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218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看武功县那边如何行事,窑是活不下去了,安排一下,给易弟。”李隆基决定快点。

他着急,想要一个拿得出手的事实说话。

庄子没有用,庄子上的庄户是东主说什么便听什么。

外来务工的同样拿不上台,当时外来的人快活不下去了,给口饭吃就听话。

张家村子的日子好过了,家家有大量余钱,今年准备起楼房,一大笔钱是李易在管。

若是收商税,一个村子的是收入比个中县还多。

然,村子只是村子,只有从县里改变,才可跟群臣说。

武功县一旦起来,其他的县凭什么作不好?官员无能?

队伍依旧走春明门,李成器要去东市,东市打井中……

吏部的官员相继回到家中,把大箱子里的好东西和大筐里的大棚蔬菜拿出来给家人看。

今天官员们对四十二个考生比较满意,说话一个个的利落大方,写字不差。

尤其是经过长期锻炼,身体结实,神色刚毅。

问问文采,大概能过得去,尤其是咬韵速度快。

随便作一首诗,其他的不论,在韵上耽搁时间非常短。

如此叫其考中就简单了,别人说不出什么。

策论题要紧跟时务,现在大唐就那些事情,想来也不会差。

吏部官员在评估风险,一旦表现差了,怎么给录取?那么多士子看着呢。

现在放心了,回家显摆好东西。

他们的家全在长安城中,即使没钱买,也要租个房子。

在城外不行,城外容易赶不上大朝会,晚上再加个班,出不去城了。

崔日用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一家子人得知是家主回来,纷纷迎接。

“放门口就好,放着就好,劳烦诸位了。”崔日用与送东西的庄户们客气着。

庄户额外给他拿了三筐蔬菜,上车才看到。

而且一路行来,庄户们多一句话都没有,看着如大户人家出身,加上衣服什么的也不错,不能当作寻常的庄子庄户看待。

庄户们纷纷回礼,筐留下,人上车,转向,回庄子。

崔日用家的大门一关,一个大大箱子和四个筐放在地上。

“崔郎,陛下又赏你东西了?”崔日用妻子过来,看一眼筐里的蔬菜,笑着问。

“陛下怎会……会记得为夫,不过此些菜,有一筐是为夫亲自在大棚中采摘,灞水李家庄子。”

崔日用想说陛下怎么会给几大筐东西,发现不能说,改口。

他指着一筐蔬菜表功,看,我为了咱家吃好的菜,去下地了。

旁边的人过来抬,留着箱子没碰,菜拿走,家里吃不完,之后要选一选,送礼。

“这箱子中的东西,你看着用。”崔日用对妻子说着亲自打开箱子。

他媳妇儿探头一看,脸色就变了:“崔郎,这许多好东西,可要不得,眼见着科举,你收了……”

“不收才有麻烦,该定的已经定下来,这卫生巾始终买不到,你们女人用的。”

崔日用笑着说,先提卫生巾,他并不觉得丈夫给妻子弄到好的卫生巾有什么不对。

他媳妇儿同样如此,一听不碍事,赶紧合上箱子,叫人抬到卧房中。

把其他人赶出去,拉着崔日用在那翻看。

所有京城流行的东西,箱子里全有。

一个个漂亮的竹盒子打开,里面是印了一枝梅花的香皂。

再看盒子,上面刻有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崔郎,你看盒子上的诗。”崔日用媳妇儿识字,用手摸着盒子上的字说。

崔日用凑上前一看,摇头:“李易呀,真是不把才华当才华,香皂就写个梅花香的诗,那这香皂定然是梅花味道的了。”

“崔郎,李易今年要考?能给个头甲?”崔日用媳妇儿以为是此事才拿了许多好处。

“他?今年不考,至少二月不考,他想考,什么时候说要考,朝廷会给开恩科,单独为他一个人开。

他眼下是从四品下的太中大夫,谁敢拦他?他若考,为夫当不得考官。”

崔日用摇头,不认为李易考试的时候自己有资格参与,吏部尚书又如何?

“如今各坊间,传着他的诗作,他考,相信一定可行。”崔日用媳妇把东西从箱子里往外拿。

“与诗无关,诗情再好,该不录,还是不录。李易……他考与不考,没什么区别。”

崔日用拿起花露水的瓶子,打开来闻闻,香!

第0306章 科举助攻无彷徨

“从今天起,一直到考试,不上课了,给你们留的策论题,要用心去写。

一个是突厥的事情,一个是吐蕃的事情,一个是和亲的事情,一个是税收的事情,一个是旱灾蝗灾的事情。

再加一个是利农的技术研究,至于工匠……朝廷现在不可能推工匠。

井盐的盐井方面也不用考虑,那种事情不会现在拿到台面上来说。”

李易看到兴奋的学子们作题作蔫了,下课,顺便说一下策论的问题。

之前说的是突厥、吐蕃、和亲、税收、利农技术,现在加一个蝗灾。

时务必须紧跟国家大事,眼下大唐没有其他的大事。

四十二个学子记下,纷纷跑出去,太恐怖了,这是人能作的题?

长安城中其他的乡贡和生徒,该走到门路的已经走好,连门路都没找到的就找其他人打探消息。

小道消息满天飞,考进士的在猜诗的题。

尤其是韵,科举诗不仅仅是命题,整体要求严格,而且还会固定某一个韵。

更俩的时候给列出来八个字,比如安、谈、关、番、含、峦、山、湾。

然后赋得七律‘朝霞’,考试的人必须写一首内容有‘朝霞’的七言律诗,而使用的韵,就那八个字里选。

如果是首句入韵,需要找出来五个字,首句不入韵,四个字。

考生写吧,记得三句和四句要对仗,五句和六句要对仗,不然直接零分。

好多考生现在还绞尽脑汁研究会出什么韵。

李家庄子上的学子已经把对韵背完了,而且不仅仅是背的笠翁对韵,还有训蒙骈句。

训蒙骈句有一些与笠翁对韵差不多。

也分韵,一东:天转北,日升东。东风淡淡,晓日蒙蒙。野桥霜正滑,江路雪初融。报国忠臣心秉赤,伤春美女脸消红……

这就是作弊,所有韵全有,到时候找出来,往上再排的时候比别人容易好多倍。

如果说这些够了?不,还有。

还有声律启蒙,和上两个相差不大。

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李易是使上劲了,凡是他能拿出来打辅助的全给。

考诗的时候出题、出韵吧,俺们庄子行的。

工具书这么给,要是还写不出来,笨死算啦!

知道多少大家族求一本而不可得吗?

而真正考的其实不是这个,诗写得好,仅仅是娱乐,策论才是重点。

策论是陛下问政,看看谁说得有道理。

四十二个学子明白,长安一大群学子如无头苍蝇般乱转。

平康坊一到晚上必然爆满,不是寻欢,是学子们花钱过来问情况。

“你们还不回去?”李易晚饭的时候问馨研等人,好几天了,躲差不多了吧?

“不急呢李郎,李郎可是厌烦我等?”马上有美女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声音糯糯地说。

“说对了,快走快走,烦了。”李易点头承认,咋滴?

“才不呢,就留下。”对方突然又露出顽皮的样子。

其他女子笑起来,她们很愿意跟李易闹。

“再有四天,科举,不趁着机会多赚家资丰厚的学子们钱?在这,我又不给你们钱。”

李易劝,回去吧,回去有钱赚,反正你们跟其他女子不一样,不用非得陪人就寝。

“李郎,如此我等更不能回去,不然叫人看了还以为是图钱财,等他们考完,庄子四十二个学子全考上。

你说我们再回去,会不会有人认为是我们辅导的功劳?到时候再想跟我喝茶,可就不是一回五十缗了。”

有‘大家’给李易分析。

所谓喝茶,是指一盏茶的时间,长不过一个时辰,短则半个时辰不到。

就是喝着茶水聊天,四书五经什么的,还有以前人写的诗赋,她们全会,而且理解透彻。

学子找她们喝茶,属于单独上小课。

包括佛道两教的东西,她们同样懂,以前每旬要到寺、庙、观与僧、士论教的。

李易竖大拇指,表示佩服,连自己都给利用上了,四十二个学子考上,跟她们有一毛钱关系吗?

可是人家就算计到了,躲着的时候弄到词曲,等考完,别人一看,哇!她们给学子们提供额外帮助啦。

“佩服,喝多了我都不扶墙,我就服你们。”李易说句俏皮话。

她们微微一愣,随即娇笑不已。

李易跟着笑两声,他知道,这些女子就是没办法,从小就学,跟其他人竞争。

然后现在又不流行女子当官了,不像武则天时期,女官多。

最关键是女子当县令,不管是县中的其他男官员,还是百姓,一律不认同。

历史上后面孟郊孟东野,四十多岁终于考上科举,中了进士,进士不是状元,前三都是进士。

以前他穷,去平康坊才华和德行又不入‘大家’们的眼,多受冷遇。

所以考上了,一甲头名都没吱声呢,他就觉得自己牛逼了。

写出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二、三月,哪有什么花?他说的花是美女,他不服气,你们平康坊的女子看不起我?忘没忘?

我现在考上了,我厉害了、牛逼了。

其实当时的平康坊南曲的‘大家’们,依旧没看上他,一个进士就把你给美疯了?知道多少状元是从平康坊出去的吗?

你写几首诗好又如何?当我们没见过?

我们早知道了,你无治世之才。

李白狂不狂?然后呢?

然后果然,觉得自己考上进士的孟郊就是自己说一说而已,还看尽长安花,人家长安花依旧不搭理他。

他之后也没有什么大的出息,就是写诗、再写诗。

这些平康坊南曲的‘大家’们眼睛毒着呢,不止看诗才,也看人其他方面的才华。

正如李易所想,馨研等人看他也不是看词曲,她们承认词曲好,动人心。

但更看重的是他把庄子打理成现在的样子,以及几千外来的人安排得妥妥当当。

同时不停地往外放利农的技术。

一个少年,给无数人撑起了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