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更俗
特别是郭晋阳以及背后的那些人已经起了警觉。
罗智林真要那么做,那些背后的人物有权有势有借口,还同气连枝,还会继续沉默、低调,不站出来指责罗智林破坏既有的组织程序与规则,孤立罗智林?
罗智林之所以这么关注华兴跟船机厂的合资项目,主要也是需要有更光明正大的借口,好插手一些具体的工作。
华兴对船机厂的引资项目没有兴趣,那就去“制造”兴趣。
前期还得严格保密,不能在某些人那里落了口实。
………….
………….
发生这样的事,萧潇也不再急着跟唐继华回狮山。
送别唐继华后,萧潇就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罗书记这时候应该还没有睡下……”
萧长华看了大儿子一眼,叹了一口气,拿出手提电话来拨到罗智林家:
“罗书记还没有休息吧?我刚刚拉继华书记去见了钱少斌,目前看郭晋阳那边是起了疑心,想要钱少斌直接撤回辞职回船机厂比较难。萧良想了一个办法,计划拿一千万港元,委托熊志远在华兴集团名下注册一家港资公司。对了,以港资公司的名义介入船机厂做引资项目。嗯,这事现在没有跟钱少斌明说,暂时也可能不用说得太透,就继华书记跟我们知道;熊志远跟许建强都是很可靠的人。好的,好的,我让萧良快点操作,争取这两天就敲定……”
萧长华挂掉电话,将手提电话递给萧良,说道:“现在看你了。”
“这大半夜的,打电话烦人家合适吗?要不等明天再说?又不是我看上人家姑娘了。”萧良“为难”的说道。
“是你妈看上了,行不行?”葛明兰见萧良还作弄老大,瞪了小儿子一眼,又跟丈夫商量起来,“采薇从小看着长大,脾气性情都极好的,难得跟老大还是青梅竹马,这事我觉得合适。”
“这都哪跟哪,”萧长华头疼道,“这是市委的工作,不是给你找儿媳妇。”
第261章 嘉乐的振奋之夜
嘉乐位于华宥大厦刚启用的运营中心,深夜还灯火通明,绝大部分员工们都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不休。
办公区的电话铃此起彼伏响着不停。
这样的关键时刻,沈君鹏也没有办法在酒店安心睡下,与孙仰军拉上朱玮兴,一起赶到华宥大厦。
他们没有直接到嘉乐位于十二楼的运营中心,干扰朱金奇、周健齐他们的工作,而是守在六楼乐宥的办公室里,等待今天各地新的销售数据出炉。
袁桐陪同周康元参加完接待省农业工作巡视小组的晚宴后,才匆匆赶到华宥大厦。
此时已经快到十二点钟了,袁桐刚走进华宥建设的大办公区,远远就听到有一个亢奋的声音从乐宥半掩门的总经理办公室里传出来:
“……徐海昨天的销量抽样数据出来,很肯定全市昨天的销量能超过八千盒。现在正连夜抽样统计一部分区县今天的销售数据,但也很肯定,增涨趋势明显,不会低于一万盒。徐海公司现在请总部增加对徐海供货,现有备货大概率支撑不了三天——已有多家经销商赶到徐海办事处,愿意提前结清账款,只要给补货。”
袁桐推门走进乐宥的办公室,就见朱金奇正意气风发的背对着他,挥手骂骂咧咧的数落徐海分公司的诉求:
“一群狗东西,现在各地都请求补货,我他妈从哪里变去?”
朱金奇语气里透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劲。
他们总算感受到春节期间宿云生物那种苦恼与快乐并存是什么感受了。
“昨天各地的数据基本都出炉了吧?”袁桐见除了朱金奇、周健齐外,沈君鹏、孙仰军、朱玮兴等人都在乐宥的办公室里,脸上都洋溢着亢奋的神色,高兴的问道,“总计到底增涨了多少?”
“目前预估昨天销出十二万盒,更准确的数据还要过两天才能统计出来。现在各地的分公司、办事处都忙得人仰马翻,很多报上来的数据有错乱,还需要进一步核对……”周健齐说道。
“有些手忙脚乱,也是正常的,工作量那么大。不过,起量也是确定的事了,而是起大量了!”
袁桐搓手坐到沙发上,从桌上拿起一支烟点上,看向朱玮兴,笑道,
“玮兴总现在放下心来了吧?这个端午节,嘉乐周销量应该能突破八十万盒。这可是之前谁想都不敢想的一个数字啊……”
“可能还要更高一些,”
嘉乐引进鸿臣的注资后,孙仰军个人也将逾半的身家押注嘉乐。
五月过后他也将主要精力都放在狮山,算是将董事长的职责真正履行起来。
他对保健品市场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很肯定的判断说道,
“‘嘉乐灵芝液’的销量高峰应该会出现在后天端午节当天,哦,现在都过十二点了,那高峰的出现应该就是明天的事。端午节过后连着两天是双休日,销量都不会太低。看到这两天的销售数据,说实话,‘嘉乐灵芝液’这周的销量突破一百万到一百二十万盒,我都不会有丝毫的意外。”
“周销一百万到一百二十万盒啊!”袁桐感慨道,“我这时候总算明白姓萧的小杆子为什么那么嚣张了。听说‘脑健灵’整个春节期间整整售出四百万盒啊。换我站在这孙子的位置上,也很难控制住不膨胀啊,还说不定膨胀得比他还厉害!”
“‘脑健灵’这个端午节的出货量,可能会超过三百万盒。不得不承认,萧良确实是有一点嚣张的资格,”
朱金奇感慨的说道,
“我们在节前的销量,明明都已经超过宿云生物了,但就是在这个关键节点上,还是被拉开这么大的差距。”
提起萧良,在座没有不恨得牙痒痒的。
现在嘉乐差不多亦步亦趋,将宿云生物趟过的路重新走了一遍,最多在细节性有所改进、做得更好。
如今嘉乐犀利无比的将一块块市场成功啃下来,几乎每天都在创造新的业绩高点。
他们振奋之余,更能深刻感受到宿云生物仅仅比他们领先半年,就已经从市场收割走太多的利润了。
“能不能这时候别提那个孙子扫大家的兴啊,我们做好自己就够了,管别人赚多少钱干嘛?”
乐宥“不满”的阻止袁桐他们在这个时间再提这个名字,摇着头恨不得那个名字从脑子里倒出去,侧过头问朱金奇,
“这么看,嘉乐应该要比预期更早实现盈利了喽?”
“这个端午节周肯定能有不错的盈利,但后续销量还会跌回去。后面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做市场,差不多将基础周销量做到三十万盒,才能做到盈亏平衡。现在江省市场差不多做饱和了,接下来主要还是要看省外市场的增量。”朱金奇说道。
他们不断追加市场投入,导致盈亏平衡点不断的往后推移。
“省外市场才刚刚开发,上周就有七八万盒的基础销量了,再增加四五万盒的量,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说不定下周就有了!”袁桐问道。
有了沈君鹏、孙仰军的合资公司以及鸿臣五月初的大举注资,嘉乐获得充足的子弹之后,整个五月份除了迅速抽调大量的销售人员,分赴浙鲁皖湘等省市筹办销售公司,却也没有削减在江淮的市场推广力度。
内地现在或许缺太多的资源,但绝对不会缺廉价劳动力。
现在除了各地都开始推动市县国企改制,有大量的国企职工被分流下岗,广阔的农村地区更是有数以千万、数以亿计的青年男女,像洪水一般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这为嘉乐实施人海地推战术,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
在宿云生物城市与农村并重的基础上,嘉乐实施的人海地推战术,还借鉴了金铢、红桃Q等厂商的优点,更注重在农村地区发力。
除了避免城市有限广告资源的残酷争夺外,他们也注意到广告法即将正式实施这事,到时候各大城市必然是市场监管的重点。
而农村地区还是市场监管触及不到的空白地带,也更容易接受保健品“养病治病”的观点灌输。
他们五月初就决定,在农村地区利用廉价劳动力,将人海地推战术的优势彻彻底底地发挥出来。
农村地区的各种人海地推战术,就不是宿云生物原创了,红桃Q、金铢等厂商运用得更早、更为纯熟。
在朱金奇、张健他们眼里,红桃Q、金铢口液服的操盘人,才真正称得上营销天才,他们这段时间也是高薪从这两家公司挖了不少销售人员,弥补嘉乐销售力量的不足。
到五月下旬,“嘉乐灵芝液”就成功的将省内市场基础周销量扩大到十七八万盒左右,超越宿云生物春节后在江省市场停滞三四个月的基础销量。
“嘉乐灵芝液”在端午节这种传统节日的销量,是远没有“脑健灵”那么强劲的冲击力——他们也认识到市场定位差异性等问题,但这样的成绩也足以令朱金奇他们自傲了。
他们也没有想放弃既有的市场策略,彻底的去模仿宿云生物。
没有那个必要,除开个别传统节假日超强的冲击力,“脑健灵”平时在单一市场的基础周销量,差红桃Q、金铢口液服一大截,这是已经能确定的事实。
朱金奇、张健他们相信,照他们经过几次调整、终于走上正轨的营销策略坚持下去,他们日常周销也能进一步跟“脑健灵”拉开差距。
因此,他们没有必要在互有利弊、鱼跟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上纠结太多,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更为重要。
他们在省外市场的发力时间还非常短,但市场纵深更为辽阔,周销量也很快攀升到七八万盒。
当然了,用堪称狂野的人海地推战术,不计成本投入市场宣传,哪怕是将基础周销量提高到二十四五万盒,嘉乐此前还是没能实现盈利。
不过,在沈君鹏、孙仰军的主导下,嘉乐这段时间也重点加强内部财务与审计能力,已经测算周销量达到三十万到三十二万盒之间就能实现盈利,而这个目标就在眼前。
“保守一点,再有半个月怎么都能达到三十万盒的基础周销了,这也是相当令人满意的一个结果,”朱金奇展颜笑着说道,“张总亲自带队在外奔波都有二十多天了,周总也是今天才回狮山歇一口气,还要盯住接下来几天物流运输不出岔子——我们也不能逼他太狠。”
“六月中旬能达到三十万盒的周销量,再加这个端午节的爆量,是不是说整个六月份就能实现盈利?”袁桐问道。
“差不多。”朱金奇说道。
端午节周要是能成功实现一百万到一百二十万的超高销量,嘉乐就能第一次实现大约五六百万盈利。
有这个基础,六月份额外需要增加的市场投入再多,也应该能打平,实现六月份的整体盈利。
“对,不能太过迫切!”沈君鹏还比较欣赏朱金奇不急不躁的态度,“我看嘉乐下一阶段,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队伍建设上。乐少听着姓萧的名字就烦,但有时候该学还是要学。宿云生物年后就很明显放缓销售队伍的扩张步伐,没有急于扩张市场,这点就是我们要学的。”
第262章 焦虑的产能
太过迫切追求销量上的突破,意味着需要进一步畸高追加市场投入、更大规模扩充销售队伍,同时使销售队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放大。
现在嘉乐的基础销量已经提到一个相当高的地步了,就应该适当放缓一下——省外市场也无需太过急躁的扩张下去,前期可以更细心的做好布局工作。
沈君鹏从商这么多年,能看到人海战术的巨大优势,但也不可能看不到人海战术的弊端。
倘若他都不能有意识的去控制扩张的节奏,他这些年在商海就白混了。
他甚至主张从六月往后,一直到春节前夕,嘉乐都应该控制住继续追加市场投入的冲动,而要腾出更多的精力加强内部队伍的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将市场推广做得更扎实一些,从这方面寻求基础周销量能有更高的突破。
同时在狮山制药厂基础上成立的嘉鸿药品及保健品制造公司,产能扩张要跟上嘉乐的市场扩张步伐,也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嘉乐下一步也应该在药店渠道里,深耕“嘉乐灵芝丸”以及鸿臣系列产品。
虽说沈君鹏没有直接领导嘉乐的运营,而是由孙仰军代表合资公司担任嘉乐的董事长,但沈君鹏事实上才是嘉乐的最大股东。
再一个沈君鹏的阅历、能力,乃至君鹏实业此时的规模,在座众人包括朱玮兴在内,也都是信服的。
说实话,嘉乐短时间以野蛮战术创造出来的市场佳绩,既令朱玮兴振奋,也难免有些担忧——担忧嘉乐粗放的管理模式,能放不能收。
这时候尤其需要沈君鹏这种头脑冷静、声望以及手腕都足够强的人,拉一拉狂奔的马嚼子;这更符合鸿臣的利益。
见大家对他的主张没有异议,沈君鹏也不想在今天啰嗦太多的细节扫大家的兴,岔开话题问朱玮兴:
“我听说云社那边已经正式注册成立了南亭实业,将茶饮产品线的发展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那边甚至都不等新的产品下线,就迫不及待在江、浙等省做起大规模的宣传来。你们的鸿惠堂草本凉茶什么时候能推向市场?”
“再快也要等到九月底才有产品下线……”朱玮兴蹙着眉头说道。
“姓萧的小杆子就是心胸狭窄,谁要是跟他有点矛盾,他就事事都想压别人一头!”
袁桐替朱玮兴打抱不平的说道,
“不过以鸿臣的实力,就算拖后两三个月推出产品,前期市场会受到的压制应该也不会太严重……”
不管袁桐是真看不出南亭湖茶饮的市场策略,还是纯粹说安慰人的话,朱玮兴都没有办法感受到半点安慰。
鸿臣在香港推出的鸿惠堂草本凉茶,是易拉罐包装产品。
朱玮兴亲自留在狮山坐镇,除了负责嘉鸿制药及保健品有限公司的产能改造、运营外,还负责鸿惠堂饮料有限公司的筹建与运营。
在鸿臣集团内部,朱玮兴可以说是一方大将了。
在周康元的鼎力支持下,鸿惠堂非常顺利的收购了亏损严重的狮山罐头厂,快速解决掉鸿惠堂草本凉茶前期生产厂房及员工的问题,但需要引进新的铝罐灌装线,再快也要等到九月份才有可能安装到位,之后才能组织生产。
朱玮兴原定的计划,也是等到九月中下旬有草本凉茶产品下线,再同步推进相应的市场推广工作。
这个速度已经是非常快的。
只不过南亭湖饮料有限公司的动作更快。
五月中上旬江浙鲁三省诸多报刊杂志上,南亭湖冰红茶饮料就已经进行一系列品牌宣传,公布即将向三省市场推出的新品茶饮料,没有一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相应的招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展开。
朱玮兴目前预计南亭湖饮料最早应该会赶在夏季饮料市场旺季之初,就正式推出这款新品茶饮料。
萧良也早就明确说了,南亭湖饮料有限公司年底之前,就要实现六亿瓶产能的达产。
在将溪口果汁厂刚刚收入囊中才半个月,厂区改造、生产线设备转移才刚刚开始,就迫不及待开始新品茶饮料的宣传,与其说是针对鸿臣,不如说萧良彰显出来的野心非常大。
很显然萧良是希望南亭湖饮料在年底达产之时,就能将市场做得足够大,以便其产能优势更充分、更快的发挥出来。
包装茶饮料作为真正起步才两三年的分类市场,南方省市以诸多凉茶品牌为主,北方省市则旭日冰茶攻城夺寨,唯有华东及中部省市基本上还是空白。
鸿臣的产能建成后,也只有人家的十二分之一(以吨产计,为二十分之一),此时有资格让别人刻意针对吗?
除了他们的产品线建设本身要慢三四个月,鸿惠堂草本凉茶的市场推广与销售,也严重依赖于嘉乐建立更高效的销售团队以及更为完善的经销渠道。
在这方面,朱玮兴也必须承认,他们也是落后于南亭湖饮料的;人家经销商网络的成熟度,至少要领先嘉乐半年。
(萧良会说,你这是认真的吗?只有半年?)
此时嘉乐的市场推广非常粗犷野蛮,可以说是不计代价,朱玮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这主要还是“嘉乐灵芝液”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空间极大,能够承受极大的营销成本,甚至这本身就是国内外保健品的常态。
然而这一套用在茶饮料市场,逻辑就完全不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