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董冰道:“包括您在内,现在抵达的有6名专家。”
“我是指纹专家?”江远指了一下自己。
董冰皱了一下眉,道:“您是指纹和痕检专家……恩,应该没问题吧?”
“还有其他的指纹和痕检专家吗?”江远继续问。
“我们安平省另有一位痕检专家参战,另外,如果有需要的话,应该还能得到其他指纹专家的帮助。”
“哦,那就好。”江远放心下来。他现在掌握的技术多了,有时候就想换方向来输出,不太愿意被局限于某个单独的领域。
现在要是有其他的痕检专家和指纹专家,他就不用担心过于被局限了。毕竟,这项工作很可能会面对茫茫多的指纹和痕检比对的任务,若是没有人分担工作的话,他想跑都跑不出去。
董冰只当江远是信心不足,再看他的年纪,也只能暗暗摇头,心道:也还好省里有自己的专家,要是全靠部委的安排,还真的要出麻烦。
第346章 专家组
董冰将江远等人送到了市局的招待所,再安排好房间,就立即去找了本省的专家武夏。
武夏50岁的年纪,大方脸,有点威严的形象,也是安平省成名已久的指纹专家了。
董冰以前就跟武夏打过交道,敲开门,也没有关门,就入内道:“武队,我把山南省来的指纹专家和痕检专家接过来了。”
“接的是江远吧?宁台县的江远?”武夏问。
“对,您认识他吗?”
“不认识。没见过人。”
“那我觉得,您得注意一下。”董冰撇撇嘴,道:“他排场挺大的,年纪轻轻的,一口气带了七八个人过来,感觉就像是带人过来度假一样。听他说话,也不像是太有自信的样子……”
武夏打断董冰的话,道:“他今年一年,破了20多起命案积案。”
董冰一愣:“什么意思?”
武夏看着董冰,笑笑,道:“就是牛人呗。这个江远参加他们本省的指纹会战,一个月出头的时间吧,比中10起命案积案。”
董冰听的人都有点傻:“10起命案积案?怎么可能?他们省的指纹专家,以前都是不做事的吗?”
“看你说的。那可是命案积案,怎么可能有人能比中而放过的?”武夏语气稍微稍微严厉了一点点,接着又缓和起来,道:“要不说,不能小看天下英雄呢,你是看人家年轻呢,你算算,你们市局一个刑警大队,一年侦破了多少起命案?一年又能侦破多少起命案积案。”
董冰的表情僵硬起来,这个没办法比的,谷旗市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城市,现发命案少,积案也不多,一个刑警大队一年到头,做三到四个命案就到头了,平时还有其他的工作呢。而要算命案积案的话,那就更少了,大部分的大队都轮不到这份差事。
“就意思是,人还挺厉害的?”董冰小声道。
“反正比我厉害。”武夏直接道。
董冰连忙笑道:“那您太谦虚了……”
“没什么谦虚的,我听说部委这边邀请的是江远,就立即找了他比中过的指纹看了看,没啥好说的……恩,你也可以看一眼。”武夏说着,就将电脑里之前整理的文件夹给打开了。
董冰只好过去看,口中道:“我也看不懂指纹的……”
“这种,你看一眼就懂的。”
董冰转过笔记本电脑,就见屏幕上一个黑坨子。
董冰不解的看向武夏。
“这就是其中一个案子的指纹,夸张不夸张?”武夏一边说,一边感慨的摇头。
董冰“嘶”的一声:“你不说这是指纹,我以为是锅底灰呢。”
“差不多意思,但人家就愣是能用Photoshop之类的图像软件,将这个黑锅底给刮出来。”武夏唏嘘两声,自己又看两眼电脑屏幕,才摇头道:“其实我也没太仔细研究,没什么研究的,这种就是祖师爷赏饭吃的,我学都学不来,也学不动。”
“您太谦虚了……”董冰赶紧安慰两句,但就内心的感受来说,董冰竟也同意武夏的话,这种黑锅底都能做出来的指纹专家,跟武夏这种正常水平的省级专家,还是有极大的不同的。
“部委找来的专家,不开玩笑的……对了,会议室安排好了吗?你回头问问人家江专家,有什么特别的需要没有,我估计这种级别的指纹和痕检专家,对工作环境还是有要求的,起码得有处理图像的电脑吧。”武夏是懂行的,说话间,就间接性的给董冰指导了工作。
董冰连连点头,又忙道:“那我先去准备东西,晚上可能就要组织专家讨论会了,到时候会更新最新的消息和进展,您记得参加。”
就算专家们从各地赶来非常辛苦,但在这种刑案中,也是不可能得到充分休息的。
刑事案件的时效性要求过高,再牛的专家,面对黄金24小时,黄金72小时之类的,也得让步。
江远等人基本就只得到了两倍的洗漱换衣服的时间,收拾停当以后,也只稍稍休息片刻,就被通知前往会议室。
很快,部委协调的5名专家,以及安平省本省的三名专家,已是齐聚一堂。
谷旗市局的局长高长江面沉如水的进到了会议室里来。
“江专家到了?”高长江一眼认出了江远,或者说,是发现多出来了几个人。
“是,我们刚抵达。”江远坐直了了一些。
高长江“恩”的一声,道:“那你尽快熟悉情况,跟上进度。那个,石昊教授来了没?”
江远抬了一下眉,石昊是国内有名的痕迹专家,他也是听过名字的。
董冰起身道:“石昊教授那边的案子尚未结束,今晚到不了了。”
“那我们先开会,我先通报一下情况。根据我们今天扩大侦查,并发布和收集消息,丢失的儿童的数量,已经增加到4名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掠走4名儿童,案件之恶劣,耸人听闻!”高长江先是评论了一句,再看看两边,再道:“现有的线索,经过今天一天的追踪跟进,能够继续推进案情的,一个都没有。我现在考虑,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各项证据……”
江远在飞机上的时候,就看了一些案件的资料,刚刚又翻了翻今天的进程,就很容易听懂高长江的话了。
没有线索就是目前的进展。
失踪案原本就是极难破获的案件。
它不像是凶杀案,至少会有一具尸体作为线索,供警方追踪。另外,失踪案的案犯与受害人之间,往往也没有很强的因果关系。
尤其是儿童失踪案,案犯通常都是出于买卖的目的进行诱拐或掳掠,也就是说,案犯进行的是不特定人群的犯罪,他不是一定要抓哪个小孩子,而是具有一定随机性的出手。这就变相提高了侦破难度。
最后,失踪案的案犯往往是倾向于流窜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最常见的,对于案件侦破来说,这就又追加了一个难度。
所以,警察都是不喜欢做失踪案的。不仅担心失踪的人自己跑回来以外,案件本身的难度,也是非常高的。
在这一点上,失踪案和投毒案有相通之处,都是非常依赖监控或者目击证人的。
而本案恰恰缺少这些线索的支持。
“二马巷的菜市场,目前来看,是丢失儿童最多的地方。但是,对二马巷附近的酒店,餐厅服务业,以及租房市场的调查,都还没有线索。”
“好消息是目前没有尸体的报告。”
“但也没有儿童的人口交易消息。”
“案发期间交通工具的搜索,监控的搜索,都没有发现。”
“我们计划从明天早上开始,重点搜索二马巷一带,也已经调派了警犬。”
高长江的焦虑溢于言表。正如他所言,这个案子太恶劣了,偏偏案件一点进展都没有。
就目前来说,他可以不开新闻发布会,但他必须向领导汇报情况。而就案件的情况来说,他汇报也只能是被K。
江远缓缓的翻阅着卷宗。
他唯一做过的失踪案,最终转化为了长阳市的囚禁少女案。
虽然该案已经侦破了,但回想起来,江远还是能回想起当日遇到的种种困难。
说起来,那起失踪案,至少还有一辆自行车以供分析。谷旗市这次的失踪案,却是什么遗留物都没有。
“搜索二马桥,不一定有用。案犯如此处心积虑的做准备,应该不会被住所的问题难倒。”一名专家提出了意见:“是不是可以把二马桥继续留着,选派一些人手,伪装进市场……”
高长江摇头:“我们已经等的时间够久了,案犯肯定已经知道我们介入了。现在……该是明刀明枪的时候了。”
“就这些案件吗?”江远探了下身,道:“之前是否还有类似的案子?”
“我们查了最近两年的案子,没有类似的案件。”高长江微微摇头。
“那从现场的痕迹来看,案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留下的痕迹都非常少,这绝对不是新手所为。”江远轻轻抬了一句,并引得众人纷纷皱眉。
第347章 指挥
“人贩子,一向是以累犯居多的。”高长江皱眉回答了江远的话,道:“我们也已经将近期出狱的人贩子,都筛了一遍了,有十几名干警在做这个事情,目前也是没有发现。”
江远挺了一下腰,想要继续说下去。
高长江觉得江远对案件的了解还不够,装作没看见,继续道:“就现有的现场来看,凶手留下的痕迹确实很少。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提请部委,邀请各位专家来协助……”
在场的几位专家各自看着卷宗,都没有立即发言。
高长江吁了一口气,道:“虽然痕迹很少,但上级给我们的支持是极高的,只要有一点线索,我们就可以追查下去……”
“高局,有价值的线索,我们从昨天开始,就已经尽可能筛出来的。到现在的话,已经很难筛选出合理的线索了。”坐在江远对面的专家,将高长江给顶了回去。
案件和案件的差别是极大的,有的案件的案犯不懂行不注意,线索是满地都是,刑警或者专家的主要工作是找出最容易的那条线索,顺便把人抓回来的时候,能把证据链给搞齐全了。
但有的案件的案犯是真的注意,再有一点机缘巧合或运气的话,留下的线索就非常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侦查方向就变的非常重要,有的侦查方向当时能逮住人,有的侦查方向漏掉了,之后再找回来,也就没用了。
失踪儿童这种案件,遇到第二种情况的时候,本来就非常的困难。
假设一名或多名案犯,在一个无监控的地方,用较为隐秘的手法将小孩子带走,这期间只要没有被人阻止,就几乎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特别是菜市场这种地方,人来人往,足迹或者指纹之类的痕迹,都只能用乱七八糟来形容。高长江此前想要用人海战术,就是从茫茫多的指纹中,试图筛选出前科犯。
他的思路其实不错,但现在人做指纹比对,其实并没有那么的迅速,也许以后应用了AI技术会好一点,可就目前来说,几百几千个指纹的处理依旧是不太可能的。
最可能最合适的方式,监控来去,问题在于,现在连案犯实际上的来去都是找不到的。
警方掌握最清晰最可靠的线索,就是孩子是什么时候丢的,以及在哪个地方丢的,除此以外,确定的咨询几乎没有。
你不用一堆不确定性去推断一个确定性,那难度太高了。
“我知道,案件很困难,但咱们不能就这么等下去吧。”高长江用并不高明的手法说服着大家,道:“我建议,我们配合刘教授做一次犯罪现场重建,同时对案件做一次新的梳理,找寻是否有别的线索……”
被点到名的刘教授眉头紧蹙,但也确实没有反对。
其他专家也都是差不多的表情。
技术做到深处,确定性是越来越少的。从不可能处做出可能来,是在场每位专家的日常。若非如此,又怎么可能在部委的名单上挂上号。
虽然难度依旧存在,但大家也确实是有强行突破的自信。
江远也只好跟着一众人等,前往事发的二马巷菜市场。”
高长江其实已经将菜市场给封锁了起来。
所以,他说明天早上开始搜查,实质工作是已经做在前面了。
刘专家绕着菜市场走了两圈看现场。
江远也跟着走。
犯罪现场重建是每名刑科专业的学生的必学项,至于能不能学好,能不能学会,就不用纠结那么多了。同款技能参考高数和离散函数就是了。
刘专家拿着本子和笔,边看边画。偶尔说两句话,旁边的助手就做速记。
江远通过血迹分析的能力,也掌握有一点点的犯罪现场重建的能力,但看这种不红的现场,撑死就是LV1.5的水平,不露怯罢了,于是也不吭声,就跟着看。
江远早期就已掌握的LV4的犯罪现场勘察,在这样的环境里,照样能够发挥出不错的优势出来。
理论上,要是能够找到最后一个孩子失踪的现场,江远至少有能力,将现场的绝对大多数DNA都分离出来,其中就有很大的概率包括人贩子。
但是,比对依然是一个大问题。考虑到现场的大量指纹已经被比对过,那再刷一波DNA,意义也就没那么大了。案犯如果戴了手套之类的,那留下DNA的几率也不大。
砰!
又有一盏超亮的镝灯被接通,这种经常用在工地的照明设备,挂在高处能照亮1000平方米区域,连续多盏挂起来,使得菜场内的亮度不低于白天。
这有助于寻找指纹和小的物证,如果有的话。
“怎么样?”高长江也是30个小时没睡觉了,困的眼睛打架。
刘专家摇头:“案犯带走小孩的时候,没有太激烈的动作,很可能是诱拐之类的。大概率是顺着人流的方向,这边的几扇门里面,我认为西面的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高长江听的颇为失望。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话,他也能说一堆,当然,就是说的更随便了。
“总不能再等案犯作案吧!”高长江很是不爽的怒骂两句。
很多案子到最后,其实就是这样子。因为从前案找不出凶手来,那就只能等着看后面的案子。
如果案犯因某种原因收手了,这个案子基本也就垮掉了。
“找之前的旧案吧。”江远将菜场,也就是最主要的现场看过,只是更确定了思路。
高长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只能转头对江远道:“我们现在还没匹配到合适的旧案。”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