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延安来了个年轻人 第85章

作者:半江瑟瑟

  说到这里,李润石看向周伍豪开口说道,“伍豪,就由你来给代表团回电。核心内容要抓住两点:第一,我党我军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靠边区军民艰苦奋斗,在军工生产上取得了一些初步进展,以满足自卫和训练所需。第二,关于山西、绥远方向,我党确与当地一些爱国力量有接触,旨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防范日寇西进。所谓大规模接受苏援武器,纯属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略制造的谣言,意在破坏中苏关系,离间抗日力量。请苏方勿信日方挑拨。”

  “明白。”周伍豪一边回应着,一边迅速记录要点。

  “另外,”李润石转向朱玉阶,“老总,给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发电:日军对我军实力变化已高度关注,正加紧侦察。各部务必加强防空、伪装及保密纪律。新装备的训练要加快,但更要隐蔽。没有军委命令,任何新式重装备不得在可能被敌空中侦察的区域进行大规模集结或实弹演习。让陈赓的航校飞机也收敛点,训练空域严格管制。”

  “要的!”坐在李润石旁边的朱玉阶也重重点头。

  “至于卫辞书那个小鬼,”李润石的目光扫过窗外,“他这条线现在是命根子,也是我们最大的秘密。通知泽民同志和保卫部门,对辞书同志本人及其工作部门、三号仓库的安保等级,提高到最高级别。所有涉及青岛物资提取、转运、使用的流程,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在这个节骨眼上,绝不能让日本特务,或者任何不怀好意的人,摸到一丝一毫的真相!”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日 莫斯科 共产国际执委会宿舍

  捏着伊万诺夫发来的加密电报,王明脸上的表情变换闪烁。

  伊万诺夫发来的电报在内容上十分详尽:延安工业的建设突飞猛进,拥有重火力的部队的训练霍庄,强大的后期体系,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影响力的衰弱,以及被实事求是、发展生产等口号边缘化的国际路线,坚持路线的李德,凯丰,博古同志被调离核心岗位等等……

  将电报小心的收好,一丝难以抑制的狂喜掠过王明的心头——力量!强大的苏区力量!这不是印象中困守陕北的疲弱之师,而是一支拥有充足军事装备和工业基础的武装力量。作为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中共政治局委员,这支力量的壮大,意味着他王明在国际共运棋盘上的份量的几何级增长!他仿佛看到自己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中话语权飙升,甚至……

  但狂喜过后,王明的情绪逐渐被滋生的愤怒逐渐取代。这力量是如何崛起的?电报中语焉不详的神秘物资、整风运动、和张杨两股军阀的三位一体外交……纷纷指向一个核心——延安的权力中心已极大脱离了他和共产国际的掌控!

  李润石、周伍豪等人,居然敢冒着被取消资金的风险,绕过莫斯科的指导,建立了一套独立运行、高度集中的体系。毛泽民、卫辞书这些技术官僚取代了国际代表的地位,李润石和卫辞书写的那些文章更是对国际路线原则的彻底背叛。

  令王明更加怒火中烧的是,像凯丰这样忠诚于国际路线的同志竟被排挤到了生产一线!这是对他王明权威的直接挑战,是对国际革命事业不忠诚的疏远!

  “岂有此理!”心烦气躁地斥责一声,王明给自己点燃一支香烟思索起来。在1931年,他离开中国前往莫斯科的时候,为了防止本土派和旅欧派的夺权,亲自提拔了博古和张国焘等人。

  这样一来,博古在中共的苏区做皇帝,而身为直接领导中共的共产国际主席团委员,他王明就是太上皇,是任何人都无法动摇的一把手。

  看着中国苏区从老少边穷变得油水丰厚,他王明不能坐视李润石或者什么其他人摘桃子的现象!他必须夺回控制权!这支无比珍贵的,而且正在壮大的力量,只有掌握在正确的领袖——也就是他克劳白夫——王明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武装保卫苏联,并在共产国际框架下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强大作用!

  “要怎么办呢……”

  政治斗争……说直接点,就是党同伐异,现在他李润石的势力强大,如果没有足够支持的话,我这条过江猛龙也有被咬上一口的可能。

  思索一段时间后,王明的目光转向了红场克里姆林宫的方向。

  机会就在眼前……日本人对陕北异常崛起的强烈反应,以及对苏联的外交施压,让现在的苏联苏联也陷入了相当程度的被动和困惑之中。这恰恰是莫斯科最需要了解和掌控中国局势的时刻!而他王明,作为莫斯科眼中的,最了解中国且最忠诚于斯大林同志的共产国际代表,此刻进言,正当其时!

  决心已定。王明迅速整理仪容,换上最昂贵的黑色西装。他需要现在一张通行证——一张能直达权力核心,对延安众人口含天宪的背书。

  对着镜子整理了下自己的领带,王明拿起电话,拨通了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斯大林核心圈成员莫洛托夫的秘书专线。

  “我是中共代表克劳白夫,现在我有关于中国局势的,非常重要的情报和建议,必须当面汇报莫洛托夫同志,并恳请转呈斯大林同志。此事关乎苏联远东战略利益,刻不容缓。”

  当日下午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办公室

  厚重的橡木门无声关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办公室内陈设简朴而威严,巨大的办公桌后,苏联所有人的慈父——约瑟夫·斯大林正听取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的汇报。烟斗的烟雾在钢铁同志的冷峻面容前升腾缭绕。

  “……重光葵的抗议异常强硬,指控我们通过宁夏、绥远通道向中共提供了大量工业物资和先进武器。他们甚至提供了一些模糊的照片和线报,描述了一些……超出我们认知的装备类型。”说到这个话题,莫洛托夫感觉十分困惑,只见他眉头紧锁地向斯大林开口,“李维诺夫同志坚决否认,但日本人咬得很死。更关键的是,延安代表团伊万诺夫刚发回初步核查报告,确认中共部队装备水平和工业能力确在短期内大幅提升,提升的幅度甚至超过了太原和上海,这在陕北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下显地非常不可思议。但我们接触的国际派的同志同样无法解释这些变化具体来源,只提到了毛强调过的自力更生和爱国力量的支持……日本人提到的毛泽民、卫辞书名字也出现在了伊万诺

夫的报告中,这两个人分别是核心后勤的一二把手。”

  斯大林一边听着莫洛托夫的汇报,一边抽着他那粗大的烟斗,转动的灰黄眼珠反应着他思索的内容:“自力更生?呵。一个农业国是不能凭空变出坦克和炼油厂的。日本人的夸大其词是常态,但这次……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伊万诺夫他们之前关于中共路线本地化和技术官僚崛起的报告,看来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说到这里,斯大林语气顿了顿,并且在桌面上敲了敲他的烟斗,“现在那些中国人还会不会服从共产国际的指挥?是谁在背后主导着一切的改变?他们帮助中国人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变化对我们是助力还是隐患?我们应该好好想想这些问题。”

  “这正是最令人担忧的,敬爱的总书记。”莫洛托夫点头同意道,“现在的中共已经开始游离于我们的视线和掌控之外。王明同志刚才紧急求见,声称可以对这一问题,提出很好的建议。”

  听完莫洛托夫的话,坐在桌子后面的斯大林微微抬眼:“王明?让他进来。”

  王明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走进办公室,竭力保持镇定,但微微急促的呼吸暴露了他此时内心的激动。

  进入办公室的王明向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恭敬致意。

  “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同志。”看着自己想要抱紧的两条大腿,王明开门见山的开口说道,“我收到了共产国际驻延安代表团的最新报告,结合日本方面的激烈反应,我认为中国局势已到了关键的转折点上。陕北共产党的力量,尤其是他们的军事和工业,在短期内以异常速度膨胀,虽然其根源不明,但是从日本方面的强烈反应来看,这件事已经成为影响东亚局势的一个关键支点。”

  斯大林示意他继续,烟斗的火光在室内明灭闪烁。

  “这股力量是双刃剑,斯大林同志!”看着表情没有明显变化的斯大林,王明语气加重的凯欧说道,“它本应成为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尤其是保卫苏联远东利益的坚强堡垒。然而,根据我们在中国可靠同志的报告,当前延安的领导核心,在李润石等人主导下,正推行一条危险的本土化路线。他们篡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强调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工农结合!”

  “这些行为的实质是淡化阶级斗争,搁置共产国际的指导原则,与地方军阀进行无原则妥协的投降。像李德,博古这样忠诚的国际主义战士被他们边缘化!掌握核心物资和技术权力的,是背景不明、提升路径打破常规的毛泽民、卫辞书等技术官僚。”

  “中国苏区的政治路线已经出现改变,如果我们及进行掌控,那么这股力量的使用很可能违背保卫苏联革命事业,团结在苏联周围,促使苏联一国进入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

  一口气说了一大串话,停顿下来的王明舔了舔干涩的嘴唇,暗暗观察起了斯大林的反应。

  “当前日本和苏维埃在远东已经是军事对峙的局面。现在日本军方因为外蒙通道而受到了极大刺激,愤怒的日本军人很可能再次发动一次九一八事变。这会极大的破坏东亚和东北亚的和平局面,更会为苏联的远东局面带来棘手的麻烦和战略被动。”看着面无表情的斯大林,王明咬咬牙,抛出了此次前来的核心提议,“要化解这场危机,引导这股力量为国际共运和苏联利益服务,就必须立即强化共产国际对中共的绝对领导权力!伟大的斯大林同志,您是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领袖!我请求组织任命我为共产国际驻中共全权代表,赋予最高权威,立即返回延安,带领中国人民在您的脚步下进行革命!”

  述说着宏大叙事的王明挺直身体,声音充满了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只有我,最了解斯大林同志的路线,以及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我,能纠正延安的政治策略,清除技术官僚对组织纯洁性的干扰。同样,也只有我,能更好的团结组织内的布尔什维克同志,重新确立共产国际的核心地位!”

  “斯大林同志,关于回到延安之后要做些什么,我现在有两点基本规划。第一,坚决执行共产国际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在共产国际监督下,配合国民党政府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更加重要的是,我会将中共工农红军这支武装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并且努力在绥远,热河,乃至东北四省开辟苏区,直接牵制和消耗日本关东军的兵里,为武装保卫苏联做好战略准备!这符合苏联的最高国家利益,也能更好的推动中国的革命!”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在王明说完之后,莫洛托夫不动声色的看了王明一眼。

  显然,王明的直白和讨好让他这个苏联人有些看不起。

  此时斯大林的心中倒是有些游移不定,王明的提议直白而野心勃勃——他要求获得代表共产国际和莫斯科的最高尚方宝剑,返回延安夺取最高领导权,将正在崛起的中共力量完全纳入莫斯科和他自己的指挥棒下,服务于武装保卫苏联的核心目标。

  审视了王明不知道多长时间后,斯大林磕了磕自己的烟斗,终于开口回应了。

  “克劳白夫同志,我可以批准你的请求。共产国际可以任命你为主席团的副主席和副总书记,赋予你监督和指导中共工作的权限。走出办公室后,你就回去收拾行李,准备搭乘飞机返回延安。但我要明确告诉你几点。”

  “克劳白夫同志,你要记住,不要把莫斯科的肃反带到延安去。要让中共的领导人接受苏联优先主义的政治现实,就必须在强硬之外给予他们足够的温和。中国的同志们可以进行本土化路线或者其他什么路线的实践,但是这些实践必须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进行。”

  “回到延安后,你要对中国的同志们进行掌控和引导,而不是引发组织间,或者领导层和基层的对抗和分裂。任何导致中共内部分裂或国际局势恶化的政治决策,全部的责任将由你自己承担。”

  王明连忙点头:“敬爱的斯大林同志,我明白您的指示。请你给我一次为革命付出的机会。”

  听到王明的话,斯大林微微颔首,挥了挥手:“去吧,准备你的行程。莫洛托夫同志会安排好专机和相应的文件。”

  “是!”掩饰不住兴奋的王明马上回应。

  等到王明离开,莫洛托夫关上厚重的办公室门,才走到办公桌后,对身边的斯大林低声开口:“斯大林同志,王明这个人野心很大。他对延安的指控,有些是事实,有些却像是为了获得个人权力编造的借口。让他回去,会不会给中共内部带来不必要的混乱?”

  听到莫洛托夫的问题,斯大林拿起烟斗抽了一口,目光深邃地看向窗外的远方:“其他势力的混乱对我们是种帮助,莫洛托夫同志。延安发展的太快,快到现在,我们都看不清他们的底细。王明是个有用的工具,他忠诚于我们,我们也需要他。只是一场交易而已,我认为这场交易足够公平。”

  听到斯大林的回答,莫洛托夫认同的点点头:“那我们是要不要给延安代表团发一些指示,让他们配合王明的行动?”

  “暂时不用。”斯大林摆摆手,随意的开口说道:“让王明自己去折腾。伊万诺夫已经在报告中写的足够清楚,现在我们的重点是欧洲和第二个五年计划,远东那边只要稳住现状,不让日本借机生事就好。”

  “至于王明,”提起这个精神苏联人,斯大林不由得冷笑一声,“他要么带回我们想要的答案,执掌中共。要么成为一颗的棋子,做出牺牲。他会向前者努力的……”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二日 莫斯科 伏努科沃机场

  寒风凛冽,跑道旁的积雪被苏联红军清扫得干干净净。

  一架涂着苏联空军标志的伊尔-14运输机正在预热着引擎,螺旋桨在跑道上发出嗡嗡的声音。

  裹着厚重毛皮大衣的王明提着一个公文包登上舷梯。和他一起出发的有两名共产国际的联络员,以及,一名克格勃特工,以此负责他的通讯和安全。

  王明站在舱门口,回望了一眼远处的克里姆林宫方向。

  红场上空蓝天白云,晴空万里,仿佛预示着他此行明朗的前途。王明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领带,脸上露出热切的神情:“延安,我来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必须要在我王明的领导下进行!”

  飞机缓缓滑行,引擎的轰鸣盖过了风声。几分钟后,伊尔-14冲破云层,朝着遥远的中国西北飞去。

第一三三章 小王速通……

  一九三七年二月五日延安 垦殖总局食品加工试验场

  研究所里弥漫着小麦粉,麦芽糖浆,奶粉,花生油以及坚果碎混合的浓厚香气。

  卫辞书挽着袖口,和专门抽调来数名的食品专家围在试验台旁,聚精会神地看着刚刚烤制成功的一盘压缩饼干半成品。一位拿着小刀的,姓赵的老专家正将这些尚未压缩的饼干分成一粒粒待检测的小块,另一位专家则从老赵手中接过样品,然后贴上相应的实验编号。

  “这个批次成品不错。”卫辞书捏起一点冷却的样品尝了尝,紧皱的眉头随即舒展开来,“没放那么多盐。长途行军出汗多,盐高了反而渴得更快。油脂比例我看可以,这样,咱们就用这个配方,还有之前几个评价比较高的配方拿出来,小批量地生产一部分,拿到部队里让战士们品评一下。”

  “可以的,卫副部长。”赵专家放下手中的小刀,扶了下耳边的眼镜,随即对卫辞书开口说道,“关于和部队接洽的事情,我建议除了在基层收集小范围的反馈以外,再从部队协调一些战士,测试这些样品的饱腹时间,以及不同强度运动下的饮水量。甚至口味方面,我们也可以根据反馈做出近一步的步改良……”

  就在几位专家认真阐述着自己内心想法的时候,一道从研究室门口传来的洪亮声音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报告!”

  听到这个众人的众人扭头看去,只见一名胸口张别着中央警卫团胸标的年轻战士正面色潮红的立定,胸腔随着粗重的喘息剧烈起伏。

  “卫副部长,紧急通知!主席、副主席、总司令请您立刻前往中央局的大会议室开会!”

  听到那名战士的报告,一股紧张的心情下意识地出现在卫辞书的心头。

  中央局大会议室,主席、副主席、总司令联名急召……这么高的规格,还没有提前通知,难道是他这个链条引起的连锁反应太大,让日本人提前打过来了!?现在红军还处发育期,防弹衣、单兵口粮、通讯设备……这些科技产品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如果这个时候和日本人硬顶,可以预见的是更多战士的伤亡……

  脑海中闪过相应的思绪,心中焦急的卫辞书立刻转过头,对几位专家开口说道:“赵工,你们按刚才的思路继续几次重复试验,记录好每一步数据,先做出来足够的测试品。一定要抓好饼干保质期和大规模生产工艺这两大重点,我开完会就回来。”

  “明白,卫副部长放心!”赵专家连忙开口回应。

  对着一众专家点了点头,卫辞书脱下白服递给一旁的警卫员,然后拿起自己装着工作电脑的公文包,小跑着向停在研究所外的吉普车走去。

  中央局大会议室里,俨然是一幅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模样。巨大的陕甘宁晋苏区地图挂在主位墙上,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人:李润石、周伍豪、朱玉阶三位核心首长端坐主位,张闻天、王稼祥、任弼时、林育蓉、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刘伯承、陈赓、毛泽民……苏区的所有军事、政治、经济领域的顶级首长 全部赫然在列。

  当然,在场的众人还有另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他们知道卫辞书是未来穿越者的身份。

  在不时响起的火柴划燃的“刺啦”中,每位首长大多是一幅沉思的表情,偶尔会和邻座之间进行低声交谈,但默默的抽烟,单独的思索,是此时会议室里的常态。

  “咚咚咚。报告!”

  “进。”

  厚重的木门被推开,卫辞书带着一身寒气快步走进。

  在这瞬间,会议室内几乎所有首长的目光都“唰”地一下聚焦到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数道目光里有探究,有凝重,甚至有几道带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意味。

  对于这样的视线,卫辞书心里有些纳闷,都几把老同事了,怎么还是惊讶地跟第一次见面一样……

  卫辞书心中思绪活跃,但面上的他还是稳如老狗。只见卫辞书迅速扫视了一眼会场众人,发现没有博古后,便向三位核心首长微微颔首致意,然后走到靠近门口、毛泽民旁边预留的空位上坐了下来。

  看着卫辞书自来熟地给首长们散烟的样子,主席的脸上浮现出些许欣慰,乃至放心的表情。

  等到众人手里的香烟又换过一轮后,主席随即掐灭了手中的烟头,背着手掌,用中指指节在众人面前的桌子上敲了敲,然后对首长们认真说到:“好,现在人气。中央的好烟也被诸位共产了不少,现在咱们开会。”

  说完这句话,李润石拿起桌上的一份电报抄件对众人扬了扬:“莫斯科发来的最新消息。王明,也就是陈绍禹同志,即将作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候补书记,于近期搭乘苏联专机抵达延安。”

  “王明同志要回来?”听到李润石的话 张闻天下意识地瞪大了眼睛,语气带着些许的不安和敌对情绪。

  “是的。”周伍豪接过张闻天的问题,或许是想到了在资料上看的长江局的一些事情,此时他的面色也不太自然,“共产国际的正式通知已经抵达苏区的代表团。这次王明到来的名义是‘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加强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与指导’。”

  朱玉阶哼了一声,生气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早不来晚不来,日本人刚在外交上对苏联和我们施完压,闹得满城风雨,他就来了。这时间点,巧得很呐。”

  “王明同志的身份特殊,他的到来,必然代表着共产国际,或者说莫斯科某些力量的意志。”任弼时推了推眼镜,神色凝重的对众人开口,“尤其是在当前,我们正处于对日斗争形势日趋紧张,内部建设刚有起色,国际国内压力骤增的敏感时期。王明这个时候过来,显然是想要大权总揽的。”

  “说直白点,王明他就是和主席打擂台嘛。”角落里听到这个消息的卫辞书从吃惊里回过神来,然后接过首长们之间交流的话题,“王明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纯粹到极致的投机分子。拍苏联人马屁,抱苏联人大腿,挟洋自重,打压异己……这次他招呼都不打,就这么急匆匆的过来,肯定是听到苏区发展了,急着回来摘桃子的。”

  “在原时空,王明1938年回来的时候,就处处和主席不对付,千方百计的夺主席的权搞张国焘另立中央那一套。这次王明回来之前,还特意给自己弄上两个职位,显然还是李德博古那一套啊。速度跟他1931年从上海跑的时候一样快。”

  “可惜,在原来的时空,那时候很多人对苏联都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跟着王明搞革命圣地,无脑崇拜那一套。抬高他人,贬低自己。让主席多花费了不少心思。”

  听到卫辞书说话这么直接,众多首长一时间都有些惊讶。

  “所以我们还是要感谢辞书同志啊,要不是有了辞书和主席联合推动的整风,现在在座的各位老总们,思想上还转不过弯来呢。”感觉到现场的气氛有些僵硬,周伍豪笑呵呵的打了个圆场。

  “那现在王明这个事情怎么办?”彭德怀浓眉一挑,声音洪亮的开口提问,“我们好不容易把队伍捏成一个拳头,把家底攒出来那么一点,刚摸着点打鬼子的门道。难道还要再折腾回去,就像湘江那样,几个军团流血牺牲,打光了拼光了,就为了给一些苏联代表抬轿子?”

  听到彭石穿的话,抽着烟斗的贺龙也跟着发表意见:“老彭说得对!现在部队刚整编完,新枪新炮还没摸热乎,各种训练正是忙的顾头不顾腚的时候。那个王明万一要是还抱着过去那一套,搞什么‘纯洁队伍’、‘AB团’、‘反右倾’,老子第一个不答应!”

  徐向前沉稳地补充:“王明同志回来,必然要了解情况。我们苏区这一年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军工、后勤、技术方面的巨大变化,是绕不开的话题。到时候他要是问起来这些,我们要怎么解释,以及解释到什么程度?这也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李润石没有立刻回应将领们的表态,而是看向周伍豪开口问道:“伍豪,代表团那边,伊万诺夫和谢苗诺夫最近有什么新动向?”

  周伍豪随即开口回答:“这些人的活动十分频繁。他们凭借调研交流的名义,密集接触了多位曾在苏联学习或过去与国际派关系较近的同志,包括一些被调整到生产建设岗位的干部。这些人和党内那些同志的谈话内容虽然没有公开,但据苏区保卫部门的侧面了解。他们的谈话话题主要围绕苏区物资来源、技术发展路径、干部任用等一些问题。”

  “哼,醉翁之意不在酒。”王稼祥听完周伍豪的回答后冷笑一声,“这是在为王明的下昆仑山打前站,搜集大展拳脚的情报资料呢。”

  “所以,同志们,”周伍豪的随即出声对众人开口说到,“王明同志的到来,不是一次简单的归队,而是一场关乎我们当前的革命路线能否坚持、苏区的发展成果能否保全、未来抗日大局能否顺利展开的重大考验。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一边说着,周伍豪一边拿起另一份文件,对着上面的内容念道:“我和主席、玉阶同志初步议了几条应对原则,请大家讨论:第一,政治上,坚持原则,主动出击。之前有的同志向我们建议,能不能在王明回来的路上,让我们的北霸天出动,直接把王明的飞机打下来。”

  听到这里,卫辞书倒吸一口冷气,随即下意识地向林育蓉的方向看了一眼。但没想到这股子视线被林育蓉灵敏的捕捉到了。

  从林育蓉那里收获到了一个“小伙汁 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我们一起高兴高兴的眼神。”卫辞书若无其事的转过头,继续听着周伍豪接下来的安排。

  “对于这一违反组织原则,破坏党风建设的请求,中央常委给予明确的驳回。但是鉴于王明问题,可预测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中央决定召开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全体会议,将于大会上,讨论正式罢免王明中央委员资格,并将其开除出党的提案。”

  “第二,为了应对莫斯科和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情报渗透,中央决定,加强在组织上的统一领导。由伍豪同志牵头,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闻天、弼时、稼祥、泽民同志参加,负责日后与共产国际代表等人的沟通工作。此后苏区所有的对外信息,尤其是涉及经济、军工、技术发展等敏感领域的情况说明,必须经过小组审议后,统一发布。”

  “第三,军事上加速备战。部队整训、换装、合成演练全部按计划进行。但新式重装备的展示和实弹演练范围要严格控制,严加防范敌特分子的刺探潜伏工作。防空、反谍、保密工作要提到最高等级。”

  “第四,加强自身的宣传工作……”

  说完最后一条,李润石的目光落在卫辞书的身上:“小鬼,你的工作,尤其是物资和技术领域,是政治斗争之外,苏联和共产国际聚焦的核心点之一。工作小组需要你提供关于后勤建设、物资调配、技术引进等方面的全面、准确但经过提炼的情况说明。同时,你负责的三号库,一定要做到绝对的安全和保密,明白吗?”

  卫辞书迎着主席的目光,挺直腰板,清晰有力地回答:“明白,主席!我会全力配合工作小组,保证好所有革命工作的紧密周到,万无一失。”

  “好。”李润石点点头,环视全场,“大家还有什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