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贼眉鼠眼
说是功劳,其实也算不上,顶多算是让其他两路绿叶,衬托出他这朵大红花而已。
败是肯定要败,败到什么程度,能保留多少实力败退,这就很微妙了,回去以后辽帝心中自然也会有评判,萧兀纳便脱颖而出。
有点可笑,但又有点可悲。
一场国家层面的战争,居然不靠军功被器重,而是靠少死点将士就能升官,这已很清楚地说明,辽国正在朝下坡路一路狂奔,九头牛都拉不回了。
今晚的辽军大营很安静。
萧兀纳坐在帅帐内,独自沉思良久,突然下令擂鼓聚将。
片刻后,麾下辽军将领纷纷聚于帅帐内。
萧兀纳起身环视众将,沉声道:“与宋军对峙已两日,显然宋军已察觉了我军的意图,宋国的太原府恐怕已打不成了。”
众将默然,但也都认同萧兀纳的话。
本来打算出奇兵突袭大宋太原府,现在这支两万人的兵马横截在辽军的必经之路上,所谓的突袭当然已宣告失败,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摆在辽军面前的问题是,究竟是马上撤军,还是与宋军打一场再走?
萧兀纳眼中闪过莫测的光芒,沉着脸缓缓道:“突袭不成,我们与宋军交战毫无意义,不过,我们不能撤。”
众将愕然。
萧兀纳接着道:“此战,是陛下亲自下旨而定,目的不仅仅是突袭太原府,尔等应知,我们有三路兵马齐发,主要的目的是宋国的真定城……”
“真定城自有中路兵马解决,那是南京留守耶律淳的事,我们东路军的任务,不仅是太原府,同时也要牵制宋军兵马,不让他们回援真定城。”
“我们若撤走,势必影响整个战局,那时陛下若问罪,在座诸位谁担当得起?”
众将面面相觑,纷纷哑然。
是啊,他们这支兵马可不单单为了太原府而来,另一个任务同时也是牵制宋军,如今太原府突袭不成,牵制宋军的任务若是也没完成,在座的所有人都难免会被上京问罪。
将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萧兀纳缓缓道:“以我的意思,既然无法突袭太原府,不如就在此地,与宋军对峙,直到真定城被耶律淳击破,与我们对峙的宋军必然惊慌回援,那时咱们就追击……”
一名将领忍不住道:“若是对面的宋军首先对咱们发起进攻,当如何处之?”
萧兀纳叹了口气,道:“宋军若先攻,我们当然只能应战,阵前脱逃也是大罪,想必各位也担当不起,对吧?”
将领们沉默不语,脸色变得很难看。
对面的宋军尽管人数少于辽军,可他们都装备了火器,宋军火器的厉害,辽将们是都听说过的,宋军如若发起攻击,他们这支兵马很难不败。
现在退也不是,攻也不是,就连被动应战都没有信心,辽军仿佛陷入了一个古怪的无法逃脱的漩涡里。
萧兀纳这时又道:“依我之见,不如调拨一万兵马,后撤三十里,留下两万兵马应对宋军,就算赢不了,终归要带一批兵马逃回去,不至于全军覆没,诸位意下如何?”
众将犹豫半晌,觉得萧兀纳的决定已然是最合适最正确的了,至少兵败之后惩罚也不会太严重。
于是众将纷纷点头赞同。
萧兀纳笑了笑,起身道:“那么,就这样决定了,现在就调拨一万兵马,后撤三十里扎营,本部大营一旦起了战事,这一万兵马不必救援,马上北撤回大同府。”
第567章 敌我默契
两军主将,未曾沟通过一语,却奇妙地达成了无声的默契。
一万辽军后撤三十里,留下两万兵马与宋军继续对峙。
如此大规模的兵马异常调动,自然不可能瞒得过宋军。
一万辽军刚离开大营,斥候便将消息送到折可适面前。
折可适惊呆了许久,然后仰天哈哈大笑。
现在看来,萧兀纳这人的秘密身份果然不简单,他一定是与郡王殿下有过什么见不得人的肮脏交易。
或者,他根本就是个辽奸,已被郡王殿下收服了,否则今日两军对峙,萧兀纳不可能做出如此配合的兵马调动。
现在好了,折可适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无所顾忌地发起进攻了。
折可适独自在帅帐内狂笑许久,突然笑声一敛,暴喝道:“来人!”
“传令,明早辰时一刻造饭,将士饱食之后列阵出营,进攻辽军!”
休憩松弛两日后,宋军大营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
各营将士已开始清点检查装备弹药,擦拭刀剑,喂食战马。
属于龙卫营的五千将士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期盼已久的大战终于到来了。
折可适麾下这支兵马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其中五千兵马属于龙卫营,另外一万五千人,则是赵孝骞这次从汴京上三军中挑选出来的精兵。
赵孝骞如此配置兵马的用意,是让龙卫营老兵带汴京新兵。
汴京兵马虽是大宋精锐之一,但他们的战争经验终归不如龙卫营,站在战场的角度来说,这一万五千人其实就是战场上的新兵。
新兵要变成老兵,没别的捷径可走,唯有上阵杀敌,多杀些敌人,多见见血,多经历几次生死一线,不需要教什么理论知识,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变成老兵。
相比五千龙卫营将士的兴奋,其余的汴京新兵们心情却有点复杂,既兴奋又有点忐忑。
新老兵混居的营帐内,一名汴京新兵看着龙卫营老兵拆卸燧发枪,用牛油将枪管和扳机等机件拆下来逐一保养,然后安装,最后换上新的燧石,试了试打火。
装备火器的将士都随身携带满满一皮囊的弹药,每名将士携带的弹药基数是五十发,全是火器监造出来的纸壳弹。
由于都是工匠手工制造,缺少工业基础,纸壳弹的外观其实算不上好看,但大小规格和装药量都是一样的,纵然是手工制造,火器监也有着严格的工序流程监管。
看着龙卫营老兵兴致勃勃地检查装备,汴京新兵实在忍不住了。
“明日即将与辽人开战,有必要这么高兴吗?打仗会死人的。”
老兵呵呵一笑,拍了拍手中的家伙,道:“有了它,敌人近不了身,几百步外就被射杀了,就跟射杀一只兔子没啥区别,有啥可怕的?”
新兵迟疑道:“可若是被辽人冲破了阵线,我们还是会有伤亡……”
老兵斜乜了他一眼,道:“所以,郡王殿下把你们从汴京带来前线,是让你们来享福的?”
“打仗哪有不死人?当年我大宋也与辽人打过,死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付出无数人命,仍然看不到胜利的希望,那才可怕,现在咱们有了火器,还有郡王殿下从不出错的指挥,还怕啥?你告诉我,还怕啥?”
老兵说着又看了一眼新兵手中的燧发枪。
新兵的燧发枪是汴京火器监配发的,还是崭新泛着乌亮油光的新枪,比老兵手里有些陈旧的燧发枪诱人多了。
但老兵一点也不眼馋,他的枪就是他的命,几年磨合下来,早已用得得心应手,指哪儿打哪儿,仿佛融合成了他身体器官的一部分。
“汴京校场上想必练了很久吧?我当年也是汴京出来的,你信我,校场上打靶子,跟战场上打活人,完全不是一回事。”
“靶子是死物,站在那儿随便你打,活人是会动的,你瞄准时需提前判断他的下一步动作,子弹提前出膛等在那儿,让敌人自己凑上去挨子弹……”
新兵有些懵懂,但还是赶紧将老兵的话记下来,嘴里默默地念叨。
“其实,其实……咱们的操练典册上也提过,而且也练过移动的靶子……”新兵有点紧张地解释。
老兵嗤笑一声:“会动的靶子,那也是靶子,跟活人完全不同,你们啊,还是要在战场上多见见血,多杀几个辽人,有些东西是操练典册上教不了的,很多经验是靠人命换来的。”
“上面吩咐了,明日我们老兵打头阵,你们在后面看着,差不多明白了再让你们上,临阵千万莫惊惶,端枪的手要稳当,将领一挥旗,马上扣扳机,管他中不中,枪放出去才最重要……”
“明日吃了辽军这两万兵马,便又攒下一笔战功,多经历几次大战,战功攒够了,升官不敢想,朝廷赏咱家几亩田还是能指望一下的。”老兵笑眯眯地道,透着几分猥琐的眼神里,散发出希冀的光。
“再过几年,天下太平了,想捞战功都没地方去了,那时我就解甲归田,当个小地主,娶一房婆娘,生一窝娃儿,美滋滋,哈哈!”
新兵有那么一瞬间怔忪了一下,讷讷地道:“天下真能太平么?”
“屁话!咱们今日打生打死,是为了什么?殿下带着咱们把所有的敌人都杀了,从此没人敢跟咱大宋瞪眼了,天下不就太平了?”
老兵不耐烦地瞥了新兵一眼。
要不是都头吩咐下来,多跟新兵传授一下经验,他才懒得说那么多,身经百战的老兵,对自己的生死都是淡漠的,哪来的热情教一个新兵蛋子?
“你还有事吗?”老兵瞥着新兵问道。
新兵下意识摇头。
“没事就滚,明早就开战了,耽误老子睡觉!”
新兵刚打算讪讪离去,突然间福至心灵,朝老兵讨好地笑。
“这位哥哥,下月发下饷钱,求哥哥赏个脸,小弟请您痛快喝顿酒如何?”
老兵两眼一亮,顿时满怀欣慰。
这小崽子,终于懂事了!
天下没有白教的知识,尤其是战场见生死的地方,想白嫖经验可没那道理。
“哈哈,来,还有些战场上用到的小技巧,今晚我便少睡俩时辰,好好跟你说道说道……”老兵热情地朝新兵招手。
新兵顿时热泪盈眶,这条赛道,他算是走对了!
…………
拒马河大营。
一大早赵孝骞便心情不甚爽利,一边打着呵欠一边懒洋洋地吃着早膳。
早膳是新蒸出笼的包子,比汴京的第一楼灌汤包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但军营里能做饭的伙夫就那么几个,赵孝骞能怎么办?
味同嚼蜡般吃着包子,赵孝骞忍不住生出邪恶的念头。
要不,派几个人回汴京,把第一楼的掌柜绑了票,送到大营来。
反正那掌柜跟钱有仇似的,开店都那么懒散,一副爱吃吃,不吃滚的欠抽模样,不如让他换一条赛道实现新的人生价值,比如侍候好民族英雄赵郡王……
心里的邪恶念头一旦涌上来,就很难压下去,赵孝骞甚至开始认真思索绑票第一楼掌柜的可行性,脑海里不由自主冒出一个全盘计划……
幸好斥候匆忙的脚步声打断了邪念的滋生。
“禀殿下,东路军主将宗泽八百里紧急军报!”
赵孝骞一惊,急忙接过军报迅速扫了一眼。
一眼过后,赵孝骞神情凝重起来,将军报朝旁边的许将一递,同时起身走向正堂内高挂的硕大地图。
手指在地图上慢慢比划,三万辽军从河间府出发,往南是大名府,往西是真定城,两者的距离差不多,真定府甚至更近一些。
脸色渐渐变得很难看,赵孝骞铁青着脸,死死盯着地图上的河间府,咬牙道:“好个耶律洪基,差点摆我一道!”
许将这时也看完了宗泽的军报,神色愈发焦急。
“竟是声东击西之计!子安,宗泽的猜测可有道理?”许将问道。
赵孝骞缓缓点头,沉着脸道:“有道理,我猜测真定城才是耶律斡特剌所部真正的目的。”
“他从河间府出发往南,看似兵指大名府,实则是为了迷惑我军,诱导宗泽所部在错误的方向截击,而他,则迅速转道往西,直取真定城!”
“特么的,大意了!差点让这货在我眼皮子底下把事儿办成了!”赵孝骞恨恨地骂道。
谁能想到,如此低级的声东击西之计,居然差点让他成功了。
主要是中路析津府方向的辽军搞出的动静太大了,连赵孝骞都以为东西两路辽军是配合中路辽军而行动的,没想到耶律洪基埋了这么一股奇兵。
东路军才是真正攻打真定城的敌人,中路和西路不过是为了耶律斡特剌而做的掩护,用来牵制宋军,一步步诱导宋军出击,使得真定城后方变得空虚且不设防。
想到如果被耶律斡特剌得逞,辽军趁其不备攻下了真定城,后果可就严重了。
且不说城里还住着赵孝骞的仨婆娘,单说大宋后方丢掉了城池,前方的宋军将会变得非常被动,赵孝骞也会被汴京朝堂那些言官们参得生不如死,赵煦都没法帮他顶住压力。
“幸好宗泽够聪明,我家老丈人也不混账,不然这次麻烦大了!”赵孝骞一脸后怕喃喃道。
许将再看了一遍军报,道:“宗泽说,对耶律斡特剌所部的猜测,是你老丈人先提出来的,狄家不愧是名将之后,确实有几分斤两。子安,待将士们凯旋,你可要好生款待你老丈人,这个功劳不逊于斩将夺旗啊。”
赵孝骞神色郑重地道:“确实该款待他,回头邀他去真定城,我给他找十个坐地吸土的婆娘,把他的魂儿都吸出来……”
第568章 火烧辽营
真定城不是空城,事实上它还有邵靖冯晟麾下的一万余厢军守城。
但厢军的战力终究……
而且厢军并未装备火器,辽军若攻城,厢军只能以原始手段守城,甚至辽军完全可以用计骗开城门。
毕竟辽军的组成部分里是有汉军的,地地道道的汉人,穿上普通百姓的衣裳进城,基本不会有任何问题。
如果耶律斡特剌真打算拿下真定城,不必太费事,几个时辰内可以拿下,甚至都不用架着梯子爬城墙与宋军浴血厮杀,几百个百姓模样的辽军分批混进城,找准时机抢下一扇城门,真定城就破了。
不得不说,狄谘的猜测很准确,也很及时,免了赵孝骞和戍边宋军的一场大麻烦。
狄谘自己都没想到,他无意中甚至救了赵孝骞仨婆娘的命。
辽军若真破了城,首先要找的肯定是赵孝骞的府邸,袅袅三女的命运可以想象是何等的凄惨。
现在赵孝骞无比庆幸当初将狄谘带入戍边军中,更庆幸自己的正妻狄莹当初小心翼翼请求官人帮这个忙时,赵孝骞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
上一篇: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
下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