政班子如何调整,谁更值得信任,还能上任后就掌握全镇上下的局面,快速推进工作,更是唐继华要考虑的事情。

  年夜饭被他妈盯着,萧良就陪喝了半杯酒。

  看过岩溪河畔的烟花表演,从云社回到东湖路九号新宅时都已经过九点钟了,结果还有三四拨人在他家院子外徘徊——萧良将他爸妈放下车,他直接打方向盘掉头赶回秀山家园。

  “除夕夜你怎么都不在家里过,还跑到这里来?”

  看到隔壁亮灯有人走动,朱祎琳站到板凳上探过头,惊讶的看到萧良拿着茶杯走到走廊前,好奇的问道。

  “我要是说担心你一个孤零零在这里过除夕心里难受,特意赶过来的,你心里会不会很感动?”萧良笑着问道。

  “……”朱祎琳美眸横了萧良一眼,说道,“这种甜言蜜语我都听出生理厌恶了,你玩这套对我没有一丁点用。”

  萧良耸耸肩,很是随意的坐到茶桌旁,看着澄净的夜空。

  “你现在还喝酒吗?”朱祎琳问道。

  “看地方,不过我屋里可没有酒,”萧良说道,“我也不去你屋里喝,你叫起来,我说不清楚,心里有阴影。”

  “真小气哩,”朱祎琳说道,“你别走,我请你喝酒。”

  朱祎琳跳下板凳,片刻后拿了两瓶红酒敲门走了进来。

  萧良见其中一瓶红酒已经喝掉大半瓶,朱祎琳明艳的脸蛋微微泛红,心想大过年的一个人在房间里喝闷酒,还真是够惨的,问道:“没有下酒菜,我们就干喝啊?”

  “喝红酒,哪里还需要下酒菜的?”朱祎琳嘟着檀唇的说道,不满萧良的啰嗦。

  “你是不是还没有吃晚饭?”萧良问道。

  “我不会做饭,从公司回来,街上餐厅也都歇业了。”朱祎琳咬着嘴唇说道。

  萧良怕再多话,把人家眼泪说出来就纯粹自找苦吃了,赶紧到屋里找玻璃杯。

  这会儿寻呼机震动了一下,从兜里掏出来,却是胡婕发来的新年问候,还特意注明是她爸强迫的。

  萧良拿起客厅书桌上的座机给胡婕拨了过去:“新年问候能不能有点诚意,还是我少发你年终奖了?对了,你家里还有包好的馄饨吗?”

  “没有了啊。怎么,你没有跟你家里人一起吃年夜饭啊,怎么大过年的还到处讨食吃啊?这多不吉利啊!”胡婕在电话里问道。

  “我肯定吃过了啊,”萧良看了一眼坐院子里的朱祎琳,说道,“街上餐厅都关门了,有个可怜人到现在还没有吃东西。没有就算了!”

  “朱祎琳?你今天还住在秀山家园?”胡婕在电话里惊讶的问道。

  “嗯,我刚送我爸妈回新房子,家门口有三四拨送礼的等着,我看着心烦,就住过来了。”萧良说道。

  “那你等着。我家里有准备好多过年的菜,我偷点给你们送过去。”胡婕笑着说道。

  萧良先拿酒杯坐回院子里,给两人倒上酒。

  朱祎琳也不想说她除夕夜孤零零一个人,落得连年夜饭都没有吃的惨境,岔开话题说道:

  “我今天一早就粗略修改出一版瓶装水的方案,上午公司里也没有太多的事情,就找我三叔谈了谈。如果说能将PET瓶报价压到两角左右,而且仅投少量的广告预算,我们给经销商每瓶一元的出厂价,还是能做到微利的。毕竟做水,除了更充分的利用富裕产能,生产线的折旧可以暂时不算到水里面,甚至行政管理、物流仓储等方面的成本,都可以往低里折算——这些原本就都是富裕出来的。”

  九月初嘉乐科技爆发危机,鸿臣集团使老帅朱鸿召出马牵头重组嘉鸿集团,在裁减掉六七成冗余员工的基础上,对行政运营、物流仓储以及市场销售团队进行全新的梳理,基本上都是按照产能建设规划的四五成进行匹配。

  也就是说等到三月底,嘉鸿集团的初步产能建设完成,倘若保健品及饮料的总销量长期都不能达到产能的四到五成,产能富余是一方面,其他各个环节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浪费,从而拖慢嘉鸿集团扭亏为盈的进程。

  以嘉鸿目前开发的产品,市场销量要达到这个量很困难,迫切需要一两个能走出量的新产品,哪怕市场售价压得相当低,但只要能平摊掉各个环节的成本,都是避免公司往深渊边缘滑落的好招。

  “你这次有没有可能独立负责瓶装水业务?”萧良问道。

  抛开朱家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朱祎琳刚从英国商学院毕业没有多久,不可能短短工作一年时间就占据多高的职务。

  她目前在嘉鸿集团,相当于朱鸿召在产品策划、市场营销方面的助理。

  这几个月来,在萧良的悉心教导下,朱祎琳对企业运营、市场销售以及内地的经济产业发展进程、结构以及社会消费心理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入的认知,颇得朱鸿召的认可。

  倘若能在朱鸿召的支持下,独立负责一个新产品的开发、运营,将是朱祎琳在鸿臣内部站稳脚的关键一步。

上一篇:万界守门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