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要不然我带多了,或者带少了,都不合适。”
孙老汉见状,就知道面前的这个小伙子是个硬眼子,劝不动的主,只好说道:“行,既然小贾同志心里有数,我就不在劝了。
我先带你去我家里坐一会,我去帮你去各家问问,最后我给你统计一个数量。”
孙老汉说完,就带着易中河朝家里走去。
路上经过询问得知,因为这个小渔村地方比较偏僻,也没有人过来监督,所以他们就没有实行大锅饭,还是各家吃各家的,自己打多少鱼,卖了都是自己的。
孙老汉听易中河说外面的情况,就是一辈子都没出过几次村的孙老汉都知道大锅饭是不可取的。
孙老汉抽着旱烟,瞪着双眼说道:“大锅饭这事能行吗,这不是扯犊子吗,干多干少都吃的一样,那么谁还去干活,这样哪能长久。
小贾同志,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就连我这个村里的老汉都知道的事情,难到上面的领导能不知道,这不是瞎胡闹吗。”
易中河对于大锅饭的事,没法说什么,反正都已经实行了,这谁也改变不了。
不大会孙老汉就带着易中河来到了孙老汉家里,现在孙老汉家里就自己,老伴去走亲戚了。
虽然孙老汉是村里的支书,但是住的地方和村里的人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一样的土坯房,上面覆盖着海草,用土坯围了一个不小的院子,院里晒着各种干货,院里摆放的满满当当的。
看来这孙老汉自己也打鱼。
孙老汉把易中河请进院子,“小贾同志,家里简陋,你别介意。
你先在这院子里坐会儿,我去村里各家问问情况。”
易中河笑着摆摆手,“孙大爷,您客气了,我就坐这儿等您消息。”
孙老汉快步走了出去。
第611章 存海鲜
易中河在院子里打量着那些干货,种类还真不少,虾干、鱼干、贝干等等。
过了约莫半个多时辰,孙老汉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小贾同志,问清楚了,村里能拿出来换粮食的干货有不少,新鲜海鲜也能弄出不少,就看你要多少了。”
易中河想了想,“孙大爷,干货我我要个几百斤就行了,新鲜海鲜的话,我能装多少要多少。
您看我用多少棒子面换合适?”
孙老汉也不清楚该怎么换,毕竟在孙老汉眼里,这些海鲜和干货都是不值钱的东西。
“这……我也不太好定价。这样吧,咱公平点,你说个价,大伙觉得行,那就成。”
易中河心里盘算着,“干货我就按市场价格的八成算,用棒子面换,一斤棒子面换一斤半的干货怎么样。
新鲜海鲜的话,一斤棒子面换五斤海鲜,您看咋样?”(没查到具体的兑换比例,大差不差的看着就行了)
现在的海鲜在海边是真不值钱,就像易中河在后世看的段子一样,灾荒年代,海边的渔民都用海参鲍鱼充饥。
而且易中河给的比例并不低,现在京城的棒子面都快涨到一块钱一斤了,一斤棒子面换五斤的海鲜,海鲜也划到两毛钱一斤,孙老汉他们去鱼市也就卖这个价了。
孙老汉眼睛一亮,“行,这价公道,我一会就去跟大伙说,明天你就放心开车来换!”
易中河也高兴的点头答应,至于兑换比例合适不合适的,这个对于易中河来说,根本就无所谓,他又不缺这点棒子面。
空间里不仅有系统奖励的棒子面,还有之前易中河在各个公社和黑市上换的棒子面。
他又不吃棒子面,还不如就着换干货和海鲜呢。
而且干货这些东西,可以当的时间很久,就是拿出来也没问题,至于新鲜的海鲜,就只能留着自己享用了。
而且这次他也不准备换多少海鲜,就一辆卡车的车厢,撑死了也就是一两千斤的海鲜,留着自己尝鲜就行了。
易中河坐在孙老汉的院子里抽烟,过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孙老汉就兴冲冲的回来了,还没进院,声音就传到了院里,“小贾同志,成啦!大伙都觉得你给的价公道,都乐意跟你换。”
孙老汉满脸笑意,眉毛都跟着翘了起来。
易中河也松了口气,笑着站起身,“那就好,孙大爷,辛苦您去跟大伙说了。”
孙老汉摆了摆手,“不辛苦不辛苦,这是好事儿。
我下午就去安排人把干货和新鲜海鲜准备好,明天你一来就能装车。”
易中河点点头,问道:“孙大爷,明天我带着棒子面和钱过来。
不过先说好啊,这次我们从京城出来就带了一千斤的棒子面,剩下多出来的,就只能用钱来换了。”
听到有一千斤的棒子面,孙老汉笑的都合不拢嘴了,他们这个村子里就几十户人家,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二百人,一千斤的棒子面可能比他们整个村子里的存粮还多。
这怎么能不让孙老汉高兴,现在什么年月,他又不是不知道,外面的粮食一天一个价,有了这一千斤的棒子面,在加上其他东西,最起码他们村里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好过很多。
所以高兴的孙老汉,说什么也不愿意让易中河离开,中午非要拉着易中河喝酒。
易中河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事,再加上孙老汉盛情难却,那就喝呗。
酒是孙老汉自己酿的土酒,虽然口感一般,度数也高,但是胜在没有添加什么乱七八糟的,易中河喝的也很痛快。
一顿酒喝到下午三四点,易中河才晃晃悠悠的从孙老汉家里出来,两人虽然喝的时间长,但是还没有喝多少,孙老汉别看说话办事性子急,但是喝酒确实慢悠悠的,这也正合易中河的心意。
分别时,孙老汉特意的交代易中河明天一定要赶早过来,这样新出海的海鲜比较新鲜。
易中河也满口答应,然后挥手跟孙老汉告别。
下午三四点的太阳还是相当热的,易中河还没走到干货厂,全身上下就全部都湿透了,就连裤衩子都快滴水了,谁说东北的夏天也不热的。
汗出的多,酒醒的也快,等易中河到干货厂的时候,除了一身的酒味,脑子已经清醒了。
第612章 大公无私易中河
易中河先去招待所洗个澡,换了一身衣服。
又去了其他的几个房间转了一圈,肉联厂这次一行出来十个人,只有保卫科的三人在招待所,其他的人都出去了。
“几个,车队的人应该在车库,这个我知道,张兵这小子哪去了。”易中河给董大力还有另外的两个保卫科的人递了一根烟问道。
董大力接过烟,“中河,你这中午没少喝啊,都这个点了,身上还有酒味呢。
张兵跟丁副厂长出去采购了,这次咱们出来,除了干货厂的物资以外,干货厂还帮咱们联系了其他的地方,可以采购物资。
丁副厂长就带着张儿出去了,至于去哪,我也没问,有干货厂的人跟着,咱们保卫科的人都没去。”
易中河在董大力的屋子里,跟他们三个吹了一会牛逼,四人才一起去食堂吃饭。
易中河中午吃的时间长,也不是很饿,所以随便对付一口,就去了车库。
到车库的时候,易中河就看见陈抗日三人还有干货厂的驾驶员在车库吃饭呢。
众人见易中河过来,纷纷起身打招呼。
易中河示意他们别客气。
易中河坐在赵锦州的身边,“锦州,于队人呢,招待所没人,也没有车库。”
赵锦州咽下嘴里的饭菜,“于队开着车子跟丁副厂长一起出去了,还有兵哥,他们好像是出去采购了。”
易中河点了点头,也没多问什么。
现在这个时候,采购点东西多困难,肯定是采购好就要拉回来,要不然被人截胡了,可就是欲哭无泪了。
易中河等车队的人吃完饭以后,询问陈抗日三人今天教了哪些东西。
又问了干货厂的驾驶员几个问题,发现干货厂的驾驶员学的很用心,又指点了他们一点技巧。
易中河这不开口还好,这一开口,就被干货厂的驾驶员给围了起来。
各种他们不懂得问题,都想找着易中河解惑。
虽然陈抗日三人今天也教了他们怎么简易的维护和保养汽车,但是怎么修车,陈抗日他们三人可没教。
所以这会好不容易逮到易中河可,而且他们这几个驾驶员可是见过易中河修车的,对于易中河都是很佩服。
所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易中河也没办法一一解答,只好把这些驾驶员聚集在一起,走到一辆车前,开始教授他们一些常见的修车知识。
这些东西有干货厂这些驾驶员会的,有不会的,易中河也管不了这么多了,直接从头开始教。
这群干货厂的驾驶员就像是海绵一样,吸收着易中河教授的知识。
以前没有地方可以学,现在有人愿意手把手的去教,这种好事上哪里找去。
而且这群驾驶员也知道,易中河这个京城过来的大师傅,可在他们营市待不了几天,所以都很珍惜这个机会。
易中河从七点钟开始教他们东西,一直教到晚上十一点才算结束。
一晚上三四个小时,不停的说话,易中河的嗓子都开始沙哑了。
“行了,今天就到这吧,都十一点了,想学的咱们明天继续。
明天白天还是陈抗 日他们三个教你们怎么保养,至于修车的事,咱们明天晚上再说。”
易中河看了一眼手表,对着围在他身边的人说道。
这群驾驶员,纷纷表示感谢。
虽然这群驾驶员学了一天,但是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个个神采飞扬的。
易中河让驾驶员把车子收拾收拾,就准备跟陈抗日他们三个一起回招待所了。
转头就看见干货厂的周厂长站在车库门口。
易中河连忙过去打招呼,“周厂长,这么晚还没回去呢。”
“易师傅,你是这个,现在像你这样无私奉献的人太少了。”周厂长竖起大拇指,满脸钦佩。
“周厂长您过奖了,我也就是把自己知道的分享出来。”易中河谦虚道。
周厂长笑着说道:“易师傅,谦虚了不是,现在的很多老师傅都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我们以前请师傅过来修车的时候。
他们都让我们的驾驶员在车库外面等着,就连打下手都不愿意带我们。
就怕我们的驾驶员偷学他们的技术。
哪里能像易师傅这样,大公无私的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的交给我们。”
易中河摆摆手,没有多说什么,事干了,让人承你的情就行了,说多了,反而不好。
第613章 满载而归
易中河跟陈抗日回到房间,就洗漱睡觉了,今天晚上易中河学聪明了,先去洗漱,洗好直接躺在床上睡觉。
先睡着就听不见陈抗日打呼噜了。
不过这可就苦了陈抗日,等陈抗日回来的时候,易中河都已经开始打呼噜了,主打一个谁先睡着谁占便宜。
陈抗日躺在床上嘟囔着,“中河哥,还说我打的呼噜响,他也没好哪去。”
第二天一早,易中河就早早的起床,他今天得开车出去,这个必须得提前给丁传文还有于大勇说一声。
易中河去于大勇的屋子,于大勇才刚刚起床,“于队,昨天什么点回来了。”
“嗨,别提了,昨天开了一天的车,回到招待所的时候,都已经快十二点了。
昨天回来的时候,我从你屋子门口过,都听见你跟抗日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怎么了,一大早有事。”
易中河回道:“有点事,于队我今天想开车出去一趟,昨天我在渔村里定了不少的干货,这个天背回来太受罪了,所以我就想着开车出去。”
“行,没问题,一会给丁副厂长说一声就行了,这也不是什么事。
不过你小子买了多少,还要开车拉。”于大勇笑着问道。
“也没多少,差不多一两百斤吧。”
“嚯,你这买的可不少。”
“家里人多,自己留点,在送点给亲戚,朋友的,一家分点也没多少。
于队你要不要,我分你点,咱们好不容易来一趟,你不得给嫂子还有大侄子带点特产回去。”
于大勇回道:“我还能不知道带点,我自己买了,你把自己的带回来就行了。”
两个人聊了一会,就去找丁传文,丁传文也刚刚醒,这会正坐在床上迷糊呢。
得知两人的来意,丁传文不以为意的说道:“中河,你也是的,这点事,还值当的过来说一声,直接开走就是了。”
易中河笑着回道,“丁哥,这公车私用,怎么不得过来说一声。”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