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拿回原有奴仆数人,”
“赐东京外城民宅一处、店铺一间。”
条件给得够抠门的,
但前朝勋贵能有这种待遇,
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
“要办什么事?元帅尽管吩咐!”
曹晟当即答应,
因为他原本是要跟公主一起去种地的。
赵渊说道:“你们两个对曹家很熟悉,“
除了你们之外,曹氏族人全部离开京畿路,”
“至少要分开迁到八个县去居住!”
“此事配合开封府,”
“办得越快越好。”
“曹氏田产全部留下,”
“曹氏各支凑出二百万贯浮财上交,”
“店铺等资产也得全部充公,”
“其余财产允许他们带去新的地方。”
曹曚吞吞吐吐道,
“这......这他们恐怕不会答应。”
“你们也可以不配合那我就只得派兵抄家了,”
赵渊威胁道,
“我这是在尽量给曹家留几分余地。”
曹晟咬牙发狠道:“请元帅给俺五百兵马!”
赵渊点头微笑:“可以。”
曹曚暗自叹息:“请元帅给俺一百兵马就够了。”
两人为了在东京卑微活着,
一个今后可以做京郊小地主,
一个今后可以做外城治安官,
分别带着军队跑去找曹氏族人的麻烦。
兵马四出连吓带哄,
逼着曹氏各支,
交出宅邸、店铺、浮财、土地。
有几个不愿配合的,
一家老小直接抓了扔进大理寺!
接下来又是向家和韩家,
同样的套路,
同样的待遇。
“你家的宅邸,可以保留下来,”
赵渊对韩诏说,
“抄没韩家的所有店铺,”
“你可任选一家据为己有。”
“除了你父母兄弟,”
“其余韩家人必须全部离开京畿路!”
韩诏硬着头皮领差事:“是!”
他是真够幸运的,
以前跟着钱忱斗鸡走狗,
跟赵渊的关系还不错,
也曾一起去逛过勾栏听戏。
不等开春,冰天雪地,
京畿路三大豪族就被迫迁徙。
想聚在一起走都不行,
为了防止他们今后抱团,
每批族人不得超过二十个,
彼此移居地至少要隔三个县。
没有搞得太血腥,
但执行起来极为严酷,
把旧宋官员给吓得不轻。
当然,大家都没有往拆分大户那方面想,
纯粹是觉得这三家跟赵宋牵扯太深,
所以才会引起朱氏父子的忌惮。
明年,还会继续拆分,
洛阳那边的也一起!
...
三大家族被分拆之时,
胡安国把文章给李邦彦送去。
李邦彦看了,
顿时有些生气,
“俺虽不学无术,”
“却也是太学上舍出身,”
“胡先生为何这般糊弄于俺?”
“非是糊弄,”
胡安国说道,
“不复《春秋经》,则洛学与新学无法相合。”
“你别管什么《春秋》,”
“先把文章给俺做出来!”
李邦彦懒得胡搅蛮缠。
胡安国却说:“李相公身为阁臣应该高屋建瓴,”
“而非事事迎逢。”
“大一统,通三统,”
“此新朝之大事。”
“在通三统的时候,”
“李相公有的是机会做事。”
“李相公所言医、数、工、农,”
“皆可列于三统当中。”
李邦彦闻言沉默,
重新阅读这篇文章,
读罢之后仔细思索,随即说道,
“且带你入宫去一趟。”
胡安国的文章确实重要,
它牵扯到新朝开国的法统和政策。
赵渊读完文章,
忍不着说道,
“这个胡安国的学术野心好大,”
“他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
“金钱和权势不是他的追求。”
“他想要把自己的学术思想,”
“作为儒家正统传播天下,”
“今后世世代代都奉他为宗师。”
“他在历史上很有名?”
“四书五经里有《春秋》,”
“这你是知道的吧?”.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天理入春秋
赵渊点头道:“当然知道。”
“明代科举的《春秋》教材,”.
“实际就是胡安国的《春秋传》,”
“直到清朝编修《四库全书》才改过来,”
“但清朝的主流春秋思想依旧源自胡安国。”
“他率先把‘天理’引入春秋经,”
“忠君是天理,”
“三纲是天理。”
“在他以前,忠君可以不是天理,”
“三纲也可以不是天理,”
“忠君与三纲都能辨证讨论。”
“难怪他的书能做明清科举教材,”
“做皇帝的当然喜欢得很。”
“见一见吧,”
赵渊说道,
“他那无条件的忠君理论,”
“是以南宋初年为背景提出的,”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