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德赛舔了舔嘴唇,又问道:“情报局为什么要同我们一起冒险?”
“您总是能迅速发现问题的关键。”拿破仑向他投去赞赏的眼神,“您是否听说了,王太子殿下有设立新的情报机构,专门负责国外事务的打算?
“富歇局长想要借此事来显示情报局对国外局势的掌控力——情报局会作为协助占领维也纳的重要力量,出现在我们的报告中。
“此外,以后军方也会尽全力支持情报局,来作为回报。”
终于,德赛在拿破仑的劝说下,点头道:“为了避免法兰西错过控制中欧的良机,我愿意一试。”
“很好。”拿破仑露出满意的微笑,“我已经向总参谋部提交了申请,将您调回乌迪诺,替换塞律里埃上校。”
如果约瑟夫此时听到两人的对话,应该并不会感到惊讶。毕竟历史上拿破仑就惯于“独走”。曾经在意大利战役期间,督政府就因军费难以为继,多次要求他停止进攻,但都被拿破仑用不断的胜利所裹挟,不得不拼命从国内抽血供给他的大军。最后督政府就是因财政崩溃而倒台的。
眼下拿破仑虽然也取得了极为耀眼的功绩,但马塞纳在莱茵河一线的胜利丝毫不比他逊色。
甚至莫罗也因为曾兵临维也纳,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摆在了与他并列的位置。
这是心高气傲的拿破仑所不愿接受的局面。
意大利的战役已令他开始刚愎自用,决心要压过所有的法国将领,让所有人仰视自己。
但眼下战争已经结束,待在巴黎每天参加舞会和沙龙绝无法帮他获得这一殊荣。
作为一名将领,他需要战争。
只有持续不断的战争,才能成就他的威名!
拿破仑倒是未曾想过,历史上他真的率军打遍了整个欧陆,马踏埃及,横渡叙利亚沙漠,甚至在遥远的莫斯科吃过烧烤。
不过最后迎接他的,是举世皆敌,是同几十万法军士兵的亡魂一起在圣赫勒拿岛凋零。
错误的道路,他却仍要义无反顾地走一遍……
……
葡萄牙。
波尔图要塞群东侧。
韦尔斯利侯爵看着望远镜中不断涌向棱堡的西班牙士兵,神色轻松地对一旁的侍从道:“亚历山大,请帮我拿杯茶来。今天应该没什么事情要做了。”
“是,将军。”
英国远征军第二指挥官托马斯·格雷厄姆少将却有些担忧道:“将军,我们是否需要掩护一下葡萄牙人的侧翼?我是说,他们的战术布置存在明显漏洞,万一敌军……”
“不用担心。”韦尔斯利将望远镜递给侍从,而后接过茶杯,道,“西班牙人的战术同样粗糙。
“他们的指挥官显然是打算强攻下最东侧的棱堡,并以此为基础,继续向北扩大战果,好避开我们在杜罗河上的炮舰。”
“可法国人或许会注意到侧翼的空隙。”格雷厄姆道,“他们的部队可始终没有露面。”
韦尔斯利将另一杯茶推到副手面前:“托马斯,放松点儿。情报显示他们还在雷阿尔。
“而且我也没有干等着。”
“您是要?”
“或许您已经注意到了,希尔上校昨天早上就离开了营地。”韦尔斯利道,“他大概已经快到塔梅加河附近了。”
格雷厄姆当即眼前一亮:“您准备对塔拉韦拉实施包围?”
“不,不,那太冒险了。”韦尔斯利摇头,“我们仅有不到7千士兵。而那些葡萄牙人在完成‘混合编队’之前,根本不用对他们抱有期待。”
“那我们……”
韦尔斯利呷了一口茶,道:“袭扰补给线。以及召集梅塞塔高原上的葡萄牙贵族们,组织成抵抗军。
“议会想要以最小的代价击退法西联军,那么就不能指望这个过程会很轻松。
“您知道,伊比利亚半岛交通有多么糟糕。
“我们在这里毁掉敌人一辆后勤车,他们就得再准备三车物资才能补齐损失。”
第957章 焦土战术的信徒
塔梅加河东岸。
法国伊比利亚军团指挥官朱诺看着面前这座建在半山腰的小镇,侧头对一旁的西班牙军官道:
“卡尔德斯少校,您确定游击队一直都未离开?”
后者用力点头:“您放心,我的人一直在盯着。”
“好的。还是老规矩,我来对付游击队,您负责征粮。”
“是,指挥官阁下。”
不多时,两个法军步兵连开进了埃尔苏特镇。
一阵枪声响过之后,三四十个葡萄牙男子抱着枪,从镇东侧奔逃而出。
然而,早就布置在山腰上的大炮立刻便开始朝他们喷吐烈焰。
在十来个人被炮弹撕碎之后,其他人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纷纷丢下武器,向围上来的法军投降。
紧接着,卡尔德斯率领两百多名西班牙士兵开始挨家挨户征收粮食。
一共只有800来人的小镇,很快就被捋了一遍。
朱诺看着西班牙人将一袋袋的小麦、酸酪、腌肉装上车,向卡尔德斯示意:
“距离天黑还有几个小时,您尽快将物资给塔拉韦拉侯爵送去吧。”
是的,这段时间以来,英葡军队始终避免与进攻波尔图的西班牙人进行决战,只躲在要塞里死守。
与此同时,法西联军的补给线却遭到英国骑兵和葡萄牙游击队的频繁袭击,一多半的后勤物资都损失在了半路上。
西班牙国内虽立刻增调物资运往波尔图前线,但仍旧是捉襟见肘,塔拉韦拉军团的士兵一度连每天吃两顿饭都无法保证。
约瑟夫之前制定的计划是诱敌深入,在靠近西班牙的拉戈阿萨建立防线,和英国人打消耗战。
但眼下,塔拉韦拉军团打得波尔图的敌军龟缩不出,丝毫没有要溃败的样子。
总不能直接命令他撤下来吧,那样英国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诈败。
约瑟夫着实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威灵顿公爵竟然会这么怂,连试探进攻都没有,上来就是死守。
韦尔斯利侯爵就是后世的威灵顿公爵。只不过现在他还未获封公爵。
其实,这也不能怪韦尔斯利怂。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可没遭受过“伦敦煤气路灯事件”和“加勒比海蔗糖断供事件”的重击,财政情况比现在好得多。
当时,英国第一拨就派了近2万远征军,后面一路追加到3万5千士兵。有这么多兵力在手,韦尔斯利肯定是直接A过去了。
但眼下,议会只给了他7千士兵,他哪儿还敢贸然进攻?能守住就不错了。
好在“就地补给模式”是法军的标准训练科目。朱诺随机应变,将这一模式进行了扩展,在波尔图周围上百公里的范围内“收集”物资。
反正英军也没打算主动出击,原本部署在塔梅加河一带用来伏击的法军暂时也没仗可打,朱诺便带了一半兵力出来打击袭扰补给线的敌军,打完之后,就原地征粮。
至于征粮的士兵有没有给当地居民付钱,付了多少,那就不是朱诺要管的了。毕竟那些征粮的人说的都是西班牙语。
就是依靠这种模式,前线的西班牙军队倒也勉强能维持住攻势。
而约瑟夫那边对目前的局面倒也能够接受。
虽然英葡军队作为防守方,战争消耗会更小一些,但法国却几乎没有消耗——围攻波尔图的都是西班牙军队,吃的是葡萄牙人的粮食。
哦,马德里已两次增兵,现在围攻波尔图的兵力达到了3万3千人。
就这么耗上几年,看看谁先坚持不下去。
……
波尔图市政厅的会议室里。
葡萄牙战争大臣米格尔·福尔哈斯为了能压过远处隆隆的炮声,扯着嗓子高声道:
“侯爵阁下,战事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但法西联军并未如您预言的那般,因后勤物资匮乏而出现混乱。”
韦尔斯利一直等到炮声暂停,这才平静道:
“没错,敌人依旧每天发起猛烈进攻。那是因为他们从葡萄牙的城镇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补给。”
“是的,葡萄牙人正在遭受敌人的劫掠。”福尔哈斯阴着脸道,“所以,王太子殿下希望您能向伦敦汇报这里的艰难局面,以便首相阁下能调派更多的军队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胜利。”
他说的王太子是指葡萄牙王储若昂·马里亚·若泽,也是葡萄牙现在的主政者。
韦尔斯利却是微微摇头:“不,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增加兵力。”
实际上,他半个月前就已经申请增兵了,但由于海军吞掉了大量经费,而议会又不愿为葡萄牙增加财政压力,所以仅将远征军上限提高至1万人便将他打发了。
即便如此,增加的3千士兵至今都还未抵达。
福尔哈斯急道:“可我们远没有足够发起反击的兵力……”
韦尔斯利抬手打断了他:“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断绝敌军的后勤物资来源。”
福尔哈斯诧异地看向他:“您似乎在说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不,我们能做到。”韦尔斯利道,“只需要将波尔图周围的所有人口都迁往杜罗河以南,甚至将附近的城镇都烧掉。最多一个月,敌人的士兵就会开始挨饿。”
福尔哈斯顿时瞳孔一缩,下意识地摇头:“不,这绝对不行……”
韦尔斯利凑到了他的眼前,冷声道:“这是唯一能击败敌人的办法。
“请您转告王太子殿下,马上就要进入夏季了。届时,成熟的小麦会令敌人获得足够半年消耗的食物。
“那么下次出现能让敌军后勤枯竭的局面,就是明年春天了。如果波尔图能守到那个时候的话。”
福尔哈斯愣在原地,好半天才艰难道:“我……我会告知殿下的。”
很多人都以为亚历山大一世火烧莫斯科,是拿破仑首次遇到焦土战术,但实际上,俄国人当时是受了葡萄牙战役的启发,才最终做出了决定。
英国人才是焦土战术的忠实信徒,三十年战争期间,他们就大量进行焦土作战,对欧陆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韦尔斯利继续道:“威廉·贝雷斯福德将军会在两个月内完成‘混合编队’的训练工作。那时,我们会趁敌人后勤断绝之际,一举发起反攻!”
第958章 奥斯曼的北伐
所谓的“混合编队”是韦尔斯利为了充分利用葡萄牙军队,所想出来的办法。
往后,他手下的每个连队,都由三成的英国士兵和七成葡萄牙士兵组成。
作战时,精锐的英国兵站在两侧以及最后一排,将葡萄牙兵“箍在中间”,并不断提醒他们应该做什么。
这样,原本废物般的葡军就能发挥出不低的战斗力。
从韦尔斯利来到波尔图的第一天起,他就命令贝雷斯福德分批训练葡萄牙人。
两个月后,他就能收获1万7千多名可用的士兵了。加上1万英军,他的总兵力将达到近3万人。
追击陷入混乱的3万西班牙军队,必然没有失败的可能。
即使加上那5千法军,他也有信心获胜。毕竟,他的新军就是按照法军标准所打造的,但人数却多出了一倍。
三天后。
葡萄牙王太子若昂以女王玛丽亚一世的名义签署法令,要求所有距离波尔图80英里,也就是近130公里内的所有葡萄牙人,必须在半个月之内前往杜罗河以南,违者将被判处叛国投敌罪。与法西联军作战的抵抗军不受影响。
很快,当朱诺率军来到波尔图北部的一个小村庄时,惊讶地发现,村里已空无一人,即将成熟的麦田化为了炭灰,甚至连屋顶上的茅草都全部被扒光了。
他顿觉不妙,立刻赶往最近的另一个村子,却发现也是同样的情况。
他忙返回指挥部,派人将这一情况通知塔拉韦拉侯爵,并同时向巴黎进行了汇报。
……
奥地利南部。
南喀尔巴阡山中段。
翠绿的树丛间充满了花草的清香,四周不时传来鸟儿婉转的鸣叫,任何人在这里待上片刻,便会身心放松,像是进入了童话中的世界。
但卡尔大公此时却是眉头紧皱,紧盯着放在马鞍上的地图,问一旁的传讯官道:
“确定那是奥斯曼人的主力,而非侦察部队?”
“是的,元帅大人,有接近3千人。”后者肯定道,“而且他们还装备有大炮。”
卡尔大公抬头望向身侧的行军队列,高声道:
“所有人,都加快速度。明天天黑之前必须通过奥尔特山口!”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