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217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他并不想只管一个窑,窑,仅仅是个突破口。

王皇后听了说道:“帮他们,还要给他们好处?”

“好处是他们自己干活所得,我只是给个保证。保证他们照着做了之后拿不到那些钱,缺的我给补上。”

李易说到百姓的小农意识,你让我干活行,我要是没赚到钱,一年的收入就没了。

他接着说:“这时就看官员的魄力和对当地情况把握的能力。

官员自己心中没底,出个主意就让百姓去做。

干得好了是官员的政绩,没干好,官员一看不行,拍拍屁股走人。

新的官员过来,什么也别想让百姓干,百姓一年损失巨大,再来一次便彻底家破人亡。”

“对,有的地方官就瞎弄,不该修水利的地方非要修,修到一半发现不行,又停。”

李隆基使劲一拍手,说出个例子。

大唐有不少,官员考评降等,弄到更差的地方去。

当地的百姓还是吃亏了,杀了官员能补上百姓的钱?

“故此,等窑的事情结束,真把武功县的窑拿到手,我会派人去详细调查。”

李易说出后续,首先窑必须到手,对方说什么都不让,他没办法。

第0304章 科举之后有路铺

李易可不敢随便拿出个方法扔过去,有如他那时的县。

看旁边的县种土豆赚钱,有政绩了,自己的县跟着种土豆,种完发现没地方卖。

还有种其他作物、养别的东西的,看别人好,自己照抄便废。

李隆基在那里动了心思,暗自决定,即使武功县本身抗拒,他一样给弄到李易手上。

他就想知道,在庄子情况之外,属于其他县的时候,易弟的行政本事究竟如何。

午饭之前,吏部的官员集体离开。

他们出来的名义是察看长安周边科举学子生活状况,请了一天的假。

吏部的活儿给其他没资格来的人管,来的人下午就可以回家。

到大棚摘了不少的蔬菜,装在大筐中。

庄子上说给派车,一家家送回去。

早回家可以早让家人高兴一下,在这吃饭,好像很危险。

四十二个过两天参加考试的学子们一直把他们送上车,挥手作别。

等车队离去,消失在视野里时,学子们互相看看,露出复杂的表情。

“呜~~我今年能考中了。”一个学子突然蹲在地上,放声大哭。

他一哭,其他同窗被触动,跟着嚎的、抹眼泪的、抽咽的,不一而足。

读书许多年,只为那一天。

“吃饭吧,哭多了伤身。诸位同仁,记得点燃沼气灯时李东主说的话。”

有学子难过一会儿,劝说起别人。

馨研等人看着,习惯了,每年皆可见,考上的哭、没考上的亦哭。

不同的是今年未考,已榜上有名。

学子们收拾一下,对馨研等人行礼,此次诗会,‘大家’们为他们免费服务。

“东主太厉害了,竟然把吏部尚书给邀请过来,等考上,作了官……”

“考上不是立即当官,还要学,有宏词和拔萃,接着是补官。”

“宏词和拔萃应是无妨,依旧由吏部管,后面的我等若觉得不行,无法胜任,不如继续跟东主学。”

“那就得留在长安,不可到地方当县丞。”

“东主所教,只是出入门径,留长安。”

“要不要搬出去住?”

“不……吧?搬出去家中劳作的人难不成从其他地方赶到庄子?我等除了拿微薄俸禄,没有其他生计。”

学子们往食堂走,讨论起以后的事情。

想继续在庄子住,顺便与李易学习,出任地方官却不急。

他们发现了,跟着李易,稳啊,吏部尚书在考试之前给找来。

不然凭自己干谒和投帖能能成功吗?

到食堂,他们站在小单间外面,一起施礼。

李易出来还礼,说道:“考完了,把你们留下,把你们安排到集贤院去修书。

实际上挂个名,继续在庄子里,我有书给你们抄。

顺便为你们讲经济类方面的知识和地方官场斗争的东西。

一个优秀的官员,必须在斗争中完成自己的经济部署,为百姓牟利。”

学子们互相看看,相继点头,对,我们就是要留下,东主你都准备好了?

还有什么官场斗争要教我们?太好啦,我们确实不会。

“吃饭吧,记得心态要稳,别考的时候考得太差,到时叫吏部的人怎么给通过?”李易又说一句,转身进去。

学子们兴奋不已,未来的路都开始铺喽。

“易弟,你还知晓官场倾轧?”李成器等李易坐下,好奇地问。

“一个鸡群中的鸡还互相斗呢,何况是人。地方官员的斗争更残酷,无所不用其极。”

李易没回答他会不会,只是眉头轻蹙,发一句感慨。

他以前联系上官方后台,官方斗争,他要打辅助。

赢了的话,大家都好,输了,他需要再联系上新的人。

同时还要给被斗下去的人继续送一些好处,虽然不如之前多,线却不能断。

万一对方东山再起呢?

别的新联系上的也要看啊,一旦我失势,你是人走茶凉,还落井下石?

一次次下来,从最初的惊心动魄到之后的平静以对,习惯了。

李隆基微微一琢磨,问:“易弟,为兄若看一个县令不顺眼,该怎样作?”

“如果那个县令治理地方确实不错,我劝三哥别跟他计较,甚至可以让大哥的联盟过去一起帮忙。”

李易给出一个回答。

“可是我就要收拾他呢?”李隆基追问。

“收拾呗,有能力的话,给他提到州府里当三四把手,升官了,实权却没了。

要么换到州府的附郭县,县令还是县令,实权也有一些,上面的压力更大。”

李易提供官面上的解决办法,走门路,调动。

“为兄找不到上面的人给调动呢?”李隆基还是问。

“三哥说是谁吧,弟亲自出手,弟出手有分寸,不然把办法告诉三哥,三哥作起来会坑害百姓。”

李易对着三哥认真地说道,我帮你。

“叔叔你随便说一个,我看怎么可能收拾人。”

王皇后好奇呀,民间可以把官员给弄下去?

“对,说一个。”李成器同样纳闷。

“好吧!”李易点点头。

“比如现在,张家村子,他们不认识我,村正张肖,我带着很多钱财找到他,说这个地方种麻最好。

我收麻,价钱比种粮食多出一大截。同时我还要建工坊,工坊给的工钱也多。

这是政绩,百姓收入翻几倍,种麻,不种别的东西了。

让他出面作保,村民一起种,顺便帮我盖工坊,买砖瓦,等工坊盖差不多,我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

收麻的时候我说去借钱,有工坊在,大家放心,我一去就不回。

百姓种完麻,拿不到那些钱,怎么办?张村正作的保,找他。

他又没有多少钱收麻,而且高价收不是傻么。有人一闹,上面一看,收拾下去,平民愤。”

李易轻飘飘给出个坑人的办法。

“那他下去了,百姓还是完了。”王皇后摇头,觉得不好。

“等他下去了,我就借到钱回来了,我有新的技术可以让那些麻值钱,我继续收麻、招工。

我只是对比从外面收麻损失了一部分钱而已,回头能赚回来,张肖的官却当到头了。”

李易耸下肩,就是这么个流程。

不是为了骗什么贷款,那不行,只是拿钱把一个官员给折腾掉。

“可惜了一个好官了。”王皇后突然难过,好像李易真的去做了一样。

“有易弟护着为兄,为兄心里暖。”李隆基从另一个角度看。

自己若是出事,易弟不管好坏与对错,只是照顾亲近的人。帮亲不帮理。

第0305章 真有新技不寻常

饭后,李隆基几个人走了,他们过来的目的明确,阻止李易去和吏部人员接触。

李易转头叫上四十二个学子,上课,讲数学。

他知道学子们兴奋,所以要用一堂数学课给拉回来,作几道题,自然会平静。

王皇后的车上,李隆基手上有个坛子,里面装着李易馋了后换的辣椒做的酱。

李成器也在,感慨道:“今天头一遭知道,商人坑官员还能这般施为。”

“叔叔最可怕的地方是,把官员弄走,回来还能继续照看好百姓,不以损害百姓为主。”

王皇后还为了那个不存在的官员惋惜的时候,承认李易对百姓好。

李隆基把坛子小心地放在一旁:“我说收拾人时,他说若那县令不错,劝我去合作,不要记仇。

直到我说非要收拾人,他才不得不选择另一个方法。

说明他对好官有所爱护,但总是有些事情要抉择时,选择了偏向我们。”

“是呀,玄武门不需要妇人之仁。”王皇后一瞬间不为不存在的官员可惜。

别人都不敢在李隆基面前提玄武门,只有王皇后无所谓,她也经历了。

那是生和死的斗争,凡是站错队的,之后全收拾。

李隆基颔首,他今天对自己的这个易弟特别满意,大是大非上,易弟会向着自己。

而手段可以温和,亦可以狠辣,同时又留有余地。

若是逼到一定程度,不能留余地,易弟出手估计就是排山倒海。

“三弟、弟妹,易弟举例子的时候说他有办法让麻能变得更值钱。”李成器想起个关键东西。

“那不是说一下么?”王皇后没多想。

“不,不是,易弟保证有办法让麻更值钱,他说的时候就跟平时给我们出主意时一样,而不是编故事。”

李成器笃定,如果自己真要收拾哪个县令,让易弟出手,易弟便会拿出来他说的去作。

“我看也是。”李隆基跟着说,易弟有技术,没拿出来而已。

“随口说出来的是真哦?”王皇后惊诧,过几息点头:“确实呢,叔叔不像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