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是的,按照他之前的判断,奥斯曼军此时最多刚到特尔诺沃中部。
谁知,刚才传讯官却告诉他,骠骑兵竟然在布加勒斯特以南5里的地方发现了奥斯曼人。
6奥里大约相当于45公里。
而奥军主力却还没翻越喀尔巴阡山。也就是距离布加勒斯特还有超过100公里。
卡尔大公看过大量关于奥斯曼军的战报,他们的行军速度绝不该有这么快。
当然,这支率先抵达布加勒斯特南部的奥斯曼军队,就是托皮日斯新军——法国人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
卡尔大公此时有些后悔,当初应该从摩尔达维亚借道,沿东喀尔巴阡山南下。那样,他此时应该已经抵达布加勒斯特了。
但他为了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选择翻越南喀尔巴阡山。
这样虽然沿途有不少山路,行军速度较慢,但只要穿过了奥尔特山口,他就能在一望无际的瓦拉几亚平原上肆意切割奥斯曼军队了。
然而,如果奥斯曼人率先占领了布加勒斯特,他就不得不在那里展开攻城战。
他手下只有5万士兵,而奥斯曼人却有11万大军。
这么大的兵力差距之下,要是进行野战的话,他还能依靠对整体战局的把控,寻找敌军薄弱处实现击溃。
但换作攻城战,很可能半年时间都无法结束战斗。
他当然没有半年时间可以消耗。
他甚至连三个月都没有。
普鲁士人虽然因为俄军突然出现在利沃尼亚,而惊慌失措地将部队调往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但法国人却已明确地告诉他,俄国并没有进攻普鲁士的打算。
所以,普鲁士人用不了多久就会反应过来,并重新展开对西里西亚的进攻。
他必须在那之前解决瓦拉几亚的战斗,然后率军北上。
算上行军所需的时间,他大概只有一个月用来击败奥斯曼人。
卡尔大公再次看向地图,随口问传讯官道:“奥斯曼人的前军主力有多少人?”
“这,还不清楚,元帅大人。”
“嗯?”卡尔大公疑惑地看向他,“不是已经发现他们的前锋了吗,为什么不继续向南侦察?”
“骠骑兵又向南深入了3里,都未发现其他敌军。”
卡尔大公顿时眯起了眼睛。
一种可能是奥斯曼人在布置伏击。
另一种可能就是他们的前后部队脱节了。
奥斯曼人应该不会猜到自己是从正北方向翻越喀尔巴阡山前往瓦拉几亚的——正常的行军路线是从西侧的赛维林绕过喀尔巴阡山,或是从东侧的摩尔达维亚走。
所以,奥斯曼人要布置伏击的话,就要选在瓦拉几亚的东、西两侧,而那里只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根本无法隐藏部队。
看来,只能是他们的主力部队远远落在了前锋的后面。
卡尔大公思绪飞转,如果用最快的速度前往布加勒斯特的话,是有机会赶在奥斯曼主力抵达之前,重新夺回这座重镇。
毕竟那里只有3千敌军。
但风险却也不小。
一旦未能及时攻下布加勒斯特,敌军主力赶到,事情就麻烦了。
他迅速想到了另一种战术。
放弃布加勒斯特,直接进攻奥斯曼军主力。
特尔诺沃虽然没有瓦拉几亚平坦,但北部和中部基本上也是平原,适合自己进行野战。
他当即对传令官道:“放弃所有不必要的后勤车辆,只留下10门大炮和最低限度的弹药。
“翻越奥尔特山口之后,全军继续沿奥尔特河向南。
“绕过布加勒斯特,在伊斯佩里赫附近进行决战。”
伊斯佩里赫是特尔诺沃北部城镇,通往布加勒斯特的必经之路。
五天后。
奥斯曼军总指挥官穆斯塔法在听到“托皮日斯军已占领布加勒斯特”的报告之后,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这还是他平生第一次,在欧洲大国的军队面前抢到了战役的先机。
第959章 卡尔大公的奔袭
穆斯塔法心中感慨:托皮日斯新军的训练度的确远超“左撇子”军,耶尼切里禁卫军就更不用说了。【注1】
他作为耶尼切里的阿加,也就是高层军官,虽然对托皮日斯非常警惕——后者壮大起来必然会削弱耶尼切里的地位——但这些新军打起仗来的确非常好用。
他不禁转头向南看去,后悔前几天没有自掏腰包将雷蒙上尉他们留下来——新军第五、第六营还没完成训练,战斗力显然要低一大截。
雷蒙等人就是突尼斯皇家陆军士官学院派来为塞利姆三世训练托皮日斯新军的教官。他们利用行军的两个多月时间突击训练了两个营的士兵。
当然,这么短的时间也不能指望训练效果有多好。
按照总参谋部的命令,在土军进入特尔诺沃之后,雷蒙他们就返回突尼斯了。
是的,不介入土奥之间的战争是约瑟夫的既定战略。
所以即使穆斯塔法拿出再多金币,也不可能留住法国教官。
就在穆斯塔法和手下几名丘拉,也就是军团指挥官讨论在抵达布加勒斯特之后,要选择在哪里和奥军进行决战时,几名塞克班骑兵在侍从的带领下匆匆赶来,向他行礼道:“帕夏,保加利亚军团发现有敌军在西侧出没。”
穆斯塔法不在意地摆手:“那肯定是奥地利的侦察骑兵。让米哈伊诺夫驱散他们就行,不要影响行军。”
“是,尊敬的帕夏!”
然而,那骑兵刚离去二十来分钟,便又有两名保加利亚军官疾驰而来。
穆斯塔法皱眉,正要说“这点儿小事就不要反复报告了”,却听到来人惊慌失措地大喊:“帕夏,我们遭到了袭击!”
穆斯塔法一惊,忙仔细询问,才知道有五六千奥军袭击了外围的保加利亚军团,并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将上万保加利亚人击溃了。
他虽震惊于奥地利人为何会突然出现在特尔诺沃,但仍是很快便冷静下来。毕竟将这些保加利亚人布置在外围,就是当做“示警鸟”用的。
只是,他们溃败得也太快了点儿……
穆斯塔法当即命令全军停止前进,将1万5千名耶尼切里禁卫军调往左翼增援,同时散出大量塞克班骑兵进行侦察。
下午两点左右,当西面的禁卫军丘拉派人来报告,说已击退了奥地利人。
穆斯塔法大喜过望,立刻增派托皮日斯新军六营前去追击敌军。
为防止阵型出现混乱,他还命令中路军同时向西靠拢。
就在他的中路主力部队走出了不到5公里之际,北面突然爆发出密集的大炮轰鸣。
炮弹落点极准,三四轮射击过后,便有上百名土军士兵被炮弹撕碎。
显然大炮是提前布置好的,早已仔细计算过弹道。
距离大炮最近的两个禁卫军军团还处在行军状态,骤遭袭击之下瞬间溃散,朝穆斯塔法这边涌了过来。
穆斯塔法毫不犹豫地命令对溃兵开枪射杀,但就在这些土军士兵的身后,两道奥地利步兵线列紧随而至。
前面的溃兵挡住了大部分枪弹,而土军的大炮调动缓慢,此时还在东面1公里外。
穆斯塔法眼睁睁地看着奥地利人快速逼近到自己的主力部队近前,而后齐射,耶尼切里军崩溃,奥军继续向前,土军继续崩溃……
这些奥地利士兵之前被拿破仑打得如绵羊般到处乱跑,但此时面对土军,他们如同找回了饿狼本性,用燧发枪疯狂收割着奥斯曼人的生命。
穆斯塔法无比后悔,如果刚才没将托皮日斯新军派出去,他们应该就能挡住奥军的攻势,为自己布置防御赢得时间。
他咬了咬牙,对身旁的军官喝道:“让哈利勒进攻敌军左翼。告诉他,就算死也要拖住敌人!”
哈利勒所率领的就是“左撇子”军,一共1300人,都是从托普卡帕宫直接调来瓦拉几亚的。
这些士兵在宫廷都有些关系,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穆斯塔法是绝不愿派他们上的。
20分钟后,一群身着蓝色长袍,头戴金黄色锥形帽,身材高大的土军士兵呐喊着冲向奥军左翼。
正是苏丹的“左撇子”亲卫。
第一排的士兵手持椭圆形盾牌和弯刀,后面两排则使用燧发枪,在军官的指挥下,每走十步便停下来射击一次,而后再次前进。
不过那些盾牌只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相距70步之内,燧发枪都能轻易将其击穿。
奥地利军的后方,卡尔大公看到望远镜中敢死队一般的“尖帽子”土军,不禁冷笑摇头。
对于这种中世纪风格的冲锋,他都懒得吩咐军官要如何应对。
他看了看怀表,转头对传令官道:“米勒,让哈恩迈尔上校发起进攻吧。
“哦,厄登堡掷弹兵营可以抽出来,配合骑兵。敌人的正面防御太过薄弱,根本用不上他们。”
“是,元帅大人!”
旋即,早就等在西侧丘陵后面的15个奥地利骠骑兵中队鱼贯而出,列队切入了土军西侧的最薄弱处——这里的部队先前都被穆斯塔法调去增援被击溃的保加利亚人了。
是的,西面的进攻只是卡尔·路德维希用来吸引敌军注意力的。他的骑兵部队昨天下午便已抵达了这里,就在等这一刻。
奥斯曼中路军左侧的4个军团之中有2个还在使用弓箭——若非约瑟夫为他们提供的2万5千支燧发枪,他们大部分都装备长矛和弓箭。
在奥军骑兵的冲击下,一个弓矛军团率先溃退,防线瞬间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
哈恩迈尔指挥骑兵兜了个圈子,整理好队形,正准备冲进缺口,却突见身边的士兵们都纷纷看向身后。
他皱眉转头,就见不远处的草地上出现了一支身着白色军装的部队,正排成标准的步兵线列朝自己这边快速逼近。
【注1】所谓“左撇子”军就是“Solak”,苏丹的贴身亲卫,属于奥斯曼传统军队里最精锐的部队。该军团一律右手持盾,以方便保护苏丹,改用左手使用武器,所以被称为左撇子军。
第960章 玛丽王后的馈赠
哈恩迈尔愣了片刻,直到他用望远镜看到那队士兵帽子上的奥斯曼纹饰,这才确定那不是法军。
着实是军装太像了。
他犹豫了一下,分出4个中队拖住身后的土军步兵,自己则率领其他手下继续进攻刚出现的缺口。
然而,正当他如同热刀切黄油般轻松撕开了土军西侧的数道防线,几乎已经能看到穆斯塔法的金色轿子时,身后追来了两名骑兵,向他挥手大喊:“团长大人,柯尼希中校请您立刻撤回去。他快坚持不住了!”
哈恩迈尔收住缰绳,转头,但漫天尘土却遮住了他的视线。
他皱了皱眉,刚才那些白衣奥斯曼士兵也就1千多人,竟然击败了柯尼希的4个骑兵中队?
他忙命令骑兵转回去,奔出了千余步,果然看到那条白色的步兵线列几乎已经封住了先前的缺口。
再晚十几分钟,他就要被土军步兵合围了……
哈恩迈尔吓出一头冷汗。他参加过几年前的土奥战争,却从未见过这么凶猛的奥斯曼军队。
他选好方向,在白衣土军距离仅有二三百步之际,终于将骠骑兵带了出来。
只是柯尼希手下有上百人被堵在了上万土军步兵的阵列之中。
穆斯塔法正六神无主间,却突然发现左侧的防线稳了下来,旋即便在望远镜中看到了那些白色的军装。
“新军第六营?”
他大喜过望,忙命令托皮日斯新军前往北面防御,同时指挥主力部队向南退出两公里,重新组织防御。
他哪儿知道,先前在西侧击溃了偷袭的奥军之后,耶尼切里禁卫军为了抢功劳,挡着新军不让他们追敌。
新军气不过,便撤了回来。结果正遇到卡尔大公对自家中路军发起突袭。
1千多名托皮日斯新军在军官的法语指挥下,快速转向北侧防线,和迎面而来的奥军展开了对射。
绵长的奥军步兵线列的右侧突然停住了前进的步伐。
其实奥斯曼新军不论是队列还是射击水平都比不过他们。但这些奥地利人大多上过意大利战场,对那身白军装是真的有心理阴影,一时间皆是踟躇不前。
就这样,直到厄登堡掷弹兵营顶了上来,才终于击溃了托皮日斯新军。
但就这么拖延了片刻,穆斯塔法的主力已经脱离了战斗,朝南面的白洛姆河退去。
卡尔大公焦急万分,想要展开追击,但骠骑兵刚经历了一场混乱,此时还未完成集结。
而面前的奥斯曼步兵虽然战斗力孱弱,但好歹也有两三万人,就算只是将他们驱离战场都需要好几个小时。
果然,直到黄昏降临,最后一队土军士兵才终于投降。
卡尔大公骑马从大群的俘虏身侧经过,一旁的参谋向他汇报着战况:“我们俘虏了超过1万3千名奥斯曼人,击毙的数量不详。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