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就是小凤
说话的同时,邓艾便将自己的奏折呈上。
“此乃是臣、有关关中经略、的一二……事!请陛下圣……裁!”
由小黄门呈上了邓艾的奏折。
刘备打开来看,很快众人便见到刘备点了点头,颇为认真的说了起来。
“好!便依邓爱卿所言!”
邓艾闻言顿时一喜急忙下拜。
“臣谢……过陛下!”
“陛下!”
魏延见此依旧是想要劝说其什么,便见到刘备抬起手来制止了他解释的想法。
眼见刘备是已然决定了接下来不打潼关。
于是乎魏延便只得颇为不甘的坐了回去。
内心对于邓艾仇视了不少。
而当邓艾说完便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他身边的一众将官们表现的颇为不理解。
也不知道邓艾在奏折里面究竟都说了什么。
竟然使得刘备当场便决定不趁机攻打潼关。
慕容霸不着痕迹的小声询问了起来。
“你奏折里都写了些什么?”
邓艾笑道:“你、啊你……很快、快快就知道了!”
慕容霸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本人是坚定的趁机掩杀爱好者!
对于此刻猛攻潼关,自是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致。
不过很可惜,决定权不在于自己。
而在刘备的手中。
并且目前,邓艾已经有了非常充足的准备,劝说刘备放弃攻打潼关的想法!
他们这些人估摸着也劝说不了了。
而瞧着邓艾卖关子的样,慕容霸只得摇了摇头。
不过转念一想便小声的提醒了起来。
“小心魏将军。”
邓艾点了点头平静的说道。
“好!”
他岂能是不知道,自己刚刚被魏延所记恨上了。
不过他自是也不怕,毕竟他目前除了资历之外,其余的完全不在于你魏延之下。
他还能怕些什么?
更何况,他是秉承公正的建议,自是更不会在意对方的仇恨!
而这一次的朝会,除了封赏之外。
也就只有安排当地官员的事情为重中之重!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围绕着攻与不攻潼关的事情而展开的。
毕竟现在不是和平年代,所有的事情都得要围绕着‘战争’二字从而展开的。
待到散了朝会之后。
诸葛亮直接用手中的笏板没好气的照着韩武的脑袋上便拍了一下。
“喂!伯然。醒一醒。”
“啊?”
韩武一脸迷茫的表情就被诸葛亮给打醒了,只见他一边擦拭着嘴边的口水,一边迷迷糊糊的下意识问了起来。
“嗯!嗯!嗯好!我同意。开饭了?”
瞧着很明显在糊弄事的韩武,诸葛亮瞪了他一眼便说道:“是啊。去你家吃饭!”
“那可不行!”
一听说要自己花钱,韩武瞬间便睡醒了。
便在这时,小黄门前来通报说道。
“丞相、雍侯。陛下请您二位留在宫内用膳。”
“嗯。好。”
诸葛亮点了点头,对于此事并不例外。
毕竟,既然放缓了攻打潼关的事情,那么接下来西北之地肯定是要以治理为主的。
待到小黄门的引领之下,来到了沧池的渐台。
韩武才发现,不单单是自己与诸葛亮。
在场的还有关羽、李严以及马超和邓艾。
待到众人落座之后,很快,换了一身衣服的刘备便带着新任的司隶校尉向宠走了进来。
向宠这个人,性格和善的同时,还知晓军事。
当初任牙门将的时候,他麾下所掌握的部曲,每当集合的是,是最先抵达的。
且军容极其整齐。
刘备早在汉中之战的时候便记在了心中。
而又经历了关中大战,对方自是又被破格提拔到了司隶校尉的高位!
要知道光武兴汉,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在朝会时均专席而坐。
是以汉室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此三官独坐一席,以示皇帝优宠。
不过尚书令法正被调离了中枢,还未能返回。
韩武位列仅次于诸葛亮之右,乃是众将之表率。
引领着汉军前线的人。
是以,这个司隶校尉的位置能被破格提拔到向宠的身上,可以想象其荣耀有多么的大了。
而自汉武帝时置司隶校尉,至成帝时废除。
东汉时候又复置,兼领一州事,秩比二千石。
并且麾下设从事史十二人,主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各郡事务。
是以司隶校尉既是京官,又是地方官。参与议论朝政时,位在九卿之上,朝贺时,处于公卿之下。
并且监察权之大,号称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
毕竟,按照正常逻辑上来讲。
汉朝能当上三公的,刨除掉董大魔王以及曹操这样的。
那绝大多数都是辅助朝廷安抚天下的大功臣!
西汉时期以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为三公。
东汉时期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不过到了东汉时期的三公反而是成为了一种空衔。
是以真的要轮起来,也就仅仅剩下了荣誉了。
当然,就是这个荣耀,一般人连窥视的资格都是没有。
“巨违啊。事情就按照你说得那样去办吧。”
刘备一边走着一边说道:“关中之地刚刚安定下来。所要做得事情很多,你要完全落实政事,监察当地的情况压力很大。”
“这个寡人自是知道,从现在开始可以自南军里给你调五百军士协助你办事。”
“时期是一年。可行否?”
第329章 郑国渠
听闻此言,本来还在担心自己可能忙不过来的向宠顿时大喜。
“陛下放心!臣必定尽心竭力的去办事!”
自从关中之战结束之后,四塞之地是百废待兴。
在此情况之下,除了那些蠢蠢欲动打算趁此机会撬国家墙角的世家与豪族之外。
当地的匪患情况,也不见得小到哪里去。
而这全部都因为官员人手的不够扔到了向宠的两肩之上。
可是他除了本部的七百军队之外,其余的所谓理论上要给自己所配备的。
要有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是一个都没有配置齐整。
为什么?
缺人啊!
西北这么大片的土地被收复下来,所要任命的大小官吏。
以及用来趁此机会平定当地,因为官府的暂时停摆,而闹起的匪患兵马更是不在少数。
虽然说目前军队那里的人手也非常稀少。
不过吧,刘备能够为自己遣派五百人前来协助自己办事一年。
也可以解决掉不知道多少的麻烦了。
“嗯。好。”
眼见到向宠得知此事之后说话都兴奋了不少。刘备笑了笑,便与向宠一起走了进来。
瞧见了几人,当即便摆了摆手说了起来。
“都坐下吧。”
待到众人落座了之后,刘备也没有多说。
一边命人准备膳食的同时。
一边举起手中刚刚邓艾上奏的奏折,不禁笑道。
“士载刚才所言开辟郑国渠的意见甚合寡人之意。诸位都看一看吧。”
事实上,刚刚他瞧见了邓艾手中的奏折自是惊了一下。
毕竟,开辟郑国渠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早在刚刚朝堂之上的时候,其实刘备都想要惊呼出声音。
命令重臣们当即讨论,邓艾此议的可行性。
只不过在关键的时刻被他给强行忍住了。
毕竟作为一个马上皇帝。
虽然说数百年前,高祖就用经验告诉我们。
马上能打天下,马上却治理不了天下。
不过即便是如此,刘备自从登基……哦不!甚至是入川以来。
一直在简化着政务系统的处理方式。
他喜欢由自己和诸葛亮私底下商议完毕之后,再另行计较。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