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48章

作者:十月廿二

  相当于一次减了1.5%左右。

  在不改变发动机总体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数字了。

  就连常浩南都难免有点动心。

  不过,他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一略显激进的提议。

  毕竟,低压涡轮和高压压气机都是核心机的组成部分,一旦发生变化就是大动作,而涡扇20依托涡扇10的核心机,本应是一个研发周期较短、以锻炼研发队伍为主且没有太大风险的型号。

  甚至预计安装涡扇20的运9运输机,这会都已经进入了结构强度校核阶段,很快就要开始风洞测试。

  实在没有太多试错空间。

  而那新型钛合金目前还处在八字刚蘸了一下墨水的阶段,要想真正完成研发并把成型工艺提升到足以用来生产涡轮叶片的水平,恐怕还需要一些时日。

  这还不算由于不同材料的表面特性不同,原本用于镍基合金的耐热和防氧化涂层在钛合金上附着力很差,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涂料体系,以及国内对于钛合金的热压轧制、铸造、锻造等传统加工手段也研究不够……

  总之,想要在制造业这一亩三分地上开辟一条新的支线,绝不是几家单位用三两年时间就能解决的。

  包括另外几条和涡扇20相关的想法,也都因为差不多的理由而被否决。

  到最后,常浩南甚至想着,要不干脆就以当前“遄达900涡轮生产项目组”的名义,直接开展涡扇20的前期研发算了。

  反正类似的事情他之前也没少干。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个项目组毕竟用着英国人的经费,后面做账可能不太好做……

  好在这个时候,刚刚一直没说过话的任炳达突然开口道:

  “常总,我记得咱们刚收到英国人技术资料那会,您好像说过,遄达900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

  这个突如其来的话题转折让常浩南都稍微愣了一下:

  “也不完全是吧……”

  他犹豫片刻之后,给出了个不太确定的回答:

  “它确实没在涡轮结构上做出防超转的设计,但我毕竟也没看到遄达900的完整设计方案,所以不能确定是不是有其它的代替方案……”

  “那……我们需不需要把这件事告诉给罗罗那边,然后在此基础上搞一个改进方案?”

  任炳达询问道:

  “一方面是给涡扇20练手,另一方面……也是避免以后遄达900出了事,把锅甩到我们生产的涡轮叶片头上。”

  “嘶……”

  常浩南当即来了个战术后仰。

  一开始听到对方前半句问题的时候,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准备拒绝。

  罗尔斯罗伊斯又不是咱们同一个集团下面的兄弟单位,单纯商业合作而已,主打的就是一个放弃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把合同规定的东西干好就完事了。

  但任炳达后面的解释,又让常浩南不得不开始谨慎考虑。

  以英国人,以及日本人的尿性,万一真出了事,那至少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一番扯皮是少不了的。

  而航空事故的调查……周期又比较长。

  华夏作为刚刚入局航空制造业的新玩家,就算占着理,为了口碑考虑也不得不防……

  可话又说回来,要是就这么给罗罗把问题解决了,一方面是有点亏,另一方面也未必能落着好。

  正所谓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有些缺陷,只有等真正造成了问题,才会引发重视。

  提前说出来,没准别人还以为是没事找事。

  “你说得对。”

  常浩南点了点头:

  “不过,改进方案做归做,做完之后还是先留在我们自己手里。”

  “至于设计缺陷……我们也没必要专门去提,可以等到后面交付样品的时候,在生产说明文件里附上一条风险提示说明。”

  “如果英国人对这件事足够重视,那自然好,无论是找咱们寻求解决方案,还是他们自己处理,总归也是咱们在里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就算日后拿这件事去宣传,谁也挑不出毛病。”

  “要是他们没注意,那反正也以书面形式留了底,以后真要是出事,把双方签过字的文件一翻,剩下的事情就留给日本人和英国人去扯皮好了……”

  话音刚落,任炳达马上就听出了弦外之音:

  “您觉得,英国人可能不会重视这个问题?”

  这个猜测,着实完全出乎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料。

  “不至于吧……”

  张振华脸上的肌肉抽动了几下,显然十分意外:

  “罗罗毕竟是老牌航发企业……安全这块,应该还是有些底线的。”

  周围几个人也紧跟着表达了差不多的态度:

  “要说疏忽也就罢了,但已经被我们指出来的话,怎么也应该改了才对……”

  “是啊,我也觉得……”

  “……”

  而和英国人打交道最多的任炳达却摇摇头,坚持自己的意见:

  “不,你们不懂英国人……”

  最终,一众人重新把目光投到了常浩南身上。

  面对这个问题,后者一时也有些不好回答——

  实际上,他之所以做出上面那种决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就是如果遄达900真因为这个缺陷出了问题,那对于华夏来说反而是好事……

  由于那条风险提示说明的存在,全世界都会很快知道,有一家来自华夏的镐发集团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发出了警告。

  两相对比,简直是免费的广告。

  要知道,罗罗这样的行业巨头,犯错的机会可不是随时都有……

  但这种话肯定不适合在公开场合讲。

  所以,他还是组织了一下语言,决定用一段经典笑话终结这一话题:

  “英国人应对这种问题,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阶段,宣称什么事都没有;”

  “第二阶段,说也许有事发生,但不该采取行动;”

  “第三阶段,表示也许该采取行动,但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第四阶段,承认也许当初能做点什么,但现在已经太迟了……”

第1035章 没错,我们已经研究好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风平浪静。

  原本负责攻关遄达900涡轮气膜孔生产的项目组,最后还是被拉去提前学习大涵道比发动机的设计经验,为即将立项的涡扇20做准备。

  而常浩南本人,因为要兼顾超短激光加工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倒也没有直接返回京城,而是前往镐飞集团,开始为空警2000准备数据链系统的相关硬件。

  镐京这地方,有一个好。

  就是你几乎可以在本地找到与航空制造有关的所有产业。

  从零部件生产到飞行测试,应有尽有——

  得益于此,尽管空警2000这会才刚开始动工改造无法上天,但常浩南还是发挥了亿点自己的影响力,找到正在试飞当中的一架歼11BS和一架歼10AS原型机,利用平流层飞艇完成了基础的空中中继通信测试。

  至于罗尔斯·罗伊斯……

  虽然是甲方,但毕竟和镐发集团中间还隔着一层,加上还得瞒着上面,也不好隔三差五跑华夏,只能根据西罗集团不定期的书面汇报来得知项目的进展情况。

  然而众所周知,书面汇报的准确程度和时效性……

  不是很乐观。

  总之,在英国人看来,华夏目前应该还处在艰苦卓绝的工艺开发流程当中。

  毕竟后者在之前要走第二批半成品原料之后,就一直没再提起第三批的事情。

  所以合理推测,可能是遇到了什么技术上的难题,正在攻关吧……

  就这样,时间,一晃来到了2002年末。

  12月1日,是镐发集团和西罗公司正式签订协议的日子。

  当然,是指写在协议上面的日期。

  过了这一天,也就意味着,镐发集团可以名正言顺地交货了。

  考虑到涡轮叶片的生产毕竟还是有点难度,不太可能当天下单当天交付,因此常浩南又“贴心”地多等了一周时间……

  12月9日。

  星期一。

  布林和惠特尔二人刚刚享受完周末假期回到工作岗位,甚至还没来得及走进各自的办公室,就注意到了紧随其后而来的几个身影。

  其中为首的,正是任炳达。

  理论上说,这家西罗公司总共有四名级别相同的领导。

  除了两名英国人以外,还有两名华夏人。

  任炳达就是其中一位。

  他甚至还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

  只不过自打公司成立以来总共也没用过几次罢了。

  毕竟西罗公司的性质一直以来都是以外贸……或者说得更直白点,就是进口航发整机和零部件为主,所以过去也没什么跟华夏这边有关的日常业务。

  因此,在看到任炳达之后,布林和惠特尔几乎马上意识到,对方肯定是来找自己二人的。

  “任!”

  “早上好!”

  布林主动上前两步,叫住刚刚踏上最后一级台阶的任炳达。

  这个时候他才注意到,后者腋下正夹着一个文件袋。

  鼓鼓囊囊的,显然内容不少。

  “这……是上个星期的项目进展报告么?”

  惠特尔此时也从不远处走了过来,盯着那个文件袋问道。

  他们此前受到的几份报告,都是用类似的袋子装好送过来的。

  只是厚度都没有今天这么夸张。

  “进展报告么……”

  任炳达把文件袋拿在手里,低头看了一眼,紧接着露出笑容:

  “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吧。”

  布林这时候一边带着一行人走向自己的办公室,一边还在教任炳达如何摸鱼:

  “其实这东西大概一个月提交一次就差不多了,总部那边也没什么人看的……”

  过去几个月当中,尽管镐发集团的报告并不定期,但基本都在1-2周之间。

  这种频率,着实让两个英国人惊叹。

  “这次不一样。”

  任炳达微微歪过头,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的三名随员。

  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拎着一个相同款式的黑色手提箱。

  只不过跟普通公文包太像,所以刚刚没被注意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