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更俗
至此,整个中试转产评审算是顺利通过了。
目前能拿得出手的产品,在萧良看来实在有些差强人意了,但蓄电池厂上下却洋溢着欢乐甚至堪称亢奋的气氛。
新一代阀控式蓄电池早在七八十年代在欧美就已经成为主流产品。
阀控蓄电池产品维护不需要补加水,大电流放电性能优良,冲击放电性能强,自放电损失仅为传统蓄电池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寿命长,结构紧凑,密封性好,没有酸雾气体释出,可与设备同室安装,可立或卧,占地小,抗震性能强,相比国内主流使用的富液式铅酸蓄电池,可以说是优越太多了,妥妥是高端货。
国内一些要求比较苛严的应用场景,不得不从欧美日韩进口蓄电池组,通常一只最普通的阀控蓄电池组,都需要四五百美金的外汇。
现在他们所能生产的阀控蓄电池组,虽然相比进口的欧美产品,性能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却不比国内已经引进相关技术与生产线的三四家厂商稍差。
蓄电池厂经历短短三四个月的技术攻关,就能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怎么不叫人兴奋?
中试评审没有特别聘请技术专家学者,但也邀请了船机厂的几名中高级工程师参与进来,确保船机厂那边无法对评审结论提出异议。
上午评审报告结束后,下午萧良又陪同郭晋阳等船机厂的党组成员,听取张殷彪等人一个多月来所做的新厂筹备情况的报告。
虽说郭晋阳等人对新厂筹建迟迟没有表态,但相关的工作一直都在有序推进中,项目投资建设报告以及环境影响、安全评价报告书都已经拟定出来。
甚至狮山县经济开发区,在阳旭辉的主动配合下,对新厂计划入驻的厂区加快施工进度,对计划收购的办公楼进行装潢,方便项目立项,完成收购,就可以直接进驻。
有中试转产评审这个基础在,船机厂党组成员对新厂筹建,也不再有什么抵触情绪,同意船机厂相应追加一千万的注资,以便宿云山能源(蓄电池厂)能够尽快推动新厂的建设。
宿云山能源筹建两千万的资金,狮山县委县政府承诺解决三千万的建设配套贷款,这毫无争议的决定了新厂就放在狮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当然,张殷彪等人最初是依照年产二十万组阀控蓄电池产品,制定新厂筹建报告,计划收购狮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建成的两栋标准厂房及相应的办公、仓储等附属建筑。
不过,新厂筹建报告经萧良、钱少斌修改后,两栋标准厂房的收购标的暂时没有改变,但新增加收购两栋办公楼作为技术研发中心及员工活动中心使用。
同时狮山县技术经济开发区,还将在为新厂预留了两百亩的建设用地上,启动新的标准厂房建设。
虽然通过中试转产评审,但蓄电池厂依旧没有以最快的速度投入生产。
除了继续有条不紊的组织中试工作外,萧良也是亲自带领钱少斌、蔡春、张叔毅、沈奕等技术工作人员,研究开发更完善的测试办法与技术,开发多层密封、充放电保护电路等一系列新的配套技术。
同时对蓄电池组进行更完整、更深程度的性能测试工作,对工艺及生产线作进一步的调整。
萧良当然也要求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厂商同步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
除了更高质量的原材料外,萧良还需要稳定性更强、电气化及自动化程度更高的仪器设备。
一条生产线,每家厂商提供的仪器设备,高的不足百万,低的仅三五万,却要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跟随蓄电池厂的中试工作,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也就东洲本地的几家设备厂商,看在南亭实业深厚的背景、蜗巢科技愿意给予充足的资金补偿(前提条件是专利技术共有),以及工学院那边能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援,才愿意配合。
换其他供应商,早就翻脸走人了。
整个中试工作一直延续到十一月底才暂告一段落,宿云山能源第一款阀控式蓄电池组最终成型投入生产,进一步拉近了与欧美主流产品的性能差距。
这段时间里,国内陆续都有新的保健品厂商爆雷,但东洲保健品行业,因嘉乐科技爆雷掀起的风波渐渐平息下来。
江浙鲁三省及沪市十月份的保健品总销量,差不多稳定在去年同期水平上。
由于相当一批保健品厂商在痛定思痛后,调整营销及市场宣传策略,宣传转攻礼品赛道,“脑健灵”在华东一区的市场不断被蚕食的同时,在华中、华南以及华东二区的市场销量,到十月份增长也陷入停滞。
所幸这几个区域市场的销售工作,到十一月底也都陆续完成转型,不仅初步建立起多级分销、联销体系,还对经销商的工作人员不断进行系统性的培训,降低出厂价,让出更多的利润空间,以便一二级经销商能更多的承担起运输、仓储以及营销宣传工作的重担来。
降低出厂价,看似降低了自己的利润空间,但“脑健灵”的销售团队截止十一月底,总规模成功控制在两千人以下,后续还保留一定的优化空间。
除了优化掉一部分人员外,总计还有超过五千名销售人员全部转到茶饮料市场业务的拓展上了。
要不然,仅这部分工作人员及相应的运营开支,就会将“脑健灵”的利润全部吃光掉,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亏损。
进入十月,冰红茶在华东一区之外的华东二区、华中、华南区以及新成立的津京区,也全线上线。
线上不断加大在央视等媒体的宣传广告投放力度,线下各大销售公司不懈努力推动建设更完善的多级分销、联销体系,不断提高各地的零售终端覆盖率。
区域公司以及各省子公司同时也组建一支支地推团队,配合媒体广告投放,开展种种形式的促销宣传活动,确保冰红茶以更迅猛的速度闯入普通民众的心间,雁过留痕,推进各地的销量每天都有强劲的增涨。
除了三厂技改及一期产能扩张建设完成,以及一厂部分产能转产外,华南、华中、华东(二)、津京公司,也分别于九江、江城、羊城、燕郊等地各收购一家中小型饮料厂进行技术及生产线改造,初步开展生产基地建设,截止十一月,冰红茶总的月产能突破两千万瓶。
不过,冰红茶当前的市场销量,却只能将一半产能释放出来。
就算如此,冰红茶十一月份预计能实现逾两千五百万的销售收入(以出厂价计),已经远远超乎大家的预期了。
毕竟进入十月之后就已经不再是饮料的传统销量旺季,毕竟冰红茶在南方地区还是全新的饮料品类,毕竟市场零售价高达三元一瓶的冰红茶,对此时大部分家庭,都多多少少有些奢侈了。
当然,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冰红茶就进行如此规模、强度的市场宣传,销售也以最短的时间内在十三省市全线铺开,盈利压根想都不要想。
目前预计十一月可能要承担一千四五百万的亏损,差不多要将“脑健灵”的当月盈利全部吃掉。
现在南亭实业也是家大业大,这些亏损也是开拓茶饮料市场前期必然要付出的代价。“脑健灵”实现盈利之前,还持续亏损了半年时间呢……
…………
…………
十一月底,经过两个半月的运营托管之后,嘉乐科技、嘉鸿、鸿惠堂饮料有限公司也最终完成重组合并,组建全新的嘉鸿保健品及饮料集团有限公司。
鸿臣科技将之前总计已经投入的八千万产能投资,外加两千万现金,全部置入嘉鸿集团,持有45%的股份。
朱玮兴及数名香港投资商持有15%的股份。
肖瑞也由暗转明,持有嘉鸿集团5%的股份。
剩下35%的股份,由沈君鹏、星海财富等相关方持有。
新成立的嘉鸿集团,由朱鸿召代表鸿臣担任董事长,亲自留在东洲坐镇,朱玮兴出任总裁,分管市场运营及生产等事务,朱金奇也毫无争议的作为副总裁,分管销售工作。
嘉乐科技最疯狂的时间,仅仅覆盖华东一区的销售团队规模一度扩张到近两万人,而经历前后三个月的疯狂裁员、缩编,目前销售人员压缩到三千人左右。
除开生产部门外,合并后的嘉鸿集团,行政运营也由最高时一千三百余人,裁减、缩编到三百人以下。
鸿臣接管嘉乐科技的运营后,从香港抽调四十多名管理人员,在朱鸿召的力推下,加入工作组,分赴江浙鲁三省及沪市各销售子公司,对人员、经销商体系进行梳理,前后计提逾八千万亏损。
嘉鸿集团还将近六千万货值的嘉乐灵芝液收回,计划更换全新的合规包装后,再重新投入到还有一定基础销量的江省市场进行缓慢的消化,一步步置换出现金,去弥补对供应商拖欠的应付账款。
与此同时,嘉鸿集团也率先在江省市场推出铝罐、PET瓶装两款鸿惠堂草本凉茶。
鸿臣目前对嘉鸿集团保持控股,老帅朱鸿召亲自在东洲坐镇,采取的策略是保守而审慎的。
朱鸿召一方面直接砍掉县饮料厂、县罐头厂的产能扩张计划,同时放缓新厂的建设进度,一方面在鸿惠堂草本凉茶的推出后,对之前朱玮兴拟定的宣传营销推广方案也弃之不用,除了极少量的媒体广告投放,线下也不搞什么宣传促销活动。
总而言之,在看到局势有显著改善之前,朱鸿召都会尽一切可能节减资金的消耗。
朱鸿召同时还要将“嘉乐灵芝液”原先投出的户外墙面广告资源,以及疯狂裁减之后犹有三千人规模销售团队资源充分发挥出来。
他要求朱金奇一方面对现有的经销商体系进行梳理,全力建设全新的多级分销、联销体系,另一方面要求朱金奇从现有的销售队伍里抽调人手,将原有的墙面广告内容逐步替换成草本凉茶的广告。
虽说“嘉乐灵芝液”早初所投的户外墙面广告主要集中在乡镇农村地区,但在过去半年时间里,江浙鲁三省及沪市覆盖面达到一个极为惊人的地步。
这是嘉乐灵芝液已经投出去,没有办法收回的广告资源,还主要分布于国道、省道以及大大小小的县道及乡镇公路两侧——
这个年代没有那么多的高速公路,车速行驶缓慢,这些墙面广告要算是相当优质的资源,也是未来十数二十年间地方势力争夺的一块肥肉。
随着广告内容的逐步替换,短期内也取得颇为显著的效果。
南亭湖冰红茶十月过后,就在十三省市全线铺开,广告从央级媒体到省市地方媒体立体交叉展开,很快就取得逾一千万瓶的销量,不是什么令人奇怪的事情。
嘉鸿要控制投入,不可能指望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但十一月在江浙省三省及沪市预计也能取得逾一百万瓶的销量。
经历这么大的风波还没有过去多久,草本凉茶也才刚推出,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期了。
即便在一次计提八千万的亏损后,日常运营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扭亏为盈,但良好的开局还是颇为激励人心,让人感受到朱鸿召作为鸿臣老帅,亲自坐镇东洲,稳健作风给整个嘉鸿集团带来的巨大改变。
罗学嘉为范春江夫妇打伤一事,最终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
这主要也是罗智林、唐继华以及萧良等人,都不希望在这个节骨眼再横生什么难以预料的枝节,所有人涉及的问题,仅仅查到与罗学嘉相关就截止,没有再进去往下挖,更不要说鼓励其他人举报了。
范春江确认的受贿金额达到立案标准,最终开除公职、党籍,移交司法机关作进一步的调查。
周健齐、梁爱珍夫妇二人,县委常委班子还是考虑到其独子周斌的死,决定网开一面:周健齐已经辞去公职,免除党纪处理,梁爱珍撤除县政府办主任等职务,作为一般工作人员调到党群机关留用。
赵绍良将新买的车抵债后,人离开了东洲,前往其他城市打工谋求生计。
杜学兵、葛建国等小喽啰,已经辞去公职,上缴他们所承认的礼金之后,也没有再额外追究他们的责任。
罗学嘉出院后,脑部神经多少受到一些影响,经常说着话,口水就从嘴角流了下来。
好在范春江到底将代持的出资款加外利息都退还给他,将债务清空后,他手里留了十多万。
罗学嘉韧性还算比较强的,出院后就在南亭工业园跟人合租下一栋小厂房,买了台二手印刷设备,雇了两名工人,带着家人准备东山再起。
罗学嘉这次意外事件,张健却是因祸得福。
朱鸿召、沈君鹏、朱金奇等人都无意再节外生枝,担心影响或拖延到嘉鸿集团的重组进度,张健最终出资三百万从嘉乐科技手里,将种植场重新收购回到个人名下。
张健除了新租一片地扩大种植场的面积,还更名为芝鹿堂,准备加大梅花鹿的养殖规模。
目前已经从嘉乐出局的数人里,张健也可以说是全身而退了,其他人要么死,要么脱了一身皮。
袁桐受到党纪处分后,便辞去公职,加入星海财富投资有限公司,在程德彪之下担任公司副总裁。
星海财富投资原本是郭晋阳小舅子程德彪被踢出船机厂后,新注册成立的一家私人投资企业,一开始作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仅有十万元。
到十一月下旬,星海财富工商突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一亿股,朱金奇、袁桐等个人以及沈君鹏的君鹏实业、孙仰军的融金投资等等,这次都成为星海财富的出资股东。
萧良拿到星海财富投资的工商变更资料,翻来覆去看了两三天,总感觉这些人又在酝酿什么花招……
第367章 新的赛道
张斐丽见萧良一连两三天,没事就拿出星海财富的工商变更材料看,这会儿又说要躺着午休,在沙发上将她的大腿当枕头,伸手抚摸他的脸颊,好奇的问道:
“星海财富这次工商变更有什么蹊跷?就这两三页纸,你翻来覆去看多少遍了?”
星海财富投资的工商变更材料仅有两三页,萧良这会儿拿出来又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张斐丽都怀疑他是不是故意蹭自己的大腿。
这里是萧良在文化站大楼新启用的办公室,张斐丽担心午间休息期间随时有人会走过来找萧良,提心吊胆的。
“这几个孙子比较难缠啊,几棍子都未必能敲死,我心里发愁啊!”萧良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态,枕在张斐丽弹性十足的大腿上,从下往上看着张斐丽雪白似的下颌。
有些女人脸蛋比较漂亮,但经不住多角度细瞅,张斐丽却是颈项修长,下颌连接颈项轮廓分明深刻、曲线柔美。
“你觉得他们这次想干什么?”张斐丽伸手盖住萧良的眼睛,不让他盯着自己看,疑惑的问道。
“他们很可能会进入一个我很讨厌的赛道!”萧良将资料卷起来,挠着脑门说道。
国内七八年底才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八四年才正式提出发展商品经济,并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零年才建立证券交易市场,甚至这时候国内都还没有一支正式的证券投资基金。
然而在贯穿整个九十年代,此起彼伏的非法集资浪潮里,财富投资、财富管理类公司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实则是各方势力用于掠夺财富的工具。
虽说今年五月份正式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确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及集资诈骗罪,但还没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这一趋势。
郭晋阳指使程德彪注册成立星海财富,虽然也不排斥高息集资,但主要意图还是想着为他们这伙人掌握的资金,寻找更多的牟利渠道跟出路,进行洗白。
近年来国家重点打击账外放贷、转融贷等非法金融犯罪行为,对抵押贷款以及信用贷款的业务用途,做出越来越明确、严格的限制要求——孙仰军都放弃做转融贷业务了。
郭晋阳、于春光等人他们也意识到信用社不可能永远置身在主流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他们也不可能永远霸占住船机厂的位子,有些大的漏洞还是要尽可能弥补上。
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注册成立一家家受他们暗中控制的财富投资公司,到时候无论是伪造一系列的投资项目,又或者真实投资一系列实体项目,就可以“合规”贷款的名义,将西港城信社账户上的巨量资金,转移到这一家家财富投资公司名下,进行更隐蔽的控制。
这种玩法颇具隐蔽性,甚至在未来二三十年间都屡见不鲜,常常案发于缺乏严密监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郭晋阳、于春光及霍启德等人这时候玩这套,都要算先行者了。
他们甚至还可以将船机厂以及他们所暗中掌握、勾结的一些国营厂的资金,直接以拆借的名义,转移到财富投资公司名下统一进行运营。
何曾想星海财富注册成立后的第一单大额投资,就亏得连条裤衩都没有给他们剩下来。
遇上朱金奇,他们也算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一千六百万出资收购朱金奇转让的嘉乐科技4%股权,在这次风暴中直接清零。
萧良还以为郭晋阳、于春光、霍启德这些孙子,吃了一次大亏,就应该得了教训,有所收敛。
这两天他拿到星海财富投资最新的工商变更材料,就知道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些人的贪婪与愚蠢,也低估了他们对官商勾结、编织利益网的决心与痴迷……
虽然目前可以查询的资料非常有限,萧良手里仅有星海财富以及嘉鸿集团的一些工商登记材料。
不过,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可能沈君鹏、郭晋阳、孙仰军他们的玩法,对这个年代的普通人,还具备相当的隐蔽性跟迷惑性,但萧良前世从报端或互联网,见过太多所谓财富管理投资以及金融混业经营的爆雷案例。
里面的种种操作手段,前世也早就被信息量极度丰富的互联网揭露得一览无余、体无完肤。
萧良对照星海财富及嘉鸿集团最新的工商变更资料,实不难猜测这些人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交易。
肖瑞那边能拿到手的最新工商变更资料,显示沈君鹏个人除了还保持对嘉鸿集团10%的个人持股外,其他持股与孙仰军、朱金奇、袁桐等人对嘉鸿集团的持股,都于近日全部转入星海财富名下。
星海财富因此摇身变成嘉鸿集团仅次于鸿臣、持股25%的第二大股东。
沈君鹏、孙仰军、朱金奇、袁桐等人也摇身变成星海财富的出资股东,分别持有15%、15%、5%、5%的股份。
萧良也从朱祎琳那里得知西港城信社总计五千万的股权抵押贷款,也都由星海财富承接下来。
虽说这五千万都转为对嘉鸿集团的直接出资,但因为还是拿对嘉鸿集团的持股进行抵押,前后的信息变更都会通知嘉鸿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