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89章

作者:泡泡的猫

  “在国子监十几年,让他知贡举,做得乱七八糟。”

  “我本想重用他,看来还得再磨砺十年。”

  蔡京呵呵笑道:“科举乃为圣上遴选可以分忧之人,董逸不知圣心,不堪大用。”

  蔡京这人能得到宋徽宗赵佶的欢心,除了有才华、长相好,最重要的是很会逢迎。

  徽宗喜欢什么,他就说什么、做什么。

  从王安石变法开始,新法、旧法争议不断。

  朝中大臣不是支持新法,就是支持旧法,组成朋党。

  而蔡京不同,皇帝支持新法,他就是新党;皇帝支持旧法,他就是旧党。

  蔡京没有立场,皇帝的立场就是他的立场。

  徽宗欣赏完自己的画作,才在龙椅上坐下来,拿起名单审阅:

  “武松?这个武松就是那个写《传习录》的?”

  “是,这个武松是清河县人士,没有任何根底,也没有什么名师指点,全凭自己参悟。”

  “我记得他去年说过甚么‘存天理、灭人欲’,今年又说格物致知,确实有学问。”

  看完名单,杨戬把卷子拿过来。

  徽宗先拿起武松的卷子,突然眼前一亮,对着蔡京招手道:

  “太师,你来!”

  蔡京快步上前,徽宗赵佶指着卷子说道:

  “这不是朕的字吗?这武松如何会朕的字体?”

  这次殿试,武松特意用了瘦金体。

  瘦金体是宋徽宗所创造的字体,极为特殊,与唐朝流传下来的楷体很不一样。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风姿绰约。

  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宋徽宗还在摸索阶段,瘦金体还没有定型。

  武松却熟练地用瘦金体答卷,写得比宋徽宗还要好。

  “老臣定武松为第一,就是看他对策好,字体也好。”

  刚才看卷子的时候,蔡京就发现了武松的字体居然和徽宗一样,心中大为诧异。

  “且让我再看看。”

  徽宗继续看试卷对策内容...

  “说得好,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

  蔡京马上附和道:

  “是,武松此子立场鲜明。”

  宋徽宗继续饶有兴致地往下看,时不时发出赞叹之语。

  其实这段话不是武松自创,而是引用谭嗣同的话。

  满清末年,面对列强入侵,朝廷掀起洋务运动。

  对于制度改革的争议比宋朝更激烈。

  慈禧太后是守旧派,光绪帝是维新派。

  谭嗣同就是维新派的代表。

  武松引用谭嗣同的观点,正好合适,而且说得更激烈。

  “破因循之旧格,布简快之新条。”

  “嗯,好好好,这个武松果然不错。”

  徽宗合上卷子,欣然道:

  “定武松为状元,无可争议!”

  “他的字体居然和朕一样,深得朕心!”

  蔡京附和道:“武松正是圣上所需的人才,此子不仅学术精湛、字写得好看,还是个英雄汉子。”

  “嗯,记得殿试当日见过,是个魁梧的汉子。”

  “老臣听说他在景阳冈上打死过吊睛白额虎,武艺不凡。”

  徽宗很满意,判了武松第一后,把武松的卷子留下了。

  之后,继续翻阅何运贞的卷子。

  其实,宋徽宗选择支持新党,推行新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宋徽宗上位,得益于向太后的支持。

  向太后势力很大,她手下的大臣都是旧党,支持旧法。

  宋徽宗刚刚上台的时候,根基不稳,向太后垂帘听政。

  现在,宋徽宗翅膀硬了,自然要夺回大权。

  那么,太后和皇帝的矛盾就出现了。

  向太后支持旧法,徽宗肯定支持新法。

  这个矛盾,类似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矛盾。

  谭嗣同作为维新派,支持光绪皇帝改革新法,夺回权力。

  所以,用谭嗣同的观点,支持徽宗实行新法,支持徽宗掌权,恰好附和徽宗的想法。

  看完何运贞的卷子,徽宗赵佶说道:

  “虽然定为榜眼,但远不如武松。”

  之后再看欧阳雄的卷子,徽宗的评价一样,欧阳雄远不如武松。

  前十名看完,徽宗懒得再看。

  杨戬拿来朱笔和印章,徽宗画个圈,然后盖章钦定。

  殿试最后的名次确定了。

  “送到贡院,让鸿胪寺发榜,朕就不去了。”

  科举在北宋非常隆重。

  按理说,皇帝应该亲自对考生宣布名次,再由太监依次点名。

  这就是所谓的:临轩唱第。

  但徽宗这个人懒散,不想麻烦。

  太监杨戬领旨,拿着朱批、盖章的名次到了殿前。

  国子监祭酒还在候着。

  “董祭酒,圣上御批了。”

  董逸诚惶诚恐接了名单。

  “圣上说,让你和鸿胪寺发榜,圣上就不去了。”

  “这...微臣领旨。”

  董逸觉得徽宗应该参加临轩唱第,以显示对天下读书人的尊重。

  但皇帝决定了,他作为臣子不敢反对。

  况且,董逸刚刚犯了大错,不敢争执。

  接了名单,董逸退出延和殿。

  到了外面,董逸打开名单,武松赫然在第一位。

  还好,武松是状元,没有变动。

  虽说自己犯了大错,却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如果按照中立的观点,武松的卷子要被列在三甲倒数。

  现在支持新法,武松是状元。

  说到底,这小子眼光比我毒啊!

  董逸突然感觉脚步轻快了。

  拿着名单,董逸进了鸿胪寺,商量传胪唱名发榜。

第85章 状元武松,拜为大哥

  小厮和随从同时爬上二楼,何运贞猛地起身,陈欢几人跟着起身。

  王禄故作镇定,装出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

  “公子,出来了。”

  “官家重定了名次。”

  “公子中了,公子是榜眼!”

  小厮和随从一人一句,在场所有人都懵了。

  王禄瞪大了眼睛,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陈欢追问道:“状元是谁?”

  “武松,武松是状元。”

  “探花呢?”

  “欧阳雄,庐陵欧阳雄是探花。”

  陈欢感觉天塌了。

  本来陈欢是探花,现在没有了。

  何运贞连续深吸两口气,压住快要爆炸的心,问道:

  “确定了?”

  小厮回道:“官家已经朱批盖章,董祭酒拿着名单去鸿胪寺了。”

  确定了消息,何运贞仰头看向窗外的天空,感觉今日天色如此美妙。

  “诸位,先走一步。”

  何运贞丢下一锭银子,扬长而去。

  王禄怔怔地看着何运贞的背影,感觉好不真实。

  “怎么会这样?”

  林震感觉不可思议。

  已经拟定的名单,最后居然全盘推翻了?

  “难道圣上真的支持新法?怎会如此?”

  林震盯着王禄,实在想不通。

  终于,王禄装不下去了,颓然靠在椅子上,怔怔地看着窗外。

  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惨白、惨白,像死人的脸。

  何运贞脚步如飞,冲回巧月楼,武松刚刚睡醒,正搂着两个小娘子喝酒。

  “哥哥,受小弟一拜!”

  何运贞对着武松郑重一拜。

  “怎么?不是落榜了吗?”

  武松淡淡一笑,何运贞撸起袖子,大声笑道: